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民国四年(1915)八月九日至十一月三日

类别:其他 作者:胡适字数:1613更新时间:23/03/02 14:13:36
  几人八年再同学?况我与别过从密:   往往论文忘晨昳,时复议政同哽咽。   相知益深别更难,赠我新诗语真切。   国事真成遍体疮,治头治脚俱所急。   勉之勉之我友任,归来与君同戮力。   临别赠言止此耳,更有私意为君说:   寄此学者可千人,我诗君文两无敌。   颇似孟德语豫州,语虽似夸而纪实。   “秋云丽天海如田”,直欲与我争此席。   我今避君一千里,收拾诗料非关怯。   此邦邮传疾无比,月月诗简未应绝。   二〇、辟古德诺谬论   (八月廿九夜)   二一、读《丽沙传》   (八月卅一日)   二二、英人莫利逊论中国字   (九月一日)   〔中译〕视觉比听觉灵敏,因此,思想由眼睛到达大脑,比起由缓缓传递之声音传到大脑,前者来得更快些,更显着些,更生动些。就其引起之最初联想来看,中国文字所形成之想象画面确实是美丽动人的,印象深刻的。那优美之中国书法,以其生动之形象、力度和美感嵌入人之大脑。而这些正是拼音文字所无法达到的。   --莫利逊:《中国字典》序论   二三、《沁园春》别杏佛   (九月二日)   杏佛赠别词有“三稔不相见,一笑遇他乡,暗惊狂奴非故,收束入名场”之句,实则杏佛亦扬州梦醒之杜牧之耳。其词又有“欲共斯民温饱,此愿几时偿”之语。余既喜吾与杏佛今皆能放弃故我,重修学立身,又壮其志愿之宏,故造此词奉答,即以为别。   朔国秋风,汝远东来,过存老胡。正相看一笑,使君与我,春申江上,两个狂奴。万里相逢,殷勤问字,不似黄垆旧酒徒。还相问:“岂当年块垒,今尽消乎?”   后半阕第三韵十七字,改之数四,始稍惬意。昨夜睡醒,忽念及此词,又改“师”为“思”,改“共”为“欲”。古人云:“作诗容易改诗难。”信然。五日又记。   二四、对语体诗词   (九月四日)   〔适按〕以对语体(dialogue)入诗,《三百篇》中已有之:“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女曰,‘观乎?’士曰,‘既且’”是也。汉魏诗多有之:如“道逢乡人,‘家中有阿谁?’‘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新人虽云好,未若故人姝’”“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罗敷前致辞:‘使君一何愚’”皆是也。近代诗如《琵琶行》(白),《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韩)皆是也。   词中颇不多见,今采一二阕以示之:   沁园春辛弃疾   (将止酒,戒酒杯,使勿近)   “杯,汝前来!老子今朝,点检形骸:甚长年抱渴,咽如焦釜;于今喜眩,气似奔雷?”汝说:“刘伶古今达者,醉后何妨死便埋?”“浑如许,叹汝于知己,真少恩哉!   更凭歌舞为媒,算合作人间鸩毒猜。况怨无小大,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为灾。与汝成言:勿留!亟退!吾力犹能肆汝杯!”杯再拜,道:“麾之即去,有召须来。”   沁园春刘过   (寄辛承旨,时承旨招不赴)   斗酒彘肩,风雨渡江,岂不快哉?被香山居士,约林和靖,与坡仙老,驾勒吾回。坡谓:“西湖正如西子,浓抹淡妆临照台。”二公者,皆掉头不顾,只管传杯。   白云:“天竺去来。图画里,峥嵘楼阁开。爱纵横二涧,东西水绕;两峰南北,高下云堆。”逋曰:“不然。暗香浮动,不若孤山先探梅。须晴去,访稼轩未晚,且此徘徊。”   其龙洲一词尤奇特。惜“二公者皆掉头不顾只管传杯”十一字太劣耳。   二五、两个佣工学生   (九月四日)   翟君与余雅相善,知余将去,邀往其居留两夜,躬为余治餐食之。无事则高谈,达夜分始寝。   马君亦佣工自给。其人自瑞士来美,留纽约数年毕业于高等小学,今来此入大学,已一年。力作勤苦,尤过于他人。幸身健力强,故不病耳。   马君自言,尝以馀力治骨相术,能观人面目笑貌而知其性情嗜好德行趋向。其言娓娓动听。余未尝研究此学,不能赞一辞也。   此上所附四图,(留二图)皆吾与翟君同居时所摄。吾三人一来自中欧,一来自佛国,一来自震旦,而皆会于此灿烂之新大陆,真可谓难再之嘉会矣,不可不记之。   二六、韦儿斯行文有误   --见《新马基雅维里》   二七、《新英字典》   (九月六日)   二八、拉丁文谚语   (九月七日)   右拉丁文谚语两则。其第一则可译为“以毒攻毒”。其第二则可译为“好汉惜好汉,惺惺惜惺惺”。   二九、读《狱中七日记》   (九月七日)   此君所持主义之大旨,可于下所引语中微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