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刊定众经目录 第一卷
类别:
其他
作者:
唐明 等撰字数:17186更新时间:23/03/24 10:23:06
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序
大唐天后敕佛授记寺沙门明佺等撰
窃以。真谛俗谛。藉文字而方显。正法像法。由护持而获存。所以得万劫流通四生利益。我大周天策金轮圣神皇帝陛下。道着恒劫。位邻上忍。乘本愿而下生。演大悲而广济。金轮腾转。化偃四洲。宝马飞行。声覃八表。莫不齐之以五戒十善。运之以三乘六度。帝王能事。毕践无遗。菩萨法门。周行莫怠。绍隆之意。与金刚而等坚。弘誓之心。共虚空而比大。圣情以教为悟本。法是佛师。出苦海之津梁。导迷涂之眼目。务欲令疑伪不杂住持可久。乃下明制。普令详择。存其正经。去其伪本。谨按梁朝释僧皎释僧佑释宝唱。隋朝僧法经等所撰一切经目录。隋朝翻经学士费长房所撰开皇三宝录。唐朝僧道宣所撰内典录等。已编入正目。大小乘经律论。并贤圣集传。合二千一百四十六部。六千二百三十五卷。其后唐朝至圣朝。新译经论。及有虽是前代旧翻而未经入目。并虽已入目。而错注疑伪。审共详挍。事须改正者。前后三件。大小乘经律论。合一千四百七十部。二千四百六卷。悉依明旨。咸编正目。今新入正目。及旧入正目。大小乘经律论。并贤圣集传。都合三千六百一十六部。八千六百四十一卷。其间有名阙本。有本失译。见行入藏。及翻译单重。三藏不同。两乘各异。并备出条件。撰为目录。合一十四卷。号之曰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其伪经既不是正经。伪目岂同于正目。编之卷次。窃将未允。然恐须明示远近。故别为一轴传写焉
大小乘经律论。及贤圣集传。合三千六百一十六部。八千六百四十一卷。其见定入藏流行部卷。不在此数 大乘单译经目 卷第一(二百八十三部五百二十五卷) 大乘重译经目之一 卷第二(一百八十部一千三百九十卷) 大乘重译经目之二 卷第三(一百六十八部三百三十八卷) 大乘重译经目之三 卷第四(一百八十部四百二十一卷) 大乘重译经目之四 卷第五(一百六十八部三百六十五卷) 大乘律大乘论目 卷第六(一百五十二部七百一十六卷) 小乘单译经目 卷第七(三百二十三部四百一十九卷) 小乘重译经目之一 卷第八(三百七十七部八百四十六卷) 小乘重译经目之二 卷第九(二百七十九部三百八十一卷) 小乘律论贤圣集传 卷第十(一百九十四部一千三百四十一卷) 大小乘失译经目 卷第十一(四百二十四部六百三十六卷) 大小乘阙本经目 卷第十二(八百八十八部一千二百六十三卷) 见定入藏流行目上 卷第十三 见定入藏流行目下 卷第十四
大乘单译经目(二百八十三部五百二十五卷) 佛印三昧经一卷
右后汉代安世高译。出长房录 卒逢贼结带咒经一卷
右后汉代安世高译。出长房录 咒贼经一卷(一名除辟贼害咒)
右后汉代安世高译。出长房录 十四意经一卷
右后汉代安世高译出僧佑录 宝积三昧文殊问法身经一卷(一名惟日宝积三昧文殊师利问法身经六纸)
右后汉代安世高译。出长房录 明度五十校计经一部二卷(一名五十校计经四十四纸)
右后汉元嘉年安世高译。出长房录 四百三昧名经一卷
右后汉代安世高译。出长房录 莲花女经一卷
右后汉代安世高译。出长房录 大乘方等要慧经一卷(一纸)
右后汉代安世高译。出长房录 人本欲生经一卷
右后汉桓帝永寿二年安世高译。出长房录 迦叶结经一卷(九纸)
