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序一卷。凡诸经籍义有可通於公羊者,多著录之。

类别:其他 作者:赵尔巽、柯劭忞字数:592更新时间:23/03/02 12:14:58
其不同於解诂者,大端有数事:谓古者诸侯分土而守,分民而治,有不纯臣之义,故各得纪年於其境内。而何劭公谓唯王者然后改元立号,经书元年,为讬王於鲁,则自蹈所云反传违戾之失。其不同一也。谓春秋分十二公而为三世,旧说“所传闻之世”,隐、桓、庄、闵、僖也;“所闻之世”,文、宣、成、襄也;“所见之世”,昭、定、哀也。颜安乐以为:襄公二十三年“邾娄鼻我来奔”,云“邾娄无大夫,此何以书?以近书也”;又昭公二十七年“邾娄快来奔”,传云“邾娄无大夫,此何以书?以近书也”:二文不异,同宜一世,故断自孔子生后,即为“所见之世”,从之。其不同二也。谓桓十七年经无夏,二家经皆有夏,独公羊脱耳。何氏谓:“夏者阳也,月者阴也,去夏者,明夫人不系於公也。”所不敢言。其不同三也。谓春秋上本天道,中用王法,而下理人情。天道者:一曰时,二曰月,三曰日。王法者:一曰讥,二曰贬,三曰绝。人情者:一曰尊,二曰亲,三曰贤。此三科九旨。而何氏文谥例云:“三科九旨者,新周故宋,以春秋当新王,此一科三旨也。”又云:“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又异辞。”三科六旨也。又“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是三科九旨也”。其不同四也。他如何氏所据间有失者,多所裨损,以成一家之言。又谓左氏之事详,公羊之义长,春秋重义不重事。皆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其为说能融会贯通,使是非之旨不谬於圣人大旨,见自序中。仪徵阮元谓读其书始知圣志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