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尚书诠义十二卷,诗经诠义十五卷,四书诠义十五卷
类别:
其他
作者:
赵尔巽、柯劭忞字数:987更新时间:23/03/02 12:14:48
绂之论学,谓学不可不知要。然所以得要,正须从学得多后,乃能拣择出紧要处。谓易理全在象、数上乘载而来。谓书历象、禹贡、洪范须著力去考,都是经济。谓诗只依字句吟咏,意味自出。谓看周礼,须得周公之心,乃於宏大处见治体之大,於琐屑处见法度之详。谓春秋非理明义精,殆未可学。谓“格物”之“格”训“至”,如书言“格于上下”、“格于皇天”,皆“至到”之义。上文“致知”字为“推致”,则“格物”为“穷至物理”甚明。谓“性与天道不可得闻”,直是不可得闻,陆、王家因早闻性天,而未尝了悟,又果於自信,遗害后人也。谓周子言“一”,言“无欲”,程子言“主一”,言“无適”,微有不同。周子所谓“一”者天也,所谓“欲”者人也。纯乎天,不参以人,一者即无欲也。程子所谓“一”者事也,所谓“適”者心也。一其心於所事,而不强事以成心,无適之谓一也。当时大兴朱筠读其书,称其信乎以人任己,而颉顽古人。其后善化唐鉴亦称其功夫体勘精密,由不欺以至诚明。绂初聘於江,比归娶,江年二十八矣。江尝语诸弟子曰:“吾归汝师三十年,未尝见一怒言、一怒色也。”乾隆二十四年,卒,年六十八。子思谦,增生,毁卒。同县余元遴传其学。
元遴,字秀书。诸生。著有庸言、诗经蒙说、画脂集。
姚学塽,字晋堂,归安人。性静介。孩稚时,见物不取。父兄坐庭上,久侍立,足不动。既长,读书,毅然以身学。父丧骨毁,感动乡里。嘉庆元年进士,以中书用。时和珅为大学士,中书於大学士例执弟子礼,学塽耻之,遂归。后四年和珅伏诛,始入都任职。十三年,主贵州乡试。归途闻母忧,痛父母不得躬侍禄养,遂终身不以妻子自随。服阕,至京,转兵部主事,迁职方司郎中。妻张有妇德,畜一妾请遣侍京寓,不许,乃归妾父。妾方氏,十七,曰:“妇人从一者也,吾事有主矣。”竟不嫁。
学塽居京师四十年,若旅人之阨者,僦僧寺中,霜华盈席,危坐不动。居丧时有毡帽一,布羔裘一,终身服之,蓝褛不改,盖所谓终身之丧者。初彭龄掌兵部,请学塽至堂上,躬起肃揖之,学塽亦不往谢。大学士百龄兼管兵部,屡询司员姚某何在,欲学塽诣其宅一见之,终不往也。学塽六十生辰,同里姚文田贻酒二罂为寿,固辞。文田曰:“他日以此相报可乎?”乃受之。学塽之学,由狷入中行。以敬存诚,从严毅清苦中发为光风霁月。闇然不求人知,未尝向人讲学。病笃,握其友潘谘手曰:“君勉矣!人生独知之地,鲜无愧者。我生平竭蹶,竟如此止。君亦就衰尽,所得为俟年而已。”遂逝,年六十有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