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血
类别:
其他
作者:
(清)唐容川字数:1296更新时间:23/03/02 13:01:12
刀伤出血,与吐?ㄕp,刀伤乃平人被伤出血,既无偏阴偏阳之病,
故一味止血为要,止得一分血,则保得一分命,其止血亦不分阴阳,
有以凉药敷上而血止者,桃花散是也,有以热药敷上而血止者,黑姜灰是也,
不似吐?c出於偏阴偏阳之病气,故吐止血,必以治病气为主,病气退,
斯吐?h,与刀伤回不同也,然刀伤二三日後,则亦与吐?丹p,有瘀血肿痛者,
宜消瘀血,刀口敷花蕊石散,肿处用**没药麝香三七葱白捣敷,瘀血消散,
则痛肿自除,内服黎洞丸治之。
刀伤去血过多,伤其阴分,证见心烦发热口渴,法宜补气以生血,血足津生,
则不渴矣,圣愈汤,加枣仁花粉儿茶**没药甘草,此在吐?a则宜补血而抑气,
以内证系血分之气,不可使气乘血也,刀伤乃是气分之血,故宜补气以生血,
气达患处,乃能生肌,气充肌肤,乃能行血,与治内证者不同,其有气虚不能统血,
气寒不能生血者,则宜八珍养荣叁附等汤,以固气者固血,吐血家亦间用此等药物,
然刀伤之血,在气分,皮肤尤卫气所统,破其皮肤,气先漏泄,故以补气为主,
若内证吐血属阴分,血伤而气未伤,故以补血为主,医者须分别内外,
而知其同中之异,异中之同,则得之矣。
客问刀伤何以善於冒风,答曰,人之所以卫外者,全赖卫气,卫气生於膀胱,
达於三焦,外循肌肉,充於皮毛,如宕之有壁,宅之有墙,外邪不得而入也,
今既破其皮肉,是犹壁之有穴,墙之有窦,揖盗而招之入也,是以刀伤更易外感,
病见发热头痛,牙关紧闭,吐痰抽掣,角弓反张,皆是卫气为病,所不同者,
多一出血证而已,治法列後。
无汗者为风中挟寒,闭其皮毛,宜用小柴胡汤,加荆芥防风紫苏,盖小柴胡,
乃治热入血室之方,凡外邪干血分者,小柴胡汤,皆能疏理而和解之,
加宣助卫气之药,则偏治卫气,而主发汗矣,破伤风治法如是,即失血家虚人感伤,
以及产後伤寒治法,皆可叁知,若刀伤去血过多,不可再发汗者,宜当归地黄汤,
即四物汤,加去风之药,以补血而驱邪也,失血家吐血过多,与产後去血过多,
而复得冒感之症者,与此治法无异,皆宜先滋其血,以助汗源,後宣其气,
以解外邪。
有汗者为风中挟热,沸出肌肉之间,法宜清散其热,当归芎黄汤,加姜蚕蝉蜕,
若兼便结者,加大黄治之,此即伤寒论,发热汗出,用白虎汤,
燥结者用承气汤之意,医者得其意而变化之,自有许多法门。
夫刀伤,气分之血病也,故邪在表者,从气分以发之,邪在者,从气分以夺之,
邪在半表半者,从气分以和之,兼用血药斡旋其间,血调而气亦调,
气调而血愈治矣,若失血家,乃血中之气病也,故有感冒,则但取调血。
而兼用气分之药,以斡旋之,与此同而不同。
凡是刀伤冒风,宜姜蚕蝉蜕捣和葱白敷之,力能拨风消肿,神效。
刀伤溃烂,与疮同治,此即吐脓条内,所谓瘀血变化成脓之说也,血凝不散,
为气所蒸,则化而成脓,血者阴也,气者阳也,阴从阳化,故脓似水,以气之所化,
即为水也,而又非水者,则以其为血所化,仍不失血之本质,故稠浊似水,
实则水与血交并,而成形者也,故凡去脓之药,即是去水之药,而提脓之药,
又即是乾水之药,内服八珍汤,加苡仁木通,六君子汤,加当归赤豆芽治之,
外敷化腐生肌散,提脓加龙骨,生肌加珍珠。
此举刀伤之血,与吐?圻a较论其义,务期血证,互勘而明,其於刀伤治法,
固未详也,然其理已具,识者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