右后汉代安世高译。出长房录 文殊师利问菩萨经一卷(一名问署经二十纸)
右后汉代灵帝支谶译。出长房录 光明三昧经一卷
右后汉代支楼迦谶译。出长房录 内六波罗蜜经一卷
右后汉代灵帝清信士严佛调译。出长房录 摩诃精进经一卷(一名大精进经)
右魏文帝代支谦译。出长房录 陀罗尼句经一卷
右魏代支谦译。出长房录 鹿子经一卷
右吴建兴年支谦译。出长房录 金刚三昧本性清净不坏不灭经一卷(一名金刚清净经八纸)
右吴建兴年支谦译。出达摩郁多罗录 华积陀罗尼经一卷(三纸)
右吴建兴年支谦译。出宝唱录 十二门大方等经一卷
右吴黄武年支谦译。出长房录 九色鹿经一卷(三纸)
右吴代支谦译。出达摩郁多罗录 佛从上所行三十偈经一卷(或无经字)
右吴黄武年支谦译。出长房录 菩萨生地经一卷(一名差摩竭经九纸)
右吴黄武年支谦译。出长房录 出家功德经一卷(六纸)
右吴时支谦译。出长房录 出家功德经一卷(二纸) 文殊师利菩萨经一卷
右西晋代竺法护译。出长房录 三归五戒神王名经一卷
右道安云西晋代法护译。出僧佑录 十方佛名功德经一卷
右西晋竺法护译。出长房录 十方佛名经一卷
右西晋竺法护译。出长房录 慈仁问八十种好经一卷(或直云八十种好经)
右西晋竺法护译。出长房录 菩萨三十二相经一卷(一云三十二相因缘经)
右西晋竺法护译。出长房录 严净定经一卷(一名序世经)
右晋代竺法护译。出长房录 宝施女经一卷(一名须摩提法律三昧经)
右晋代竺法护译。出长房录 金益长者子经一卷
右西晋代竺法护译。出长房录 离垢盖经一卷
右西晋代竺法护译。出长房录 慧明经一卷
右西晋代竺法护译。出长房录 心明经一卷(三纸一名心明女梵志妇饭汁施经)
右西晋竺法护译。出达摩郁多罗录 幻士仁贤经一卷(十八纸)
右西晋代竺法护译。出长房录 等目菩萨所问三昧经一部三卷(或二卷一名普贤菩萨定意经六十三纸)
右西晋竺法护译。出内典录 菩萨梦经一部二卷(四十纸)
右西晋大安年竺法护译。出达摩郁多罗录 众佑经一卷
右晋代竺法护译。出长房录 十等藏经一卷(一名三转月明经)
右晋代竺法护译。出长房录 密迹金刚力士经一部五卷(或八卷一百三十二纸)
右晋太康元年竺法护译。出内典录 决道俗经一卷
右晋代竺法护译。出长房录 殖众德本经一卷
右晋代竺法护译。出长房录 魔逆经一卷(二十二纸初出)
右西晋太康年竺法护译。出长房录 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一卷(一名弥勒菩萨本愿经一名弥勒菩萨难经九纸)
右西晋代竺法护译。出内典录 日明经一卷(三纸)
右西晋代竺法护译 弥勒为女身经一卷(一名弥勒菩萨为女身经)
右西晋代竺法护译。出长房录 济诸方等学经一卷(十四纸)
右西晋代竺法护译。出长房录 杂咒经一部三卷
右西晋代竺法护译。出长房录 猛施经一卷(一名猛施道经)
右西晋代竺法护译。出长房录 阿惟越致遮经一部三卷(或四卷或名阿惟越致经或名不退转法轮经七十七纸)
右西晋太康年沙门竺法护译。出长房录 决定总持经一卷(十纸一名决定总经一名决总持经)
右西晋代竺法护译。出长房录 灭十方冥经一卷(初出一本无灭字六纸)
右西晋代光熙元年竺法护译。出长房录 鹿母经一卷(四纸)
右西晋代竺法护译。出长房录 八阳神咒经一卷(一名八阳经三纸)
右西晋代竺法护译。出长房录 定意三昧经一卷
右道安云。晋代竺法护译。出僧佑录 五十三佛名除罪经一卷(出药王药上如来藏经)
右道安云吴代竺法护译。出僧佑录 出要经一部二十卷
右道安云晋代竺法护译。出僧佑录 师子月佛本生经一卷(七纸)
