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柏(去根) 当归(洗焙) 艾叶(炒,各二两) 熟
类别:
其他
作者:
明·董宿原撰字数:6493更新时间:23/03/02 11:17:18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用温酒或米饮送下,空心食前服。
治妇人诸疾,继续而生,带下淋沥,五邪失心,忧愁思虑,意思不乐,饮食无味,月水不调,及腹中一切疾病,有似怀孕,连年累月,羸瘦困弊,或歌或哭者,或如鬼所使,但服此药,无不愈者。
桔梗 柴胡 菖蒲 吴茱萸(汤泡七次,焙干) 紫菀(去苗土) 黄连(去须) 肉桂(去粗皮) 厚朴(去粗皮,姜汁炙) 人参(去芦) 茯苓(去皮) 皂角(去皮子,炙) 蜀椒(去目并合口,炒出汗) 巴豆(去皮心膜,出油,炒,细研,各半两) 川乌(炮,去皮脐,二两半)
上为细末,研匀,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丸,渐加至五七丸,食后临卧生姜汤送下。
随证斟量加入 莪术(煨) 川芎 当归(去尾) 熟地黄(各酒洗) 白芷 茴香 杨芍药 甘草(各 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盐酒调下。 月水不调,银器灯心。 安胎,黄 生地黄。补虚调气,生姜大枣。遍身虚肿,当归酒。 小便不通,滑石末。 心虚,朱砂研末调。败血冲心,腹疼如刀刺,烧秤捶红淬酒,如不退,五灵脂酒。 血闭身疼,炒姜酒。 吐酸水,丁香七粒煎汤。 血风上攻,眼目浮肿,荆芥。 小腹痛,木瓜。 浑身浮肿,姜汤或葱汤。胃虚恶心,藿香。 头面肿,赤豆荆芥汤下。血不止,木香汤。冷嗽,桑白皮干柿。
头痛,川芎细辛。 血风潮热,生姜红枣。 虚汗,麻黄根。 吐不止,青陈皮。 血风腰疼,芸苔子捶碎。 女人血结不通,手发挛急,不知其数,荠菜一撮,顺流水挪汁。 手足痹,樟柳根浸酒。 女人血气成块筑心,银子灯心。 血崩赤白带,真龙骨末好红酒调。
血风冲心,狂言乱语,浑身壮热,桃柳枝七寸。 血刺成块不散, 。 女人癖气膈气,炒茴香酒。 妇人不问虚热伤风,血气潮热增寒,一切百病,先以三服,随证汤引投之,服以他药调理,无不应验。 冷嗽,猪血。 心燥猪肝酒。 催生,顺流水滑石禹余粮榆白皮坯子乳香葵子酸车草汁煎汤,或黄柞叶垂下者。 胎衣不下,再加茂术地黄竹青。 行血,生地黄红花苏木陈艾,减杨芍药,加赤芍药梢。
治妇人诸疾。
香附子(瓦器炒黑色,勿焦) 白芍药(各一两) 甘草(一钱)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沸汤下。 血崩不止,竹叶煎汤下。 月水不行,手足热,加生姜炒当归煎木通汤下。 月水不匀,当归酒下。 频频下血不住,米饮下。 气痛,及老妇人忽下血,加炒姜黄炒陈皮汤任下。
治六脉俱中,得弦洪缓相合,按之无力,弦在上,是风热湿下陷入阴中,阳道不行,其证闭目则浑身麻木,昼少而夜甚,觉而开目,则麻木渐退,则绝无常开其目。此证不得惧其麻木,不敢合眼,致不得体皆重,时有痰嗽,觉中常有痰而不利,时有燥作,气短促而喘,肌肤充盛,饮食不减,大小便如常,惟畏其麻木,不敢合眼,是其苦楚。观其色脉,形病相应而不逆。《内经》曰∶阳盛瞑目而动轻,阴病闭目而静重。又云∶诸脉皆属于目。《灵枢经》云∶开目则阳道行,阳气布遍周身,闭目则阳道闭而不行,如昼夜之分,知其阳衰而阴旺也。
且麻木为风,三尺之童皆以为然,细按之有区别耳。久坐而起,亦有麻木,为如绳系缚之人,释之觉麻木而不敢动,久则自已。以此验之,非有风邪,乃气不行也。治之当补肺中之气,麻自去矣。知经脉中阴火乘其阳分,火动于中为麻木也,当兼去阴火则愈矣。时痰嗽者,秋凉在外在上而作也,则实其皮毛以温剂。身重脉缓者,湿气伏 而作也,时见燥作,当升阳助气益血,微泻阴火,与湿通行经脉,调其阴阳则已矣,非五脏六腑之本有邪也,补气升阳和中汤主之。
