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上 伤食
类别:
其他
作者:
佚名字数:808更新时间:23/03/02 13:30:39
方书云。人迎紧盛伤于寒。气口紧盛伤于食。以是知伤食之脉。专以气口为主也。然诊视之时。有气口脉沉伏者。有气口脉滑大者。又有人迎气口俱弦数者。纷纷不一。不可以一说拘也。夫人迎气口脉俱弦数。外症日晡寒热。头亦微痛。全与风寒无异。但神气如故。身无疼痛。可以为别也。脾胃之气禀于命门。命门凝然不动。下焦为之臣使。宣布其气。行至中焦。入于脾胃。乃能化食。今因饮食郁遏。少阳三焦之气不得宣通。故生寒热诸症。医者不识。呼为寒疾。误人多矣。宜用柴胡化滞汤。通表里而双解之。食重者宜下。若外无寒热表症。但觉胸膈不宽者。痰裹食而不化也。宜用加味二陈汤。又有生冷伤脾者。脉来沉缓无力。(审脉之有力无力而定虚实之治)宜用香砂理中汤。更有胸腹不觉。咳嗽气急。四肢无力。大便不甚通畅。脉沉弦细。按之无力。下焦虽是虚寒。中焦又有浮热。先以养血健脾汤。开其痰食。再以八味地黄丸。实其下焦。方为得法。至若饮食积久。或伤之太过。中气闭塞。以致猝然僵仆。昏不知人。名为食厥。甚则四肢拘挛。状如中痰。亦用加味二陈汤。脉沉细缓者。宜加姜桂。不可误认痰症。妄用痰剂。
【柴胡化滞汤】
柴胡 黄芩 半夏 甘草 枳壳 浓朴 山楂 苏子 桔梗
伤食而用柴胡。以其能升少阳之气也。
【加味二陈汤】
陈皮 半夏 白茯 甘草 枳壳 浓朴 杏仁 山楂 苏子 桔梗
大凡消食化痰。必须顺气。胸中不宽。故用苏桔。若在脐腹以下。宜用青皮香附。
【香砂理中汤】
人参 白术 炮姜 甘草 砂仁 香附 藿香
滞重去白术。加枳壳。浓朴。寒甚加肉桂。
【养血健脾汤】 方见脾胃门。
【冲和丸】
陈皮 半夏 枳壳 浓朴 神曲 杏仁(各一两) 黄芩 桔梗(各五钱)
脾居中央。寒之不觉其寒。热之不觉其热。饮食易化。百病不生。故云冲和。今为饮食所伤。失其旧职。用此消其积滞。复其冲和之旧矣。故以冲和为名。痰滞胶固者。再加莪术。
【物性相制药】
索粉不化。宜加杏仁。狗肉亦用。牛肉伤加红曲。鱼伤加橄榄。面食豆腐。加萝卜子。粽子粘食。加白酒药。肉食加山楂。果子菜蔬。加麝香。煎炒浓味。加淡豆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