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类别:古代言情 作者:纯色字数:1980更新时间:21/08/30 15:19:05
三师弟不屑地道:“不尽然吧,大师兄,以我所打听得到的有关这个火神殿里面机关术的运用中,那横梁上面的殿顶上,也是非常的顽固的。并且坚固得厉害。师父他老人家是什么样的人,他会想不到有人能够从大殿里面的横梁上面想办法,试图以这样的方式来把人给困死么。” 大师兄顿时担心起来,以他比三师弟了解大殿的情况的经验来看,的的确确如同三师弟所言,李文浩是无论如何也没有可能从横梁上面走出来的。更不要说这横梁其实也是分成了十分的繁杂的结构,并且一段一段,并没有衔接到一起,而是一种滑不溜秋的存在,让人摸得着而攀不上。 却没有想到李文浩能够有自己的通天的手段,先是运用起了自己体力的高级的灵力术,幻化出来的力量,都集中到了双手之上。十指好像那铁勾一样。运劲往那梁柱上面猛地一点,不过却让李文浩非常的吃惊的是,自己一口气力就要用尽,身体下坠的时候,茫然之间望见了远处的一堆火炭边上,有着一条发红的长绳,特别的闪眼。 让他一下子就认出来了,那是小俏皮当日为自己能够把长刀绑在背上,特意从那个末东来交到自己手上的包裹里面拿出来作成的一条长绳。不过质地好像非常的奇怪。在大火之下,只显示出来了一些被烧红的印记,却并没有伤到它的本质。 这一条长强,足足在自己的长刀上面绕了大约几千圈,这已经是非常的长的一条绳子了。而且水火对它都没有用,这说明它的品质是多么的了。 相同的情况之下,自己那把长刀已经通红通红,随时都能够再拿出来再次地锻打一下。 李文浩立即想到了一个办法来,像之前被火炭给烤着了一样,落到地下来的时候。立即蜻蜓点水一样地飞身到了那绳子所在的地方,并且个个下探,灵力术的催发之下,身体并没有站在地上,就顺手捞起了那长长的绳子,并且再一个鲤鱼打挺之下。再次地攀附上了那滑光得像什么一样的横梁。 现在李文浩已经能够借助这长长的绳子,在这边与那头之间,制造出来一个非常的特别的形势出来了。希望再一次的从绝望之中生长出来,李文浩兴奋坏了。知道自己能够凭借着现在唯一可以利用的东西,一把烧红的长刀,一条长达数百数的丝线的帮助,让自己能够从这边顺利一通到那边去。 李文浩就这样判断着,立即在凝脂点漆的方柱上面,绑上了那红色的玄金丝线制造出来的长绳。这种长绳因为有它的特别的地方,所以水火通吃,并不因为火儿烧得非常之旺而有半点的损伤。 这一头已经系好,再所长刀运劲一扬,立即像箭一样地射入到了对面的长达五六十米的地方。不过却是掉在地上,这已经是相当不错的成绩了。也符合李文浩对它的预料。现在他就是要凭借着自己营造出来这唯一的救命的机会,自己好好地把握,让自己能够在这样的万中求一的境况下,能够成功地求存下去。 李文浩再次以强大的精神力量制发出来了高级的灵力术,当从自己的脚底板传上来的灵力,以一种非常的强大的势头直奔上了自己的身体其它的部位的时候,李文浩立即感觉到了那冲体而出的力量,已经足以支撑自己纵身飞到那二十几米远的地方。按照李文浩的计算,自己只要在这首飞之中,能够飞出三十米远,剩下来的二十米,在玄金线上借力之后,就一定能够非常的顺利地飞过去的。 现在的李文浩已经准备好了,外面看着这一切的百叶城火神洞教主的两个徒弟,都非常的震惊于李文浩的创造力。没有想到在这样的绝境之下,李文浩居然能够灵光电闪,创造出来属于自己独有的生机来。这要是换成了他们两人中的任何一个的话,那都是决然没有可能做得到的。 现在李文浩已经用事实告诉了他们,他李文浩是没有可能在这样的情况下,连自己的性命都保证不了的。事实胜于雄辩。 一切都在眼前以一种近乎于奇迹的光景出现,百叶城火神洞教主的两位大徒弟,也没有办法了。现在李文浩不要他们帮助,都已经能够自己突破那最后的防线。 当李文浩从那火炭堆里面,成功地突破到了外面的空空世界,呼吸到了第一口自从进殿起,就再也没有这么可口的空气时,无比强大的精神感召力,让李文浩觉得自己好像是欲火重生了一样。就算现在有百叶城火神洞教主在面前,他也有把握能够把他给打发了。 当三师弟想要去报告此事给百叶城火神洞教主知晓的时候,被大师兄给拦住了。对他说道:“你想害死李文浩公子吗,让他去吧。我们迟一些再去告诉师父。至少要让李文浩公子走之后。” 不过当他们两人再回头,重新望向火神殿的时候,李文浩已经人影消失在了这个大殿里面。不知道他到哪里去了。 过了大约半个时晨之后,两人才一至出现在了闭关着的百叶城火神洞教主的修炼房间里面。 “师父师父,大事不妙了。李文浩跑了,成功地破了你老人家的火神殿呢。” 大师兄匆匆忙忙地向自己的师父禀报道。 三师弟心里面想着,大师兄说谎的本事,是越来越大了。七情上面,自己要是不亲眼地看到,打死都不会相信这是因为大师兄特意的安排,才让李文浩能够有时机逃走的。 不过这房间里面太安静了,除了自己两人的声音外,悬帘内好像并没有师父的身影一样。这才挑帘进入到里面,顿时大惊失色地道:“不会吧,师父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