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回 桃花庵唐伯虎填词 丹桂轩祝枝山行令
类别:
其他
作者:
程瞻庐字数:2337更新时间:23/03/02 12:37:30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显者事,酒盏花枝隐士缘。
若将显者比隐士,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花酒比车马,彼何碌碌我何闲。
别人笑我大风颠,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这首长歌是吴门才子唐伯虎所作的《桃花庵歌》。他在弱冠时代已中了弘治戊午科的南直隶解元。少年高第,名重一时,还加着貌比潘安,才如子建。诗赋文章以外,他又擅长着一笔丹青。他的丹青得宋元名家的真传,而且超出古人,自成一格,当时唤做唐画,往往出了重金,也不容易购到他的真笔。一时王公贵人千方百计的购求他的真迹,为这分上,他仗着这方砚田,也可以起家立业。正不必为名为利到四方去仆仆奔走。自从他看破宁王宸濠意存不轨,一朝失败,只怕冰山易倒。那些醉生梦死之徒,兀自糊糊涂涂,甘作藩王的走狗,似乎宸濠的势力永远灼手可热。唐解元这时也在宁王府里身充上宾,却不甘和醉生梦死之徒同住在这座巍巍可危的冰山上面。他既佯狂避祸,被逐出门,博得一个桃花痴的名号。便免却将来列名逆案,危及身家。这是他的见识高人一等之处。苏州按院是宁王的亲戚,唐寅被放回家。苏州按院得着宁王的密谕,着他察看吴门才子唐伯虎是否真个害了桃花痴。这一着也被唐寅料到了。他回家以后,自言自语道:我唐寅虽然天性好色,但为着礼教的关系总是发乎情止乎礼义。此番被放回来,要是和从前一般洁身自好,不敢荡检逾闲,那么宁王知道了一定放我不过。苏州巡按御史又是他的亲戚,难保不去报告,说唐寅何尝害什么桃花痴?明明是托病逃归,到了苏州他的桃花痴便好了。宁王得了这报告,祸发不远矣!他既说我害了桃花痴,何妨一痴痴到了底?
苏州城北本有一处地方唤做桃花坞。他便在桃花坞中建筑住宅,还有一所小小的园林。花开时烂漫如锦,除却看花饮酒以外,还十分注意着美貌佳人。只要生得超群轶众,他便不论贫富不分阶级,一一要娶到桃花坞中,享受无贫艳福。
他的别号很多:六如居士以外,还署着桃花仙三字为名。为什么唤做六如呢?
这是《金刚经》说的: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梦幻泡影露电这六样东西,都是不经久的。他在宁王府中得到的一些经验,觉得富贵利达一切都空,还不如吾行吾素的好。
可笑弹唱唐伯虎风流佳话的说书先生,为着唐解元有六如居士的别号,便硬派唐伯虎是个六指的才子。其实祝枝山生有枝指,所以取号枝山,载在《明史》。至于唐伯虎何尝生着六个指头儿呢?俗语说张三的帽儿戴在李四的头上。
若照弹词中的说法,竟把祝枝山的骈指移到唐伯虎的手上去了,岂非便宜了祝枝山,委屈了唐伯虎么?编者编这部《唐祝文周传》虽不能把弹词中的一切谰言完全删去,但是遇有可更正的所在,却有相当的更正。有了这几句声明在先,读者诸君须记取唐伯虎不是六指头。生有六指头便是后文提起的祝枝山祝阿胡子了。唐解元为什么唤做桃花仙呢?只为人家说他害了桃花痴,他就虚题实做,住在桃花坞还不算,他便种起许多桃花树来。种了桃花树还不算,他便署着一个桃花仙的别号来。署着桃花仙还不算,他便大交其桃花运,专在外面寻芳逐艳,偎红倚翠,定要觅得八位美人在一个月内先后结婚,然后载回苏州桃花坞。一夫八妇,度那一辈子的快活光阴。这几句话宣传在外,休说旁人声了不信,便是他的知己祝枝山、文征明、周文宾三位解元,也是大摇其头儿,都说子畏痴了,伯虎颠了,天生尤物,谈何容易!一箭双雕已足自豪,那有八个美人和他在一个月内先后结婚的道理?谁料唐寅说得到做得到,寻芳逐艳的结果,居然素愿都偿。偎红倚翠的前途,竟是有求必应,《八美图》弹词中说唐寅就亲南京,在一个月中和八位美人先后结婚。那八位美人便是大娘娘陆昭容,二娘娘罗秀英,三娘娘九空尼姑,四娘娘谢天香,五娘娘马凤鸣,六娘娘李传红,七娘娘蒋月琴,八娘娘陆昭容的侍女春桃。同时载回桃花坞自己府第分房居住,好一座堂楼做了唐解元的藏娇金屋。又因三娘娘九空是皈依佛教的,便在后园里面起一座桃花庵,准备三娘娘九空拜佛诵经的地方。桃花庵的前后左右桑麻以外,都是桃花环绕。所以唐解元撰成这片长歌,逢着桃花开时捧着酒杯高吟他的得意之作。引得九空放下了木鱼槌,笑说道:你不是桃花仙,简直是个桃花颠。
唐寅拍手大笑道:颠也好,仙也好,唤我颠便是颠,唤我仙便是仙。
在这当儿,恰巧八娘娘春桃提着筠篮,盛满着一篮的柔桑,唐寅笑道:谁在那里养蚕?
春桃笑道:大爷,养蚕的人很多咧!五娘六娘七娘都高兴养蚕。你看他们都在那边采着桑叶回来了。
原来马凤鸣、李传红、蒋月琴以及春桃四人,为着空闲无事,准备采桑饲蚕。春桃提着筠篮先走,凤鸣、传红、月琴随后也来了。见了唐寅都说:大爷赏你的桃花,我们采我们的桑叶。
唐寅闻言大悦,回到书房便绘一幅《四美采桑图》,还题着一首《一剪梅》的小令道:
桃花树下寄吟身,尔也温存,我也温存。
纤纤玉手往来频,左也消魂,右也消魂。
柔桑携去一篮春,剪到三分,采到三分。
落花如梦又黄昏,未种情根,已种情根。
这幅采桑图绘成以后,陆昭容、罗秀英、九空谢天香四位娘娘都来和唐寅交涉说:大爷既为着四位妹妹合绘一幅采桑图;我们四姊妹不该落后,你须替我们各绘一幅画,各题一首诗,布景要各各不同,题诗也要各各不同,限你三天须得交卷。要是不然,我们四姊妹联络一气,不放你进房。
闭门推出窗前月,吩咐梅花自主张。
大娘娘出了这个难题,那便为难了唐解元。论着他的作画,怎肯轻易动笔?润笔不丰不绘,笺纸不佳不绘,期限不宽不绘,心绪不佳不绘。这便是他的四不绘。现在陆昭容有了这严酷条件,要是不绘,便不能向四位娘娘那边去问津。八美里面陆昭容又是一位最不好惹的,阃令森严,通融不得。没奈何只得如限交卷,绘成四幅美人图每幅都题了一首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