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柏(去根) 肉桂(去粗皮) 人参 白芷(各三分)

类别:其他 作者:明·董宿原撰字数:3459更新时间:23/03/02 11:15:28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用温酒或米饮送下。此药常服壮筋骨,益血气,暖子宫,除风冷,令人有子。 治妇人三十六病,崩中漏下,身瘦,手足热,恶风怯寒,咳逆烦满,抑息短气,心胁腰背肚腹与子藏相引痛,漏下五色,心常恐惧,遇恚怒忧劳即发,皆是内伤所致。 白垩 牡蛎( 研) 细辛 禹余粮(火 红,醋淬,研) 龙骨( 研) 附子(炮,去皮脐) 石苇(去毛) 乌贼鱼骨 黄连(去毛) 茯苓(去皮) 肉桂(去粗皮) 瞿 麦穗 白蔹 芍药 白芷 白石脂 当归(去苗) 干姜(炮) 人参 甘草(炙,各一两) 川椒(去目并合口者,炒出汗,半两)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用温酒送下。一方无人参。 治妇人三十六种血气,八风五痹,七症八瘕,心腹刺痛,中风瘫痪,手足酸疼,乳中结瘀,妊娠胎动,胎死不出,产衣不下,败血凑心,头旋眼花,血疰四肢,浑身浮肿,冲任久虚,绝产无嗣,早晚服食。或因有子,经脉不调,赤白带下,恶心呕逆,身体瘦倦,怀入月一日一服,滑胎易产。 琥珀 泽兰叶(去梗) 牡丹皮(去心) 紫巴戟(去心,糯米炒) 茴香 五味子(去梗) 五加皮 刘寄奴草(去枝) 白芷 川当归(酒浸) 赤芍药 金钗石斛(去根,酒浸) 川芎 白芍药 生地黄(洗焙) 人参 白术 附子 艾叶(醋炒,糯米糊调成饼,焙干为末,各一两)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食前用温酒磨化服。 漏胎刺痛,煮糯米饮下。 寒热往来,四肢烦疼,煎青蒿酒下。 妇人室女经闭,煎红花酒下。 血晕不省人事,童子小便和暖酒下。 催生,鸡子清和酒下。 血气血块,攻刺心腹,烧秤锤淬酒下。 伤寒及中风口噤,煎麻黄汤下,以被盖出汗,即愈。 心惊悸及头疼薄荷酒下。 咳嗽煎桑白皮汤下。 血风攻疰,浑身瘙痒,头面麻痹,炒黑豆浸酒下。 产前产后,常服不生诸疾,甚效。 苍术(二两,米泔浸炒) 白姜 陈皮(各一两三钱) 厚朴(去粗皮,姜汁炒) 半夏(洗) 枳壳(炒) 杨芍药 香附子(炒,去毛 桔梗) 人参(去芦) 茯苓(去皮) 川白芷 川芎 当归(去土) 茴香(炒) 木香 肉桂 粉草(各一两) 上锉碎,生姜木瓜入盐煎服。 阴证伤寒,生姜附子。 血脉不匀,紫苏。 气嗽,乌梅姜钱。 匀经,枣子姜钱。 补益血海,苏盐。 产后,生姜醋炒陈艾。 胃冷不纳食,陈皮缩砂。 赤白带,陈米。 冷气疾,木香茱萸。 心燥背筋急,头晕腰脚酸,生地黄当归。 脾虚,苏叶粉草,月中被惊,或因争触,心头结块,五膈五噎,茴香枣子。 口苦舌干,吞酸噫气,此为胃冷,生姜盐。 腰痛,桃仁木瓜杜仲川续断。 身疼,秦艽。 诸虚脾胃不和,羸瘦冷气,苏盐。 冷泻,炒过生姜乌梅肉豆蔻陈米各煎汤。 