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轮着华吉了,他笑着说道:其古其古拖地板,阿迷
类别:
其他
作者:
程瞻庐字数:5115更新时间:23/03/02 12:37:41
唐寅笑道:华吉兄弟,你这一接也很好,打翻了粪担,自然要拖地板了。拖了地板忽又拌起猫饭来了,真个匪夷所思。华庆兄弟轮到你收令了。
华庆想了片时,便道:想便想着两句了,不知说的对不对。
众人道:不用客气,请教请教。
华庆道:乒乓乒乓两半爿,阿呀阿呀叫起来。
唐寅笑道:大概是猫饭碗打碎了,阿呀频呼,有什么用呢!
平、安、吉、庆四人行令完毕,恰才散席,忽听得月洞门后有女子声音。连唤着:华安兄弟快到这里来,和你有话讲呢。
唐寅听得是石榴的声音,很不高兴,勉强迎上前去假作欢颜,问他有何话讲?石榴道:你们四个人在外面行令,我们五个人也在里面行令。
唐寅道:还有四个人是谁呢?
石榴道:便是老太太身旁的四香。
唐寅道:妙哉妙哉。
石榴道:庵啊,庵啊。
唐寅道:你可是叫我么。
石榴道:你说庙哉,庙哉,我只好说庵啊庵啊了。华安兄弟,里面行令的是春香姐,他听见你们行那俗语令,他也要行起俗语令来了。他的酒令再要促狭也没有,轮到我说,我竟没有说了。好兄弟,看我份上,替我做一回抢手罢!
唐寅暗想:为着石榴份上,我不高兴替他捉刀。为着秋香份上,我便借他的嘴接这个令,暗暗向秋香通一个消息,以便他日可以双双逃归吴门,岂不是好?
便问石榴是怎样一个酒令?
石榴凑近唐寅耳朵,喃喃的一会子。唐寅道:容易容易。
也凑着他的耳朵把这四句酒令告诉了他。石榴连声道谢,很欢喜的走了。列位看官,可知道五丫环行的什么令?叫做一一道来令。
这五个丫环都是侍女们中的领袖,一席酒肴比着其他丫环格外优待。春香已得了小丫头的报告,说什么外面平、安、吉、庆四人畅怀饮酒,行一个俗语令。华平开端说的豁绰豁绰走过来,扒吼扒吼三碗饭。众丫环听了个个好笑。春香道:他们行令,我们也来行个令罢。秋香妹妹,你是个女才子,请你起令罢。
秋香笑道:女才子三字原璧奉赵,说到起令,外面平安吉庆既是按着次序公推华平先说,这里如法泡制,也得请春香姐起令了。
春香道:若要引用诗句,我是一窍不通的。行一个俗语令,或者还可将就将就。现在行个一一道来令。每人说四句,上一句须得现成俗语,含有两个一字;下一句要接得连贯,而且叶韵。我来先说了:一搭一挡,两个朋友,一高一低,手搀着手。那么夏香妹接下去了。
夏香道:这个酒令。看似容易,其实是很难的。你们不许催促,待我慢慢儿想。
春香道:我们行令并不苛刻的由着你去搜肠索肚罢。
夏香搔头摸耳一会子,便道:有了,有了。一吹一唱,弗用鼓手,一纵一跳,会扦筋斗。那么秋香妹妹说了。
秋香脱口而出道:一粥一饭外加黄酒,一荤一素蛮配胃口。
这几句说得众人都笑了。轮到冬香,见他搜索枯肠,好容易的凑出四句道:一来一往,青青杨柳,一拖一扳,拉住娘舅。
春香大笑道:拉住娘舅做什么,敢是做那扳娘舅么?那么石榴姐姐收令了。
石榴道:要我收令,容易容易。说四句俗语,有什么大不了事。哎哟,我要去解一个手了。对不起,略待片时我是就来收令的。
说时把身子略颤几颤,仿佛是尿急的模样,急忽忽的离座去了。谁知他托辞解手,实则到外面去寻抢手。众人待了一会子不见他到来,便有些怀疑起来。春香笑道:我已代他想着四句收令了。叫做:一歪一扯,托言解手,一出一进,去寻抢手。
夏香道:不见得罢,他去寻谁呢?
