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癃闭遗溺证十三

类别:其他 作者:皇甫中字数:1023更新时间:23/03/02 11:04:15
【歌】实热溲便故不通,下焦气结号为癃。气虚血弱兼痰闭,一吐提时便有功。虚热故令便不禁,虚寒遗溺在温中。 【论】夫肾水潴于膀胱而泄于小肠,此上下相通,故水火既济,则荣卫流行,水窦开阖,便溺通畅,岂有不禁、不利者欤?夫惟心肾不交,水火未济,阴阳不调,则内外关水道窒塞,而有小便癃闭、遗溺之病生焉。盖膀胱与肾为表里,虚则客热乘之,故不能制水,水挟热而行,故数而不通,溺有余沥。肾与膀胱皆冷,内气不充,胞中自滑,故出多而色白。所以热则不通,冷则不禁,理之自然。亦有虚热而遗沥,气虚而不通者,不可不知。 【脉】鼻头色黄,小便必难。脉浮弦涩,为不小便。 虚闭 气虚不能施化,小水不通者,四君子汤加升麻,先服后吐之。(方见脾胃。)血虚而小水不通者,四物汤加升麻,先服后吐之。(方见血虚。)气血两虚,二方合用加升麻。 痰闭 痰气闭涩于下焦,小水不通者,二陈汤加木通、香附,先服后吐,或蒲黄汤。痰盛肥胖之人,导痰汤取吐即通。(二陈汤、导痰汤二方俱见痰证内。) 【蒲黄汤】 治小便不通。 赤茯苓(五分) 木通(五分) 车前子(五分) 桑白皮(八分) 荆芥(四分) 灯心(三分) 赤芍药(五分) 蒲黄(生用,八分) 滑石(一钱,研) 甘草梢(七分) 紫苏(五分) 上锉,加葱白三个,水煎服。 热闭 下焦实热,小便不通者,八正散,再用通小便法。茎中痛,热盛闷涩者,导赤散加山栀、大黄。 【八正散】 治热闭。 车前子(一钱) 瞿麦(一钱) 蓄(一钱) 滑石(一钱) 甘草(一钱) 山栀仁(一钱) 木通(一钱) 大黄(一钱,面裹煨) 灯心二十茎,水煎,空心服。 【导赤散】 治小便不通。 木通(二两) 生地黄(二两) 甘草(一两) 水煎服。 【通小便法】 用活田螺一个,连壳捣如泥,入麝少许,置脐内,以蛤蜊壳合之,绢帛扎定,少时即通,治噤口痢亦用此法。 小便不禁 小水不禁,出而不觉,赤者为热,白者气虚。又有虚热、虚寒之不同。内虚湿热,小便不禁,遗沥者,六味地黄丸加牛膝、杜仲、破故纸。(方见前劳瘵证。)三因韭子丸乃治虚寒遗溺之要药。自汗脉弱者,秘元丹。若虚热不禁,补阴丸加益智、人参、干山药。(方见火证。) 【三因韭子丸】 韭子(六两,炒) 鹿茸(四两,酥炙) 肉苁蓉(酒浸,二两) 牛膝(二两) 熟地黄(二两) 当归(二两) 巴戟(两半,去心) 菟丝子(两半) 杜仲(一两) 石斛(一两) 干姜(一两) 桂心(一两) 末之,丸梧子大,每服百丸,空心酒下。 【秘元丹】 固精止溺。 龙骨(三两, ) 砂仁(二两) 诃子(十个,泡去核) 灵砂(二两) 末之,煮糯米粥,丸如麻子大,空心临卧各用酒下五十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