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例(次序略经更定) 足厥阴肝

类别:其他 作者:姚澜字数:3568更新时间:23/03/02 14:45:21
(补)当归 辛甘苦温,入心肝脾,治冲脉带脉为病,为血中气药,血滞能通,血虚能补,血枯能润,血乱能抚,使气血各有所归,散内寒补不足,去瘀生新,润燥滑肠。治上用头,治中用身,治下用尾,统治全用。辛气太甚如熬膏则去其辛散之气,专取润补之力,虚弱畏辛气者用之大妙。归须力薄,其气不升,且能宣络,不似归身之辛温上升也。 白芍 苦酸微寒,入肝脾血分,为肺之行经药,泻肝火和血脉,收阴气敛逆气,缓中退热,其收降之性又能入血海,治一切血病脾热易饥。赤芍泻肝火,散恶血利小肠。白补而敛,赤散而泻,白益脾能于土中泻木,赤散邪能行血中之滞。 金毛狗脊 苦甘温,坚肾滋肝,益血养气,能除风寒湿。 淫羊藿 见命门补。 熟地 见肾补。 生地 见肾补。 枸杞子 甘微温,滋补肝肾而润,生精助阳,去风明目,利大小肠。 续断 苦辛微温,补肝肾通血脉,理筋骨暖子宫,缩小便止遗泄,破瘀血治金疮折跌,补而不滞,行而不泄。 何首乌 苦甘温,补益肝肾,涩精气养血,化虚痰乌须发,消痈肿疗疟痢,补阴而不滞不寒,强阳而不燥不热,为调和气血之圣药,久服延年,制用。 菟丝子 见肾补。 覆盆子 甘酸温而性固涩,补益肝肾,固精明目,起阳痿缩小便,强肾无燥热之偏,固精无凝滞之害。叶绞汁治目弦虫,除肤赤。 枣仁 见胆补。 杜仲 甘温微辛,入肝经气分,润肝燥补肝虚又兼补肾,能使筋骨相着,补腰膝。 萸肉 见肾补。 白糖 见脾补。 韭子 见肾补。 冬瓜子 见脾寒注。 胡麻 甘平,补肝肾填精髓,润五脏,凉血益血,疗风解毒滑肠。按:胡麻有四棱六棱七八棱之别,因地土肥瘠而然,八棱者名巨胜子,旧说胡麻即脂麻脂俗作芝,而近时名家方论胡麻与黑芝麻往往并用,则明是二物矣芝。麻功用略同,皮肉俱黑,徽州产者良。麻油凉血生肌,滑胎疗疮。亚麻即壁虱胡麻,甘微温,气恶不堪食,治大风疮癣。 鸡 甘温属木,补虚温中动风,煮汁性滑而濡。乌骨鸡甘平,属水能益肝肾退热补虚,治肝肾血分之病。雄鸡冠血治中恶惊忤,涂口眼歪斜用老者。鸡蛋甘平,补益气血,散热止嗽。 痢哺鸡蛋壳敷疮毒。蛋内白皮治久咳结气。鸡屎白微寒,下气消积,通利大小便,治蛊胀米症。 牛筋 补肝强筋,益气力续绝伤。 羊肝 青色者补肝明目。胆苦寒,点目良。 阿胶 见肺补。 桑螵蛸 见肾补。 鳖甲 咸寒属阴,入肝补阴除热,散结软坚,治肝经血分之病,为疟家要药。鳖肉凉血补阴,治疟痢,忌苋菜勿同食。 吐铁 甘酸咸寒,补肝肾益精髓。 (和)三七 见胃和。 川芎 见胆和。 泽兰 见脾和。 郁金 见肺和。 广木香 见三焦和。 延胡索 辛苦温,入肺脾心包肝,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活血利气,治诸痛,生用破血,酒炒调血。 青蒿 苦寒芬芳,入肝胆血分,除骨髓蒸热阴分伏热,清暑解秽明目,治鬼疰用子。 玫瑰花 气味甘平,香而不散,肝病用之多效,蒸露尤佳。 ţϥ 见肾和。 甘菊花 甘苦微寒,能益肺肾以制心火而平肝木,祛风除热明目,散湿痹,花小味苦者名苦薏,非真菊也。 