春香道:定是这个和他同年同月同日同时生辰的四同兄弟。
众人正在议论他,石榴恰才到来,手插入衣襟,做那整理裙子的模样。坐定以后,便道:收令的句子我早已安排好了。叫做:一哭一笑,赌神罚咒;一心一意,同时逃走。
众人听了并不注意,惟有秋香芳心自警,分明这魇子借他的嘴,向我投递消息,要教我背主逃走。唉,魇子错了,我受了太夫人天高地厚之恩,怎肯背着他逃走,你莫痴想罢!这一节书,叫做唐伯虎除夕三行令。
除夕已过,便是来年,待到元宵节,祝枝山在杭州看灯,唐伯虎也在相府看灯。华老为着两个儿子茅塞已开,所以今岁的兴致比较往年尤其热烈,雇用名工巧匠大扎花灯,相国府中,点得明星颗颗。华老要鼓励着儿子们读书上的兴趣,吩咐华安多撰几条灯谜挂在金粟山房,吃了元宵酒后,华老偕同两子到金粟山房中去猜谜。太夫人听说外面悬挂灯谜,也教二媳妇冯玉英撰几条细巧的灯谜。又要易猜,又要不俗,以便鼓动里面主婢的兴致。于是表兄妹两人小显才情,同作谜主。唐寅在金粟山房中做谜主,二娘娘却在紫薇堂中作谜主。话分先后,书却平行。且说华老偕同华文华武进了书房。唐寅上前迎接,不须细表。
华老抬头看时,果见纸灯上面黏着十余条谜语:(一)工《史记》一句(二)贵《左传》一句(三)佳《书经》一句(四)诧书名一(五)口官名一(六)口府名一(七)钦差《诗经》一句(八)父为相国唐文一句(九)吃吃《四书》一句(十)月老汉先人名一(十一)薪桂饮料名一(十二)银河郡名一(十三)皇陵地名一(十四)松翁《四书》一句华老道:有几个灯谜做得很堂皇冠冕。这第五个谜面是口字,猜的官名,明明道着下官。
说时掀着长髯道:你不是说中堂么?
唐寅道:太师爷猜的不错。
大踱道:奇奇怪,口口字,猜猜中堂,不不对。
二刁道:老冲,你不小(晓)得,口忌(字)在堂忌(字)中间,所以叫做中堂。
大踱道:第第六条,也也是口。我我来猜,是是河间。
唐寅道:大公子猜得很好,口字是河字的中间,和第五个谜底用意相同。
大踱道:吃吃很很难猜啊。
二刁道:老冲,这就忌(是)说你啊,打一句四希(书),似不能言者。
华老这时宠爱着华安,见这谜面明明讥笑大郎,他却并不在意。又指着第七条道:这钦差二字明明道着下官。记在中年时,曾经屡奉天子恩命到外面去查办事件。这个谜底不是天子命我么?
唐寅道:相爷猜中了,请再猜几条。
华老道:留给他们猜罢,都被我揭去了,他们便觉扫兴。
指着第八条道:二郎,你的心思较大郎灵敏一些,你猜这个谜底是什么?我是知道了。
二郎道:唐文忌(是)很多的,不几(知)那一篇?
华老道:大概是《滕王阁序》罢。
二郎想了一想,便道:有了,这不忌(是)叫做家君作宰么?
华老点头道:孺子可教也。
大踱道:阿阿二猜了,我我也来猜。这这诧字,打打一个书名,叫叫做《家语》。
唐寅笑道:大公子猜的很好。
二刁道:我来猜薪桂,什么叫做薪桂?可忌(是)两件东西?
唐寅道:不是,所谓薪桂者,以桂作薪之谓也。
二刁拍手道:这不忌(是)把木樨花当做柴烧么?猜一种饮料,叫做木樨烧。
华老大笑道:谜面好,谜底也好。
正在谈笑时,春香张着灯儿来请太师爷到里面去猜谜。华老道:里面也有灯谜么?
