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雾

类别:其他 作者:王统照字数:12210更新时间:23/03/02 14:03:16
泛一层柔雾粘住了玄涛, 秋来了,到处听凄清的夜笑。 遥遥地孤灯苍茫中颤影, 微光后递过来一声长啸。   在旅梦中摸索,他不敢回头, 向无尽处伸出震抖的双手。 秋之夜,雾阵挡住了行舟; 冲不开海上的金戈急斗。   双手,从那里拿得稳那一支长篙? 金戈飞光,透不过层雾上的密网。 你的双手,旅人,把握住海天的秋夜, 就是横空长啸也溜不过你的手掌。   拍浮暗海上,好一场人生剧战, 孤灯,绞台的血儿在高处孤悬。 玄涛,柔雾交织成夜幕围边, 双手,检得起这噩梦的串线。 二十五年深秋,旧作 “想象”是诗歌中最重要的支持力,虽然要有情感做燃烧的火焰,有思想做指引的风信,有词藻做外面的衣裳,但缺少这类坚强的骨髓,诗歌与别的文学作品便不易分辨。诗歌要提高人的联念;(其他作品自然也有这个)由念生象;由象印感,回环荡薄,方能发生嗟叹舞蹈不由自主的“迫动”。其间接传感不是靠讲理与训教的言语,便容易深入人心。徒然在幻想上做工夫,毫无意义,固然是空余下“奇思壮彩”的空花,无果实能慰人饥渴;而专想以理与智教诲读者,争演说论文的讲席,似不必多此一举。 “想象”其实难说,与“理想”“幻想”都非一事,而如何构成,如何适用在诗人的笔下,无论他是怎能善用想象的作者怕也不易列出详尽的道理。 这里且略引莎士比亚解释想象的大意:(解释二字不恰合,他是在歌唱呢。) 狂人,恋人与诗人, 与想象完全密接: 所见魔鬼比阔大地狱中 捉住的多多;这位疯爷。 恋人呢,全象痴狂了, 在埃及的一个眉痕上 他瞧出海伦的美丽。 在漂亮的颠乱旋动里, 从天堂到地上,从地上到天堂, 诗人的目光闪耀着光华。…… 够了,不多引证。无论如何,诗人“多少”总有点恋人与狂人气,不说别的,想象力便是要点,否则见一五是一五,数一十能从一报数至十数;铢累不爽,诗人变成算学家,(不是算理哲学)那么,诗的世界不也完全是三合土筑成的坚垒了么? 不过我所谓想象绝非徒弄虚炫,藉文浮薄,是要给诗歌注入生命的活力;是用驰思的闪光增重读诗人的深感,理与智织成每件文艺作品的经纬,却不能抛开那丝线上原有的光华。 “想”多了,不易通俗,或许易使人误解,实是我们不善用,不会用,不能用“想象”罢了。民歌俗谣里有多少“曲譬善导”,动人寻思的想象材料,细心想想,查证一点,便可恍然。还有,容易记忆的东西常易触感,小调民歌,乡野中的男女谁不记得几个,就是读文学作品的,诗歌也易有几句上口。这原因不止在韵律上,小调民歌以及文人的诗中,“想象”力引动读者易想,易记,易于把捉住透过想象的薄幕传来的热情;情既深入,而其中的理与智不更容易为读者所据有? 因为自信这首旧作多从想象上用力,便略谈“想象”在诗中的功用,不过并非为此诗声辨,也不是作“想象”的专论。 致《新青年》杂志记者信 记者足下: 校课余暇,获读贵志。说理新颖,内容精美,洵为最有益青年之读物。绎诵数过,不胜为我诸青年喜慰也。统照窃以为吾国衰弱不振之原因,即国民好学性之颓丧,而尤在青年好学性之颓丧。大学犹殖也,不殖则荒。矧文明日进,科学日新,尤非努力猛进以求学不为功。然负此努力猛进求学之责任者,诸青年也。且为先知先觉而负启迪指导一班国民使之努力猛进求学者,亦非老者壮者,及比诸老者壮者之青年。而完全任此仔肩者,固吾高尚纯洁诸青年之责任也。然今之青年,其下焉者,卑鄙苟且,可勿论矣。而稍知自好者,亦不过敦行谨言,期于自守焉而已。其上焉者,又只知死守学校晦闷之课本,专攻一二陈腐之科学。于所谓勇猛精进,所谓活泼进取,所谓奋斗自勉,或充尽我青年之责任于万一者。吾虽交游寡而闻见窒,盖亦鲜其人矣。