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六 破伤风

类别:其他 作者:虞抟著字数:2356更新时间:23/03/02 13:33:38
【论】 《内经》曰:风者百病之始也,清净则腠理闭拒,虽有大风苛毒,而弗能为害也。若夫破伤风证,因事击破皮肉,往往视为寻常,殊不知风邪乘虚而客袭之,渐至变为恶候。又诸疮久不合口,风邪亦能内袭,或用汤淋洗,或着艾焚灸,其汤火之毒气,亦与破伤风邪无异。其为证也,皆能传播经络,烧烁真气,是以寒热间作,甚则口噤目斜,身体强直,如角弓反张之状,死在旦夕,诚可哀悯!治之之法,当同伤寒处治,因其有在表、在里、半表半里三者之不同,故不离乎汗、下、和三法也。是故在表汗之,在里者下之,在表里之间者宜和解之,又不可过其法也。闾阎野人,多不识此证杀人之易,早不求医治疗,而袖手待毙,哀哉! 【脉法】 表脉浮而无力,太阳也。脉长有力,阳明也。脉浮而弦小者,少阳也。 河间曰:太阳宜汗,阳明宜下,少阳宜和解,若能明此三法而治,不中病者未之有也。 愚按:河间先生论破伤风脉证,详明甚矣,何其但云三阳,而不及于三阴?盖风邪在于三阳之经,便宜按法早治而愈。若待传入三阴,其证已危,或腹满自利,口燥咽干,舌卷卵缩,皆无可生之证,故置而弗论也。 【方法】 丹溪曰:破伤风同伤寒坏证治,看在何经而用本经药驱逐之,误则杀人。刘河间有法有方,宜选而用之。 【(以上丹溪方法凡一条)】 【羌活防风汤】(河间) 治破伤风邪,初传在表。 羌活 防风 川芎 本 当归 芍药(各一钱) 甘草 地榆 细辛(各五分) 上细切,作一服,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渣热服,不拘时候。量紧慢加减用之,热则加大黄一钱,大便秘只加大黄五分,缓缓令通。 【白术防风汤】(河间) 若服前药太过,令自汗者,宜服此药。 白术(一钱) 防风(二钱) 黄 (一钱五分) 上细切,作一服,水一盏半,煎至一盏,温服不拘时。脏腑和而有自汗,可用此药。破伤风,脏腑秘,小便赤,自汗不止者,因服热药汗出不休者,故知无寒也,宜速下之,先用小芎黄汤,二三服后,用大芎黄汤下之。 【小芎黄汤】(河间) 川芎(二钱) 黄芩(一钱五分) 甘草(五分) 上细切,作一服,水一盏半,煎至一盏,温服,不拘时候,三服即止,再用后药。 【大芎黄汤】(河间) 川芎(一钱) 羌活 黄芩 大黄(各一钱五分) 上细切,作一服,水一盏,温服,宜和为度。 【发表雄黄散】(河间) 雄黄(一钱) 防风(二钱) 草乌(一钱,泡裂) 上为细末,每服一字,温酒调下。里和,至愈可服;里未和,不可服。 【大蜈蚣散】(河间) 蜈蚣(黄赤足各一条) 江鳔(五钱,即鱼胶,炒) 左蟠龙(五钱,炒烟尽为度,即野鸽粪)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清酒调下。治法根据前用,里和,至愈可服;但有里证,不可服。次当下之,用蜈蚣散四钱,巴豆霜五分,饭丸如绿豆大,每服一丸,渐加至六七丸,清酒调蜈蚣散少许送下,宣利为度。内外风去,可服羌活汤缓缓而治,不拘时候服之。羌活汤者,治半在表半在里之药也。 【大羌活汤】 羌活 菊花 麻黄 川芎 石膏( ,另研) 防风 前胡 黄芩 细辛 甘草 枳壳 白茯苓 蔓荆子(各四分) 薄荷 白芷(各二分) 上细切,作一服,入生姜五片,水一盏半,煎至一盏,稍热服,不拘时,日进二服。 【防风汤】(河间) 治破伤风,同伤寒表证,未传入里,宜服此药。 防风 羌活 独活 川芎(各一钱二分) 上细切,作一服,水一盏半,煎至一盏,温服。 【小蜈蚣散】 蜈蚣(黄赤足各一条) 江鳔(三钱) 上为细末,用防风汤调下。如前药解表不已,觉传入里,当服左龙丸,渐渐看大便软硬,加巴豆霜服之。 【左龙丸】(河间) 左蟠龙(五钱,炒) 白僵蚕(五钱,炒) 江鳔(五钱,炒) 雄黄(一钱) 上同为细末,饭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温酒下。如里证不已,当于左龙丸末一半内,入巴豆霜半钱,饭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丸,渐加至以利为度。若利后,更服后药。若搐痉不已,亦宜服后药羌活汤也。 【小羌活汤】(河间) 治搐痉不止。 羌活 独活 防风 地榆(各一钱二分) 上细切,作一服,水一盏半,煎至一盏,温服。如有热,加黄芩。有痰,加半夏。若病日久,气血渐虚,邪气入胃,全在养血为度。 【养血当归地黄汤】(河间) 当归 地黄 芍药 川芎 本 防风 白芷(各一钱) 细辛(五分) 上细切,作一服,水一盏半,煎至一盏服。 【雄黄散】(河间) 治表药。 南星(三钱,泡) 半夏(五钱,泡七次,去脐) 天麻(五钱) 雄黄(二钱五分)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温酒调下。如有涎,于此药中加大黄,为下药。 【地榆防风散】(河间) 治破伤风、中风,半在表,半在里,头微汗,身无汗,不可发汗,宜以表里治之。 地榆 防风 地丁草 马齿苋(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温米饮调下。 【白术汤】 治破伤风,大汗不止,筋挛,手足搐搦。 白术 葛根(各二钱) 升麻 黄芩(酒炒,各一钱) 芍药(四钱) 甘草(五分) 上细切,作一服,水一盏半,煎至一盏,温服,不拘时候。 【江鳔丸】(河间) 治破伤风,惊而发搐,脏腑秘涩,知病在里,宜以此药下之。 江鳔(锉炒,五钱) 野鸽粪(炒,五钱) 雄黄(一钱) 白僵蚕(五钱,炒) 蜈蚣(黄赤足,一对) 天麻(五钱) 上为细末,分作三分,用二分以烧饭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用一分入巴豆霜一钱同和,亦以烧饭为丸,如梧桐子大,不用朱砂为衣。每服以前朱砂衣丸子二十丸,巴豆霜丸一丸,第二服二丸,加至利为度,再单服朱砂衣丸子,病愈止药。 【(祖传方)】 治初破伤风,发热红肿,风邪将欲传播经络而未入深者,屡验。 杏仁(去皮,研细) 罗白面(各等分) 上以二味和匀,用新汲水调和如膏,敷伤处,肿消热退。 【一方】 治破伤风发热。 用蝉蜕略炒研细,酒调一钱七服效。 【(医案)】 安文陈珍四兄,因劝斗殴,眉棱骨被打破,得破伤风,头面大肿发热。予适在彼家,以九味羌活汤服取汗,外用杏仁捣烂,入白面少许,新汲水调敷疮上,肿消热退而愈。后以此法治若干人,皆验。 附:翻花疮(一名绵花疮,一名广东疮。) 川芎 天花粉(各五钱) 轻粉(二钱五分) 雄黄(一钱一分半) 辰砂(一钱一分半) 麝香(五分) 上为细末,蒸饼丸如绿豆大,每服八分,温酒下,日三服。一方无川芎、天花粉二味,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