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秋暝》原文·翻译

类别:其他 作者:王维字数:1672更新时间:23/03/02 12:48:05
【原作】 山居秋暝[唐]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注释】 螟:夜,晚。此指夜色*初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意思是说,秋天的山野之中刚下过一阵雨,把山间清洗得景物清新,而时间是傍晚了,山间的景致是多么的可人,令人心旷神怡。新雨,刚下过雨。晚来秋,秋日薄暮已经降临。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意思是说,竹林间传出一阵喧笑之声,知道是洗衣女子结伴归来;水上莲花莲叶摇动,知道是渔船沿流而下。竹喧,指竹林里传出来的喧笑声。浣女,洗衣服的女子。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意思是说,春天的花草任他凋谢去吧,秋色*如此令人流连,王孙自可留居山中。春芳,春天的花草。歇,消失,凋谢。王孙,贵族的子孙,此处当指诗人自己。《楚辞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原是淮南小山为淮南王刘安招致隐士之词,在这里,王维反其意而用之,暗寓自愿归隐山林之意。 【古诗今译】 一场新雨过后,青山变得更加清朗空旷,秋天的傍晚,天气也格外的凉爽。皎洁的明月透过松林撒落下斑驳的银光,清清的泉水在大石头上叮咚流淌。竹林深处传来欢声笑语,那是洗衣归来的农家女;莲花摇动的地方,那是沿流而下的打渔的小船。任凭春天的芳菲随着时令消逝吧,秋色*如此令人流连,我自可留居山中。 【赏析】 王维(701-761),字摩诘,唐代诗人、画家。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其父迁家蒲州(在今山西永济),遂为蒲人。王维官终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王维早年写过一些意气慷慨的诗歌。但思想里消极成分较多,三十岁丧妻后,过着独身生活,即喜参禅,张九龄罢相后,他政治上灰心,故寄情山水田园和佛教禅理,在辋川别墅过亦官亦隐的生活,晚年更趋消极。 他的诗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而以描写山水田园的成就最高。因此他和孟浩然成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合称王孟。他的山水诗呈多种风格,如《汉江临泛》、《终南山》等诗很浑壮,而《山居秋暝》、《辋川集》、《皇甫岳云谿杂题》等又清幽淡远。还有一些边塞诗,写出边塞苍茫的景色*,也很壮观。其田园诗多表现隐居田园之乐,如《渭川田家》、《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春日田园作》等,静谧、闲适的情调较深,但也写出了农村朴素的自然美。苏轼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东坡志林》),主要指他的山水田园诗。他抒写壮怀的《少年行》、《老将行》、《陇西行》等也写得感情跌宕,姿态横生。他用五、七言绝句形式写的送别、乡思等的抒情诗也颇有情韵,如《渭城曲》、《相思》和清风明月苦相思那一首,当时就被乐工配乐歌唱,流传甚广。有《王右丞集》传世。 ??这是一首描写山水的名篇,诗人通过对山村秋夜美丽动人景色*的描写,寄托了诗人的高洁情怀与归隐山林的高尚情趣。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开篇写出了秋雨洗过后的山村气氛之宁静与清新。从天气晚来秋可以清晰地看出当时的气候、节令与具体时间。从空山一词可以体会出山村之幽静。从新雨一词可见诗人欣喜的情怀。综合两句所写,可知诗人对山居的环境是感到十分惬意的。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句着重描写的是山林晚景的自然美与静态美。皎洁的明月照着幽静的松林,清澈的泉水在晶莹的山石上淙淙流淌。诗人笔下的山村环境恬静,优雅,清新,明亮,极富自然美,使读者不禁产生联想和想象,不能不向往这理想的境界。象这样又动人又自然的写景,达到了艺术上炉火纯青的地步,非一般人所能学到(八斗诗词大库傅如一)。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着重描写的是山林晚景的生活美与动态美。一阵阵的欢声笑语从竹林里传来,原来那是洗衣的女子们欢快地归来;莲花动摇的地方,那是顺流而下的打渔的小船划破了荷塘的宁静。山居之人的生活富有诗情画意,更令人觉得富有真实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这两句是直抒胸臆。诗人以王孙自可留自喻,写出了山居生活不仅春日美,秋日也美,在这里归隐应该是最理想的所在。 诗人善于选取富有特征性*的山林景物构成和谐优美的画面。作品描写有声有色*,有静有动,自然美与生活美巧妙融合,极为鲜明地描绘出了一幅山居夜景,烘托了诗人高洁的情怀,表达了诗人渴望归隐山林的高尚情趣。( 2009-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