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失败

类别:其他 作者:闻一多字数:1491更新时间:23/03/02 14:23:39
  阅读指导   年轻人最渴望成功,最容易遭遇到失败。大多数人将失败推诿给外部环境,闻一多的失败体验又是如何的呢?翻阅闻一多1919年的日记,可以看到他非常注意自我反省,“三年前尚观性理书,以检点身心。今年齿进而反疏忽,下流之趋殆可必虖!”“后此作事,当谨慎勤敏,不可虚掷景光,致误学业……”不断警醒自己的语句,在日记中屡见不鲜。一心努力奋进的他,对失败有更敏锐的感知。   从前我养了一盆宝贵的花儿,   好容易孕了一个苞子,   但总是半含半吐的不肯放开。   我等发了急,硬把他剥开了,   他便一天萎似一天,萎得不像样了。   如今我要他再关上不能了。   我到底没有看见我要看的花儿!   从前我做了一个稀奇的梦,   我总嫌他有些太模糊了,   我满不介意,让他震破了;   我醒了,直等到月落,等到天明,   重织一个新梦既织不成,   便是那个旧的也补不起来了。   我到底没有做好我要做的梦!   人都非常在意自己的梦想,执着追求,小心呵护,如同“养了一盆宝贵的花儿”。好不容易看到的希望却始终未能结果,诗人按捺不住内心的焦急,“我等发急了,硬把他剥开了”。可没想到人为地想让花开,造成的却是花朵的枯萎。诗人像一个做错了事儿的孩子,想挽回错误,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花朵“一天萎似一天,萎得不像样了。”诗人后悔了,“我到底没有看见我要看的花儿!”   在诗的第二节,诗人进一步用梦来比拟失败。在这首诗里,诗人的梦是“稀奇”的,可是诗人这个与众不同的梦却是模糊的。急于靠近梦境真相,诗人毫不介意地打破了旧梦。年轻气盛的诗人坚信有新的梦想的来临,所以在旧梦褪去时,他没有丝毫的留恋。可是,现实却并未如期待的那样理想,旧的梦轻易地去了,新梦却迟迟未到。   闻一多的《失败》是属于年轻人的,读这首诗的时候,能够感受到年轻人的莽撞,小小的懊恼,却没有灰心失意的悲观。虽然写的是失败,失败中却隐藏着希望。 第20章 贡臣   阅读指导   《贡臣》是一首活泼幽默、想象独特的爱情诗。   我的王!我从远方来朝你,   带了满船你不认识的,   但是你必中意的贡礼。   我兴高采烈地航到这里来,   那里知道你的心……唉!   还是一个涸了的海港!   我悄悄地等着你的爱潮膨涨,   好浮进我的重载的船艘;   月儿圆了几周,花儿红了几度,   还是老等,等不来你的潮头!   我的王!他们讲潮汐有信,   如今叫我怎样相信他呢?   这首诗有几个诗学特征比较独特。   第一是想象的独立化。想象是《贡臣》最显著的诗学特征之一。诗歌要表达的本来是一个相当现实的故事:“我”向一位姑娘求爱,竭尽忠诚,满怀柔情,谁知这位“冷面美人”却毫不理会,让“我”好生失望。这样的现实题材在闻一多笔下被作了全然的想象性处理:求爱的“我”被想象成一位前来朝贡的藩国小臣,被爱的姑娘就是接受朝贺的国王,“我”的爱意就是满载的贡礼,姑娘的心就是即将靠岸的港湾,海港的干涸象征姑娘冷漠的心。想象不仅将这一现实性的故事传达得极其形象生动、异彩纷呈,重要的还在于,这些想象性意象并不是现实性描述的点缀和补充,它们本身就构成了一个完全独立的意象世界。想象取得了相对于现实世界的“独立化”。   第二是喻象的选择让人回味无穷。这首诗想象奇特,而这些富有比喻意义的意象——“贡臣”与“国王”——本身也别具一格,很有认识价值。“贡臣”与“国王”的关系是中国封建社会等级秩序的典型表现之一。就“爱情”而言,也可以说封建时代的男女不平等关系也是一种“贡臣”与“国王”的关系。当然男性是“国王”,而女性是“贡臣”。闻一多的“爱情”则公开以“贡臣”自居,以女性为“王”,这显然是有意识地向封建的两性关系挑战。   第三,全诗充满幽默风趣的情调。《贡臣》虽然满含着对爱情的痴迷与渴求,但却并无更多的哀怨凄楚之叹,相反,在整体的情绪上,倒显得活泼风趣、诙谐俏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