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深明通转假借之义,传均博引经史以证之,成说文答
类别:
其他
作者:
赵尔巽、柯劭忞字数:470更新时间:23/03/02 12:15:08
刘逢禄,字申受,武进人。祖纶,大学士,谥文定,自有传。外王父庄存与、舅庄述祖,并以经术名世,逢禄尽传其学。嘉庆十九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改礼部主事。二十五年,仁宗大事,逢禄搜集大礼,创为长编,自始事至奉安山陵,典章具备。道光三年,通政司参议卢浙请以尚书汤斌从祀文庙,议者以斌康熙中在上书房获谴,乾隆中尝奉駮难之。逢禄揽笔书曰:“后夔典乐,犹有朱、均;吕望陈书,难匡管、蔡。”尚书汪廷珍善而用之,遂奉俞旨。四年,补仪制司主事。越南贡使陈请为其国王母乞人葠,得旨赏给。而谕中有“外夷贡道”之语,其使臣欲请改为“外藩”,部中以诏书难更易。逢禄草牒复之曰:“周官职方王畿之外分九服。夷服去王国七千里,藩服九千里,是藩远而夷近。说文羌、狄、蛮、貊字皆从物旁,惟夷从大、从弓。考东方大人之国夷,俗仁,仁者寿,有东方不死之国,故孔子欲居之。乾隆间奉上谕申饬四库馆不得改书籍中‘夷’字作‘彝’,舜东夷之人,文王西夷之人,我朝六合一家,尽去汉、唐以来拘忌嫌疑之陋,使者无得以此为疑。”越南使者遂无辞而退。逢禄在礼部十二年,恒以经义决疑事,为众所钦服类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