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道理诸蕴界处三法所摄,谓∶
色蕴、法界、意处。
如说眼及眼界,若有眼亦眼界耶?设有眼界亦眼耶?
或有眼非眼界,谓阿罗汉最后眼。
或有眼界非眼,谓处卵[谷-禾+卵]羯逻蓝时,頞部昙时,闭尸时,在母腹中若不得眼,设得已失,若生无色异生所有眼因。
或有眼亦眼界,谓所余位。
或有无眼无眼界,谓已入无余依涅槃界,及诸圣者生无色界,
如眼与眼界。如是耳鼻舌身与耳等界。随其所应尽当知。
若有意亦意界耶?设有意界亦意耶?
或有意非意界,谓阿罗汉最后意。
或有意界非意,谓处灭定者所有意因。
或有意亦意界。谓所余位。
或有无意无意界。谓已入无余依涅槃界。
若生长彼地。即用彼地眼还见彼地色耶?
或有即用彼地眼还见彼地色。
或复余地。谓生长欲界用色廛眼见欲廛色,或用色廛上地眼见下地色。
如以眼对色,如是以耳对声。如生长欲界,如是生长色界。
若生长欲界,即以欲廛鼻舌身。还嗅尝觉欲廛香味触。若生长色界。即以色廛身。还觉自地 触;彼界自性定无香味,离段食贪故,由此道理亦无鼻舌两识。
若生长欲界,即以欲廛意知三界法及无漏法。如生长欲界。如是生长色界。
若生长无色界。以无色廛意,知无色廛自地法及无漏法。若以无漏意知三界法及无漏法。
何故诸蕴如是次第?
由识住故,谓四识住及识。
又前为后依故,如其色相而领受故,如所领受而了知故,如所了知而思作故,如所思作随 彼彼处而了别故。
又由染污清净故,谓若于是处而起染净,若由领受取相造作故。
染污清净。若所染污及所清净。
由此理故说蕴次第
何故诸界如是次第?由随世事差别转故。云何世事差别而转?谓诸世间最初相见,既相见已更相问讯,既问讯已即受沐浴涂香花鬘,次受种种上妙饮食,次受种种卧具侍女,然后意界处处分别。以内界次第故建立外界,随此次第建立识界,如界次第,处亦如是。
蕴义云何?
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劣,若胜,若远,若近。彼一切略说一色蕴,积聚义故,如财货蕴,如是乃至识蕴。又苦相广大故名为蕴,如大材蕴。如契经言,如是纯大苦蕴集故。又荷杂染担故名为蕴,如肩荷担。
界义云何?
一切法种子义,又能持自相义,又能持因果性义,又摄持一切法差别义。
处义云何?识生长门义是处义。如佛所说∶
色如聚沫。
受如浮泡。
想如阳焰。
行如芭蕉。
识如幻化。
以何义故色如聚沫乃至识如幻化?以无我故,离净故,少味故,不坚故,不实故。
大乘阿毗达磨集论卷第一
大乘阿毗达磨集论卷第二
无著菩萨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本事分中三法品第一之二 复次蕴界处广分别云何?嗢柁南曰∶ 实有性等所知等, 色等漏等已生等; 过去世等诸缘等, 云何几种为何义?
蕴界处中云何实有?几是实有?为何义故观实有耶?
谓不待名言,此余根境,是实有义。
一切皆是实有。
为舍执着实有我故,观察实有。
云何假有?几是假有?为何义故观假有耶?
谓待名言,此余根境,是假有义。
一切皆是假有。
为舍执着实有我故,观察假有。
云何世俗有?几是世俗有?为何义故观世俗有耶?
谓杂染所缘是世俗有义。
一切皆是世俗有。
为舍执着杂染相我故,观察世俗有。
云何胜义有? 几是胜义有?为何义故观胜义有耶?
谓清净所缘。是胜义有义。
一切皆是胜义有。
为舍执着清净相我故,观察胜义有。
云何所知?几是所知?为何义故观所知耶?
谓所知有五种∶一色
二心
三心所有法
四心不相应行
五无为。
若于是处杂染清净,若所杂染及所清净,若能杂染及能清净,
若于此分位,若此清净性,由依此故一切皆是所知。
此中∶
色谓色蕴、十色界、十色处。及法界法处所摄诸色。
心谓识蕴、七识界及意处。
心所有法谓受蕴、想蕴、相应行蕴。及法界法处一分。
心不相应行谓不相应行蕴及法界法处一分。
无为谓法界法处一分。
又所知法者谓∶胜解智所行故、道理智所行故、不散智所行故、内证智所行故、他性智所行故、下智所行故、上智所行故、厌患智所行故、不起智所行故、无生智所行故、智智所行故、究竟智所行故、大义智所行故,是所知义。
一切皆是所知。
为舍执着知者、见者、我故,观察所知。 云何所识?几是所识?为何义故观所识耶?
谓无分别故、有分别故、因故转故相故、相所生故、能治所治故、微细差别故是所识义。一切皆是所识。
为舍执着能见者等我故,观察所识。
云何所通达?几是所通达?为何义故观所通达耶?
