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类别:其他 作者:朱进忠字数:2793更新时间:23/03/02 13:57:52
1.胶于解毒,泥于凉血,囿于活血,不审脉,不察兼挟,久治不效 何×,女,10岁。 紫癜消退后,尿中一直保持大量蛋白、红、白细胞半年多。医诊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先以西药治疗2个多月无效,后又配合清热解毒,活血凉血之剂5个多月亦无功。审其精神、食欲正常,身体呈库欣综合征型,舌苔黄白厚腻,脉虚大弦滑数,尿蛋白(++++),红细胞15—30个,白细胞20~30个。综合脉证,思之:脉虚大者,气阴两虚也;弦者,寒也;滑数者,痰热也。气阴两虚,湿热蕴久,郁而成痰,中挟寒也。治宜补气养阴,燥湿清热,佐以温化。处方:肾康灵胶囊,1次2粒,1日3次,空心服。 服药1周,查尿常规(一);继服1周,停药2周,复查尿常规4次,均为阴性。 2.不察虚实,但予祛邪,反复发热,不知其过 温××,男,16岁 过敏性紫癜大片紫斑消退后,持续蛋白尿1年多。医诊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先以大剂西药治疗7个月不效,继又配合中药解毒活血,活血益气之剂4个多月仍无功。特别是近3个多月来,经常出现发热,咽喉疼痛,且近一周来连续发烧不止,虽用中、西药治疗,症状一直不见好转。细审其证,发热,体温38.5℃,疲乏无力,咽喉干痛,口干舌燥,脉虚大弦数,舌苔黄白。尿常规:蛋白什抖,红细胞满视野,白细胞20~30个。综合脉证,思之:脉虚大弦数者,气阴两虚为本,湿热内蕴,外受风邪为标。治宜补气养阴、燥湿清热,佐以解表。处方:党参10克,甘草6克,黄芪15克,当归6克,麦冬10克,五味子10克,青皮10克,陈皮10克,神曲10克,黄柏10克,葛根15克,苍术10克,白术10克,升麻10克,泽泻10克,生姜3片,大枣5个。服药2剂,发热消失,体温36.7℃。继服上方,加肾康灵胶囊,每日3次,每次4粒,空心服。服药1月,诸证消失,尿(一)。 某医云:紫癜性肾炎难治之疾也,前用激素及中药清热解毒,凉血活血而不愈,今不治此病而反愈者,何也?答曰:仲景云: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者,云其先见其脉而论病,今此病既不见热毒,又不见血热,又不见瘀血,反大剂用药,此误也。至于用肾康灵胶囊何以治之取效者,乃有其脉证也。 正文 肾盂肾炎 1.胶于炎症,不审辨证,病在少阳,反清热毒,其病不解 独××,女,29岁。 高热不退,恶心欲吐,心烦不安5天。医诊肾盂肾炎。先以西药治疗2天不效,后又配合中药清热解毒剂3天亦无明显效果。审其证见寒热往来,体温39.8℃,头晕乏力,恶心欲吐,纳呆食减,舌苔白,脉弦数。综合脉证,思之证系少阳,反见数脉,为少阳夹有郁热也。治宜和解少阳;佐以泄火。处方:柴胡24克,半夏10克,黄芩10克,党参10克,甘草10克,生姜3片,大枣5个,连翘15克。 服药1剂,寒热,呕吐均大减,体温降至37.8℃,继服l剂,诸证俱失,尿常规(一),又服3剂,果愈。 2.胶于炎症,固于膀胱,不审气机,肝脾不调,反用寒凉 黎××,女,40岁。 泌尿系感染3个多月。医先用西药治疗1个多月不效,后用西药配合中药利水通淋、清热解毒亦效果不著。细审其证,除尿频尿热尿痛外,并见脘腹胀满,小腹坠痛,里急后重,欲便不能,欲罢不止,心烦不安,头晕乏力,纳呆食减,脉弦紧稍滑。因思脉弦者,肝胆三焦也;紧者,寒也,结也;滑者,积热也。合之于症论之,乃三焦郁热,肝脾不和也。治宜调肝脾,理三焦,散郁热。处方:厚朴10克,草果10克,槟榔10克,黄芩10克,知母10克,菖蒲10克,甘草6克,柴胡10克,紫苏6克,白芷10克。 服药4剂,诸证俱减;继服3剂,小腹坠胀,尿频尿痛消失,尿常规、尿培养均恢复正常;又服15剂,诸证消失,愈。 3.湿热久蕴,损及肾阳,命火不足,反与泻火,损正益邪,久病不愈 赵××,女,35岁。 