虽然常此不治,将成痼疾。而医之之捷径,则报章杂志,固为最良之针砭,而最利之利器也。虽然,报章备矣。杂志有矣。且完美优好而无疵矣。而所谓今之青年者,乃多惜雪茄醇醪之小费,车马声色之时间,而不一购阅焉。不宁惟是,且即有图书之阅览处,报章杂志之陈列所,恐亦惟愿浏览一二野狐禅之笔记,与夫妄诞不经之稗史。或则涉猎数页猥鄙琐碎之杂著,以及文采风流之小说。而于类于进德修业之危言正论,与新颖精湛之科学的文字,乃绝不一顾焉。嗟夫黄芦白苇弥望皆是,可胜慨哉。是言虽过于激,然亦确有是等之青年,而非统照之讆言也。贵志出版以来,宏旨精论,夙所钦佩。凡我青年,宜手一编,以为读书之一助。而稍求其所谓世界之新学问,新知识者,且可得藉知先知先觉之责任于万一也。然青年之不悦学也如是。苟不以振启之警醒之,则如列珍馐,而未口试,陈纨绮而未体服者,奚以异。然统照不敏,窃愿贵志于报余附白,多提倡青年读书之利益,及读书之方法。或介绍东西名人读书之实验与其规程,以期促进青年之好学心,读书性。庶不无小补欤。上所陈者,多属平淡无奇。而鄙见如此,吐之斯快。如蒙斧正赐答,则无任幸甚。 山东省立第一中学校学生王统照白 来书疾时愤俗,热忱可感。中学校有如此青年,颇足动人中国未必沦亡之感。惟国中大多数人,缺乏进步向上之心。此问题甚大,似非报纸可医,且恐非教育可救也。此复。 女子参政问题 本社诸君鉴:今学报之组已有端绪,窃意必有若干关于政治、宗教、艺术、文学等之重大问题,将由诸君研索殚究之,所得以发表于报端。不学如某,固无足以言此,唯前此曾于读书之暇,留心于吾国今日之女子问题,颇觉其关系之重要不下于今之操管大言者所日哓哓于政治、宗教、艺术、文学诸大端。盖天生蒸民已与以进化之机能,使之健行不息,而致世界得达于文明之域。然肩斯责者,不唯意气超迈予智自雄之男子任之,而女子亦其一员也。是则构成世界之文明者,人类之功能。而此伟大之功能,又男女平分,适得其半者也。然自原人时代,因体力及其他原因上之关系,女子乃降而为男子之属品,为男子变形之奴隶。此各国社会之初形罔非如是。如甄克思氏谓:宗法社会之初也,“其女子固终于一夫而男子法可以数妇”;又谓:“一民之行事皆对于所属而有责任。若子侄、若妻妾、若奴婢,皆家长之所治也”;又谓:“夫社会女子之终于一夫,徒以人工价值之昂,男子欲保其身与其所生之利益而已。(中略)顾乃征诸事实,古籍所纪与今者,浅演社会之所存,其俗皆与是二者正反焉。一夫而众妻乃宗法社会之通制。(中略)所谨守者,此妇一身之服劳而已。(中略)降至中古,犹传夺妇买妻之俗。然则婚嫁自由,任女子自择所天无其事矣。”又谓:“欧俗嫁娶为夫婿傧相者称良士,为新妇保介者称扶娘,此古助人捍贼者也。(中略)若夫买妻所谓得妇以财夷虏之首,女子之身如货物。然市有定价,则量羊豕鹅雁计数相值,以酬失女者之家。此亦自其身之力役而起义者。(中略)《旧约》载雅各娶妇身为赁傭以酬其值,此实仅见。总之,古社会女子所以贵者,即以身力手指而。然当是之时,使一家之长,得十数壮俊美好女儿,则固俨然富翁也。”观于此可见,自昔男子对于女子不平等之待遇以妻妾,视同子侄、奴婢,而有至尊无上之权力以管辖之,钳制之。又以为奴隶、牛马而可以货卖之,力役之。质言之,则男子之对于女子,以专制者对于平民,以征服者对于被征服者之行为而已。若在吾国,自来视女子为属品、为奴隶者更不胜指计。三从之谬说,礼教之盲断,按诸事实考之史籍,皆历历不爽。昔人谐语谓:“使周婆制礼必不若周公定礼之偏重于男子。”斯虽曼言实具至理。即就吾国文字证之,其以女子为力役、为货物亦可识其一斑。如妇从女持帚,说文谓:服也,洒扫也。妻字云:从女,从儿,从又,持事妻职也。他如嫔字从宾,宾与臣同。又如,今之攘字于古作“孃”,为抢攘之义。今俗女适夫家谓之为新嫁娘,此在古昔,则由抢夺而来者。