黄 (五钱) 白芍药 人参(各三钱) 当归身 白术 橘红 泽泻(各二钱) 草 豆蔻仁 黄柏(酒制) 升麻 白茯苓 生甘草梢(各一钱) 苍术(一钱半) 佛耳草(四 钱) 炙甘草(四两)
上 咀,每服五钱,煎法如常,巳时间服。
治虚劳血弱,肌肉枯燥,手足多烦,肢节酸痛,须发脱落,面少颜色,腹中拘急,痛引腰背,去血过多。崩伤内竭,胸中气短,昼夜不得眠,情思不乐,怔忡多汗。
熟地黄 当归(各一两)
上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不拘时米饮送下。
治妇人劳倦。
虎骨(五铢) 防风 本 甘草 白芷 茯苓(各二铢) 当归 芍药 续断 白术 附 子(各三铢)
上为粗末,生姜枣煎服,不拘时。
治妇人血气不足,夜间虚乏,有汗,倦怠少力。
黄 当归 茯苓 五味子(各半两) 芍药 远志 人参 白术 浮麦(各一分) 甘 草(三铢)
上锉,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时服。
理中茯苓汤 曾治一妇人六十岁,病振寒战栗(太阳寒水客也,)呵欠嚏喷(足少阳溢也,) 口亡津液(足阳明不足也,) 心下急痛而痞(手少阴受寒水,故急痛,足太阴血滞为胜,) 身热近火(热在皮表,寒在骨髓,亦有振寒战栗也,) 脐下恶寒(丹田有寒,) 满身黄而白睛黄(寒湿也,以表证之炮其寒也,) 溺黄赤而黑频数(寒湿胜也,)自病来身重如山,便着床枕(至阴湿胜也,) 其脉诊得左右缓,并尺命门中得弦而急极细,杂之以洪而极缓(如急为寒,加之以细者,其方寒水,杂以缓,甚者湿胜,出黄色也,又洪大者 ,心火受制也,)左尺按之至骨,举指来实者(壬癸俱旺也,) 六脉按之俱空虚(下焦无阳也,)
先以轻剂去其中焦寒湿,兼退其洪大脉,理中汤。
人参 白术 干姜 茯苓(去寒湿) 甘草(炙,各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冰令寒服之,谓之热因寒用。其寒已对足太阳之假热也,以干姜之辛热,以泻真寒也。故曰∶真对真假对假,若不愈,当以术附汤冰之,令寒以补下焦元气也。
治妇人上肢沉重自汗,上至头,际颈而还,恶风,头燥热。
黄 (一两) 白术 人参(各半两) 五味子(二钱) 细辛(三分) 柴胡 升麻 (各一钱) 当归身(一钱半) 吴茱萸 川芎(各半钱) 黄柏(酒制) 羌活 甘草(炙,各二钱)
上 咀,每服半两,水二大盏,生姜五片,煎至一盏,去滓稍热食前服。腹中不快,加炙甘草一钱,汗不止,加黄柏一钱
治妇人崩中,漏下不止。
地榆(锉) 熟地黄 鹿角胶(捶碎,炒令黄燥) 漏芦(各一两) 川芎 当归(锉,炒,各三分) 伏龙肝(一两半) 干姜(炮) 桂心 甘草(锉,炙赤,各半两)
上锉碎,每服三钱,水一中盏,入竹茹一分,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温服。
治妇人崩中漏下,不问年月远近,渐至黄瘦,四肢无力,腹内疼痛,不思饮食。
柏叶 续断 川芎 生地黄 当归 鳖甲 龟甲(各一两半) 禹余粮(二两半) 阿 胶牡蛎 地榆 赤石脂 艾叶 鹿茸(各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前粥饮调下。一方有丹参,加鹿茸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空心用温酒送下,或醋汤亦可。
治冲任气虚,崩中漏下,经脉不调,每遇月候将来,脐腹腰脚先痛,渐减饮食,四肢乏力,及带下三十六疾,悉能疗之。
人参(去芦) 熟地黄(洗,焙) 艾叶(醋炒,各一两) 乌贼鱼骨(烧灰) 当归(洗,各二两) 川芎(七钱) 干姜(炮,半两) 阿胶(蛤粉炒成珠,七钱半)