肾盂肾炎、肾盂积水7~8年。医始用西药治疗有所好转,继而无效,再配用清利湿热、清热解毒之剂,亦是始效,而后又不效。特别是近一年来,尿急尿频尿痛经常反复发作,近4个月来,尿急尿频尿痛特别严重,虽反复应用中、西药物亦不见减,且近3个月来,日渐感到腰困腰痛,疲乏无力,不得已,再求中医治之。审其除上症外,并见舌苔薄白,脉沉细弦涩。思之:脉沉细者,里虚也;弦涩并见者,阳虚寒盛也。合之于症,统而论之,此乃肾阳不足为本,湿热为标耳。拟用培补肾气以培本,利湿清热以治标。处方:熟地24克,山药10克,肉苁蓉12克,土茯苓15克,泽泻10克,丹皮10克,附子10克,肉桂10克,车前子10克(布包),怀牛膝10克,五味子10克。 服药4剂,尿频尿痛,腰困腰痛大减,继服上药40剂,诸证消失,乃以金匮肾气丸,每次l丸,每日2次,服药3个月,果愈。 某医云:肾盂肾炎、肾盂积水经过抗菌治疗久久不解,有时此种细菌虽已消失,而彼种细菌却突然出现,如此缠绵岁月者何也?今不用抗菌药物却见细菌很快消失,且肾盂积水亦获痊愈,其原因何在?答曰:中医外科将细菌感染的疾病分为阴证、阳证,半阴半阳证,阳证者用清热解毒细菌可以消失,阴证者用补阳益气可以使细菌消失。内科疾病与外科疾病相同,所以采用补肾益阳法可以使本病获得痊愈。 4.肝郁气滞,郁而化火,不解其郁,但泻其火,郁者更郁,火者更火 章××,女,30岁。 尿急尿频尿痛时轻时重,时发时止1年多。医诊肾盂肾炎。前医始予西药治疗半年多,效果一直不够理想,加用中药清热解毒、利水通淋后仍然效果不够显著。细审其证,除尿急尿频尿痛之外,并见小腹坠胀,大便不爽,舌苔白,脉沉。综合脉证,思之:脉沉者,气郁也,合之于症,乃气郁化火之气淋证也。因拟理气通淋。处方:木香10克,香附10克,乌药10克,苏叶6克,槟榔10克,黄芩9克。 服药2剂,腹部坠胀,尿频尿痛大减;继服30剂,诸证消失,尿培养、尿常规均恢复正常,后果愈。 正文 肾、输尿管结石 1.寒热不分,但予通淋,寒凝不化,疼痛更甚 黄××,男,53岁。 脘腹绞痛,痛彻腰胁、少腹,欲尿不出3天。医诊肾、输尿管结石,左肾盂积水。先用西药治之不减,后配合中药排石利水、针灸治之仍不效。审其除脘腹绞痛,痛彻腰胁少腹之外,并见发热,舌苔薄白,脉弦紧数。综合脉证,思之:脉弦紧数者,寒也。正与仲景所述“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相符合。因拟大黄附子汤加减。处方:附子10克,细辛4克,枳实10克,厚朴10克,大黄3克。 昼夜16个小时内连服2剂。并云:服药至4个小时时,腹痛即止,为巩固疗效,又服2剂。1月之后,经x线、超声波探查肾盂积水、结石均消失。 医云:诸家之报道均云利尿排石为治沙石淋之唯一方法,而老师反不用之何也?答曰:本病前医已用过此法而无效,而脉又见弦紧数,弦紧数脉者为寒邪凝滞,只可用温药散之,故不再用利尿排石之剂治之。 2.气滞血瘀,不予理气活血,但予利水通淋,血病治气,故而不愈 庞××,男,40岁。 右肾、输尿管结石5年多。先用西药治疗1年不效,后又配合中药利水通淋排石亦无效。细审证见腹痛频发,发时则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甚或恶心呕吐,并见有双侧肾盂积水,脉沉弦紧涩,舌质暗,舌苔白。综合脉证,思之:病久不愈,且脉沉弦紧涩,舌质暗,必有瘀血也。因拟理气活血,利水通淋排石。处方:桃仁10克,丹皮10克,赤芍10克,乌药10克,元胡10克,甘草6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灵脂10克,红花10克,枳壳10克,香附10克,萹蓄30克,海金沙30克,瞿麦30克,滑石10克,细辛3克。 服药10剂,疼痛尽失,20天后突然排出如拇指大的结石一块及小的结石数块。1个月后,再次复查,不但结石消失,而且肾盂积水亦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