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译文】

类别:其他 作者:刘尚慈译注字数:1225更新时间:23/03/24 10:06:05
鲁庄公四年,春天,周历二月,鲁桓公夫人姜氏在祝丘这个地方宴请齐襄公。 三月,纪伯姬死了。 夏天,齐侯、陈侯、郑伯在垂这个地方会面。 纪国国君永远离开了他的国家。为什么永远离开呢?因为纪国灭亡了。谁灭了纪国?齐国灭了纪国。为什么不说齐国灭亡了纪国呢?是为了替齐襄公避讳。《春秋》只为贤良的人避讳,齐襄公有什么贤良呢?他为祖先报了仇。报什么仇?齐襄公远祖的仇。当年齐哀公被周天子煮杀了,就是纪侯进的谮言。以齐襄公现在的作为来看,他侍奉祖先的心算是尽到了。为什么说尽到了呢?齐襄公准备向纪国复仇,先去占卜,卦上说:“军队要丧失一半。”齐襄公对占卜的人说:“我就是战死了,也不算不吉利。”齐襄公的先祖有几世了?九世了。已过九世还可以报仇吗?即使是过了百世也可以报仇。大夫家的仇也可以吗?回答是:“不可以!”国君的仇为什么就可以呢?因为历代国君是一个整体,先代国君的耻辱就是现在国君的耻辱,现在国君的耻辱就是先代国君的耻辱。历代国君为什么是一个整体呢?因为国君以国家为体,诸侯的爵位世代相传,所以历代国君是一个整体。现在纪国的国君并没有罪,这不是迁怒于他吗?回答说:“不是这样。”假如古时候有贤明的天子,那么纪侯一定会被诛杀,也必然没有纪国了。纪侯之所以没有被诛杀,到现在还有纪国,就是因为没有贤明的天子。古时候,诸侯之间一定有聚会的事,有互相朝见访问的制度,打招呼或告辞的时候,一定要称烦对方先代国君的优秀品质,来相互接近。然而,齐国国君与纪国国君会面时大家都不高兴,简直不能同时存在于天底下,所以想要灭掉纪国的人,就不能不灭掉纪国了。如果有贤明的天子在,那么齐襄公能够这样行事吗?回答是:“不可能!”既然不可能,那么齐襄公为什么能这样干呢?因为在上没有贤明的天子,在下没有主持一方的诸侯之长,只要凭着祖先的恩仇,就可以这样干了。 六月,乙丑这天,齐侯安葬了纪国国君的夫人纪伯姬。《春秋》是不记载鲁国以外的夫人的葬礼的,这里为什么记载?是怜悯她。为什么怜悯她呢?因为她的国家灭亡了。只能迁到齐国来安葬。齐国灭纪国是报仇,为什么还要安葬纪伯姬呢?齐国灭掉它应该灭掉的,安葬它应该安葬的。这里安葬纪伯姬为什么说是应该安葬的呢?因为报仇,并不是要把人都杀光,只要驱逐就行了。齐国认为即使遇到纪国国君的灵枢,也要安葬他的。 秋天,七月。 冬天,鲁庄公和齐国人在郜这个地方狩猎。鲁庄公为什么要与地位低下的“人”一起狩猎呢?其实那“人”就是齐侯。是齐侯那么为什么称他为“人”呢?是避讳说与仇人狩猎。在这以前已经有过这样的事,在这以后也有过这样的事,那么为什么只对这件事指责呢?对于与仇人交往,只谴责一次就算了,所以要选择其中最严重的一件事来谴责,那么最严重的莫过于与仇人一起狩猎了。与仇人交往,为什么只谴责一次就算了呢?因为与仇人随时都可能发生交往的事情,如果只要交往了就大肆指责,那么将指责不完,所以指责一次就算了,其余的无论轻重,都与无仇一样对待。 庄公(元年~三十二年) 庄公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