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民国三年(1914)七月七日至八月十日(

类别:其他 作者:胡适字数:860更新时间:23/03/02 14:13:29
  三一、标点符号释例   (七月廿九日)   我所作日记札记,向无体例,拟自今以后,凡吾作文所用句读符号,须有一定体例。因作释例曰:   一、凡人名旁加单直(),如契可夫、萧士璧之类。   二、凡地名国名旁加双直(),如伦敦、瑞典之类。   三、凡书名报名上下加矩(矩者,「」也),如「放火记」,「杀狗记」。   四、凡引用他人言语,或书中语句,于所引语之前后加矩,如「老子」曰,「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五、如所引语中又有引语焉,则于引语中之引语前后加双(『』)以别之,如子闻之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又「庄子」曰,『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如引语之引语中又有引语焉,则加三矩()以别之,如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王问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四年二月,张子高以书问引语符号,似不敷用,因改正此则。)   六、句读符号。   甲、句用。「马氏文通」曰,「凡有起词语词,而辞意已全者曰句,未全者曰读。」   乙、读用△。   丙、顿用、「凡句读中字面少长,而辞意应少住者曰顿。」   例「封禅书」云「臣尝游海上△见安期生。安期生食臣枣、大如瓜。安期生、仙者△通蓬莱中。合△则见人。不合△则隐。」   丁、加圈点之文,句用◎,读顿同上。   例「韩非子」云「鲁人从君战◎三战△三北◎仲尼问其故◎对曰『◎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以是观之△夫父之孝子、君之背臣也◎」   七、译外国音例有音之字正写,无音而有声之字偏写。   plato柏拉图   socrates梭格累底司   八、注用双括弧(),或偏半格写。   三二、法律之弊   (七月卅日)   三三、读《梦剧》   (七月卅一日)   三四、往听维廉斯歌曲   (七月卅一日)   三五、解儿司误读汉文   (八月二日)   古号鸣沙神沙。而祠焉近。南有甘泉。   又如:   父母虽苦生离儿女。为神所录。欢然携手。而没神龙中。刺史张孝嵩下车。   盖以“神龙”为神龙之渊,而不知其为中宗年号也。以上句绝皆照解氏本。又如:   郡城西北一里有寺古木。阴森中有小堡。   三六、记欧洲大战祸   (八月五日)   一、空前之大战   二、塞奥交恶之始末   三、飞的难之暗杀案   (参看卷四第四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