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卷 积聚
类别:
其他
作者:
明·秦昌遇字数:766更新时间:23/03/02 13:38:21
【总括】积常有处聚无常, 有明形瘕假肌;四病所生俱是积,身中气血各遭伤。
【脉法】小儿脉伏结为物聚。
钱氏曰:小儿脉沉细为癖积。
脉经曰:脉来细而附骨者积也。
《内经》曰:积聚留饮痞膈,中满湿积,霍乱吐下, 瘕坚硬腹满,皆太阳湿土,乃脾胃之气积聚之根也。
丹溪曰:块乃有形之物,气不能成形,痰与食积死血也。在中为痰饮,在右为食积,在左为死血,治法行气开血为主。按此大略之言不可大拘也。夫小儿热气蕴于胸膈之间,留饮聚于腰胁之内,由是荣卫不能流行,脏腑不得宣通,胀满而致癖结,势使然耳!或时发壮热是也。故疟家中脘多蓄黄水,日久而后结癖,寒热不已者,以此大抵脏腑和平,荣卫调畅则津液自然流通,纵使多饮水浆不能为病,惟乳食失节,三焦关膈,以致水浆停滞,肠胃不得宣行,冷气搏之,乃结聚而成癖也。治疗之法实则水晶丸下之,候所作形症消尽,便可攻补兼施。《经》云:大积大聚乃可攻也,衰其半而止之是也。气弱者先调脾胃,如前下之,若虚甚用三棱散、化癖丸渐消之,顺适阴阳,以平为期,然先补后泻,行迎夺之法,去其陈寒冷积,若面黄唇白,发竖肌瘦,乃为虚极不可轻下,徐徐用药消化调理为上,古人所谓养正则积自除也。积症寒热似疟,肚腹疼痛,面黄肌瘦,其候未可作疟治,又不可峻取,亦不可太补。峻取则耗散元气,津液虚损;太补则积温成热,转生他症。治先发散,调和中气,缓急次序下之,勿伤其胃。
(批:久疟后腹中有块者宜服藿香正气散,用二陈汤加柴胡葛朴苏青槟果楂,先发散之,然后服鳖甲散治之,然亦渐加人参之类以保其元气。)
【附方】
【治疟癖】 生地 白芍 陈皮 川芎 黄芩 半夏(以上各一钱) 甘草(五分) 酸炙鳖甲(二钱) 水姜煎服。
【水晶丸】 南星 半夏 滑石 益智 巴豆霜
【三棱散】 见诸吐症内。
【化癖丸】 陈皮 莪术 三棱 青皮 枳壳 槟榔 白术 丁香 细辛 广木香
【藿香正气散】 见伤积症。
【二陈汤】 见诸吐症。
【鳖甲散】 见疟疾症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