凡例此之义与社会上关于男女之对遇,不待予之赘言而可证者多矣。此无论东洋西洋靡所弗准者。故男子之知识、学业、体力等种种之进步,以较诸女子虽以几何级数与冥学级数之比例,亦虽相及。而凡政治上之改革,宗教上之设施,科学之发明,事业之成功,罔非男子之专利品。巾帼中虽亦间有之,而相较之,难易如何,多寡如何,成败如何,恐亦不过十一而已。唯自近世以来,欧美之国治日进,教育日良,凡百事端咸有突飞猛进之势,而女子问题亦因之遽生反响。于是女子教育、女子职业等问题皆迎刃而解。其明达之士,知男女不平等之关系,不仅于人格身分上有几多之误谬,即按之此后人类之进化亦生出若干之障碍。于是昔日所视为货物、牛马者,今则尊崇敬爱,而少凌侮之习,力役之行。虽尚有几许不能与男子相等者,而就其多数计之,不可谓非受“女子解放问题”之良好效果也。吾国自与世界交通以后,事之趋法西洋女子问题,亦为波靡。无论教育也,职业也,有心之士,凡所以为女子谋其幸福之增加及地位之改进者,亦间为其筹计。而女子中或有英卓明慧之流,亦群起奋励,研学谋生,以期与男子争负此一员之责任,而欲有所建设,此至可欣喜之事。少有知识者,莫不赞同之,辅助之,以冀同尽力于己国之文化,而与世界之无量数男子女子以期共达于世界文明之一日。故吾谓:“女子解放问题”在吾国之今日已无余地更有讨论之价值。所待商椎,则解放后之所设施与其所取之主义而已。此其所关甚重,非可梼昧而言数辞可决者。然吾谓:“女子解放问题”所急于先决者,则“参政”之问题是否所宜或可弃取否耳?亦即吾所愿贡其愚思而与诸君作此单纯之讨论者。夫就男女之天赋权能言之,则男子所能者,女子亦多可举措无忒。(按生理言之,则男女身心之不同甚为显著。如男之性偏于消耗,女之性偏于储蓄。又如男多进取性,女多保守性;男多能动性,女多受动性;男多活动性,女多静止性。因其根本上之差异,故发之于道德、宗教、技艺等往往有天然之不同。然征诸欧美女子凡男子所能任之职务女子亦任之,而成绩之佳,固不多逊。如教师、主笔、医生、律师以及其他各种之职业,男子所为者女子皆能为之。即已有参政权之各国,如南美诸邦中有行之者,或为议员,或为行政之官吏等,亦未闻有何等特殊之缺点。最近如欧战中之女子军队、女子飞行家等,更足见荏弱静止之女子,其能力之卓越不下于须眉也。此虽不能概言,亦可以证矣。吾意男女生理上之不同,诚无以易而欲勉奋以蕲及之,固不能谓男子所为之事务,女子终不能为也。)由此演绎而推知,今日社会上男子所任之职业,以分与女子亦罔非可。政治上之生活,自来为男子所专据,而不容女子得有所参预于其间。此不独吾国历来之政治现象如是也。若女子而亦能投票建言以作政治上之活动者,实鲜其例。自欧潮东渐,于是吾国“女子参政”之问题,自民国元年发动以来,异论朋兴,辨难质异,遂于现在各大问题之中有甚嚣尘上之观。今欧战告终,凡百事业咸受其巨大之影响,则“女子参政”之问题可预知其将为吾国女子一切问题之先河。其所以资吾侪研究之点者必多。而吾则以为,欲解决此问题须先澈底了解“政治究极之目的为何”及“女子之必须立足于政治之地位否”,此两种疑问解决,而后“女子参政”四字自可不费辞而冰释矣。夫斯二者专论之,累千万言所不能尽,又非薄识不学如予者所敢臆测,顾以吾一己之理想,以为政治之究极目的,虽主义万千,然可得一极通行之语以括之曰:求得最大多数之最大幸福而已。夫求得人生之最大多数最大幸福,必遵今日之政治轨途以索之乎?抑去今日之政治外,而最大多数最大幸福即永不可见诸事实乎?此实亦不易解答之语。吾以为政治家之目的论,固以求得最大多数最大幸福为指归,而所谓求得最大多数最大幸福,亦不可谓去今日之所谓政治外不能得他途以进也,抑谓之为政治者不能无机变纵横之术于其间。虽所谓良政治者,恐亦难脱此束缚也。