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风门中风论治)加荆沥煎服。

类别:其他 作者:严用和字数:2792更新时间:23/03/02 13:02:04
耳门 耳论治 耳论治 夫耳者,肾之所候。肾者,精之所藏。肾气实则精气上通,闻五音而聪矣。若疲劳过度,精 出 耳内辉辉 也。手太阳脉动厥而聋者,耳内气满也。大抵气厥耳聋尚易治,精脱耳聋不易药愈。诸证既殊,治各有法。 又论∶夫耳者肾之候,肾乃宗脉之所聚,其气通于耳。肾气和平则闻五音而聪矣,肾气不平 燥 聋 乎 调 耳门 耳论治 塞耳丸 治耳聋无不效。 石菖蒲(一寸) 巴豆(一枚,去皮) 全蝎(一枚,去毒) 上为细末,葱涎打和,如枣核大,绵裹纳耳中。 耳门 耳论治 苁蓉丸 治肾虚耳聋,或风邪入于经络,耳内虚鸣。 肉苁蓉(酒浸,切片,焙) 山茱萸(浸,蒸焙) 川羌活(去芦) 鹿茸(燎去毛,切,醋淬七次,水飞) 附子(炮,去皮脐。各一两) 全蝎(去毒,二七个) 麝香(一字,旋入)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加至一百丸,空心,盐酒、盐汤任下。 耳门 耳论治 磁石散 治风虚耳聋无闻。 磁石(火 ) 防风(去芦) 羌活(去芦) 黄 (去芦,盐水浸粗皮) 白芍药 桂心(不见火。各一两) 人参(半两)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羊肾一对,切片去脂膜,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温服。 耳门 耳论治 犀角饮子 治风热上壅,耳内聋闭,脊肿掣痛,脓血流出。 犀角(镑) 菖蒲 木通 玄参 草(炙,半两)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五片,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耳门 耳论治 立效散 治 耳底耳,有脓不止。 真陈橘皮(灯上烧黑,一钱,为末) 麝香(少许,别研) 上二味和匀,每用少许,先用绵蘸耳内,脓净上药。 耳门 耳论治 鸣聋散 治耳中如潮声蝉声,或暴聋。(一称通耳法,治耳聋无所闻。) 磁石(一块如豆大) 穿山甲(烧存性,为末,一字) 上用新绵子裹了,塞于所患耳内,口中衔小生铁,觉耳内如风声即住。 耳门 耳论治 烟脂散 治 耳。 烟脂 白矾(火上熬干) 上等分,为细末,每用少许,以绵杖子蘸药, 在所患耳中。 耳门 耳论治 杏仁饮 治耳卒痛,或有水出。 杏仁〔一(五)钱,炒令焦〕上研为末,葱涎搜和,捏如枣核大,绵裹,塞耳中。 鼻门 鼻论治 鼻论治 夫鼻者,肺之候。职欲常和,和则吸引香臭矣。若七情内郁,六淫外伤,饮食劳役,致鼻气不得宣调,清道壅塞。其为病也,为衄、为痈、为息肉、为疮疡、为清涕、为窒塞不通、为浊脓,或不闻香臭。此皆肺脏不调,邪气蕴积于鼻,清道壅塞而然也。治之之法,寒温之,热则清之,塞则通之,壅则散之,无越于斯。但时气鼻衄不可遽止。如出三升以上恐多者,方可断之。活人书所谓衄血者乃解,盖阳气重故也。不可不知。 又论∶夫鼻者,肺之所主,职司清化,调适得宜,则肺脏宣畅,清道自利;摄养乖方,则清 气 蕴 鼻 以为备治之要。 鼻门 鼻论治 辛夷散 治肺虚,风寒湿热之气加之,鼻内壅塞,涕出不已,或气息不通,或不闻香臭。 辛夷仁 细辛(洗去土叶) 本(去芦) 升麻 川芎 木通(去节) 防风(去芦) 羌活(去芦) 甘草(炙) 白芷(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后茶清调服。 鼻门 鼻论治 香膏 治鼻塞不利。 当归(去芦) 木香(不见火) 通草 细辛(洗) 蕤仁(去壳) 川芎 白芷(各 三钱) 上七味, 咀,和羊髓,微火合煎三、五沸,白芷色黄,膏成,去滓,取如小豆,内鼻中。 鼻门 鼻论治 龙骨散 治时气鼻衄三升以上,恐多,宜此药止。 龙骨(不拘多少) 上为细末,用少许吹入鼻中。九窍出血者,皆用此药吹之。 鼻门 鼻论治 通草膏 治痈鼻者,有息肉,不闻香臭。通草 附子(炮,去皮脐) 细辛(洗) 上等分为细末,以蜜和,绵裹少许,纳鼻中。 鼻门 鼻论治 栀子仁丸 治肺热鼻发赤瘰,俗名酒 鼻。 栀子仁(不拘多少) 上为细末,溶黄蜡等分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后空心,茶酒嚼下,半月效,忌 又方 枇杷叶(去毛,焙干) 上为末,茶调一、二钱,日三服。 