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其他 作者:靳以字数:2045更新时间:23/03/02 14:14:01
好容易挤到庙门前就又遇到点麻烦,原来在门上高高地悬起一块木牌,上面写了四句:“男左女右,不可混乱,如有故违,带区究办。” 黄俭之已经挤得一身汗,他的心里好不耐烦,就气冲冲地问那个牌下贴墙站立的警察。 “这个门到底算左,还是算右?” “这是右,女客们进出的,男客们请走那边。” “那么到里边呢,还分不分男女?” “里边就不分了。” “真讨厌,中国人惯于维持这不彻底的礼教!” 因为气急了,黄俭之就顺势说出来。可是那个警察用一副可怜的口吻说着: “我们这也是没有法子,还不是奉上头的命令,——” 李大岳和黄俭之只好走那边的一个门,和她们说好进了庙门就碰头。静玲笑得有点合不上嘴,她没有想到从父亲的嘴里会说出这么一句话。正在这时候,一个不识字的人正要跨进门去,那个警察就举起手里的木棒,在他的头上清脆地敲一下,跟着对他吼: “听见没有,说你呢,男人们走那边那个门!” 那个被打的人木头木脑地用手摸抚着,抬起头来看见那根还在空中晃着的木棒,就急急地向着那个左门挤去了。 她们顺势挤进去的时候,父亲和李大岳已经站在那里等候了,他们靠墙站立,挤出挤进的人不会再碰到他们,父亲简直是露出来厌烦的样子,他的眉头皱着,左眼不时地眨动。他不停地喘着气,他的脸不知道是由于冻或是由于热也许是由于激怒变成绯红。他们站在那里,一时没有说什么话,只看定庭院中心那座一丈高的大铁香炉,束发的道士们还不时地把残香剩烛丢到那里面,从上面的空隙中,火焰和黑烟争着冒出来,炉脚坐满了乞丐,他们既能取暖,又能伸出手来向善男信女们讨钱。钟声和佛号、争论和叫嚣搅成了一片。 “这有什么意思,都是些卖东西的,此外不过就是人看人而已。” 黄俭之不高兴地抱怨着,静玲接过去说: “好玩的在后院,这是前殿,当中是正殿,正殿的后边就是大广场,那里边什么都有。” “没有趣味,没有趣味——” 黄俭之一面摇着头,一面也移动脚步朝前走,李大岳看看静玲也没有说什么,都跟着他走。 这院子里只是堆满了货摊,那多半是让孩子们不肯移步的,自然,在黄俭之的心里不起什么作用了。在一个耍货摊的上面,有成套的泥人,中间居然有一列请愿的学生。她也不声张,偷偷地买下来用手巾包起来提着,她还看见一个塑得极精致的美人,她正想问价钱买下来,忽然自己纠正了这不大合宜的想头,就赶着追上他们。 有好几个吃食摊引得她要坐下去,可是她知道父亲无论如何也不会答应她的,说不定还要骂她一顿。她自己想着过两天和李大岳再来,就可以爽爽快快地吃了。 走到中院,是一些古玩摊和书画棚,这可引起了父亲的嗜好,他在每一个摊前总要仔细看一番,钻进了书画棚,简直他不肯再钻出来了。这使他们皱起了眉,还是由静玲说: “爸爸,您就在这里,多看一下吧,我们到后院去,过些时候来找您。” “好,你们去吧,李大岳,你也去么?” 李大岳勉强地笑着回答: “我想我也跟她们去吧,人杂乱,她们又都是女孩儿家,有我随着好些。” “唔唔,这是正理——”他说着,始终也没有把他的眼睛从一幅画上移开,“可说你们哪一阵才来找我?” “不会很长久的,我们去去就来。” 他们说完,就赶着从那阴暗的蓆棚跑出来,阳光还是很好地晒在地上。 “我们到后院去玩玩吧。” “静玲,我们先到正殿上去看看好不好?” 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这是静婉说的,她难得说话,更难得说出自己的意见;这次出来,她还没有张过一次嘴。 并没有人回答她,可是大家一致地朝正殿走去。远远看到里面挤满了人,在缭绕的香烟之中人们进去了,又走出来。 走到近前,一个警察拦住李大岳说是没有带香烛的男客不能走进去,本来他也不打算进去,他就站在一旁;可是警察又说,这里不能停留闲杂人,因为维持风化的缘故。 “那么你要我到哪里去呢?” 李大岳也有点气了,那个警察就客气地和他说: “您靠那边一点站就是了。” 可是她们三个早就跨到殿里去了,一群老少男女葡匐下去又爬起来,嘴里咕噜着,不断匆忙地东拜西跪。 静婉原来是想看看庄严的佛像,这几乎成为一种她的爱好;可是在那里,她什么也没有看到。高大的神像,一大半被黄锻的帷幔遮着,模糊的烟雾,填满了空中。她静静地凝视着,终于只得失望地低下头,她正看见一个穿西装的青年人跪在那里求签。静玲才在那边撞过那口大钟回来,就一派正经似地和静婉说: “三姊姊你烧点香吧。” 她没有回答,只摇摇头,她想:我还祈求什么呢?在尘世中已经没有使我希求的了。可是静玲却观察得到,她正是受了打击,觉得灵魂无处寄托,就很容易投身到宗教之中的那样人,在她的心中,很快地就给了她一个否定。 “我们走吧,这香烟呛得人难过!” 静珠一面不断地用手帕挥着,一面还不耐烦地说;静玲也觉得再留恋没有意思,三个就又走出来,李大岳已经有点厌烦地在墙边来回踱着了。 “走,走,走,我们赶着到后院去。” 他们紧接着走到后边,那可真是快乐的天地,这里那里堆满了人!大姑娘规规矩矩地坐在条凳上听书,小孩子和浪荡子在给练把式,卖膏药,摔跤,耍幡竿的喝采;耍贫嘴和说双簧的引了另一派观众,小学徒和乡下人有兴趣地伸着脖子把眼睛望着拉洋片的玻璃门,那个拉洋片的一手扯动锣鼓,一边扯高了嗓子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