上 咀,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温服。
治妇人诸虚不足,久不妊娠,骨热形羸,崩中带下。
白薇 牡蛎( ) 白茯苓 鹿角霜 山药 白术 白芍药 乌贼鱼骨 白芷(各等分)
上为细末,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用米饮送下。
治妇人崩中漏下不止,虚损羸瘦。
鹿茸(二两,去毛,涂酥炙微黄) 白龙骨 鳖甲(涂酥,炙令黄,去裙) 熟地黄 白芍药 白石脂 乌贼鱼骨(炙黄) 续断(各一两) 肉苁蓉(一两半,酒浸一宿,刮去皱皮,炙干)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前粥饮调下。
四物汤(一两) 人参(二钱) 吴茱萸(一钱)
上锉碎,每服半两,姜枣煎服,食前五六服,寒热腹痛皆退,崩漏末止,续服后熟附丸。
熟附子 木贼(去节) 龙骨( ) 赤石脂( ,各半两) 川芎 当归(各一两)
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食前用米饮送下。 一妇人年五十以上,经断七年,忽然经行,遂成崩漏,发热腹痛,两月不瘥,予诊其脉,虚细疾数,予曰此乃阴虚而致,宜服此药。
治阳伤于阴,令人下血,前所谓天暑地热,经水沸溢,当以此药治之。
小蓟叶(洗切,研原汁,一盏) 生地黄(取汁一盏) 白术(一两,锉)
上入水一盏,煎至一半,去滓温服,或用小蓟茎叶。
治室女二七天癸至,亦有当时未至而后至者,有卒然暴下淋沥不止,有若崩漏者,失血过多,变生诸证,悉宜服之。
川芎 熟地黄(洗焙) 川当归(去芦,酒润,切焙) 白芍药(各一两) 香附子(炒,去毛,一两半)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温服。如血色鲜而不止者,去熟地黄,加生地黄煎服。
治妇人血崩不止,肾水阴虚,不能镇守,包络相火,故血走而崩也。
生地黄 当归尾(各半钱) 黄连 黄柏 知母 本 川芎 升麻(各二分) 红花 (少许) 柴胡 防风 川羌活 黄芩 细辛 荆芥穗 蔓荆子 甘草(炙,各一分)
上 咀,作一服,水三盏,煎至一盏,去滓,空心稍热服。
荆芥 莲房壳(各等分,各烧作灰)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空心米饮调下。
治崩中,下血不止。
锦灰 黄绢灰 马尾灰 艾叶灰 藕节灰 莲房灰 油发灰 赤松皮灰 棕榈灰 蒲黄 灰 上等分,研匀用醋煮糯米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加至一百丸,空心米饮送下。
治下血不止。
锦片 木贼 棕榈 柏叶 艾叶 干漆 鲫鳞 鲤鳞 血余 当归(以上逐味火化存性 ,各等分研末) 麝香(少许,研)
上研匀,每服二钱,空心温酒调服。
治经候过多,其色瘀黑,甚者崩下,吸吸少气,脐腹冷极则汗出如雨,尺脉微小,由冲任虚衰,为风冷客乘胞中,气不能固,可灸关元百壮,在脐下正中三寸。
鹿茸(燎去毛,酥炙) 赤石脂 禹余粮(制,各一两) 艾叶(一方无) 柏叶 附子(炮,各半两) 熟地黄 当归 续断(各二两)
上为细末,酒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用温酒送下。一方炼蜜丸亦可。
治妇人血崩,及治男子脾积气。
五灵脂(不以多少,炒令烟尽,研末)
上研末,每服一钱温酒调下。此药兼能解毒,及蛇蝎蜈蚣咬,涂伤处立愈。一方每服三钱,水酒童便各半盏,煎至八分,通口服,名抽刀散,治产后有病,服三服,散恶血,或心腹胁肋脚痛不可忍者。或止用童子小便尤佳。或中风即入草乌头半钱同煎,亦治肠风下血。