益母草 见心包和。 萆 见胃和。 菝 见胃和。 钩藤 甘微苦微寒,除心热,主肝风相火之病,风静火息则惊痫眩晕斑疹诸症自平,祛风而不燥,中和之品,久煎则无力。 蒲黄 见心包和。 白蒺藜 辛苦温,散肝风而泻肺气,胜湿凉血破血,炒熟去刺亦能补阴。 夏枯草 辛苦微寒,散肝经之郁火,解内热散结气消瘿,治目珠夜痛,久服伤胃。 木蝴蝶 治肝气,诸书不载,近多用之,盖取木喜疏散蝴蝶善动之意尔。 柏子仁 见心和。 沉香 见命门和。 五加皮 辛苦温,顺气化痰,坚肾益精养肝,祛风胜湿,逐皮肤瘀血,疗筋骨拘挛,有火者勿服。 血竭 见心和。 琥珀 甘平,入心肝血分,又能上行使肺气下降而通膀胱,从镇坠药则安心神,从辛温药则破血生肌,从淡渗药则利窍行水,亦治目疾。 橘叶 行肝气,治痈散毒,绞汁饮。 木瓜 酸涩而温,和脾理胃,敛肺伐肝,化食止渴,调营卫利筋骨,去湿热消水胀,气脱能收,气滞能和,酸收太甚,多食病癃闭。 荠菜 见通行和。 金 见心和。 银 见心和。 铁 辛平,镇心平肝,定惊疗狂解毒。铁屑、铁精、铁绣、铁华大抵皆借金气以平木坠下,无他义也。针砂消水肿,散瘿瘤。 铜绿 酸平,吐风痰去风热,止金疮血,杀虫疗疳,损血,色青入肝,专主东方之病。 紫石英 见奇经和。 青盐 见肾和。 绛矾 入血分,能伐肝木而燥脾湿。 五灵脂 甘温纯阴,气味臊恶,入肝经血分,通利血脉,生用散血,炒用止血,除风杀虫,化痰消积,治气血诸痛一切血病。北地有鸟名号寒虫,此其屎也。酒飞去砂石用。 猪肝 入肝,诸血药中用之以为向导则可,若作膳常食有损无益。 僵蚕 见肺和。 乌贼骨 咸温,入肝肾血分,通血脉祛寒湿,治血枯涩泻痢。墨鱼肉酸平,益气通经。 龙骨 见心和。 龙齿 涩平,属木主肝,镇心安魂,治惊痫癫疾。 发 苦平,入肝肾兼能去心窍之血,补阴凉血消瘀,治诸血病及惊痫,皂角水洗 胎发尤良,能补衰涸。 (攻)莪术 辛苦温,主一切气,能通肝经聚血,破血行气,攻积通经。 三棱 苦平,力峻入肝经血分,破血中之气,散一切血瘀气结,消坚积。 姜黄 见脾攻。 红花 辛甘苦温,入肝经,破瘀活血,润燥消肿,过用能使血行不止。胭脂活血解痘毒。绛纬略得红花之力,可以养血而又借蚕丝以行经络,虚而血滞者用之最宜。 南星 辛苦温燥,入肝脾肺,治风散血,胜湿除风痰,性紧毒而不守,能攻积拔肿堕胎,得防风则不麻,制用。胆星用黄牛胆汁和,南星末入胆中风干,功用同。 大戟 见通行攻。 大黄 见胃攻。 茜草 见心包攻。 紫葳花 见心包攻。 皂角 见肺攻。 桃仁 苦平微甘,缓肝气泄血滞,通大肠血秘,治血燥经闭,热入血室无瘀慎用,泡去皮尖,炒研。桃花苦平,专于攻决,下水除痰,消积聚利二便疗疯狂,千叶者勿用。桃叶苦平,杀虫发汗。桃子辛酸甘热微毒,多食有热生痈疖有损无益。桃枭苦微温,辟邪。 青皮 辛苦温,沉降气烈,入肝胆气分,疏肝泻肺,破积消痰,最能发汗,引诸药至厥阴之分,兼入脾下饮食。 雄黄 辛温,独入厥阴气分,搜肝气散肝风,能化血为水,燥湿杀虫解百毒。雌黄功用略同。熏黄最劣不堪用。 礞石 甘咸,重坠入肝,能平肝下气,为治顽痰结癖之神药,制用。 花芷石 酸涩平,专入肝经血分,能化瘀血为水,下死胎止金疮出血。 