如近世之所谓政治者,固不乏修明之时,而其龌龊卑污之习,足以使人投入其中有“染苍则苍染黄则黄”之慨。则中外之治,固未尝不等诸一丘之貉,而谓宏猷大计、明罚励赏者,恐未可多觏。虽如美利坚之政治,而当其选举时金钱运动党争攻排早昭著于世人之耳目。固曰运动当选期所以实行其政见,党争激烈所以促国家之进步。吾则谓:既欲求得人生最大多数之最大幸福,不必履此轨道而后获得。是则吾人所以尽力以改进人生者,自有其他之社会事业所得之效果,亦未必逊于在议院政府中也。如是则虽在男子尚不必人之投身以入此漩涡中,而谓高尚优美之女子亦必置身于机变纵横之政治潮流中,以自讨苦趣,而与男子争此一脔乎?抑岂必与男子分此政治上之权利,始能尽力于求得最大多数之最大幸福乎?吾非谓女子不应与男子平分政治上之权利也,亦非谓女子不能作此政治上之生活也,顾以为女子既具有高尚优美之性质,自有其神圣超越之事业,亦胡为置身于议院政府中,而自损其天赋之才质哉?是以女子固不必须立足于政治中也。世之论者,恒自政治为人生之终极,亦为人生事业中之最高级,而久被桎缚之女子,一旦得复其自由,自必事之要求与男子立于同等之地位,此政治之揭橥,又多认之为最高无上,故咸思加入,为其组织之一员。此其思想,固未可厚非,而不知其他事业尤有重要高尚过于政治者在也。此后之女子内而家庭,外而社会,所以殚心劳虑,期以尽其天职者,正自无限人生问题,所以有待于女子,而始得圆满解决者,亦已甚多,又何必自投入政治之榛莽,以自束缚其思想心身哉?吾上所言要就政治之解释及女子之本身立论,甚以为“女子参政”非不能为,非不应为,故不必为也。若夫以“女子参政”为能力、知识未充,有所顾虑,以及恐因此而于家庭有所破坏,社会有何危险致作杞人之忧者,是皆皮相之论,非吾所待商于诸君者。上所叙言,皆仓卒为之,未遑修饬,唯献其一得,以待指示耳。质之诸君,以为何如。 前见某杂志之记者有言“余意今日中国之妇女界宜先求与男子为智识上之平等,生计上之平等,则所谓在社会上、政治上同等之权利,而后有逐渐达到之希望,而后亦无流弊之可言,此则非竭力从事教育不为功”云云。此亦一持平之论,其有裨于吾国今日之女子问题者甚大。故附录之。 女子解放问题之根本观 自新潮东渐。于是种种解放运动之呼声日高。如文艺倾向、劳动问题,皆风靡波涌,惹起世人之注目。吾国处数千年积习之下,一旦撄兹世界空前之巨变,风声所播,国人之思想论议,咸受猛烈之激刺。迂拘者视为目论,持重者以为悖狂。其实则因果所关,事有固然。徒欲激遏湮阏,视等洪水猛兽者,非唯无益,徒惹争纷,夫何益耶?是何为放眼澄心,验已往,计将来,协力同心,预作先谋。使此等重大问题,不至入于叫嚣隳突之状态,而循平和静达之途轨,则不惟目前免无谓之争。而机会既到,则自可迎刃而解,不至引入纷扰迷茫之漩涡中。其为利于国家者,不宁钜耶?是以,吾于草此文之先,所愿为关心世界潮流之新旧人士,而进一解者。 夫女子为人类之一部,则勿论其为国家、社会、家庭所以构成者,女子皆为其组织中之一员。则言人类社会之事项自当包括男女两性,而并论。自不待辞费者,故所谓今日之解放运动者,非仅指男子而言。而此专称女子解放者,是自有故。盖人生自有历史以前之邃古时代,即已肇文化开始之端,递演递嬗,迄于今日,其间之创造、改革、反抗、灭亡,诸历史的事实,无非以男子为本位之文化倾向而已。虽在图腾时代,母系母权之较重,然一瞬即逝。后此几千年之历史,无非男子之活动写真耳。固无关于柔脆幽闭之女子也。而如此现象,则吾国为尤甚。是即人生幼稚之过程,发挥其本能势力以为异性之征服,致使半数之女子,感低首下心,以磨灭其人格,柔弱其体力,减消其知识。迫抑遏塞,混沌黑暗,其四围之空气压抑之结果,遂以女性为男性之属品,惟经营生殖之事业。其可悲孰甚!降至近日,自十九世纪科学之进化至锐,人类之思想,亦因之遽起变更。