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九 痘吐泻
类别:
其他
作者:
薛铠字数:892更新时间:23/03/02 14:36:34
《痘疹方》云:痘疹吐泻,盖因脾胃不和,饮食不调,烦渴,呕吐泄泻,并用白术散。然疮疹皆赖脾土,脾土实则易出易靥,万物得土气,温暖而生,吐泻则伤脾土,遂有更变之症。夏月中暑烦渴泻,或腹痛,或欠筋,用五苓散加藿香。伤食吐泻,用小异功散。手足并冷者,用益黄散、豆蔻丸。顶陷灰白,用木香散。疮正出而吐泻者,或见血者,俱为逆症,难治。窃谓前症虽因脾胃不和,然邪实上焦则宜吐,邪实下焦则宜泻。如吐泻嗳腐吞酸,皆宜宣发,但微甚不同耳。张翼之云:若痘疹吐泻少食为里虚,陷伏倒靥灰白为表虚,二者俱见为表里俱虚,合用十二味异功散救之,甚至姜、附、灵砂亦可用。若止里虚,去官桂。止表虚,减肉豆蔻。若能食便秘倒靥为里实,忌补,当用钱氏及丹溪法下之。
皆为能食为里实,里实而补,则结痈毒。红活绽凸为表实,表实而补,则溃烂不结痂。凡痘见 ,便忌葛根汤,恐发表虚也。如有更变,当随症治之。
一小儿痘初出,忽吐泻,饮乳不歇,属脾胃虚弱,用人参白术散,作大剂,母子并服;又用五味异功散为末,时以乳调服,吐泻止而靥。
一小儿出痘作泻,手足并冷,用十二味异功散稍愈;又用五味异功散加姜、桂一剂而止,又去姜加木香一剂;再用参四圣散而靥。
一小儿痘疮愈而作泻不食,此脾气内虚,先用五味异功散而泻止,食进后又伤食吐泻发搐,仍以五味异功散加天麻、柴胡而愈。
一小儿痘后作泻,腹中疼痛,手足并冷,此脾气虚也,用五味异功散加干姜一剂,乃去姜,又数剂而痛止;又用六君子汤加柴胡而泻止。
【益黄散】 治疮疹,因烦渴饮水过多,而伤脾胃吐泻。
丁香 诃子(煨) 青皮 陈皮 木香(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一钱,水煎。
【橘皮汤】 治呕吐不止,饮食不入。
陈皮 生姜(各一钱) 人参(五分)
上水煎,作三四次服之。
【生气散】 治脾胃气虚吐泻,肚腹膨胀,饮食不化,或腹痛不止。
丁香 甘草(各五分) 白术 青皮 木香 人参(各七分)
上水煎,徐徐服。
【五苓散】(方见小便不利)
【五味异功散】(方见寒战切牙)
【对金饮】 治饮食吐泻(方见不靥闷乱)
【豆蔻丸】(方见泄泻切牙)
【十一味木香散】
【十二味异功散】(二方见顶陷灰白)
【人参白术散】(方见发热属阴阳)
【参 四圣散】(方见腹胀气促)
【六君子汤】(方见不靥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