疗脐腹久患 癖,如碗大,及诸黄病,每地气起时,上气冲心,绕脐绞痛,一切虫咬,十种水病,十种虫病,反胃吐食,呕逆恶心,饮食不消,天行时病,妇人多年月水不通,或腹如怀孕多血,天阴即发,又治十二种风顽痹,不知年岁,昼夜不安,梦与鬼交,头白多屑,或哭或笑,如鬼魅所着,腹中积聚腹痛,及治小儿惊痫,大人癫狂,一切风及无孕妇人身上顽麻,状如虫行,四肢俱肿,呻吟等疾,并皆治之,功效不可具述。 紫菀(去苗土) 柴胡(去须) 菖蒲 吴茱萸(汤泡七次,焙干) 厚朴(姜制,各一两) 桔梗(去芦) 茯苓(去皮) 皂角(去皮子,炙) 黄连(去须) 桂枝 干姜(炮,各八分) 川乌(炮,去皮,七钱) 羌活(去芦) 独活(去芦) 防风(去芦) 巴豆(去皮膜,出油,研) 人参(去芦) 蜀椒(去目并合口者,微炒出汗,各半两) 上为细末,研匀,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丸,渐加至五七丸,食后临卧生姜汤送下,初有孕者不宜服。 痔漏肠风,酒下。 赤白痢,诃子汤下。 脓血痢,米饮汤下。 堕伤血闷,四肢不收,酒下。 蛔虫咬心,槟榔汤下。 气噎忧噎,荷叶汤下。 打扑伤损,酒下。 中毒,帚灰甘草汤下, 一切风升麻汤下。 寸白虫,槟榔汤下。 霍乱,干姜汤下。 咳嗽,杏仁汤下。 腰肾痛,豆淋酒下。 阴毒伤寒,温酒下。 吐逆,生姜汤下。食饮气块,面汤下。 时气,井花水下。 脾风,陈皮汤下。 头疼,水下。 心痛,温酒下。 大小便不通,灯草汤下。 因物所伤,以本物汤下。 吐水,藜芦汤下。 气病,干姜汤下。 小儿天风吊搐,防风汤下,防己亦可。 小儿疳痢,葱白汤下。 小儿乳食伤,白汤下。 月信不通,煎红花酒下。 妇人腹痛,川芎汤下。 怀孕半年后漏胎,艾汤下。 有子气冲心,酒下。 产血晕,温酒下。 血气痛,当归酒下。 产后心腹胀满,豆淋汤下。 难产,益智汤下。 产后血痢,当归汤下。 赤白带下,酒煎艾汤下。 解内外伤寒,粥饮下。 室女血气不通酒下。 子死,葵子汤下。 沉香(二钱半) 丁香(一两) 麝香(二两) 白术(四钱) 官桂 干姜 缩砂仁 白 豆蔻 槟榔(各五钱半) 青皮 南木香 肉豆蔻 胡椒 人参 生姜屑 诃子肉 陈皮 甘 草(各半两)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枣子大,每服一丸,细嚼生姜汤下,温红酒亦可,空心食前日进三服。 治妇人产前后,一切血疾。血崩虚惫,腹胁满痛,气逆呕吐,冷血冷气凝积,块硬刺痛,泄下青白,或下五色,腹中虚鸣,气满坚胀,沥血腰疼,口吐清水,频产血衰,颜色青黄,劳伤劣弱,月水不调,下血堕胎,血迷血晕血瘕,时发疼痛,头目眩晕,恶血上心,闷绝昏迷,恶露不干,体虚多汗,手足遂冷,并宜服之。 茴香 藿香 丁皮 熟地黄(洗焙) 肉桂(去皮,各一两半) 川芎 本 黄 (去芦) 干姜(炮,各二两) 木香(一两) 陈皮(去白,四两) 白芍药(十两) 当归(去芦) 山药 白芷 白术 甘草(炙赤,各八两)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大盏,入生姜五片,艾一团,同煎至七分,空心食前热服,温酒调亦得。 如产后下血过多,加蒲黄煎。 恶露不快,加当归红花煎。 水泻,加肉豆蔻末煎。 呕吐,加藿香生姜煎。 上热下冷,加荆芥煎。 但是腹中虚冷,血气不和,并宜服之。产后每日一服,则百病不生。丈夫虚冷,气刺心腹疼痛,尤宜服之。 治妇人久虚无子,及产前后一切病患。兼治男子下虚无力。