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于众同分,诸行本无今有,假立为生。
何等为老?
谓于众同分,诸行相续变异,假立为老。
何等为住?
谓于众同分,诸行相续不变坏,假立为住。
何等无常?
谓于众同分,诸行相续变坏,假立无常。
何等名身?
谓于诸法,自性增言,假立名身。
何等句身?
谓于诸法,差别增言,假立句身。
何等文身?
谓于彼二所依诸字,假立文身。此言文者能彰彼二故,此又名显,能显彼义故,此复名字,无异转故。
何等异生性?
谓于圣法不得假立异生性。
何等流转?
谓于因果相续不断,假立流转。
何等定异?
谓于因果种种差别,假立定异。
何等相应?
谓于因果相称,假立相应。
何等势速?
谓于因果迅疾流转,假立势速。
何等次第?
谓于因果一一流转,假立次第。
何等为时?
谓于因果相续流转,假立为时。
何等为方?
谓于东西南北四维上下因果差别,假立为方。
何等为数?
谓于诸行一一差别,假立为数。
何等和合?
谓于因果众缘集会,假立和合。
云何建立识蕴?谓心、意、识差别。
何等为心?
谓蕴界处习气所熏,一切种子阿赖耶识,亦名异熟识,亦名阿陀那识,以能积集诸习气故。
何等为意?
谓一切时缘阿赖耶识,思度为性,与四烦恼恒相应,谓∶我见、我爱、我慢、无明。
此意遍行一切善、不善、无记位,唯除圣道现前,若处灭尽定及在无学地。
又六识以无间灭识为意。
何等为识?谓六识身∶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何等眼识?谓依眼缘色了别为性。
何等耳识?谓依耳缘声了别为性。
何等鼻识?谓依鼻缘香了别为性。
何等舌识?谓依舌缘味了别为性。
何等身识?谓依身缘触了别为性。
何等意识?谓依意缘法了别为性
云何建立界。谓∶
色蕴即十界,眼界、色界、耳界、声界、鼻界、香界、舌界、味界、身界、触界。及法界一分。
受蕴想蕴行蕴即法界一分。
识蕴即七识界,谓眼等六识界及意界。 何等界法?蕴不摄耶?谓法界中诸无为法。此无为法复有八种。
谓善法真如、不善法真如、无记法真如、虚空、非择灭、择灭、不动及想受灭。
何等善法真如?
谓无我性,亦名空性、无相、实际、胜义、法界。
何故真如说名真如? 谓彼自性无变异故。
何故真如名无我性?离二我故。
何故真如名为空性?一切杂染所不行故。
何故真如名为无相?以一切相皆寂静故。
何故真如名为实际?以无颠倒所缘性故。
何故真如名为胜义?最胜圣智所行处故。
何故真如名为法界。一切声闻独觉诸佛妙法所依相故。
如善法真如,当知不善法真如、无记法真如亦尔。
何等虚空? 谓无色性容受一切所作业故。
何等非择灭?谓是灭非离系。
何等择灭? 谓是灭是离系。
何等不动? 谓已离遍净欲。未离上欲苦乐灭。
何等想受灭?
谓已离无所有处欲,超过有顶暂息想。作意为先故,诸不恒行心心所灭,及恒行一分心心所灭。
又若五种色,若受想行蕴及此所说八无为法。如是十六总名法界。
云何建立处?谓∶十色界即十色处,
七识界即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