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玉管笔(五)
类别:
其他
作者:
佚名字数:4522更新时间:23/03/02 13:36:29
翻阅至再,乃传入,令玉兰小姐赏之。并说周生代作之故,兰亦惊异。展卷于案上读云:
滕王阁怀古七律一首
故阁嵯峨倚碧霄,重门洞豁景偏遥,
西山雾重天低树,南浦云开水汜桥。
明月自留歌扇影,垂杨还曳舞人腰,
可怜千载繁华地,寒雨凄风一寂寥。
春日即景回文体一首(韵限东之青)
青青柳色晓园东,蝶逐间林满树丛,
屏列远山云拥翠,户临新水雪飘红。
玲珑玉管歌迟日,闪掩鲜裙舞暖风,
亭月上时游客醉,瓶倾尽日几人同。
花蝶联珠体七律一首(每句联三字)
蛱蝶花开蝶与期,何花无蝶恋花枝,
蝶来蝶觉花开日,花落花催蝶去时。
蝶戏花心花更媚,花迎蝶意蝶应痴,
花间蝶傍花房宿,蝶醉花香蝶自知。
积芳池缩句回环体一首(限池字韵)
积芳池水映菱枝,水映菱枝两岸垂,
两岸垂杨花半落,杨花半落积芳池。
拟班固白雉颂一章
白雉白雉,载集天都。
振乃皓羽,效灵素乌。
+惟明皇,厥德覃敷。
厥德覃敷,帝乃永锡之符。
拟始元黄鹄歌一阕
相彼黄鹄,金其羽,玉其足。
饮于池,集于木。
行--兮,飞逐逐。
出入禁御,唼喋蓬茜。
嗟尔灵祥,宁同羽族。
拟尹伯奇履霜操
予将远逝兮,满地飞霜。
寒不可履兮,-不可襄。
芦衣凛冽兮,我心忧伤。
在昔有虞兮,号泣穹苍。
吁嗟哉载,世莫我知兮,吾守吾常。
拟齐处士朝飞操
雉兮雉兮,飞高天。
雌雄相逐兮,搏朝烟。
相彼鸟兮,何得所。
吁嗟予兮,空自怜。
惜春词一阕(调寄《玉楼春》每句集一曲牌,每曲牌集一春字)
尽道玉楼春色盛,还喜画堂春未竟。
连朝闲赏沁园春,春水来时开一镜。
花柳分春娇欲竞,半径海棠春掩映。
共携玉盏醉春风,醒回一曲宜春令。
惜花词一阕(调寄《蝶恋花》每句集一曲牌,每曲牌集一花字)
李子花开真足羡,沉醉花阴。
月照梨花面,满地落花红片片。
卖花声里春光变。几日后庭花尽炫,
残腊梅花,坐惜花飞遍。
蝶恋花枝深复见,赏花时入洛阳殿。
渭阳玉瑛赋(以阳字为韵)
爰有玉瑛,在渭之阳。
雅称仁宝,不斲而章。
萃菁英于沕穆,成质象于洪荒。
展川岳之效珍,允天地之陶炀。
品既重于玙璠,美且媲于珩璜。
匪韫石而含真,乃在水之中央。
具两间之精气,含万象之灵光。
其远而望也,则辉腾贝阙,
彩彻龙堂,遥通紫气,近混丹良。
岂虹飞而霞映,何水碧而波煌。
讶欲即而仍离,若欲盖而弥彰。
色陆离而靡定,影闪掩而微芒。
其近而相也,则无瑕无病,
非琢非戕,华兮匪白,琮兮匪黄。
光怪瑟若,奂乎其扬。
质温润以坚贞,声清越以丁当。
固织女不得而奉,岂河伯所得而藏。