此药能安胎催生妊脂,临月服五七丸,产时减痛,妇人无子,是子宫冷,如服二十丸,男女自至。又治积年血风,脚手麻痹,半身不遂,赤白带下,血如山崩。及治产后腹中结痛,吐逆心痛,子死腹中,绕脐痛,气满烦闷,失盖汗不出,月水不通,四肢浮肿无力,血劳虚劳,小便不禁,中风不语,口噤,产后痢疾消渴,眼前见鬼迷晕,败血上冲,寒热头痛,面色痿黄,淋沥诸疾,血下无度,血痢不止,饮食无味,产后伤寒虚烦劳闷,产后血癖,产后羸瘦。凡妇人众疾,不问年深日近,并宜服之。一方名不换金丸,治妇人诸虚不足,心腹疼痛。 白薇 川芎(不见火) 牡丹皮 桂心 白芷 白术(米泔浸) 白茯苓 玄胡 没药 甘 草(炙,各一两。江西安抚司没药甘草减半)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温酒化下。初产了,用热醋汤下,食前服。此方系王承宣悬祖传,渠家凡妇怀身,便服此药,甚有神效,常服尤妙。系在京师载于家传。一方有沉香无没药。一方有附子无沉香。 治腹下十二经绝产,一曰白带,二曰赤带,三曰经水不利,四曰阴胎,五曰子藏坚,六曰藏癖,七曰阴阳患痛,八曰内强,九曰腹寒,十曰藏闭,十一曰五藏酸痛,十二曰梦与鬼交,并宜服之。 龙骨(三两) 半夏 黄柏 灶中黄土 桂心 干姜(各二两) 石苇 滑石(各一两) 乌贼鱼骨 代赭(各四两) 白僵蚕(五枚) 上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白多者加乌贼骨僵蚕各二两,赤多者加代赭五两,小腹冷加黄随二两,子藏坚加干姜官桂各二两,以上多柏病增之,服药三月有子,即住药,太过多生两子。当审方取好药,寡妇童女不可妄服。 治妇人血海虚冷,百病变生,气血不调,时发寒热,或下血过多,或久闭不通,崩中不止,带下赤白,症瘕癖块,攻刺疼痛,小便紧满,胁肋胀痛,腰重脚弱,面黄体虚,饮食减少,渐成劳状。及经脉不调,胎气多损,产前产后,一切病患,无不治疗。 菊花(去梗) 茴香 延胡索( 炒) 香附(炒,酒浸一宿,焙) 肉桂(去粗皮) 当归芍药 熟地黄 牛膝 蒲黄 莪术(各三两) 上为细末,用乌豆一升,醋煮候干为末,再入醋二碗,煮至一碗,留为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温酒或醋汤送下。血气攻刺,炒姜酒下。症瘕绞痛,当归酒下,忌鸭肉羊血。此药暖子宫,令人有子。及治皱血损,调冲任,暖血海,及胞络伤损,宿瘀干血。 治肠覃病,因寒气客于肠外,与胃气相搏,正气不荣,系瘕内着,恶气乃起。其生也始如鸡卵,久久乃成,状如怀胎,按之坚,推即移,月事时下,故曰肠覃。亦治乳余疾,大小便不利,并食有伏虫胪胀,痈疽毒肿,久寒邪气。 鸟喙(炮,去皮尖,二钱) 半夏(汤泡,四钱) 石膏( ) 肉苁蓉(酒浸) 藜芦(炒) 牡蒙(各一钱) 干姜(炮) 桂心(各一钱三字) 巴豆(七个,研膏) 上为细末,研匀,炼蜜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三五丸,食后温酒米饮任下。亦治男子疝痛。 治妇人冲任本虚,血海不足,不能流通经络,月水不调,赤白带下,三十六疾,并皆治之。常服和经络,暖五脏,润肌肤,长发去 除风,令人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