知所谓女子与男子既同为人类,则其利害关系,固同一体。 女子之不幸,将关连于人类之全体,非仅女子之哀苦耳也。且人生平等,何能以异性之故,而分畛域。益以女子之知识渐高,亦幡然自觉,奋起力争,以与男子为最后之决阖。是以此“女子自决”问题,乃大波轩起,为世界第一待决之问题。今欧西诸邦,以前此之酝酿,及大战之结果,凡女子悬阙之问题,皆将以次妥定。独吾国教育不昌,政治棼乱,女子有教育者,万难得一;而礼防之设,风尚之言,又根深蒂固;中于人心国俗者,不易救药。则所谓“女子解放”之四字,置诸国人之前,不能无几许之叹感焉。今略论此问题根本之观察如下。 (一)自我发展主义 凡人类皆具有个性,是即各人之特有质素。内而思想之变化;外而行为之发扬,莫不攸赖乎是。所谓我者,具有独立自由之意志,行为不能为非我者所束缚限制,而可无限挥发其欲望要求者也。故个性之尊重,已为世界教育学者所公认。近世女子解放之运动,盖亦基于此个性之要求发展所致,而非过分之行为也。盖人之身体、形色,纵无迥异之点,而惟个性之为物,则为各人特殊之所禀,而不能齐一者,诚以人之个性潜伏内部,基于遗传律之禀赋,受处界境遇之变化,乃能挥扬、奋发、努力于事业思想。故古今来发明创造之能力,莫不由此个人之特性而蕲于成功。然过去人类能依据个性而发展其本能,惟男子耳。若女子者,多数皆将其固有之个性夭阏断绝,其思想行为,不敢不依附男子三从三纲之肓说。行之四千年,而吾国女子之个性,乃消磨歌哭于床第围困之内,不能有特异之言动,不能为非常之技能。或有欲越此一成不变之恒蹊者,则绳之以无才是德之议,加之以牝鸡司晨之诬。以是因缘,而女子乃只能缝衽、能炊饭、能作一家庭之从品,能为生殖子孙之机体,心脏疲弱,肢体伤残,徒作男子之玩偶耳。所谓母性中心主义者,其结果乃使若干之女子,失其个性之发展,倚赖他人。至一己之人格何在?盖不可知矣。故欲女子之改造,一变其旧日束缚、压迫、苦痛、忧郁、倚赖之习惯,而能达到独立、自由、愉快、经济、平等,生活改进诸地步,则第一之要件,须先求自我之发展。欲求自我之发展,则个性之解放为刻不容缓之先举。盖欲祛除男子私利之思想,压抑之手段,以谋男女之一切平等,舍此固无他术也。易卜生(Ibsen)为善于解剖个性,富于新思想之近代戏曲家。有一剧叙一妇人曰娜拉(Nora)者,感于其夫之抑塞其个性,为家庭之玩偶,故决然引去以自谋其新生活。将行时,谓其夫曰:“我将往觅教训一己之道,若此等事,汝非能为我助者,我将孑身以履行之,故离汝而去。”(I must try to educate myself. You are not the man to help me in that work, I must accomplish it alone, and theefore I noe must leave you)嗟乎!娜拉之言,诚可代表自我发展之主义者矣!诚可代表一般不幸女子最后觉悟之誓言者矣!盖以个性之压抑,以家庭间为尤甚。然压抑愈甚,疑怨愈滋,一旦内伏之性冲动,对抗将不可阻遏。是何如先行解放诱导,以期发达奋厉之,而符平等之真义,收协同之效果哉! (二)文化改良主义 文化之为物,为人间生活之理想所由成。盖人类者富有希望心之高等动物也。不满于现在之境遇,故思改正之;不满于社会之现状,故思创造之。故一切有形无形精神物质上之变化,皆此希望心之发达所致。故文化者,实希望心之实现所获者。文化为人类之共有物,则关于女子者,亦至巨由人类理想所现成之事业。思想在在,均与女子有连锁之状态。一学说之倡导也,人民为之警悟,社会为之震悚;一诗歌小说之流播也,俗为之革,风为之移。虽起始于脑痕之一线,而其结果所居,固有雷霆万钧、陶冶一世之大力焉。知乎此,则可知文化改良主义,为女子解放第二步者,固有因焉。今日之人类,既已有奋猛之进步,则昔日之人类活动,若受动为盲目的运动,皆将退化。