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风门中风论治) 宜加炒酸枣仁煎。
类别:
其他
作者:
严用和字数:4073更新时间:23/03/02 13:02:04
惊悸怔忡健忘门 怔忡论治 寿星丸
治惊忧思虑,气结成痰,留蓄心包,怔忡惊惕,痰逆恶心,睡卧不安。(方见诸风风论治)
惊悸怔忡健忘门 健忘论治 健忘论治
夫健忘者,常常喜忘是也。盖脾主意与思,心亦主思,思虑过度,意舍不精,神宫不职,使
惊悸怔忡健忘门 健忘论治 归脾汤
治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健忘怔忡。白术 茯神(去木) 黄 (去芦) 龙眼肉酸枣仁(炒,去壳。各一两) 人参 木香(不见火。各半两) 甘草(炙,二钱半)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枣子一枚,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惊悸怔忡健忘门 虚烦论治 虚烦论治
夫虚烦者,心虚烦闷是也。且人之有血气,分为荣卫,别乎阴阳,荣卫通适,然后阴平阳秘 阳 内热 人心虚烦
惊悸怔忡健忘门 虚烦论治 竹叶汤
治伤寒大病后,及霍乱吐泻后,心虚烦闷,内热不解。
竹叶 麦门冬(去心) 人 甘草(炙,半两)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五片,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惊悸怔忡健忘门 虚烦论治 小草汤
治虚劳忧思过度,遗精白浊,虚烦不安。
小草 黄 (去芦) 当归(去芦,酒浸)
(炒,去壳。各一两) 人参 甘草(炙。各半两)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五片,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惊悸怔忡健忘门 虚烦论治 地仙散
治伤寒后,伏暑后,烦热不安,及虚劳烦热。(方见虚损门劳瘵论治)
癫痫门 癫痫论治 癫痫论治
夫癫痫病者,考之诸方所说,名称不同,难于备载。别录有五痫之证,一曰马痫,作马嘶 作 发则旋晕颠倒,口眼相引,目睛上摇,手足搐搦,背脊强直,食顷惊动,脏气不平,郁而生涎,闭塞诸经,故有是证。或在母腹中受惊或因饥饱失宜,逆于脏气而得之者,可随所感,施以治法。
又论∶夫痫病者,十岁以下为痫。大抵其发之原,皆因三种∶风痫、惊痫、食痫是也。
因此三种变作诸痫。若不早治,久成痼疾。其发之状,卒然仆地,口眼相引,或目睛上摇,或手 勿
癫痫门 癫痫论治 鸱头丸
治风痫不问长幼,发作渐频,呕吐涎沫。
飞鸱头(一枚,烧炭) 虢丹(五钱,细研) 皂角(五挺,酥炙)
上为细末,用糯米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十五丸,加至二十丸,以粥饮送下,不拘时候。
癫痫门 癫痫论治 蛇黄丸
治五痫困积,风热风痰攻心所致。
蛇黄(小者二十枚,以猪胆汁拌入,火 通红,取出,地上出火毒,研令极细)
上用狗胆一枚,取汁和粟米饭丸,如绿豆大,每服十五丸,温酒送下,不拘时候,吐涎乃效
癫痫门 癫痫论治 控涎丸
治诸痫久不愈,顽涎聚散无时,变生诸证,悉皆治之。
生川乌(去皮) 半夏(洗)
蝎(去毒,七个) 铁粉(三钱) 甘遂上为细末,生姜自然汁打糊为丸,如绿豆大,朱砂为衣,每服十五丸,食后,用姜汤吞下,
癫痫门 癫痫论治 惺神散
治惊痫潮作,仆地不省,口吐涎沫。
雄鸱 (一枚,用瓷罐盛,以黄泥固济,炭火 令红)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入麝香少许,温酒调服,熟水亦得,不拘时候。
癫痫门 癫痫论治 乳朱丹
治癫痫。
乳香(别研) 朱砂(细研,水飞)
上用乳香熔化,拌和朱砂,为剂,丸和龙眼大,每服一丸,侧柏叶浸酒磨化,荡温服,不
诸汗门 自汗论治 自汗论治
难经云∶心之液为汗,凡自汗出者,皆心之所主也。人之气血应乎阴阳,和则平,偏则病。
惊悸 出,
诸汗门 自汗论治 桂枝汤
治伤风,脉浮,自汗,恶风。
桂枝(不见火) 白芍药(各一两) 甘草(炙,半两)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大枣二枚,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诸汗门 自汗论治 消暑丸