如不饮酒者,煎乌梅柏叶汤调下。如心烦口干渴者,加蒲黄炒减半。一方烧存性霹雳酒下。
然此药气恶难吃,烧之存性极妙。一方治妇人经血不止,加当归两片,酒一盅,与药末同煎服。昔亲戚黄守正卿为和剂局日,内子凌夫人,忽苦此疾危殆,百药不动,偶得此方,旋即遂愈。
治有热久患血崩。
当归(头尾俱用) 白芍药 大川芎 熟地黄(洗焙) 大艾叶 阿胶(蛤粉炒,如珠子) 黄芩(去黑者,各半两)
上锉碎,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煎七分,空心温服。
(有一医,疗血崩,往 咀药铺市药,其方则四物汤加阿胶大艾也。就铺分作八服,又为铺索黄芩半两,加在药内,铺家亦医者,曰此药何为加黄芩?医曰∶非汝所知,吾与此药,政以黄芩为主。夫心主血,血得热则行,得寒则止,病者一服而愈,服即八服,至今无恙。又见数妇血崩者,亦用此医,以黄连解毒汤加大艾,治无不效者,又当量其虚实用之。)
治带下之证有三∶未嫁之女,月经初下,止而即得,或浴之以冷水,或热而扇,或当风,此室女病带下之由;有家之妇,阴阳过多,即伤胞络,风邪乘虚而入,胞经触冷,遂使秽液与血水相连而下之;产后带下,由亡血失气,伤动胞络,门开而外风袭,肌体虚而冷风入,冷风与热气相连,故成液而下。冷则多白,而热则多赤,冷热相交,赤白俱下。
当归(七钱半,酒浸) 附子(半两,炮,去皮) 龙骨(盐泥 ) 吴茱萸(汤泡去涎) 赤石脂(火 醋淬) 干姜(炮,各一两半) 艾叶(一两,以醋半盏煮干为末) 牡蛎(一两三钱,盐泥 )
上为细末,研匀,醋糊和丸如梧桐子大,以赤石脂末为衣,每服五十丸,空心用艾叶盐汤乌梅煎汤送下。
香附子(二两,炒赤) 莲壳(五个,烧存性)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空心陈米饮调下。
治血崩不止。
棕毛(烧存性,一两) 龙骨( 过,二钱)
上为细末,研匀,每服三钱,空心好酒调下,二服立止。
治妇人血崩不止。
防风(不以多少,去叉芦)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前酒煮白面清调下,日二服,更以面糊作为丸,酒投之极验。
治妇人白崩不止,赤白带下,或五色崩漏,常服滋血调气。
香附(不以多少,去毛,炒焦)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前热酒调下,放温服,米饮亦得。
崩中药多是用止血药及补血药,惟此方治阳乘阴,所谓天暑地热、经水沸溢者。
黄芩(不以多少)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霹雳酒下。一方用荆芥煎汤下。近朝有王御医值夜,忽有一宫女,血如山崩,其时暑月,药笥中只有大顺散两贴,以冷水调服,旋即奏效。以此知医者要在权变也。
上用乌梅烧灰研末,以乌梅汤调下,酒调亦可。
治血崩。
缩砂(用新者,不以多少,于新瓦上炒香)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食前温酒调下,米饮亦可。
治妇人血崩。
上以盐白梅七个,烧灰为末,空心米饮调下。
治妇人血崩。
上用新绵一口,烧灰研末,空心酒调下,立止。
治妇人血崩方 乌梅(肥大者,半斤,以酸醋浸经一宿,取出去核,研为膏) 百草霜(研细)
上捣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空心以淡醋汤送下,日进二服。
治劳伤血气,月水过多,淋沥漏下,连日不止,脐腹疼痛,及妊娠将摄失宜,胎动不安,腹痛下坠,或劳伤胞络,胞阻漏血,腰痛闷乱,或因损动胎,上抢心奔冲短气,及因产乳冲任气虚,不能约制,延引日月,渐成羸瘦。
熟地黄 白芍药(各四两) 当归(去芦) 艾叶(微炒,各三两) 阿胶(捣碎,炒令燥) 川芎 甘草(炙,各二两)