则自发的、创造的、有意的活动,将为此后之标鹄,无俟疑义。故文化主义,为人于自觉时代,而由自我发展主义为文化之灵魂焉。 文化主义既改良,而达于自发的、创造的、有意的之努力,其结果将人类全体咸呈剧烈之变化。凡科学、宗教、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习惯等,一一皆升进于高美之地位。而社会组织,亦当改良而达于至善。使全世界之人类举皆立于最高文化生活之上。即人间之思想行为。无不具有真正文化价值。如是,而文化主义既改进,人类之生活亦至于优美安全之境。 所谓“女子解放”问题者,非人类生活之求改进乎,非欲使人类之思想行为一一皆立于最高文化之境地乎。盖男女不有真正平等,新生活之改进无望,女子仍是受束缚压抑之状况,则人类思想行为,不惟距最高文化之境不可以道里计;且将堕落卑下,渐入于莫能救药之途。是则将女子解放问题,而附于文化改良主义者,盖亦势所必可至不可或免者。 今日吾国之文化如何,其待改良者又如何,关心于女子问题者,不可不一致验之。其对于“新女子”之主张何如乎?是皆文化主义之有关于女子解放运动者,究之,则文化生活一贯之标语,盖不外学问也,女性的行为也,艺术也,与其他人类进化之程,皆为文化主义理想上所有事焉。 (三)男女平等主义与人类无阶级的联带责任主义 此二种在女子解放问题中,固有因果之关系,盖非男女有真正平等,则人类无阶级的联带责任主义,未能实现。男女平等之极致,乃能达到此人类无阶级的责任之地位也。在女子未能解放以前,人类其他之阶级,姑勿论已。即女子已无形为男子社会水平线下之一种阶级,已无可讳。而欲以此得达其联带责任,以供诸世界,谈何易易。 夫人生而平等者也,乃以政治之演进,社会上之变迁,人类利己心之发达,驯致圆颅方趾之伦,而突呈强弱优劣之相。于是各个国家,乃有所谓阶级者之名词出现,有所谓上流焉、中流焉、下流焉,夫亦极人间世不平之状态矣。乃女子亦自有史以来即居于不平等之地位,夫权利义务之对待,岂可以性的差别而有所轩轾耶?家庭锢守,社会弃遗,惟饮食外,于文化、生活无丝毫之参加,一任自私之男子叱咤、驱策,而为其殖生、服役外,思想不能发展,身体不能自由,无非无议,黑暗混沌。此半数之女子其不幸为何如耶?不宁惟是,以女子事事不能平等,故致文化之进步、生活之改正上受巨大之影响,则其不平等之结果,即男之亦何尝不食其赐与。 故于自我发展主义,文化改良主义后,即男女平等主义者,盖自然必至之程序也。夫文化主义所以为男子之本位者,皆以男女无平等之机缘耳。一旦女子各种事业以及思想、学术,举能与男子作并驾之孟晋,欲文化生活中,而无女子之质素,恐必无如此谬悖之事实。今吾国女子久已不能与男子平等者,著闻于世界四千年来,男尊女卑、乾坤阴阳之义,弥漫于专制淫威之空气中,几如海枯石烂此义难磨,藏之万世千秋而莫可更易。又复绳之以礼仪,残害其肢体,务使其不能有一毫厘范围外之思想行动,永久居于幽囚压制之中。呜呼,是世界自来男女不平等,固未有若此遥遥华胄之甚者也!日本受近世思潮固较早于吾国者,其女子之自由,亦较吾国为优。然观于美之家政杂志,女记者Miss Madehine Doty之批评日本妇女曰:“日本人盖明明贱视妇女者,女童所受之教育异于男童。近来女学校虽增多,而受教者仍居少数,小学毕业而升学者至鲜,即其高等教育,亦限于缝衽与交际礼仪。在男子之意,彼所需要者,非伴侣乃管家妇也。”“以妻为夫之所有物也”,“妇人之位置甚低,却人人皆须工作,工作之代价甚低。有一包裹场中,女工每月仅给三元五角,而男工则须十五元。此三元五角,犹非其所自有也。未婚则奉之父母,已婚则奉之夫。(经特别请求,始可自领,然甚少见。)日本之实业日兴,日本妇女之遭际更苦。”