右西晋代惠帝太安年竺法护译。出达摩郁多罗录 有称十方佛名得多福经一卷
右道安云。西晋代竺法护所出。见僧佑录 十方佛名灭罪经一卷
右道安云。西晋代竺法护译。出僧佑录 德内丰严王佛名经一卷
右道安云。西晋代竺法护译出。见僧佑录 功德宝光菩萨问护持经一卷
右道安云西晋代竺法护出。见僧佑录 菩萨十住行道品经一卷
右道安云。西晋代竺法护出。见僧佑录 华严净经一卷
右道安云。西晋代竺法护出。见僧佑录 浮木譬喻经一卷
右道安云。西晋代竺法护出。见僧佑录 陀罗尼偈经一卷
右道安云。西晋代竺法护出。见僧佑录 目连上净居天经一卷(一本无天字出本行)
右西晋代竺法护译。出长房录 普首童真经一卷
右西晋代竺法护译。出长房录 大光明菩萨百四十愿经一卷
右西晋惠帝太康年聂道真译。出长房录 寂音菩萨愿经一卷
右西晋惠帝代聂道真译。出长房录 三曼陀颰陀罗菩萨经一卷(八纸)
右西晋惠帝代元康年聂道真译。出长房录 菩萨苦行经一卷
右西晋惠帝大康年聂道真译。出长房录 菩萨呵睡眠经一卷
右西晋惠帝代太康年聂道真译。出长房录 异出菩萨本起经一卷(或无起字)
右西晋惠帝代聂道真译。出长房录 菩萨呵家过经一卷
右西晋惠帝代太康年聂道真译。出长房录 菩萨如意神通经一卷
右西晋惠帝代聂道真译。出长房录 菩萨求五目法经一卷
右西晋惠帝代聂道真译。出长房录 菩萨道行六法经一卷
右西晋惠帝代聂道真译。出长房录 菩萨初地经一卷
右西晋代聂道真译。出长房录 菩萨十道地经一卷
右西晋代聂道真译。出长房录 波斯匿王欲伐鸯掘魔罗经一卷
右西晋代聂道真译。出长房录 转轮圣王七宝具足经一卷
右西晋代聂道真译。出长房录 文殊师利与离意女论议极似维摩经一卷
右西晋代聂道真译。出长房录 初发意菩萨行易行法经一卷
右西晋代聂道真译。出长房录 菩萨杂行法行经一卷
右西晋代聂道真译。出长房录 菩萨所行四法经一卷
右西晋代聂道真译。出长房录 菩萨五法行经一卷
右西晋代聂道真译。出长房录 菩萨六法行经一卷
右西晋代聂道真译。出长房录 严净佛土经一卷(亦云净土经)
右西晋惠帝代河内沙门白法祖译。出长房录 贤者五福经一卷(二纸)
右西晋惠帝代河内沙门白法祖译。出长房录 惟逮菩萨经一卷
右西晋惠帝代白法祖译。出长房录 檀特陀罗尼经一卷
右西晋代白法祖译。出长房录 如来兴显经一卷
右西晋惠帝代河内沙门白法祖译。出长房录 首达经一卷
右西晋惠帝伐河内沙门白法祖译。出长房录 正意经一卷(第二出)
右西晋惠帝代法炬法立译。出长房录 净饭王般泥洹经一卷
右西晋惠帝代沙门法炬法立译。出长房录 诸经菩萨名一部二卷
右西晋惠帝代沙门法炬法立译。出长房录 明帝释施经一卷
右西晋惠帝代沙门法炬法立译。出长房录 阿阇世王受决经一卷(五纸)
右西晋惠帝代法炬法立译。出长房录 优填王经一卷(一名优填王作佛形像经六纸)
右西晋代沙门法炬法立译。出长房录 前世三转经一卷(七纸)
右西晋惠帝代沙门法炬法立译。出长房录 三十七品经一卷
右东晋代太康年昙无兰译。出长房录 采花违王上佛授决经一卷(四纸)
右东晋孝武帝代竺昙无兰译。出长房录 七佛所结麻油述咒经一卷(异本)
右东晋孝武帝代竺昙无兰于扬都译。出长房录 陀邻钵咒经一卷
右东晋孝武帝代竺昙无兰于杨都译。出长房录 大神母结誓咒经一卷
右东晋孝武帝代竺昙无兰于杨都谢镇西寺译。出长房录 伊洹法愿神咒经一卷
右东晋孝武帝代竺昙无兰于杨都谢镇西寺译。出长房录 解日厄神咒经一卷
右东晋孝武帝代竺昙无兰于杨都译。出长房录 六神名神咒经一卷
右东晋孝武帝代竺昙无兰于杨都译。出长房录 幻师颰陀神咒经一卷(亦名波陀)
