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类别:
古代言情
作者:
未晞字数:1960更新时间:21/08/30 15:10:05
这几日常呆在山洞里,姚自明心急如焚。因为皇后托付给他的战袍还在山外的树林里藏着,也不知道敌军发现没?想来想去,还是去看看为好,哪知道中了敌军圈套,把藏身之所给暴露了。山洞里一片恐慌,赵云龙急中生智砍杀了一位将士并毁其容貌。众将士对此纷纷感到害怕,万一哪天就轮到自己了怎么办,还是跑了再说吧。
赵云龙让司空鸿宇与已死将士换了衣服,然后秘密护送他出了山洞。潜军以为死者就是司空鸿宇,纷纷上前抢死尸以邀军功。
此时的缪国皇宫已经是暗潮汹涌。白满川心神不宁,太后也是寝食难安。
“蓉儿,蓉儿,哀家这几天右眼总是跳个不停。哀家觉得皇上出事了。”
“太后你多想了,皇上呆在御书房好好的怎么会出事呢?”
“对呀,怎么会出事呢?”太后抚着胸口准备躺下,刚碰到枕头,她又开始胡思乱想起来“不对不对,完全不对。”
蓉儿一脸疑惑“太后,哪里不对?”
“哪都不对。郁晞说皇上旧病复发,都这么长了,应该好了。然而哀家的皇儿至今还没出来。唯一的可能就是他又犯病了,现在一定很难受。不行不行。皇儿这么难受,为娘的一定要去看看他。”
越是这么想越是感到后怕,太后慌忙起身,顾不得穿上袍子就往御书房走。蓉儿快步上前紧随其后。白满川听小旺子说太后正在前往御书房的途中。顿时脸色大变,顾不上疲惫的身子,急忙走小路上去。
幸运的是她终于在御书房门口见到了太后,情急之下白满川扑通跪倒在地“母后,天色已晚,您先回宫休息吧,皇上,儿臣来照顾。”
“皇后,哀家今天心神不宁,想见见皇儿。见不到他哀家不放心。”
“可是皇上已经歇下,母后要不要明天再来?”
“不行”太后抚着心口说:“哀家要见见他。皇后为何要阻止?”
“这……”的确,做娘的看儿子天经地义,白满川一时间想不到阻止的理由。这下太后勃然大怒“白满川,哀家要见皇上,大臣们也要见皇上。你为何再三阻挠?难道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吗?啊!”
“太后……”
“住嘴!来人!开门!”
侍卫们你看我,我看你不知开还是不开,这下太后暴跳如雷。自己上前推开御书房门,这一开,差点昏倒在地。稍稍平复后狂怒:“白满川,皇上呢?你把皇上弄哪里去了,你这个妖妇,难不成要篡位吗?”
白满川自知无言以对只得下跪“儿臣确有苦衷,求母后恕罪。”
“恕罪?你把皇上藏起来了,还要哀家恕罪!来人啊,把皇后的凤印摘去打入冷宫,并全力寻找皇上的下落!”
就在此时边关传来消息“报——太后不好了,皇上在边关被潜国虏去。对方要求割让永州一地并赔偿黄金万两才能赎回皇上的尸体。否则鞭尸百遍挂在城门示众!”
“什么?”太后一时气血攻心一病不起。皇后又被废除,整个朝廷乱作一团。而此时司空鸿宇身边只剩赵云龙,姚自明两人。说起姚自明,司空鸿宇就一肚子火,他抓起他的衣领大吼道:“姚自明,朕看你今天偷溜出去,之后敌军就找到了这里。你告诉朕,去了哪里!”
姚自明一脸委屈闷哼了一声“皇上是在怀疑我吗?”
“你说呢?”
“好,不过让你失望了。我之所以出去全都是为了皇后娘娘,而娘娘是为了你!上次贸然闯入军营实属无奈,只因为受人所托不得不做罢了。”
这下司空鸿宇也疑惑了“什么,朕不懂你在说些什么?”
姚自明缓缓拿出一个包袱,打开一看,里面叠着一条战袍。华丽丽的战袍,威风凛凛飘在沙尘上。仔细一瞧才发现袖子里整整齐齐绣了一首诗:
宫门深深锁青藤,庭院柏柏难承恩。
有心千里来相问,变身松柏伴青藤。
这首诗听上去像是情诗,而且既然是皇后写给皇上的,赵云龙下意识地走开了。司空鸿宇嘴角一翘大赞道:“好,朕的皇后真是深藏不露。”
这下赵云龙不明白了,这皇后写了首什么诗至于皇上如此夸奖。司空鸿宇神秘一笑:“你知道这首诗的意思吗?”
这么一问,赵云龙更是摸不着头脑。
“哈哈,这是一首藏头诗,你把每行首字连起来读就知道了。”
赵云龙读了一遍才知道原来皇后想说宫廷有变“皇上,宫里发生变动了,咱们该怎么办?”
司空鸿宇正准备开口,姚自明突然急冲冲跑来“皇,皇上不好了,大事不妙。”
“什么事,快说。”
“潜国士兵进了山洞,以为捉住了皇上,纷纷邀功。如今潜国还派使臣去我朝谈判。说是要我朝割让永州以及赔偿黄金万两才能调回皇上的尸体。”
“什么!”司空鸿宇双拳紧握,脸冒青筋“不好,朕御驾亲征是机密,如此一来朝廷将会大乱。要是他们真以为朕死了,势必引起权力之争。”
赵云龙提议:“皇上,依臣之见。我们还是尽快赶回皇宫吧,只要与皇后娘娘汇合那么谣言就不攻自破了。”
“你说的没错,时日不多,快跟朕走。”
“皇上,那草民怎么办?朝廷的兵器还没结果呢。”
司空鸿宇看了看姚自明“朕给你个戴罪立功的机会,你尽快去找莫友。如果他真的打出了数万把兵器就帮着他把兵器运回来,如果没有的话就把他押回来见朕。必要时也可先斩后奏。”
“是”姚自明立马走人。
赵云龙心中无奈,戴罪立功?看来皇室是死要面子打死也不承认引敌入洞跟他有关系,可怜的姚自明为了取他的战袍差点丢了性命不落好反惹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