“其妇女无意志力、无创造力,只能作服从的童孺或仆役。不能独立,不能代执男子之职务也。”观夫女士斯言,其痛加掊击于日本之女子社会,而与男子不得平等之意,显然可见若吾国之女子,尤不能不为之汗颜无地也。试观吾国类此不平等之事实,其例繁多,无俟指计。然大概分之,则皆可包入智识不平等、职业不平等二者中也。知识为文化进步、增进人类幸福之第一要素。开化蛮野之分,以此而判定;强弱优劣之由,以此而执著。何不幸为女子身者,竟与弱者、蛮野者同为无知识之阶级,而一任强者、优者自诩为开化者之男子,所侮欺愚弄也耶?!吾国旧有之教育制度,将女子甘居化外,即有所谓内则女传者,类皆柔顺是嘉,婉娩为德,箕帚酒浆,养成纯粹管家妇者。是为过去之陈迹,无可挽救。自所谓施行新政以来,于今又若干岁月,男子之教育果已达如何之地位,姑无足言。试问曾受过中小教育之女子,能居数万万中之几何比例数耶?统计国人(指男女言),能识字读书者,已不足百分之十。而女子讵能及其余零耶?且以今日之女子学校,皆偏重于一技一艺之增长,而不为之谋高深之学术。何怪乎兴女学已数十年所获得藉藉人口之效果者,惟养成良母贤妻六字之口头禅而已。国中既无女子大学之设立,去年有某某女士,要求入大学旁听,竟不能达到。是则所谓智识平等者,并此畸形之一角,亦使热心智识之女子缺望而去。则“女子解放”问题之为何哉?然近日此等智识欲之要求,已见其端。恐终非拘守委蛇所可长此终古者也。若夫职业之不平等,乃基于智识不平均而来;无其智识能力,又何能事事与男子为平衡之对抗?以缺去智识之故,虽奋斗于一时,终且自归于失败之途。即有一二学力才干优长者,亦居最少数。亦何与于男女真正平等哉?以智识不平等之女子,而谓能与男子共负无阶级的联带责任乎?故今后,苟欲女子永湮沈于混沌中,则亦已耳。如欲解放,也则不可不先谋男女智识之平等。凡男子所具有之智识,于女子亦当同视而不可稍有歧异,然后继之以职业平等如是。女子之思想既得自由,其经济亦足独立,则尚何平等之不能达到哉?如是,以其精神上之能力及优秀之女性,以与男子共图社会之进步,则无阶级的联带责任主义自可不劳而获得矣。 (四)普遍劳动主义 劳动为人类之本能,即为人人所不能离却者;生活既为人类所必需,则为劳动而服务,不惟无分于男子。即凡立足于社会上,不能脱却人类组织中之一员者,其劳动虽有判别,而必须劳动以谋生活之增进,是不可或免者。盖劳动既多,则精神物质上之生产自然增加;生产增加,则人人将受其便利。盖欲文化程度之前进,是固为其第一原素也。矧以今日之世界劳动为人人所急需普遍之事业耶。夫劳动精神,以勤奋普遍而日形进步,固人类之共同作业,乌可以有性的关系而有分歧,以致义务供给者,未能遍及,而权利享有,亦因之有特殊哉? 由自我发展主义,以达于文化改进之地位;基于时势天然之要求与需要,而女子乃不能不预为加入普遍劳动之运动;以职业关系,而蕲学问与经济之独立,以实现人类生活之本义。故须予女子以自由职业之选择,藉其能力学业而从事于劳动事业,不拘拘于徒为家庭中之管家妇。出而立足社会,与男子共同为职业之活动,则个性可以自由发展,社会进化亦无偏畸之虞。其所获结果,固不仅能达到平等地位已也,而人类无阶级的联带责任之神精,实可于此而发挥光大,以现此优美完善之理想。夫惟人人能各尽其所能,各供其所需,则社会上可以免去阶级之攸分,而共担当文化改进之责任,则世界大同、极东国土,又奚必梦想于乌托邦中耶?今之倡言女子惟当从事于家庭生活,而无须为整理家政、教育子女外之职业者,何其拘也。抑知先此女子不过为一种人类之装饰品而已。惟知瘁其身心为屋内之劳动而已,然在此“女子解放”之时代,母性已须分而为社会劳动之一分,非惟理之所寄,亦由势之所迫。否则,女子但能为整理家政、教育子女之事,则社会进步无形中减少,而文化亦因之不能骤达于高尚之地位。