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按月受胎形症

类别:其他 作者:徐大椿字数:1917更新时间:23/03/02 11:06:06
初月胎形 一点精华。如草上露珠。未有宫室。在牝户之处。未入腹内。其形或聚或散。 初月胎症。少妇初次怀胎。一月满足。害羞不对人言。时医不识。误作阻经治。致有头晕恶心。饮食少思。腹内作痛。六脉浮紧。并妇人禀气薄。及病后受胎。俱须用罩胎方保之。 若只气不和。可服安胎和气散。 【罩胎方】 当归 白芍(各四钱) 枳壳(三钱) 砂仁(二钱) 甘草(六分) 分二帖。空心温服。 【安胎和气散】 藿香 陈皮 苍术 砂仁 黄芩 桔梗 益智仁(各二钱) 浓朴 枳壳(各一钱) 甘草 紫苏(各二钱) 小茴(一钱五分) 分二帖。加灯心(一团) 空心温服。 二月胎形 似花绽。以受胎一月满足。已受血近阳。形如桃花。分枝叶在母阴户内六七寸。其胎入腹。未入衣裹。二月胎症。贫寒之妇。挑砖弄瓦。移床运物。伤触胎气。致有头晕。目花。恶心。呕吐。不思饮食。并虚弱妇。胎气不安。俱宜安胎和气散治之。若惯堕胎者。当一月内。两服安胎和气散。保过五个月。身孕而止。 (〔吴按〕凡受孕一月之后。不劳动者。亦有恶阻。轻者不必治。重者只服药数剂而已。倘虚弱惯堕胎者。必须大补气血。庶根深蒂固。若和气散。只可治恶阻耳。) 三月胎形 似蚕茧。渐渐长形。一头大一头小。其头尖圆。未入宫室。已至脐下。渐有裹其形薄衣胞之。 三月胎症。虚弱之妇。胎气不和。恶心呕吐。或触动胎气。或秋天极寒极热相蒸。所染各症。俱用前安胎和气散加减。 如患疟。加青皮(二钱) 草果(三钱切忌用常山) 潮热。加黄芩柴胡。(各三钱) 嗽。加杏仁。五味子。(各二钱) 气急。加沉香。(五分磨冲) (〔吴按〕沉香重坠不宜用。) 四月胎形 已入子宫之室。衣裹已至丹田之所。忌食兔獐诸毒之物。 四月胎症。胎至四月。能令孕妇身体困倦。气急发热。饮食无味。贪眠。头晕。四肢酸软。宜用活胎和气散治之。 【活胎和气散】 枳壳 浓朴 香附 砂仁 苍术 陈皮(去白各二钱) 苏叶(一钱) 甘草(八分) 小茴(一钱) 分三帖温服。 五月胎形 男女分定。令胎母前行。使女于后呼之。左回头是男。右回头是女。思酸男。思淡女。此时已入宫室。其胎稳安也。 五月胎症。胎至是月。若胎妊困弱。能令胎母腹重。贪眠。饮食无味。肚中膨胀。胎有些动。可服瘦胎饮二三帖。能养聚胎气。而精神安好也。 (〔吴按〕亦有至六七月而半产。小儿虽啼。而不育。均因气虚。不能系胎。血弱不敷养胎。宜预为调补。倘系跌损。又当别论。) 【瘦胎饮】 当归(三钱) 泽泻 白芍 益母草 枳壳 茯苓(各四钱) 砂仁 香附 益智仁(各三钱)白术(二钱) 甘草 柴胡(各一钱五分) 分三帖。空心服。 六月胎形 男左动。女右动。常在脐中。渐渐浮如鱼食水一般。 六月胎症。胎至六月。其妇瘦弱。可服瘦胎饮二三帖。护胎母之苦。使临产时。脉调和。且易生而无忧虑之患。若壮健妇。不必服药。 七月胎形 男向左胁动。女向右胁动。七月已足。亦有降生成人。所以胎母至此。行步艰难七月胎症。至七八月足。其胎重如石。行走甚艰。脾胃虚弱。或时气急冲心。胸前胀满。咳嗽。若误食热毒物。能令胎动不安。名曰子悬。俱用知母补胎饮治之。 【知母补胎饮】 知母 苏叶(各二钱) 枳壳(四钱) 益母草 黄芩 滑石 香附(各三钱) 甘草(五分) 分?? 八月胎形 毛发俱齐。盖以胎至是月。而始生毛发也。 八月胎症。胎儿长发。令母心烦闷躁。多致思食而不知味。四肢无力。脾胃虚弱而不和。 温热相攻。脏腑欠安。或变痢疾。或伤胎气。宜服和气平胃散。以安胎利气。 【和气平胃散】 浓朴 黄连 猪苓 泽泻 地榆 苍术 白术 白芍(各二钱) 柴胡 升麻(各四分) 豆蔻(一钱) 陈皮(三钱) 甘草(一钱) 分三帖。空心温服。 (〔吴按〕此方宜去升柴。则平稳可用。) 九月胎形 七情开窍。眼有光。鼻有气。耳有闻。口有味。各道俱全。方能左右转身大动。胎母觉知。忧闷烦也。 九月胎症。胎至九月。如胎欲产。急然肚痛。先行浆水。婴儿不降。此胎前误食热毒之物伤胎。使胎不顺。故婴儿不降。速服保生如圣散。 【保生如圣散】 柴胡(二钱) 益母草(二两) 枳壳(一两) 当归(四钱质弱者可多用) 砂仁 陈皮 益智仁(去壳各二钱) 白芍(四钱) 甘草(一钱) 苏叶(五钱) 分二帖。煎服之后。 胎犹未降。用活鲤鱼(一尾) 加醋(一匙) 同上药煎服外。再服乌药丸(一粒) 无不降矣。(乌金丸具下 十月胎形 受胎满足。必待胎母四肢交骨罅缝俱开。方许降生。既生。莫令婴赤之儿下地。恐贼风吹。须人抱接包裹。至产母务谨慎调护。庶母子两保平安也。 其十月胎症。十月满足。临产有横逆之厄。皆因恣情内伤。或潮热所致。或胎前任用热毒之物。瘀血相搏。或七情怒气所伤。当此仓忙。又不加谨辄使稳婆生生取出。必至触死。胎儿在腹。不能医治。今备妙方防之。以济此急。惟服活命无忧散一二帖。加乌金丸(二枚) 可救。 【活命无忧散】 益母草(二两) 急性子(三钱) 当归(三两) 枳壳(一两) 生地 苏叶 白芍(各三钱) 肉桂川芎 陈皮 艾(各一两) 甘草(五分) 小鲤鱼(一尾) 分二帖水煎。临服加醋(一匙)入药服。再服乌金丸(一颗) 倘死胎不能猝下。急取无根水再煎一服。并送乌金丸(一颗)无不效。 【乌金丸】 蛤粉炒阿胶(四两) 熟艾(一斤五月五日收) 谷芽 麦芽 败笔(即苏木各二两) 龙衣(即蛇蜕一条要完全者) 黍米 同捣匀。为丸如桐子大。朱砂为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