谓转变故、随闻故、入行故、来故、往故、出离故,是所通达义。
一切皆是所通达。
为舍执著有威德我故,观察所通达。
云何有色?几是有色?为何义故观有色耶?
谓色自性故、依大种故、憙集故、有方所故、处遍满故、方所可说故、方处所行故、二同所行故、相属故、随逐故。显了故、变坏故、显示故、积集建立故、外门故、内门故、长远故、分限故、暂时故、示现故。是有色义。
一切皆是有色。
或随所应,为舍执著有色我故,观察有色。
云何无色?几是无色?为何义故观无色耶?
谓有色相违是无色义。
一切皆是无色。
或随所应, 为舍执着无色我故, 观察无色。
云何有见?几是有见?为何义故观有见耶?
谓眼所行境是有见义,余差别如有色说。
一切皆是有见。
或随所应。为舍执着眼境我故。观察有见
云何无见?几是无见?为何义故观无见耶?
谓有见相违是无见义。
一切皆是无见。
或随所应,为舍执着非眼境我故,观察无见。
云何有对?几是有对?为何义故观有对耶?
谓诸有见者皆是有对,又三因故说名有对,谓种类故、积集故、不修治故。
种类者,谓诸色法互为能碍互为所碍。
积集者,谓极微已上。
不修治者,谓非三摩地自在转色。
又损害依处是有对义。
一切皆是有对。
或随所应,为舍执著不遍行我故,观察有对。 云何无对?几是无对?为何义故观无对耶?
谓有对相违是无对义。
一切皆是无对。
或随所应,为舍执著遍行我故,观察无对。
云何有漏?几是有漏?为何义故观有漏耶?
谓漏自性故、漏相属故、漏所缚故、漏所随故、漏随顺故、漏种类故,是有漏义。
五取蕴、十五界、十处全及三界二处少分,是有漏。
为舍执着漏合我故,观察有漏。
云何无漏?几是无漏?为何义故观无漏耶?
谓有漏相违是无漏义。
五无取蕴全及三界二处少分,是无漏
为舍执着离漏我故,观察无漏。
云何有诤?几是有诤?为何义故观有诤耶?
谓依如是贪嗔痴故,执持刀杖发起一切斗讼违诤,彼自性故、彼相属故、彼所缚故、彼所随故、彼随顺故、彼种类故、是有诤义、
乃至有漏有尔所量,有诤亦尔。
为舍执着诤合我故,观察有诤。
云何无诤?几是无诤?为何义故观无诤耶?
谓有诤相违是无诤义。
乃至无漏有尔所量,无诤亦尔。
为舍执着离诤我故,观察无诤。
云何有染?几是有染?为何义故观有染耶?
谓衣如是贪嗔痴故,染着后有自身,彼自性故、彼相属故、彼所缚故、彼随逐故、彼随顺故、彼种类故、是有染义。
乃至有诤有尔所量,有染亦尔。
为舍执着染合我故,观察有染。
云何无染?几是无染?为何义故观无染耶?
谓有染相违是无染义。
乃至无诤有尔所量,无染亦尔。
为舍执着离染我故,观察无染。
云何依耽嗜?几是依耽嗜?为何义故观依耽嗜耶?
谓依如是贪嗔痴故染着五欲,彼自性故、彼相属故、彼所缚故、彼随逐故、彼随顺故、彼种类故,是依耽嗜义。
乃至有染有尔所量,依耽嗜亦尔。
为舍执着耽嗜合我故,观察依耽嗜。
云何依出离?几是依出离?为何义故观依出离耶?
谓依耽嗜相违是依出离义。
乃至无染有尔所量。出离亦尔。
为舍执着离耽嗜我故,观察出离。
云何有为?几是有为?为何义故观有为耶?
谓若法有生灭住异,可知是有为义。
一切皆是有为,唯除法界法处一分。
为舍执着无常我故,观察有为。
云何无为?几是无为?为何义故观无为耶?
谓有为相违是无为义。
法界法处一分是无为。
为舍执着常住我故,观察无为。
无取五蕴当言有为?当言无为?
彼不应言有为无为,何以故?诸业烦恼所不为故,不应言有为;随欲现前不现前故,不应言无为。如世尊说∶法有二种。谓有为、无为;云何今说此法非有为非无为。
若由此义说名有为,不以此义说名无为。
若由此义说名无为,不以此义说名有为。
依此道理唯说二种。
云何世间?几是世间?为何义故观世间耶?
谓三界所摄及出世智后所得,似彼显现,是世间义。
诸蕴一分、十五界十处全。及三界二处一分是世间。
为舍执着世依我故,观察世间。
云何出世?几是出世?为何义故观出世耶?
谓能对治三界、无颠倒、无戏论、无分别故,是无分别出世间义。又出世后所得亦名出世,依止出世故是出世义。
诸蕴一分及三界二处一分是出世。
为舍执着独存我故,观察出世。
云何已生?几是已生?为何义故观已生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