其为害岂惟如目论者之所见也耶?今欧洲以战后关系,女子从事于普通劳动者,已日见其继长增高之度。若我国女子能为社会劳动者,除贫苦无告而为工场之女工,以博几微之薪金外,富者既养尊处优,不以职业为要图。即穷苦之女子,亦苦于谋生之无术,其可哀为何如耶!而国人之生产上,亦无形而受多量之损失矣。若夫因不能为普遍劳动而倚赖男子,无经济之独立失却平等之真义,斯则尤堪太息者,今欲求男女平等乎?曷于此,注意及之。 夫“女子解放”问题在今日,固为急须研究之问题。而头绪纷繁,非一二语所能涵括无遗。然总其唯一之主旨,固不外由自我而发展,以达诸种种平等之地位而已。吾诚知以今日中国一般女子之程度,为此等之设施,或疑不免为太早计。抑知莫为之先,曷以克后?十年前一般人士之观察,又焉知中国建立于共和成功之途?十年前之欧人,又焉能确定诸国中社会主义之弥漫广播,如今日俄匈诸国之甚者哉?以是例诸吾国之女子,今日固仍在迷梦初觉之夕,然十年后又焉知不为万方清晓之平明耶?吾辈知义理所在,能尽提倡研究之责焉耳。夫岂能鳃鳃为虑,以时会未至,徒托空言为哉! 然此重大问题,若欲为之缕析条分,虑非仓卒所能尽。以方法次序揆之,更千端万绪,不能罄言。吾为此文,聊从解放之根本上,而作纲要之观察耳,固非敢谓详且尽也。 今总括此文之大意,而为“女子解放”下一根本的定义曰:女子以基于个性的要求,而谋自我之发展,希望达到男女真正平等地位,共负人类无阶级的联带责任主义,以改进世界之文化。故从事于普遍劳动,而要求完全的解放。 北京之小报(下) 北京小报的弊病,与他那些恶烂不堪的材料,和无赖文人斗方名士主笔投稿家的作用,都被我的朋友宋介先生说了个详尽透澈。且都是针针见血的话,我以为少为有点知识的人看了,是要称快。就是这些自命为大主笔、投稿家的,若平心静气的看过一遍,也不能不有点“汗流浃背”的惭愧。但是“人心不同”,我也不敢料定他们是这样,但是我们热心盼望却是如此。因为我们说这些话,绝不是故意和他们作无谓的指摘,也不是对于某报某人作单调的议论,实在若是讲到改造社会,非先把这类的东西去掉不可。这些害处,也不用我来再去表白。归根说一句,这实是北京社会的一种百斯笃菌,也是首都地方第一个的大污点。虽说是个不关重要的问题,然而一天不去掉,便是为改造社会一天的障碍。我很希望一般办小报的人,能以虚心想想,不必作意气的动火,真正抚着良心去报导真实的事,为一般看小报的人算计算计也。当知我们绝不是故意去的。而且办小报的人,老实说一句,谁不是营业的关系?(其中或有特别目的,更不必说他)若想保存营业兴盛,这也绝非不好的事,而且也不是天难的事。何必一定要去灭视自己的人格,迎合社会的恶劣心理,说些违背良心的话,就能够一本万利呢! 北京多多少少的小报,若是这些主笔先生,果然能够改良起来——无论是主张上的关系,或是营业上的关系——普及一般社会,实在是一个社会的新改革,报界的新纪元。愚所及,比许立几十个讲演所,几十处通俗图书馆,效力都大得多。但我还不知道办小报的人,有这等的觉悟没有?有这等的决心没有?有这等的识见没有?有这等的能力没有?然而我虽捧了满腔的热心,希望能够这样——或者渐渐到了这样完全的改革——以下便是我对于小报改革的具体主张。 我们所说的改革小报,绝不是说他们不必办小报,是要将小报的思想、主旨、材料、文字,全个儿“舍旧谋新”,来一个大大的改造。外国的大报馆,往往在正报以外还出些晚报咧,周报咧,——中国现在没有这样办的——在社会上的效力很大,在报馆的营业也很有关系。所以北京每天在正报以外出刊的小报,最好仿照这个办法,来补助现在文化改革的运动。以下先将我对于改革小报的方法写出来,与大家商椎,再将小报主笔应有的学识思想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