春香道:是二娘娘做的,挂在紫薇堂上。老太太大娘娘以及许多姊妹都在里面猜谜,奉着老太太之命,请太师爷进去指教。
又向两位公子说道:大爷二爷也可到里面去多猜几条。
大踱道:我我不去,弟弟媳妇,做做谜,大大伯,猜猜不着,坍坍台。
二刁道:我也不去,家杂(主)婆做灯谜,丈夫猜不着,益发坍台。
华老道:你们不去也好,便在外面猜谜罢。
于是春香张着灯儿伺候华老入内。里面的灯谜都是二娘娘主政,二娘娘制造灯谜的才思,不亚于唐寅。他是性喜填词的,有好几条灯谜都把词牌名作谜面。灯上挂的是:(一)风入松古文一句(二)杏花天《礼记》一句(三)双红豆六才一句(四)虞美人古美人名二(五)卖花声用物一(六)怀王孙俗语一句(七)临江仙古女一(八)四边静府县名四(九)两同心字一(十)相见欢《四书》一句这十条灯谜以外,还有四条是专猜《女儿经》的。为着丫环们读书不多,《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神童诗》以外,还有一本《女儿经》,这是人人读熟的。为着丫头们猜谜便利起见,所以都把《女儿经》做谜底。这四条是:(一)日《女儿经》一句(二)一《女儿经》一句(三)芒种《女儿经》一句(四)土《女儿经》一句其他还有诗词六首:(一)花魁秦郎端合号情郎,占得花魁艳自芳。岂必香膏腻云鬓,笑将荷露拭新妆。猜俗语一句(二)闺情轻搓细腻动清寒,和雪凝脂冰艳攒。漫记三三围暖阁,芳年五五已凋残。猜牙牌名一(三)平江即事调寄《江南春》姑苏好,女儿喜闲情。几粒相思抛彩艳,数方点缀系轻匀,一缕似簪缨。猜儿童饰物一(四)寻梅调寄《宫中调笑》梅瘦梅瘦,行到灞桥时候。诗思细说姻缘,持爱深怜足尖。尖足尖足,犹道伤残玉骨。
猜俗语一句(五)长材赞调寄《十六字令》长,奇伟魁格气宇昂。偏乖巧,珠明夜有光。猜俗语一句(六)于归调寄《怀王孙》香车宝马到门阑鼓乐声催仔细看,生憎骨肉忍伤残。度针关,左右双双坠玉环。猜俗语一句那时紫薇堂上拥着许多仆妇丫环,谁都想来猜这元宵灯谜。太夫人声明在先,猜中一条,赏银三钱,凭着谜条向账房中去领取。他把金钱鼓动了众人的兴致,不论老的少的村的俏的都可在紫薇堂上猜谜。太夫人又知道婢女们中间惟有秋香的才学最好,悬挂的灯谜秋香可以猜中十之六七。便向他说道:让他们去乐一乐罢,把容易的教他们去猜。猜不中你再去猜不迟。
秋香遵着太夫人吩咐站立一旁,并不跟着众人去猜。有许多不识字的,偏嬲着识字丫环把谜面细解。就中有许多俗语的谜,看似容易,实在繁难。只为二娘娘生长在南京,后来才迁到苏州。他所说的俗语,不知是苏州俗语,还是南京俗语。一个烧火的南京老妈子,侧着耳朵听那识字的丫环解释谜面。一个丫环道:这第四个寻梅的词句,听得秋香姐说,一定有骡子两字在内。只为灞桥骑骡是有古典的,只是下面说什么,尖足尖足,这是什么讲究呢?要猜俗语,苏州没有这一句俗语,无锡也没有这一句俗语。秋香姐说,只怕是南京俗语罢?
烧火的南京老妈子福至心灵,忽的喊将起来道:这不是骑着骡子叫脚痛么?
二娘娘笑道:不错不错!
