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译文】
类别:
其他
作者:
刘尚慈译注字数:1060更新时间:23/03/24 10:06:25
鲁僖公四年,春天,周历正月,僖公会同齐侯、宋公、陈侯、卫侠、郑伯、许男、曹伯入侵蔡国。蔡国“溃”。“溃”是什么意思?就是下面反叛上面。全国的叛乱叫“溃”,一个城邑的叛乱叫“叛”。入侵蔡国的军队接着又去征伐楚国。到了楚国的陉这个地方,临时驻扎下来。这里为什么说在陉这个地方临时驻扎呢?因为有所等待。等待什么人?等待楚国的大夫屈完。
夏天,许国国君新臣死了。
楚国的屈完来到诸侯军队中结盟,在召陵这个地方结盟。屈完是什么人?是楚国的大夫。为什么不说派遣呢?因为尊重屈完。为什么尊重屈完呢?因为把他看成与齐桓公对等的结盟者。这里说在诸侯军队中盟会,又说在召陵这个地方盟会是什么意思?因为这时军队已经退到召陵了。军队在召陵,那么为什么要两次说盟会呢?是为楚国的屈服表示高兴。为什么说为楚国的屈服表示高兴呢?因为有王的时候楚国最后服从;没有王的时候,楚国就最先反叛,他们是夷狄。中原各国屡次受到侵犯,就是因为南方的夷人和北方的狄人交替为害,中原各国的生存就像还没有断绝的一根线一样。齐桓公拯救中原各国,抵御南夷北狄,终于使楚国屈服,他用这些业绩成就了王的事业。这里说“来”是什么意思?是表示赞成齐桓公成为霸主。在这以前有过这类事情,在这以后也会有这类事情,那么为什么独独在这件事上赞成齐桓公成为霸主呢?因为齐桓公多次尊王攘夷的功绩,都没有比这次使楚国屈服更大的了。
齐国人拘囚了陈国的袁涛塗。袁涛塗有什么罪?他改变了军队的行进路线。他怎样改变了军队的行进路线呢?袁涛塗对齐桓公说:“国君既然已经使南夷屈服了,为什么不调转军队沿着海边向东而行,使东夷屈服了再回国呢?”齐桓公说:“好!”于是调转军队,沿着海边向东而行,结果,大部分军队都陷入沼泽地里。齐桓公回过头,把袁涛塗抓起来。拘捕人的为什么有时称“侯”,有时称“人”呢?拘捕人的称“侯”,是属于方伯的讨伐;拘捕人的称“人”,就不属于方伯的讨伐。这次拘捕的是有罪的人,为什么不能算方伯的讨伐呢?古代周公东征时,西边的国家就有怨言;西征时,东边的国家就有怨言。这次齐桓公向陈国借道征伐楚国,但是陈国人都不想让军队返回时从自己的国家经过,这是军队纪律不严的缘故。不整顿自己的军队而抓袁涛塗,古代方伯的征伐,就不是这样的。
秋天,鲁僖公和江人、黄人一起讨伐陈国。
八月,鲁僖公从讨伐楚国的战场上回来。楚国已经屈服了,为什么又从讨伐楚国的战场上回来呢?因为楚国背叛了盟誓。
安葬许穆公。
冬天,十二月,鲁国大夫公孙慈率领军队会同齐国、宋国、卫国、郑国、许国、曹国的军队共同入侵陈国。
僖公(元年~三十三年) 僖公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