右东晋孝武帝代竺昙无兰于杨都译。出长房录 檀特罗麻油述神咒经一卷
右东晋孝武帝代竺昙无兰于杨都译。出长房录 麻油述神咒经一卷
右东晋孝武帝代竺昙无兰于杨都谢镇西寺译。出长房录 摩尼罗亶神咒按摩经一卷
右东晋孝武帝代竺昙无兰于杨都译。出长房录 医王惟楼延神咒经一卷(一名阿难所问医王惟楼延咒)
右东晋孝武帝代竺昙无兰于杨都译。出长房录 龙王咒水浴经一卷 十八龙王神咒经一卷 止雨咒经一卷 请雨咒经一卷 嚫水神咒经一卷 幻师阿夷邹咒经一卷 咒水经一卷 咒药经一卷 咒毒经一卷 持句神咒经一卷 咒时气病经一卷 咒小儿经一卷 咒齿经一卷(异本) 咒牙痛经一卷(或作齿痛) 咒眼痛经一卷 摩尼罗亶神咒经一卷 五眼文经一卷
右并东晋孝武帝代竺昙无兰于杨都译出长房录 净六波罗蜜经一卷
右东晋代佛陀跋陀罗译。出化度寺录 文殊师利发愿偈经一卷
右东晋安帝代元熙二年三藏佛陀跋陀罗译。出长房录 禅经一部四卷
右东晋祇多蜜译。出长房录 五盖疑结失行经一卷(第二出)
右东晋代祇多蜜译。出长房录 菩萨处胎经一部五卷(一百二十三纸)
右后秦竺佛念于长安译。出长房录 中阴经一部二卷(二十七纸)
右后秦代竺佛念于长安译。出内典录 菩萨普处经一部三卷
右后秦沙门竺佛念译。出长房录 禅经一部三卷(一名菩萨禅法经与坐禅三昧经同大乘明观行)
右后秦代弘始年罗什译。出二秦及宝唱录 发菩提心经一部二卷
右后秦代弘始年罗什译。出长房录 大善权经一部二卷
右后秦罗什译。出长房录 持地经一卷
右后秦弘始年罗什译。出长房录 花手经一部十卷(一名摄诸善根经或十一卷或十二卷或十三卷)
右后秦代弘始年鸠摩罗什于长安译。出长房录 虚空藏菩萨问持经得几功德经一卷(六纸)
右后秦代罗什于长安逍遥园译。出长房录 千佛因缘经一卷(廿一纸)
右后秦代弘始七年罗什译。出达摩郁多罗录 长者法志妻经一卷(三纸)
右后秦代罗什译。出达摩郁多罗录 一切施主所行檀波罗蜜经一卷(四纸)
右后秦代罗什译。出达摩郁多罗录 无量乐佛土经一卷
右后秦代弘始年罗什于长安逍遥园译。出长房录 诸法无相经一卷
右后秦代弘始年鸠摩罗什译。出宝唱录 萨罗国王经一卷(四纸)
右后秦代罗什译。出达摩郁多罗录 贤首经一卷(一名贤首夫人经三纸)
右西秦代乞伏世沙门法坚译。出长房录 太子须达拿经一卷(二十四纸)
右西秦代乞伏国仁世沙门法坚于河南江陵新寺译。出长房录 菩萨所生地经一卷(一名摩竭所问经)
右西秦代乞伏世沙门法坚译。出长房录 菩萨地持经一部十卷
右北凉昙无谶于姑臧译。出长房录 大方等陀罗尼经一部四卷(一名檀特陀罗尼经一名方等檀特陀罗尼经一名陀罗尼六十二纸)
右北凉释法众于高昌郡译。出宝唱录 功德宝一光菩萨经一卷
右北凉代沙门昙无谶译。出长房录 大吉义咒经一部四卷(四十四纸或二卷)
右后魏太和十年昙曜译。出达摩郁多罗录 不增不减经一卷(六纸)
右后魏菩提留支译。出长房录 不必定入定印经一卷(二十五纸)
右后魏菩提留支译。出静太法师录 差摩婆帝受记经一卷(四纸)
右后魏菩提留支于洛及邺译。出长房录 一切法高王经一卷(二十纸)
右后魏兴和年菩提留支译。出长房录 第一义法胜经一卷
右后魏菩提留支译。出长房录 法集经一部八卷(或七卷或六卷一百三十二纸)
右后魏菩提留支于洛阳及邺译。出长房录 佛名经一部十三卷(或十二卷三百纸)
右后魏正光年沙门菩提留支于洛阳及邺译。出长房录 谤佛经一卷(九纸)
右后魏从永平二年至天平年菩提留支在洛及邺译。出长房录 银色女经一卷(七纸)
右后魏代佛陀扇多于洛阳白马寺译。出长房录 无畏德女经一卷(十五纸)
