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笔
类别:
其他
作者:
梁启超字数:546更新时间:23/03/02 14:17:59
本文选自《饮冰室合集》第一册,作于1900年、梁启超二十八岁时,是梁启超有代表性的“新文体”散文之一。梁启超在《清议报祝辞》中自述:“内容之重要者则……有《少年中国说》、《呵旁观者文》、《过渡时代论》等,开文章之新体,激民气之暗潮”,可见作者把此文视为开新体的代表作。
全文以少年为喻,论述了作者以上中的“少年中国”的理想,即由中国少年所制出的“未来之国”,表达了作者改革现实,建立富强进步国家的改良主义思想。
全文是少有的长篇大论,气势奔放、滔滔不绝,具体可分为五段。第一针对日本及欧西人称中国为“老大帝国”的谬论,提出全文的论点:“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第二段“先言人之老少”,以生动形象的比喻,说明二者的区别,归结到“国亦宜然”。
第三段具体描述了老大堪伤之处。
第四段从近代国家的概念,论中国在今日为“少年之中国”,“此前尚未出现于世界,而今乃始萌芽”。
第五段论少年中国被日本及欧西人称为“老大帝国”的原因,在于“握国权者皆老朽之人也”。而“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希望经过少年努力,使中国富强进步,胜于欧洲,雄于地球。
全文立论精辟,条理明晰,善用比喻、对比、排比句式等修辞手法,激情奔涌,形象真切,层层递进,极富感染力和鼓动性。这种文章在当时发表于报纸,是“别有一种魔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