斯固天生之神物,而为圣世之余庆也。
繄惟汉文有道,受命而王。
但贵于德所,宝惟藏臧。
教敷六羃,化洽八方。
道臣民以三物,修朝野以五常。
储圭璋于术序,怀瑾瑜于胶庠。
功既隆于宇宙,德且格于穹苍。
乃锡之符,乃降之祥。
此玉瑛之所由见,而汉祚之所弥昌也。
猗欤皇哉。
竹夫人传
竹夫人者,孤竹国之裔。
其祖千户侯,产于渭川,聚族营生。
以节直传世,如中书君、楮先生等,亦皆以文事名焉。
固山林之盛族也。忆夫人初生时,载寝之地,载衣之裳。
其母以锦绷裹之,惜其纤小也。
及长,轻盈萧洒,有林下风。
坡公酷爱之,得与之居。即食无肉而不恨也。
后值炎夏之辰,新妆初罢。适为某翁所悦。
聘之以归,作清夜之乐。
见之者,窃喜其遍体风流,而惜无齐眉之雅焉。
无何青女司权,翁以夫人冷面寡情,渐为时俗所忌。
复娶汤婆子,以伴寒衾。故夫人之恩爱遂绝。
而夫人虚心冷眼,寂无怨叹之声。
犹冀翁之复念也。既而长夏初交,翁之热肠如旧。
乃迎夫人于侧室中,拭目整容,亲与沐浴。
仍盟旧好,恩爱如初焉。噫,若夫人者,
宠之而不矜,弃之而不怨。其殆有古节妇之风欤!
策问三道
问咎繇世谱
粤稽古咎繇,名庭坚。
生于曲阜偃地,赐姓偃。
即轩辕有郭氏之后,颛顼高阳氏之子也。
世史所载,轩辕之子曰昌意。
意子曰颛顼。顼子曰幕,国于虞。
及苍舒、隤敳、梼□、大临、龙降、庭坚、仲容、叔达等八人者。
齐圣广渊,谓之八恺,而繇居其一。
繇幼而喑,形同鸟啄,面如削瓜。
初仕陶唐,后佐有虞氏,而官大理。
敷其五刑,弼其五教。爵为秋伯,封之于皋。
淮南子曰:“咎繇喑而为大理,天下无虐刑,此其明验也。嗣是神禹受禅,繇乃陈知人安民之谟,荐之于天,授之以政。自唐及夏,历仕三朝。及卒,禹泣而恸曰:“天何不欲平治天下耶?”
命葬于六城之东,今寿州安丰县,东都坡内,大冢斯在。即封其子偃或等于英六。复分其支庶甫侯于邕。至春秋鲁文五年,楚子燮并英六灭之,而其嗣微矣。后如偃、英、许、莒、蓼、六,诸族,及越大夫之皋如,汉九江王之英布者,其盖咎繇之苗裔欤!
问诗经鸟鸣嘤嘤解
诗云: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嘤嘤之义,诸说不同。有泛指众鸟而言,有专指黄鸟而言。泛指者,如郑笺所谓嘤嘤鸟声是也。专指者,如禽经所谓莺鸣嘤嘤是也。然稽秦汉以前说者,不专以嘤嘤属黄鸟。其说启于张平子之东京赋,继于梁昭明之锦带书,成于白乐天之作六帖,及唐人莺出谷、莺求友等诗。博稽群书,别无证据。其盖相沿而误耳。惟李绰之尚书故实,王楙之《野客丛书》,骏之最当,辨之颇详。细读经文,益叹二公之言为不谬。为之断曰,嘤嘤之义,正文与注俱未指名泛指鸟声,似为得解。谓黄鸟者,其殆后人之附会欤!
