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类别:
古代言情
作者:
未晞字数:1965更新时间:21/08/30 15:10:06
白菲卿一听这话差点没跳起来,直指着两人的鼻梁大骂道:“混账,你们几个混蛋,本宫根本就不认识你们,何曾入过青楼。你们这是污蔑。一定是白满川给了你们好处然后逼你们这么说的。太后,你不要听他们瞎说,青楼女子是白满川才对,我有证据,我有证据证明她才是青楼女子。”
由于激动过度,白菲卿整个人都是哆嗦的,她哆哆嗦嗦将卖身契递给太后看。太后一看果然有此事,脸色大变。质问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们给哀家一个合理的解释。”
白满川一把抢过她手里的卖身契说道“太后,你看清楚了吗。这张可是卖身契,上面白纸黑字写的很清楚。而且有红妈作证,白嫔确实出自青楼。白嫔你还有什么好说!”
“你胡说,这张是你的卖身契。你才是王满川,太后你别听这个女人瞎说。她是狐狸精,她最会狡辩了。”白菲卿直指着白满川的鼻子大骂道。
白满川狠狠抓着她的手反问道:“白嫔,你说这是本宫的卖身契。那本宫倒要问问你,既然是我的卖身契为何在你手上?还有本宫出嫁前是县令的女儿,试问一个千金小姐衣食无忧何必沦落到青楼。反倒是你,你是王田的女儿,永州人都知道。这个王田好赌成性,曾经卖女儿抵债。这么说起来,你觉得谁比较有说服力呢?”
“你!”白菲卿气的说不出话来,撅着嘴埋怨父亲。都怪父亲当时要这个女人替她入宫,现在倒好,让她顶替了所有的身份。她现在是百口莫辩,也不能辩。如此大的黑锅背在身上,哎呀真是急死了,该怎么说好呢。
见她半天不说话,太后开了口“好了,此事关系重大,而且疑点重重。哀家决定容后再议。蓉儿,传令下去,这件事不能再议,如果听见谁在背后说三道四,就杖毙。好了,没什么事的话就各回各宫。”这句话表面是对蓉儿说,但太后的眼睛一直盯着白满川看。
白满川倒吸了一口凉气,不情愿的退下。
经过太后这么一说,宫里的谣言也在此散去。可恶,白满川愤愤地敲着桌子,那一声充满了怨恨与不屑。花伊听得瑟瑟发抖,心想着娘娘出了什么事为何发这么大的脾气。她以前从没见过娘娘发火。
“娘娘,您要不要喝口茶?”花伊端着茶走过去,不经意发现白满川那双凶狠的眼神,吓得差点把茶洒了。
“花伊,本宫这个样子很可怕吗,为何你吓成这样?”
“不是,娘娘今日心情不好。脸色差也是再说难免的。”
脸色?白满川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脸蛋,镜子上一照才发现多日不见,自己的皮肤黄了不少。摸上去干煸枯燥,没有少女的光泽。这是怎么回事,莫非西域碟碟花的毒已经蔓延全身了?越想越害怕,越害怕就越生气。哼,我就算是死也要拉着白菲卿一起。这个太后说什么疑点重重分明就是不相信我。看来我还得加把劲。
“花伊,本宫要你办件事。”
白满川对着花伊小声说着,花伊听得胆战心惊“娘娘,这不太好吧?”
“本宫知道这样是为难了你一点。所以帮不帮不勉强你。只是太后怀疑本宫的身份,一旦本宫失势,你就会像欢谣一样永远困在冷宫里,对着一群疯疯癫癫的恶婆娘。如果你想要这么样的生活的话,那本宫就不勉强你了。”
花伊是聪明人,白满川说了这么多哪是让她自己选,还不是想要她听从她。既然娘娘有命,她这个做宫女的只好听从了“奴婢听从娘娘安排。只是太后会信吗?”
“她不会信。”
“啊,那还要这么做?”
“她不信又如何,只要白菲卿低头就行。你且照着办吧。剩下的事情本宫自会处理。”
白满川躺在床上盘算着今天太后的一举一动。这个老太婆看着他们两个女人争论,毫无表情。很镇定而且看不出任何细微变化。想她入宫大半辈子应该是练就了老谋深算的本领。要想这么容易让她相信是不可能的。她一定会怀疑到她头上的。
没错,白满川的猜测是对的。这会太后已经开始怀疑了“蓉儿,你说今天皇后与白嫔的对话,谁才是真正的青楼女子?”
“奴婢不太清楚。”
“哦,是不太清楚还是不敢议论?”
被太后看穿心事的蓉儿低着头,不说话。
“蓉儿,你是哀家的陪嫁丫鬟,哀家对你信任有加。有什么事直说便是,哀家不会责怪于你。”
“太后心里已经有数了,不用奴婢揣测了。”
“那你说说,哀家在怀疑谁?”
“太后是在怀疑皇后娘娘。”蓉儿知道太后其实是希望两位娘娘都是,这样一来可以以此为借口将他们铲除掉,然后梁才人顺理成章登上后位。她的儿子就是太子,那么他们梁家将不断壮大起来。这些,蓉儿都知道,她从小跟着太后,对于他们家太后的心思是知根知底的。只是身份有别,她不能明说出来。
太后一听哈哈大笑“蓉儿,你只说对了一半。哀家确实怀疑郁晞皇后,不过同样也不想白嫔好过。你知道哀家为什么怀疑皇后吗?”
“奴婢不知。”
“还记得她找来的那两个证人吗。他们浑身发抖好像很害怕的样子,当皇后问他们可曾认识眼前这个人时,他们看都不看就说了一大证词。这些所谓的证词流利有逻辑感像是之前就编好的,可惜他们太紧张了,说这些话的时候非常心虚底气不足。应该是受人指使。你觉得是谁指使的?”
“太后是说皇后?”
“她带足人证指证白嫔不就是想置她于死地嘛。她心虚了,她害怕白嫔先置她于死地,所以恶人先告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