卷,以三家辨其异同,以全经明其义例,以古音、古义证

类别:其他 作者:赵尔巽、柯劭忞字数:486更新时间:23/03/02 12:15:04
子三俊,字命之。优贡生。举孝廉方正,学宗程、朱。以国难家仇,愤欲杀贼。咸丰四年六月,率练勇追贼至周瑜城,力战死,年三十五。著有马徵君遗集。 张惠言,字皋闻,武进人。少受易经,即通大义。年十四为童子师,修学立行,敦礼自守,人皆称敬。嘉庆四年进士,时大学士朱珪为吏部尚书,以惠言学行特奏改庶吉士,充实录馆纂修官。六年,散馆,改部属,珪复特奏授翰林院编修。七年,卒,年四十有二。 惠言乡、会两试皆出朱珪门,未尝以所能自异,默然随群弟子进退而已。珪潜察得之,则大喜,故屡进达之,而惠言亦龂龂相诤不敢隐。珪言天子当以宽大得民,惠言言:“国家承平百年馀,至仁涵育,远出汉、唐、宋之上,吏民习於宽大,故奸孽萌芽其间,宜大伸罚以肃内外之政。”珪言天子当优有过大臣,惠言言:“庸猥之辈,幸致通显,复坏朝廷法度,惜全之当何所用?”珪喜进淹雅之士,惠言言“当进内治官府、外治疆埸者”,与同县洪亮吉於广坐诤之。 惠言少为词赋,拟司马相如、扬雄之文。及壮,又学韩愈、欧阳修。篆书初学李阳冰,后学汉碑额及石鼓文。尝奉命诣盛京篆列圣加尊号玉宝,惠言言於当事,谓旧藏宝不得磨治;又谓翰林奉命篆列圣宝,宜奏请驰驿,以格於例不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