治中暑脉虚,自汗烦渴。
半夏(一斤,好醋五升煮干) 茯苓(去皮,半斤) 甘草(半斤)
上为细末,生姜自然汁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丸,熟水咽下,不拘时候。此药臻至修治 多次
诸汗门 自汗论治 术附汤
治中湿,脉细,自汗,体重。
白术(四两) 附子(炮,去皮脐,一两半) 甘草(炙,二两)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七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诸汗门 自汗论治 黄汤
治喜怒惊恐,房室虚劳,致阴阳偏虚,或发厥自汗,或盗汗不止,悉宜服之。
黄 (去芦,蜜水炙,一两半) 白茯苓(去皮) 熟地黄(酒蒸) 肉桂(不见火) 天门冬(去心) 黄根 龙骨(各一两) 五味子 小麦(炒) 防风(去芦) 当归(去芦,酒浸) 甘草(炙。各半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发厥自汗加
诸汗门 自汗论治 附汤
治气虚阳弱,虚汗不止,肢体倦怠。
黄 (蜜水炙) 附子(炮,去皮脐。各等分)
上 咀,每服四钱,姜五片,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眼门 眼论治 眼论治
人之有双眼,若天之有两曜,五脏六腑之精华,宗脉之所聚,洞视万化,肝之外候者也。
然 肉 者 养 哀 在 形 五辛炙 ,酒食毒物,并宜断之。惟须宽缓情性,慎护调摄,即无不瘥也。若纵恣乖违,触犯禁忌,自贻其咎,必须丧明而后已,可不谨欤!又论∶夫眼者,内则属乎五脏,外则应乎五轮。瞳人黑水,肾之主也;血轮如环,心之主也;络裹者,脾之主也;白睛属肺;总管于肝。眼带虽系于肝,明孔遍通五脏,五脏皆有神 夫 一证,人之初生,洗沐不洁,令秽水浸渍于眼 ,使眶脸赤烂,渐至长大,终不能瘥,故云胎
眼门 眼论治 决明子散
治风热毒瓦斯上攻,眼目肿痛,或卒生翳膜,或赤脉弩肉,或痒或涩,羞明多泪,昏花,渐成内障,但是一切暴风客热,皆宜服之。
黄芩 甘菊花(去枝梗) 木贼 决 草蔓荆子 石决明(各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一中盏,生姜五片,煎至六分,食后服。
眼门 眼论治 桑白皮散
治肺气壅塞,热毒上攻眼目,白睛肿胀,日夜疼痛,心胸烦闷。
玄参 桑白皮 防风(去芦) 赤芍药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煎至八分,去滓,食后温服。
眼门 眼论治 炉甘石散
治一切目疾,不问得病之因,悉皆治之。
炉甘石(半斤,用黄连四两,如豆大子(别研。二钱半)
上件和匀,每用半字,白汤泡,放温,时时洗之。
眼门 眼论治 补肾丸
治肾气不足,眼目昏暗,瞳人不分明,渐成内障。
磁石(火 ,醋浸七次,水飞)
地黄(酒浸,焙) 枸杞子 楮实子 覆蒸) 石斛(去根。各一两) 沉香(别研) 青盐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盐汤送下。
眼门 眼论治 养肝丸
治肝血不足,眼目昏花,或生眵泪,久视无力。
当归(去芦,酒浸) 车前子(酒蒸地黄(酒蒸,焙) 川芎 楮实子(各等分)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用温熟水送下,不拘时候。
眼门 眼论治 秦皮散
治暴风客热,赤眼肿痛,痒涩,眵泪昏暗。
滑石 秦皮 黄连(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用半钱,沸汤泡,澄清温洗,不拘时候。
眼门 眼论治 羊肝丸
治肝经有热,目赤睛疼,视物昏涩。
羊肝(一具,生用) 黄连(去须,为末)
上先将羊肝去筋膜,于砂盆内捣烂,入黄连末,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用热水送下,不拘时候。
眼门 眼论治 太清散
治暴风客热,目赤睛疼,隐涩难开。
铜青(半两,别研) 姜粉末(二钱半)
上药研细和匀,每用少许,沸汤泡,放温,频洗之。造姜粉法,腊月间用生姜洗切碎,于砂
眼门 眼论治 龙脑膏
治赤眶睑赤烂。
