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译文】

类别:其他 作者:刘尚慈译注字数:1304更新时间:23/03/24 10:05:50
鲁隐公三年,春天,周历二月,己巳这天,发生日食。为什么要记载日食呢?为了记载怪异的事件。发生日食,为什么有时记载日期,有时不记载日期,有时注明是初一这天,有时又不注明是初一这天呢?比如说:某月某日是初一,这天发生了日食,这种情况就叫作“食正朔”。而有时注明日期,有时不注明日期,是因为日食发生的时间有时靠前,有时靠后。靠前发生日食的初一在前,靠后的初一在后。 三月,庚戌这天,周平王死了。为什么不记载葬礼的日期呢?因为天子只记载死期不记载葬期,天子的葬期有一定的时限规定。诸侯死了要记载死期也要记载葬期,因为天子在,他们的葬期没有一定的时限。为什么人死了有时说“崩”,有时说“薨”呢?是为了别尊卑,天子死要说“崩”,诸侯死要说“薨”,大夫死说“卒”,士人死只能说“不禄”。 夏天,四月,辛卯这天,尹氏死了。尹氏是什么人?是周天子的大夫。为什么不称他的名字而称尹氏呢?是贬低他。为什么要贬低他呢?因为要讥讽他世代承袭为卿大夫。世代承袭为卿大夫是不合于礼的。鲁国以外的大夫的死,《春秋》 是不记载的,这里为什么要记载尹氏的死呢?因为周平王死时,尹氏曾以主人的身份接待过鲁隐公和诸侯。 秋天,武氏子来鲁国求取为周平王助丧的财物。武氏子是什么人?是周天子的大夫。为什么不称他的名字而称他武氏子呢?是谴责他。为什么要谴责他呢?因为他父亲虽然死了,但他并没有得到继承父位的正式命令。为什么不说派遣呢?嗣王还处在周平王丧期,没有正式即位为天子。武氏子来鲁国求助丧的财物,为什么要记载呢?是谴责这件事。为什么要谴责这件事呢?因为办丧事不应该向别人求取财物资助,求取助丧财物是不合于礼的。这个道理对于所有的诸侯也是适宜的。 八月,庚辰这天,宋缪公死了。 冬天,十二月,齐侯与郑伯在齐国的石门这个地方盟会。 癸未这天,安葬了宋缪公。举行葬礼为什么有的记载日期,有的不记载日期呢?不到葬期提前人葬并写出葬礼日期的,表示急于入葬;不到葬期提前入葬,又不写出日期的,表示不能以礼葬;超过葬期入葬并写明日期,表示哀痛贤君不能按时入葬;超过葬期入葬又不写明日期,这是说不能按时入葬;按时入葬而不写出日期,这是正规的葬礼;按时入葬并写明日期,表示潜伏着危机不能得到安息。宋缪公按时入葬并写明了葬礼的日期,有什么危机呢?宋宣公曾经对缪公说:“我对儿子与夷的爱,还不如对你的爱,我认为作为社稷宗庙的主人,与夷远不如你,你何不就做宋国国君呢?”宋宣公死后,缪公立为国君。后来,缪公将他的两个儿子庄公冯和左师勃逐出宋国,并对他们说:“你们虽然是我的儿子,但我活着时不要再来见我;我死了,也不要来哭我。”与夷听到后,就对缪公说:“先君之所以不把国家交给我,而把国家交给您,是认为您可以做好社稷宗庙的主人。现在您将自己的两个儿子驱逐,准备把家交还给我与夷,这并不是先君的本意。何况,假如儿子可以驱逐,那么先君恐怕也把我赶走了。”缪公说:“先君不驱逐你的原因是可以理解的。我在国君这个位置上,仅仅是摄政,最终还是要把国家交还给你与夷的。”缪公死后,庄公冯终于杀了与夷。所以,君子一定要遵守把君位传给儿子的法度,宋国的涡乱,就是宋宣公造成的。 隐公(元年~十一年) 隐公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