鼻门 鼻论治 苍耳散 治鼻流浊涕不止,名曰鼻渊。 辛夷仁(半两) 苍耳子(炒,二钱半) 香白芷(一两) 薄荷叶(半钱) 上并晒干,为细末,每服二钱,用葱茶清,食后调服。 鼻门 鼻论治 山栀散 治鼻衄不止。 山栀子(不拘多少) 上件烧为细末,每用少许,吹入鼻中,立止。 鼻门 鼻论治 生葛散 治鼻衄不止。生葛根 小蓟根上二件洗净,捣取汁,每服一盏,荡温服,不拘时候。 鼻门 鼻论治 莱菔饮 治鼻衄不止。 萝卜(不拘多少) 上捣取自然汁,每服一钱,入盐少许,冷服,不拘时候,或滴少许入鼻中亦可。 鼻门 鼻论治 茜根散 治鼻衄终日不止,心神烦闷。 茜根 黄芩 阿胶(蛤粉炒) 侧柏叶 生地黄(各一两) 甘草(炙,半两)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三片,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鼻门 鼻论治 香墨汁 治鼻衄不止。 香墨 葱汁 上件药,以葱汁磨墨,滴少许于鼻中即止。 鼻门 鼻论治 麦门冬饮 治衄血不止。 麦门冬 生地黄每两,水煎。 鼻门 鼻论治 扎指法 治鼻衄不止。上用线紧扎中指中节。如左鼻出血扎左手中指中节,右鼻出血扎右手中指中节,两鼻出血则左右俱扎之。 头面门 头痛论治 头痛论治 夫头者,上配于天,诸阳脉之所聚。凡头痛者,血气俱虚,风、寒、暑、湿之邪伤于阳经,名曰 治法 又论∶夫头者,诸阳之所聚,诸阴脉皆至颈而还,独诸阳脉皆上至头耳,则知头面皆属阳部 痛也 头 主 钟 达 头面门 头痛论治 芎辛汤 治风寒在脑,或感邪湿,头重头痛,眩晕欲倒,呕吐不定。 川芎(一两) 细辛(洗去土) 白术 甘草(炙。各半两)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茶芽少许,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头面门 头痛论治 菊花散 治风热上攻,头痛不止,口干颊热。 石膏 甘菊花(去梗) 防风(去芦) 旋复花 子甘草(炙) 川羌活(去芦。各等分)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五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头面门 头痛论治 葱附丸 治气虚头痛。 附子(一只,炮,去皮脐) 上为细末,葱涎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茶清送下。 头面门 头痛论治 三生丸 治痰厥头痛。 半夏 白附子 天南星(各等分) 上细末,生姜自然汁浸,蒸饼为丸,如绿豆大,每服四十丸,食后,姜汤送下。 头面门 头痛论治 玉真丸 治肾厥头痛不可忍,其脉举之则弦,按之则坚。 生硫黄(二两,别研) 石膏(硬者,不 ) 半夏(汤泡七次) 硝石(别研。各一两) 上为细末,研和匀,生姜汁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十丸,食前用姜汤或米饮下。 虚寒甚者,去石膏,用钟乳粉一两,更灸关元百壮。 头面门 头痛论治 二芎饼子 治气厥,上盛下虚,痰饮,风寒伏留阳经,偏正头疼,痛连脑巅,吐逆恶心,目常服清头目,化风痰。 抚芎 川芎 干姜(炮) 本(去芦) 苍耳(炒) 天南星 芦) 甘草(炙) 上等分,为细末,生姜汁浸,蒸饼为丸,如鸡头大,捏作饼子,晒干,每服五饼,细嚼,茶 头面门 头痛论治 葫芦巴散 治气攻头痛。 葫芦巴(炒) 京三棱(醋浸,焙。各半两) 干姜(炮,二钱半)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温生姜汤或温酒调服,不拘时候。 头面门 头痛论治 都梁丸 治偏正头风,一切头疼。 香白芷(日干,二两) 上件,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龙眼大,每服二丸,食后细嚼,用茶芽煎汤咽下。 头面门 头痛论治 蝎附丸 治气虚头疼。 大附子(一枚) 全蝎(去毒,二个) 钟乳粉(二钱半上用附子剜去子内,却以余附子为末,用钟乳粉面少许,水和作剂,包裹,煨令熟) 上为细末并,擂葱涎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食前,用椒盐汤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