问今文尚书古文尚书中文尚书之说
昔仲尼得帝魁迄秦穆之书,三千二百四十篇。断远取近定为世法者,百有二十,是为尚书。尚者上也,上古之书也。其所谓今文者何也?秦火之后,书册无传。汉文时,济南伏生胜者,素习尚书,为旧秦博士。秦亡年老,乃授晁公。厥后欧阳夏侯之徒,悉学诸伏生。而写以汉文字,故号之曰今文也。其所谓古文者何也?汉武帝前,鲁共王欲广游宴之宫,而毁孔子之宅。于重壁下,悉获尚书,凡数十篇。皆科斗文字,有圣裔孔安国者。为之考论文义,定其可知,故称之曰古文也。其所谓中文者何也?伏生既授欧阳生,生又授于夏侯氏。此尚书所以有欧阳夏氏之学也。厥后,刘陶推大小夏侯欧阳三家,及古文是正文字七百余事,纂而成书。故名之曰中文也。此三者,字虽有古今之异,篇亦有多寡之殊,然不失圣经之旨焉。则一也。岂若梅颐张霸辈,创伪以乱真者哉。
释典十条
天龙一指
天龙一指,法指也。寂光境云,俱胝和尚,不知姓氏。尝有尼,戴笠执锡,绕师三匝。云:道得即拈笠子,三问皆无对。尼乃去。旬日天龙和尚至,师具述前事。天龙乃竖一指示之,师大悟。谓众曰:吾得天龙一指头禅,一生受用不尽。言讫,示寂。
燕台二女
王嘉拾遗记载:燕昭王时,广延来献二女,曰旋娟、曰提嫫。玉质清丽,芬香袭人。登于崇霞之台,蔽以单绡之幄。饴以丹泉之粟,饮以王需珉之膏。然后设以麟文锦席,散以荃芜香尘。二女舞之,逾时无迹。其曲曰萦尘、曰集羽、曰旋怀。人谓王好仙术,故元天二女,托形降生云。
昆仑三角
昆仑志,称昆仑山形跨宇内,势压西番。万嶂千峰,高蔽日月。其绝顶者,有三角焉。其一角正北,曰阆风巅,在阊阖中。其一角正西,曰县圃台,天帝所居。其一角正东,曰昆仑宫,王母所治。更有金台、紫馆、玄室、丹房。左带瑶池,右环翠水。非飚车羽驾,不能至焉。
说诗四家
四家者,齐鲁韩毛也。山堂考索载:齐诗始于辕固。固授始昌,昌授后苍。传及翼伏师匡,而齐诗盛焉。鲁诗始于浮邱伯。伯授申公,公授孔安国。传及瑕江贤贺,而鲁诗盛焉。韩诗始于韩婴。婴授赵子,赵授蔡谊。传及王食长孙,而韩诗盛焉。毛诗始于毛亨。亨授徐敖,敖授马融。传及郑元贾逵而毛诗盛焉。毛诗既行,而三家掩矣。
凤鸣五音
郭璞曰::凤瑞应鸟也。孔演图曰:凤为水精,生于丹穴。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非醴泉不饮。身被五德:首文德,翼文顺,背文义,腹文信,膺文仁。鸣中五音:昏鸣固常,晨鸣发明,昼鸣保长,举鸣上翔,集鸣归昌。雄鸣即即,雌鸣足足。古者圣人出,而凤凰来仪,非瑞应之鸟哉。
佛氏六通
维摩经云:佛身,即法身也。从六通生。何谓六通?一曰天眼通,见远方之色。二曰天耳通,闻障外之声。三曰神境通,飞行隐显。四曰他心通,水境万虑。五曰宿命通,神知已往。六曰漏尽通,慧解累世。
北斗七星
甘氏星经云:斗为帝车,运于中央。象号令之主,取运动之义也。其四星,方形为魁。三星直指为杓。第一星曰天枢,二曰天璇,三曰天机,四曰天权,五曰玉衡,六曰开阳,七曰瑶光。一为天,二为地,三为人,四为时,五为音,六为律,七为吕。一主秦,二主楚,三主梁,四主吴,五主赵,六主燕,七主齐。一主天,二主地,三主火,四主水,五主土,六主木,七主金。斗之系固多矣。
