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安瓷瓶中,着火烧,坐向瓶上熏之,其虫及恶汁并

类别:其他 作者:明·董宿原撰字数:1202更新时间:23/03/02 11:18:04
治脾胃不调,胀满下血。 槐角(二两) 枳壳 当归 苍术 陈皮 厚朴(制,各一两) 乌梅 甘草(各半两) 上咀,每服五钱,水一盏,煎七分,去滓食前服。 治肠风脏毒,大便下血。 枳壳(去穣,麸炒) 威灵仙 何首乌 椿根 白皮 陈皮(去白) 荆芥穗 黄 (各等分) 上为细末,酒煮糊,同蜜少许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加至七十丸,食前用米饮送下。一方不用蜜,以醋少许,同陈米饮煎汤下。 一两茱萸半两连,二味同炒不同研,粪前茱萸调酒下,粪后却用酒调连。 治大人小儿,大便下血,日久多食易饥,腹不痛,里不急,先用海螵蛸炙黄,去皮白者为末,以木贼草煎汤调下,服之三日后效。 黄连(二两,锉碎) 嫩猪脏(二只,去肥) 上以黄连塞满猪脏,系两头,煮十分烂,研细,添糕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食前米饮送下。 治肠风血痔,及下痢脓血,积年泻血,面色痿黄。 大活鲫鱼(一个,不去鳞肚,不穿孔,去其肠秽,入白矾) 白矾(一块,如金橘大) 上用败棕皮重包,外用浓纸裹,先煨令香熟,去纸于熨斗内烧,带生存性,为细末,每服一钱,空心温米饮调下。一方瓦瓶内盖定,炭火烧为灰,软饭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粥饮下。 治肠风及脱肛不收,有血,下部肿闷,疼痛上用不蛀皂角五茎,捶碎,水一碗,揉令皂角消尽,绢二重滤过,取十厘清汁,将脱肛肠浸在药水中,其肠自收,不用手按,如大肠收了,更用汤烫其腰腹上下,令皂角气行,则不再作。一方皂角去黑皮,涂酥炙为末,枣肉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食前粥饮下。 治肠风下血,溺血不止,及脏毒或便血。 百药煎(三两,一两生用,一两炒焦,一两烧存性) 上为细末,软饭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用米饮送下。一方为细末,米汤调二钱服。 治肠风脏毒,下血不止。 侧柏(烧存性,春采东,夏采南,秋采西,冬采北)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糯米饮调下。一方用叶一斤,洗炙为末,每服二钱,食前枳壳汤调下。 治脏毒下血。 荆芥(烧) 枳壳(炒,各二两) 乱发 槐花 槐角 皮(炙) 甘草(炙,各一两半) 上同入瓷瓶内,泥固济,烧存三分性,出火气,同枳壳炙木馒头为末,每服二钱,食前温酒调服,水煎亦可。 治肠风下血,疼痛不止。 黄连 贯众 鸡冠花 乌梅肉 大黄(各一两) 甘草(炙,三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不拘时米汤调下。 治肠风脏毒。 黄连(去须,八两,分作二分,一分同姜切片同炒黑色,去姜,一分姜汁浸一宿,次日晒干) 上为细末,糕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用米汤送下。 治肠风脏毒。 黄连(研为末) 独蒜(煨熟) 上同捣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陈米饮送下。 治肠风脏毒。 香白芷 乌梅(烧存性) 百药煎(烧存性) 上等为末,米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用米饮送下。 治痔漏下血疼痛。 东行椿根白皮 上为细末,醋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用米汤送下。 治痔 下血。 猪脏(一条,洗净,控干) 槐花(炒为末,填入脏内,两头扎定,石器内,米醋煮烂) 上捣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当归酒下。 治脏毒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