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下 湿温中焦篇
类别:
其他
作者:
娄杰字数:1975更新时间:23/03/02 12:50:51
(温疫同法。暑温伏暑附)
湿热上焦未清。因中阳素虚。或误用攻下。以致神识如蒙。舌滑脉缓者。里虚内陷也。人参泻心汤主之(按湿证亦舌滑脉濡缓不可以此定为虚象。必须细加审辨。实系因虚邪陷者方可用此方。若辨认未真。万勿轻用。)
【人参泻心汤】
人参(一钱) 干姜(一钱) 黄连(八分) 黄芩(一钱) 枳实(五分) 生白芍(一钱)
水煎服。
温热受自口鼻。由募原直走中道。不饥不食机窍不灵者。三香汤主之。
【三香汤】
栝蒌皮(二钱) 桔梗(二钱) 黑山栀(一钱五分) 枳壳(一钱五分) 郁金(一钱五分) 香豆豉(一钱五分) 降香末(一钱八分)
水煎服。
吸受秽湿。三焦分布。热蒸头胀身痛呕逆。舌苔白渴不多饮。小便不通。神识昏迷者。表里经络脏腑。俱为湿热所困也。先服牛黄丸。继服茯苓皮汤。
【牛黄丸】(见前)
【茯苓皮汤】
茯苓皮(三钱) 生苡仁(三钱) 猪苓(二钱) 大腹皮(二钱) 白通草(二钱) 淡竹叶(一钱五分)
水煎服。
阳明湿温。气壅为哕者。湿热阻遏胃气也。新制橘茹汤主之。
【新制橘茹汤】
橘皮(三钱) 竹茹(三钱) 柿蒂(七个) 姜汁(三茶匙冲)
水煎温服 有痰火者加竹沥栝蒌霜 有瘀血者加桃仁三焦湿郁。脘连腹胀。大便不爽者。升降失司。表里俱病也。一加正气散主之。湿郁三焦。舌白脘闷身痛便溏。脉象模糊者。经络着湿也。二加正气散主之。秽湿着里。舌黄脘闷。气机不宣者。湿将化热也。三加正气散主之。秽湿着里。舌白滑。脉右缓者。湿阻气分也。四加正气散主之。秽湿着里。脘闷便泄者。脾胃俱伤也。五加正气散主之。(末二条证属寒湿。因同用正气散。故列于此。)
【一加正气散】
藿香梗(二钱) 浓朴(二钱) 杏仁(二钱) 茯苓皮(一钱) 广皮(二钱) 神曲(一钱五分) 麦芽(一钱五分) 茵陈(二钱) 大腹皮(一钱)
【二加正气散】
藿香梗(三钱) 广皮(二钱) 浓朴(二钱) 茯苓皮(三钱) 木防己(三钱) 大豆黄卷(二钱) 川通草(一钱五分) 苡仁(三钱)
【三加正气散】
藿香(三钱连梗叶) 茯苓(三钱) 浓朴(二钱) 广皮(一钱五分) 杏仁(三钱) 滑石(五钱)
【四加正气散】
藿香梗(三钱) 浓朴(二钱) 茯苓(三钱) 广皮(一钱五分) 草果(一钱) 山楂(五钱炒) 神曲(二钱)
【五加正气散】
藿香梗(二钱) 广皮(一钱五分) 茯苓(三钱) 浓朴(二钱) 大腹皮(一钱五分) 谷芽(一钱) 苍术(二钱)
以上俱水五杯煎二杯分二次服(今人以藿香正气一方。统治四时感冒而时令病情各有不同。未免互有妨碍。如此变通方丝丝入扣。为学人开无限法门。宜细玩之。)
脉缓身痛。舌苔淡黄而滑。渴不多饮。或竟不渴。汗出热解。继而复热者。内外合邪。脾胃经络。兼困于湿也。黄芩滑石汤主之。
【黄芩滑石汤】
黄芩(一钱五分) 滑石(一钱五分) 茯苓(一钱五分) 大腹皮(一钱) 白蔻仁(一钱)通草(五分) 猪苓(一钱五分)
水煎服。
阳明湿温。呕而不渴者。湿多热少也。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呕甚而痞者。热邪内陷与停饮相搏也。一加半夏泻心汤主之。
【小半夏加茯苓汤】
半夏(三钱) 茯苓(三钱) 生姜(二钱)
水煎服。
【一加半夏泻心汤】
半夏(三钱) 黄连(一钱) 黄芩(一钱五分) 枳实(一钱五分) 生姜(一钱五分)
水煎服。 虚者加人参大枣。
湿温大便闭中脘微拒按而不硬。舌苔黄浓。脉象沉数者。无形湿热。与有形渣滓相搏也。酒军丸缓化之。(此证若用大剂攻下。必下利稀水。变为坏证。)
【酒军丸】
酒煮大黄(四两) 为末水泛丸。如绿豆大。每服一二钱。渐加至三钱。白开水送下。病重者每料加元明粉(一两)
脉洪滑面赤身热头晕。不恶寒。但恶热。舌上黄滑苔。渴欲凉饮。饮不解渴。得水则呕。按之胸下痛。小便短。大便闭者。暑温转入阳明。水结在胸也。加味小陷胸汤主之。
【加味小陷胸汤】
黄连(一钱) 栝蒌(一钱五分) 枳实(一钱) 半夏(二钱)
急流水煎服。
阳明暑温。脉滑数。不食不饥不便。浊痰凝聚。心下痞者。湿热互结。阻滞中焦气分也。二加半夏泻心汤主之。
【二加半夏泻心汤】
半夏(三钱) 黄连(七分) 黄芩(一钱) 枳实(七分) 杏仁(一钱)
水煎服。 虚者加人参(七分) 大枣(一个)
阳明暑温。口燥咽干。渴欲饮水。面目俱赤。舌燥黄。脉沉实者。湿气已化。结热独存也。小承气汤主之。
【小承气汤】
暑温蔓延三焦。舌滑微黄者。邪在气分也。三石汤主之。邪气久留。舌绛苔少者。热搏血分也。加味清宫汤主之。
神识不清者。热闭内窍也。先服紫雪丹。再服清宫汤。(照原方不加减。)
【三石汤】
飞滑石(一钱五分) 生石膏(二钱五分) 寒水石(一钱五分) 杏仁(一钱五分) 竹茹(一钱炒) 银花(一钱五分,花露更妙) 金汁(半酒杯冲) 白通草(一钱)
水煎服。
【加味清宫汤】
即于清宫汤内加知母(三钱) 银花(二钱) 竹沥(五茶匙冲)
暑温伏暑。三焦均受。舌灰白。胸痞闷。潮热呕恶。烦渴自利。汗出溺短者。湿热交混。气分闭结也。杏仁滑石汤主之。
【杏仁滑石汤】
杏仁(二钱) 滑石(二钱) 黄芩(一钱五分) 橘红(一钱) 黄连(六分) 郁金(一钱五分) 通草(八分) 浓朴(一钱五分) 半夏(二钱)
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