穆王八骏
拾遗记载:八骏一名绝地,足不践土。二名翻羽,行越飞禽。三名奔霄,夜行万里。四名超影,逐日而行。五名逾辉,毛色炳耀。六名超光,一形十影。七名腾雾,乘云而奔。八名挟翼,身有肉翅。又穆天子传云:天子命驾八骏之乘,右服骅骝,而左绿耳。右骖赤骥,而左白义。天子主车,造父为御。次车之乘,右服渠黄,而左逾轮。右骖道骊,而左山子,伯天主车,参伯为御,奔戎为右。东南翔行,驰驱万里马。
明珠九品
蚌之阴精凝为珠,可以照乘辟寒,可以辟尘辟火。鲛龙龟鳖,或皆有之,而蚌为贵耳。南越志及续博物志皆云:珠有九品,径寸八九者为大品。珠一边平似覆釜者,为珰珠。珰珠之次为走珠,其次为滑珠,其次磊;珠,其次官珠,其次雨珠,其次税珠,其次葱珠。斯皆得天至厚,而为物之最贵者也。
丹林十仙
楞严经所称十种仙者:一食道圆成,地行仙。二药道圆成,飞行仙。三化道圆成,游行仙。四精气圆成,空行仙。五润德圆成,天行仙。六吸粹圆成,通行仙。七法术圆成,道行仙。八思忆圆成,照行仙。九感应圆成,精行仙。十觉悟圆成,绝行仙。是等皆于人中炼心,不修正觉,别得生理者也。
玉兰阅卷毕,惊喜赞曰:“锦绣之口,金玉之音,列宿之胸,生花之笔。浑雄富丽,不足尽之。周氏子何人,而固才华若此。”
王公曰:“我乍看他仪容秀雅,知非庸碌中人。不意他更有高才,足以出人头地,必奇士也。”
玉兰曰:“英雄落魄,自古有之。此人学问才华,足以驰骋今古。异日前程,未可量也。愿父亲其厚待之。”
王公曰:“吾向曾叩他学业,问其家门。他每抵塞支吾,不肯倾心吐露。真不可解。他今既自露圭角,正可审个的当了。”
乃出唤仆往召周生,说有话相问。公于堂俟之。玉兰以一向未见过周生,遂潜往于屏后窥看。须臾,周生随仆而进,登至画堂。鞠躬待问,生得:
皎如玉树,秀若琼兰。态度端凝,精神淡荡。珠辉玉润,休夸傅粉何郎。月湛霜明,谩羡凝脂杜义。霞轩轩兮李太白,月朗朗兮夏侯初。石氏无双,信是风尘外物,谢家第一。堪称将相中人。
王公唤问曰:“公子试卷,系汝所为么?”
生对曰:“不敢,不敢。小仆无知,万望恕罪。”
公曰:“汝既抱负非常,自当乘浮楂而依日月,乃为得计。怎么卑身慝迹,放浪于池塘苑囿间耶?”
生想:“此时若不露出真身,恐终无济于事。”
遂答曰:“大人恕小生欺罔之罪,敢不具陈。生委系衡州邑庠生周祯之子,即九江尹周祥之侄也。先君早亡,惟承母训。去岁十五,幸捷童军。母固歉之,且恐终止也。命生前往九江,亲炙家叔,重加煅炼,以待秋闱。路闻盛府风景清嘉,人物俊秀。故特乘便至此,以为一世奇观。不意囊橐俱空,遂至中途落魄。实非小生所心乐也。”
王公大喜曰:“原来如此何不早先直说,老夫自有相帮哩。”
既而曰:“老夫不识泰山,致令英雄屈辱,惭愧多矣。”
生曰:“小生蓬茅贱士,袜线微才,何云英雄。为长折枝,理亦应尔,何云屈辱。”
公又问曰:“如今还思功名否?”
生答曰:“登云捧日未惬鄙怀也。”
公大悦曰:“贤契才学高奇,志愿远大。异日出入将相,悉可拭目俟之。”
乃复馆生于闲闲轩,待以宾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