便有人把谜条揭取下来交付老妈子,教他少须到账房里去领取三钱银子便是了。喜的老妈子扯开了嘴,又央着识字的丫环把打俗语的灯谜讲给他听。那丫环又把那长材赞讲给他听,说道:有一个很长的男儿,性情乖巧,和夜明珠一般。你们南京有这句俗语么?
老妈子道:有的有的,这不是大汉子不呆便是宝么?
二娘娘道:又被他猜中了。
老妈子又揭去了谜条,共得六钱银子。那个识字的丫环要向他分肥,他说:猜中了第三个,便和你平分可好么?
那丫环便把一个个的灯谜讲给他听。但是他只有六钱银子的福分,再也不能福至心灵了。夏香猜中的也很多,四条《女儿经》的谜底被他猜中了三条。日字条月未明,芒种猜第九节,土字猜第五行。
恰值华老从外面进来,眼看夏香连中三谜,笑向太夫人说道:这部《女儿经》我的肚里是没有的,若要我猜,猜到天明也猜不出。
太夫人道:老相公,你也不妨去助助他们的兴儿。
华老道:我来猜几个词牌名的谜面玩玩,省得零碎报告,我便一起儿说罢。
太夫人道:都被你猜去了,他们要向隅。你便猜这一半罢。
华老道:一半也好。
当下把十个词牌谜面看了一遍,捋着长髯凝神思索,点头播脑一会子便道:有了有了,我来猜这五个这《两同心》是猜个答字,《虞美人》是猜娥皇女英二人,《双红豆》是猜一样是相思,《四边静》猜府县名四,是安东、西安、南康、宁朔,还有《怀王孙》猜一句俗语,王孙二字有别解,草也是王孙,猴也是王孙。我知道了,不是一肚皮的草么?
二娘娘道:公公猜的条条都着。
太夫人笑道:老相公连中五条,三五一十五,可得谜银一两五钱。
华老道:今天内堂猜谜谁猜的最多,我便把一两五钱银子移赠与他。
太夫人道:我的目力不济了,秋香,你背几条谜面给我听,我是见猎心喜,也来猜这么一下子。
秋香使把第三条《平江即事》一阕《江南春》背给太夫人听。说道:是猜小孩子饰物的,丫环想了良久,再也想不出是什么东西。
太夫人点头,笑向二娘娘道:二贤哉,这不是糕豆线么?
二娘娘笑道:这般很冷僻的东西,婆婆不加思索,脱口而出。
秋香道:老太太,什么叫做糕豆线啊?
老太太道:这是苏州的风俗,没有种过痘的小孩,帽上都穿糕豆线,是一粒黄豆一小块年禚穿在一起的。我猜的高兴,你再背一个给我猜。
秋香又把第六首《于归》调寄《怀王孙》的念给太夫人听,说道是打一句俗语。老太太道:这个谜也不难,是叫做临时上轿穿耳朵,二贤哉,是不是呢?
二娘娘道:婆婆所猜的那有不是之理。
太夫人道:我也把这六钱银子移赠于猜谜最多的人。
于是众丫环都告奋勇,在灯光下费尽心思。太夫人道:大贤哉,你也来猜几个。
大娘娘道:这玩意儿媳妇是不近情的,婆婆有命,只好勉力为之。
他便在词牌名中猜中了两个。一是《杏花天》,猜的是仲春之月。一是《风入松》,猜的是《声在树间》。他也当众声明,这六钱银子移赠于优胜的人。石榴猜了几个都猜不中笑向春香说道:待我解一个手,再来猜一下子。
秋香道:不行不行,你又要托词解手去请抢手了。
石榴被他说破了,不好意思去请华安捉刀。待到灯中的蜡烛将残,秋香道:老太太,丫头可以猜吗?
老夫人道:他们猜不出,你猜也好。
于是秋香连猜了五条。《卖花声》猜那卖花线的手摇的东西,其名叫做唤娇娘。《临江仙》猜一个古女,叫做洛神。《相见欢》猜《四书》两句,叫做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又把第一首花魁诗,猜一句俗语,叫做卖油娘子水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