上锉碎,每三钱,水一盏,酒六分,煎至八分,去滓,食前热服,日三,病其者连夜并服。一方有黄 。
治妇人崩漏不止,或下五色,或赤白不定,或如豆汁,或状若豚肝,或下瘀血,脐腹胀痛,头晕眼花,久而不止,令人黄瘦,口干胸烦不食。
代赭石(火 醋淬) 紫石英(火 醋淬) 香附子(醋煮,各二两) 阳起石(火 ,细研) 鹿茸(燎去毛,醋蒸,焙) 茯神(去皮木) 阿胶(锉碎,蛤粉炒成珠) 当归(去芦,酒浸) 蒲黄(炒) 川芎(各一两) 血竭(半两,别研)
上为细末,用艾煎醋汁,煮糯米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米饮送下。
治漏下五色,亦治呕血,令人黄瘦虚弱上用地榆三两,锉碎,以醋一升,煮十余沸,去滓,食前稍热服一合。 本草注云∶地榆主带下十二病,一曰多赤,二曰多白,三曰月水不通,四曰阴蚀,五曰子藏坚,六曰子门悴,七曰合阴阳患痛,八曰小腹寒痛,九曰子门闭,十曰子宫冷,十一曰梦与鬼交,十二曰五藏不定。一方竹叶水煎服代茶,甚解热。
棕榈(烧灰) 丝瓜(俗云鱼 ,夏月人家栽作凉棚者是也)
上等分为细末,空心酒调下。
治妇人白崩。
上用白扁豆花焙干为末,炒米煮饮入烧盐,空心服数次即效,紫者勿用。
治白漏不绝。
白马蹄 禹余粮(各四两) 龙骨(三两) 乌贼骨 白僵蚕 赤石脂(各二两)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空心酒送下,不止加三十丸。
治带下,兼经水过多,或暴下片血,不限年月远近。
牡蛎 龙骨 石脂 肉苁蓉(酒浸,切焙) 石斛(去根) 乌贼(去甲) 黄 (锉,各一两半) 牛角腮灰 阿胶(炒燥) 熟地黄(焙) 芍药(炒,各二两) 干姜(炮) 当归(切焙) 人参 白术 桑耳(炙,各一两一分) 桂(去粗皮) 川芎 附子(炮,去皮脐) 艾叶(炒,各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平旦米饮调服,日再。
治妇人血伤兼带下,积久不止,面黄体瘦,渐成虚劳,腰脚沉重,胎气多损。
白茯苓(去黑皮) 木香 熟地黄(焙) 诃黎勒皮 柏子仁(研) 杜仲(去粗皮,炙) 青橘皮(去白,焙) 乌贼鱼骨(去甲) 五加皮(锉) 艾叶(烧灰) 菖蒲 牛角腮灰 秦艽(去苗土) 赤石脂 菟丝子(酒浸,别捣) 当归(切,焙,各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糯米饮亦得。或有胎息,用鲤鱼糯米粥下药。
血脱益气,古圣人之法也。先补胃气,以助生发之气,故曰阳生阴长。诸甘药为之先务,举世皆以为补气,殊不知甘能生血,比阳生阴长之理,故先理胃气,人之身内谷为宝。
黄 (二钱) 白术(三钱) 炒曲(一钱半) 人参(一钱半,有嗽去之) 升麻 柴胡(各半钱) 陈皮 当归(酒浸) 甘草(炙,各一钱) 生黄芩(泻盛暑之状,庚金肺逆,每服中加少许,秋凉去之)
上 咀,每服一钱或二钱,视食加减之。如食少,已定二钱内更减之,不可令胜食,每服水二大盏,前至一盏,去滓,稍热服。如腹中痛,每服加芍药三分,去皮,中桂少许。
如渴或口干,加干葛一分,不拘时服。
治妇人血海久虚,经候不利,赤白带下,血气冲心,多发刺痛,四肢烦困。
沉香(三分) 牡丹皮(去心) 赤芍药 吴茱萸(汤泡,炒) 当归 桂心 川芎 黄(去芦,蜜炙) 人参 茯苓 山药 川巴戟(去心) 白芷 橘红 木香 干生姜 白龙骨 牛膝(去苗,酒洗) 枳壳(去穣,麸炒) 肉豆蔻 厚朴(制 各半两)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温酒下。若心腹痛,白芷煎酒下。
治妇人室女腹脏冷热相攻,心腹绞痛,腰腿疼,赤白带下,面色痿黄,四肢羸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