白龙脑(细研,一钱) 蕤仁(去壳,二钱半) 杏仁(汤浸去皮尖,七枚)
上件药都研为膏,用人乳汁调和令均,瓮合中盛,每以铜筋少许,着目 头,日二三次。
眼门 眼论治 杏连散
治风热上攻,羞明涩痛。
黄连(去须,一钱,槌碎) 杏仁(七粒,槌碎)
上用水半盏,以二药在内,安饭上蒸一时久,澄清,放温,洗了用纸盖覆,安顿汤瓶上,频
咽喉门 咽喉论治 咽喉论治
夫咽者咽也,喉者候也,咽者因物以咽,喉者以候呼吸之气,物之与气,莫不由于咽喉也 ,致胸膈壅滞,热毒之气不得宣泄,咽喉为之病焉。病则为肿、为痛、为喉痹、为窒塞不通、为不利而生疮,或状如肉脔,吐不出,咽不下,皆风热毒瓦斯之所致耳。又有伏热上冲,乘于悬壅,或长或肿,悬壅者,在乎上 也。更有腑寒亦使人喉闭而不能咽者,治之当辨明也。
又论∶夫咽者,言可以咽物也,又谓之嗌,气之流通厄要之处,胃所系,地气之所主也。
喉 根据经调之。所得之方,谩录于后,以备缓急之需焉。
咽喉门 咽喉论治 牛蒡子汤
治风热上壅,咽喉窒塞,或痛、或不利,或生疮疡,或状如肉脔,疼痛妨闷。
牛蒡子 玄参 升麻 桔梗(去芦) 犀角 木通(去节) 黄芩 甘草(各等分)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三片,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咽喉门 咽喉论治 三神汤
治咽喉热肿,语声不出,喉中如有物梗。
荆芥穗 桔梗(去芦。各一两) 甘草(生用,半两)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三片,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咽喉门 咽喉论治 二圣散
治缠喉风,急喉痹。
鸭嘴胆矾(二钱) 白僵蚕(去丝嘴,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少许,以竹管吹入喉中,立验。
咽喉门 咽喉论治 硼砂散
治悬壅肿痛。
硼砂(别研) 马牙硝(枯) 滑石 寒水石(以上各二钱) 脑子(别 矾(枯,一钱半)
上件药,研令极细末,每服半钱,新汲水调下,不拘时候。
咽喉门 咽喉论治 射干丸
治腑寒,咽闭不能咽。
射干 杏仁(麸炒黄) 玄参 附子(炮,去皮脐) 桂心(不见火。各等分)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大,每服一丸,心新绵裹,噙咽津。
咽喉门 咽喉论治 白矾散
治缠喉风,急喉痹。
白矾(三钱) 巴豆(三枚,去壳,分作六瓣)
上将白矾及巴豆于铫内,慢火熬化为水,候干,去巴取矾,研为细末,每用少许,以芦管吹入喉中。
咽喉门 咽喉论治 绛雪散
治咽喉肿痛,咽物妨碍,及口舌生疮。
龙脑(半字) 硼砂(一钱) 朱砂(二钱) 马牙硝(半钱) 寒水石(二钱)
上各研和匀,每用一字,掺于舌上,用津咽之,食后临卧。
咽喉门 咽喉论治 大青汤
治咽喉唇肿,口舌糜烂,疳恶口疮。
大青叶 升麻 大黄(锉,炒。各二两) 地黄(生,切,焙,三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温服,微利止。
口齿门 口论治 口论治
夫口者,足太阴之经,脾之所主,五味之所入也。盖五味入口,藏于脾胃,为之运化津液,寒,于胸膈 因以治 又论∶夫口者脾之候,齿者骨之余,髓之所养也。人之一身此为大要。凡有病起,因口而成 诸风
口齿门 口论治 升麻散
治上膈壅毒,口舌生疮,咽喉肿痛。
升麻 赤芍药 人参(洗) 桔梗(去芦) 干葛(各一两) 甘草(生用,半两)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五片,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口齿门 口论治 绿云散
治口疮,臭气秽烂,久而不瘥。
黄柏(半两) 螺青(二钱)
上为细末,临卧用一钱,于舌下,咽津不妨。
口齿门 口论治 碧雪
治一切壅热,咽喉闭肿,不能咽物,口舌生疮,舌根紧强,言语不正,腮项肿痛。
蒲黄 青黛 硼砂 焰硝 甘草(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用手指捻掺于喉中,津咽,或呷少冷水送下,频频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