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期上发表《论小说与社会之关系》。

类别:其他 作者:徐志摩字数:1867更新时间:23/03/02 14:05:27
  【1914年】   5月,《挽李人联》一诗在《友声》第二期上发表。   【1915年】   在杭州第一中学毕业,考入上海沪江大学。   12月5日,遵从父母安排,放弃在沪江大学的学业,回到硖石与张幼仪结婚。婚后转入上海浸信会学院学习。   【1916年】   春,从上海浸信会学院退学。同年秋,转入国立北洋大学(今天津大学)法科预科。   【1917年】   北洋大学法科并入北京大学,志摩完成预科学业后,进入北京大学,学习法科政治学。   【1918年】   4月22日,徐志摩的长子在硖石出生,取名积锴,字如孙,小名阿欢。   6月,经张君劢介绍,师从梁启超。   8月14日,乘坐南京号,由上海赴美国留学。   9月,进入美国克拉克大学历史系学习。   【1919年】   6月,毕业于克拉克大学,并获得克拉克大学一等荣誉奖。   9月,开始攻读哥伦比亚大学经济系硕士学位。   【1920年】   9月,在哥伦比亚大学完成毕业论文《论中国妇女地位》,并获得硕士学位。   9月20日,离开美国,途经巴黎赶赴英国。   10月,进入伦敦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院博士学位,并结识英国作家威尔斯,对文学兴趣渐浓。   【1921年】   3月,远在国内的妻子张幼仪来到英国,志摩夫妻相聚。   不久,在狄更生的推荐下,以特别生资格转入剑桥大学王家学院,此时他已经开始写新诗。   8月,张幼仪再次怀孕,徐志摩要求其堕胎。两人意见相左,徐志摩向张幼仪提出离婚。   10月,林徽因的父亲与徐志摩不辞而别,离开伦敦回国。   10月末,与心仪已久的罗素相见。   秋季,张幼仪离开徐志摩,去巴黎投靠二哥张君劢。   【1922年】   1月,张幼仪离开巴黎,投靠在柏林的七弟。   2月24日,徐志摩的次子生于柏林,取名德生,小名彼得。   3月末,徐志摩到达柏林,在柏林由吴经熊、金岳霖作证,与张幼仪离婚。   8月,从英国剑桥大学起程回到国内。   10月15日,乘坐“三岛丸号”船到达上海。   11月8日,《徐志摩、张幼仪离婚通告》及新诗《笑解烦恼结》在《新浙江·新朋友》上刊登。   【1923年】   发起成立“新月社”,同时在北京松坡图书馆任英文秘书。   8月27日,住在家乡硖石的祖母去世,徐志摩回去奔丧。   【1924年】   1月,北京大学正式聘请徐志摩担任英文系教授。   4月12日,应北京讲学社之邀请泰戈尔访华。泰戈尔抵达上海时,徐志摩代表北方学界前往迎接,并担任泰氏的翻译。   4月23日,徐志摩陪同泰戈尔从上海到达北京。   5月20日,徐志摩陪同泰戈尔等到太原等地。   7月,徐志摩在香港送别泰戈尔。   11月,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徐志摩与陈源共同翻译的《曼殊斐儿》。   12月,《现代评论》周刊在北京创刊,为主要撰稿人。   冬,与陆小曼相识。   【1925年】   3月10日,徐志摩应恩厚之邀,从北京起程,途经苏联,赴欧洲与泰戈尔会面。   3月19日,次子德生因病去世。一周后,志摩赶到柏林看望张幼仪。   7月,兼程回国探望生病的陆小曼。   8月,由中华书局出版第一本诗集《志摩的诗》。   9月初,陆小曼被迫跟随父母,南下上海与王赓相聚。徐志摩随后亦抵达,与父母住在蒋百里家。   9月末,对与陆小曼的事感到无望,怅然回京。   10月1日,接手《晨报副刊》主编一职。   10月5日,陆小曼离婚后立即赶到北京,看到《晨报副刊》上徐志摩的诗文后,找到徐志摩。   【1926年】   6月,散文集《落叶》由北京北新书局出版。   8月14日,在北海与陆小曼举行订婚仪式。   10月3日,由梁启超做证婚人、胡适做介绍人,与陆小曼在北海结婚。   10月15日,南下上海,准备遵父命搬到硖石刚落成的新宅。   12月,因避战乱,与陆小曼从硖石又搬回上海居住。   12月28日,把《曼殊斐儿的日记》一书作为新年礼物送给陆小曼,并在书上题字:“一本纯粹性灵所产生,亦是为纯粹性灵产生的书。”   【1927年】   4月,由北新书局出版了译作《英国曼殊斐儿小说集》。   7月1日,与胡适、余上沅等创办新月书店。   8月,任上海光华大学教授,兼东吴大学学院教授。同时,散文集《巴黎的鳞爪》在上海新月书店出版。   9月,上海新月书店出版了诗集《翡冷翠的一夜》。   【1928年】   1月,散文集《自剖》由上海新月书店出版。   3月10日,徐志摩任主编,《新月》杂志创刊。   6月15日,因自感婚后生活不如意,在恩厚之的邀请下出国旅行,先后去了日本、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印度。   8月,删改后的《志摩的诗》由上海新月书店出版。   11月,回国,最有名的代表作《再别康桥》问世。   【1929年】   1月,任上海光华大学及南京中央大学英文系教授,同时担任中华书局编章。   秋,在上海暨南大学演讲《秋》的这篇讲稿,后由赵家壁交良友图书公司出版。   【1930年】   4月,小说集《轮盘》由中华书局出版。   8月,辞去中央大学教授一职。   12月,光华大学闹学潮,辞教离去。   冬,任中英文化基金会委员。   【1931年】   1月,与陈梦家、方玮德等创办《诗刊》季刊,并担任主编。   2月,应胡适之聘请,离开上海,到北京大学英文系任教授,兼任北京女子大学教授。   4月23日,母亲去逝,回到硖石奔丧。   8月,诗集《猛虎集》由新月书店出版。   11月19日,搭乘从南京到北平的“济南号”邮机,到达济南附近时飞机触山失事,遇难身亡,享年34岁。 www.xia book.com www.lzuo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