夜明砂 辛寒,肝经血分药,活血攻血,消积明目。 虻虫 见通行攻。 蜈蚣 辛温有毒,入肝,善走能散,去风杀虫,治脐风惊痫蛇症。 Ы 甘辛有毒,属木去风,治诸风眩掉一切厥阴风木之病,去足焙用。蝎梢蝎之尾也,功用相同其力尤紧。 穿山甲 见通行攻。 (散)天麻 辛温,入肝经气分,通血脉疏痰气,治诸风掉眩,煨用。 秦艽 苦辛,祛湿散风活血,去肠胃湿热,疏肝胆滞气,治一切湿胜风淫之症。 前胡 辛甘苦寒,畅肺理脾,解膀胱肝经热邪,性阴而降,功专下气,气下则火降而痰消,能除实热,专治肝胆经风痰。 柴胡 见胆散。 羌活 见膀胱散。 防风 见膀胱散。 荆芥 辛苦温,芳香升浮,入肝经气分兼行血分,发汗散风湿,通利血脉,助脾消食,能散血中之风,清热散瘀,破结解毒,为风病血病疮家要药,风在皮里膜外者宜之。穗善升发,炒黑治血。 薄荷 见肺散。 (寒)苦参 见肾寒。 黄连 见心寒。 胡连 见心寒。 龙胆草 大苦大寒,沉阴下行,入肝胆而泻火,兼入膀胱肾经,除下焦湿热,酒浸亦能外行上行。 紫草 甘咸寒性滑,入肝心包血分,凉血活血,通二便,或用茸取其初得阳气以发痘疮。 丹皮 辛苦微寒,入心肾心包肝,善泻相火,功胜黄柏,和血凉血而生血去瘀,除热退无汗之骨蒸。 青黛 见通行寒。 射干 见肺寒。 车前子 见膀胱寒。 槐实 见大肠寒。 女贞子 甘苦凉,益肝肾除火,纯阴至静,必阴虚有火者方可用。按:女贞冬青古作二种,实一物也。 芦荟 大苦大寒,凉肝镇心,功专清热杀虫,治惊痫湿癣,波斯国木脂也。 密蒙花 甘而微寒,润肝燥,专治目疾。 秦皮 苦寒性涩,除肝热,治风湿诸痹,止痢解天蛇毒。 蕤仁 甘微寒,消风清热,和肝明目,破结痰除痞气。 川楝子 苦寒,泻肝火,导小肠膀胱之湿热,因引心包相火下行,利小便治疝杀虫,去核用,川产良。根大苦,逐蛔利大肠治疮毒。 地骨皮 见肺寒。 老鼠刺 甘微苦凉,益肝肾止渴祛风。 竹茹 见胃寒。 天竹黄 见心寒。 朱砂 见心寒。 代赭石 苦寒,入肝与心包血分,除血热养血镇虚逆,制用。 空青 甘酸寒,益肝明目,利水,真者绝少。 犀角 见胃寒。 牛黄 甘凉,清心入肝,解热利痰,凉惊通窍,治痰热惊痫胎毒诸病,中风入脏者用以入骨追风,若中腑中经者用之反引风入骨,莫之能出。犀牛之黄称犀黄,真者能透指甲,如非犀牛功力远逊。 羚羊角 苦咸寒,属木入肝肺心,清肝祛风,泻邪热,散血下气解毒。 猪胆汁 见心寒。 熊胆 见心寒。 兔肝 泻肝热明目。 蚺蛇胆 见脾寒。 牡蛎 咸微寒涩,体用皆阴,入肝肾血分,软坚化痰,收脱敛汗,清热补水,固肠利湿止渴。 蛤粉 与牡蛎同功。蛤蜊肉咸冷解酒。文蛤兼能除烦利小便。 石决明 咸凉,除肺肝风热,治骨蒸疗疡疽,明目通淋。 真珠 见心寒。 (热)蕲艾 见通行热。 肉桂 辛甘,纯阳大热,入肝肾血分,补命门相火之不足,能抑肝风而扶脾土,引无根之火降而归元,治痼冷沉寒,疏通血脉,发汗去营卫风寒。 吴茱萸 辛苦大热,疏肝燥脾,温中下气除湿,去痰解郁杀虫,开腠理逐风寒,治冲脉为病气逆里急,性虽热而能引热下行,利大肠壅气,下产后余血,汤泡去苦汁用。 炮姜 见通行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