右后魏元象年佛陀扇多于洛阳白马寺译。出长房录 如来师子吼经一卷(六纸)
右后魏佛陀扇多共菩提留支译。出内典录 菩萨四法经一卷
右后魏代瞿昙般若留支于邺都金花寺译。出长房录 僧伽咤经一部四卷(五十九纸)
右后魏月婆首那王子于邺都译。出内典录 善德婆罗门问提婆达经一卷
右宋文帝代元嘉四年沙门释智严于杨都枳园寺译。出长房录 大法鼓经一部二卷(三十六纸)
右宋求那跋陀罗于东安寺译。出长房录 大意经一卷(六纸)
右宋文帝代求那跋陀罗译。出长房录 佛入甘露调正意经一卷(出大十二门经)
右宋文帝代三藏法师求那跋陀罗译。出长房录 无忧王经一卷
右宋代元嘉年求那跋陀罗译。出长房录 杀龙济一国经一卷(出第六卷)
右宋文帝代三藏求那跋陀罗译。出长房录 本行六波罗蜜经一卷
右宋文帝代求那跋陀罗译。出长房录 中阴经一卷
右宋孝武帝代沮渠京声译。出长房录 阿难见水光瑞经一卷
右宋孝武帝代释慧简于鹿野寺译。出长房录 三蜜底耶经一卷(一名贤人用律经)
右宋明帝代沙门法眷广州译。出长房录 如来恩智不思议经一部五卷
右宋明帝代沙门竺法眷于广州译。出长房录 海意经一部七卷 宝顶经一部五卷
右并宋明帝沙门竺法眷于广州译。出长房录 观世音忏悔除罪经一卷
右南齐代永明年沙门法意译。出长房录 七佛各说偈经一卷 菩提福藏法化三昧经一卷 安墓咒经一卷
右并南齐代沙门释道备译。出长房录 宝云菩萨经一卷
右梁代普通元年僧伽婆罗译。出宝唱录 优楼频经一卷
右梁天监十五年清信士木道贤译。出长房录 文殊师利问经一部二卷
右梁代天监十七年僧伽婆罗于占云馆译。出长房录 菩萨境界奋迅法门经一部十卷
右梁武帝代沙门菩提留支于洛阳译。出宝唱录 护诸童子咒经一卷
右梁武帝代三藏菩提留支在洛及邺译。出长房录 然灯经一卷(一名施灯功德经)
右北齐代那连提耶舍译。出长房录 见宝三昧经一部十卷
右北齐代天统年那连提耶舍于邺译。出内典录 无上依经一部二卷
右陈代永定二年沙门真谛译。出长房录 广义法门经一卷
右陈代真谛于广州制止王园二寺译。出长房录 种种杂咒经一卷
右周武帝代三藏法师阇那崛多译。出长房录 坚固女经一卷(一名牢固女经六纸)
右隋开皇二年那连提耶舍兴善寺译。出长房录 护国菩萨经一部二卷(四十二纸)
右隋开皇年阇那崛多译。出内典录 东方最胜灯王如来经一卷(十三纸)
右隋开皇年阇那崛多及笈多大兴善寺译。出内典录 无所有菩萨经一部四卷(六十纸)
右隋开皇年阇那崛多等于大兴善寺译。出内典录 大方广总持经一卷(十三纸)
右隋开皇年毗尼多留支译。出长房录 入法界体性经一卷(十纸)
右隋开皇年阇那崛多于兴善寺译。出长房录 希有校量功德经一卷(六纸)
右隋开皇六年阇那崛多译。出内典录 十二佛名神咒经一卷(一名校量功德除障灭罪经八纸)
右隋开皇七年阇那崛多于大兴善寺译。出长房录 如来方便善巧咒经一卷(十一纸)
右隋开皇七年阇那崛多译。出长房录 善思童子经一部二卷(二十纸)
右隋开皇十一年沙门阇那崛多译。出内典录 月上女经二卷(二十七纸)
右隋开皇十年沙门阇那崛多译。出内典录 大法炬陀罗尼经一部二十卷(三百纸)
右隋开皇年沙门阇那崛多等于西京大兴善寺译。出长房录 五千五百佛名经一部八卷(一百廿六纸)
右隋开皇十三年阇那崛多于西京兴善寺译。出长房录 诸佛护念经一部十卷
右隋开皇十四年阇那崛多等于西京兴善寺译。出长房录 大威德陀罗尼经一部二十卷(三百六十五纸)
右隋开皇十五年阇那崛多及达摩笈多等于长安兴善寺译。出长房录 观察诸法行经一部四卷(六十纸)
右隋开皇十五年阇那崛多及笈多于兴善寺译。出长房录 力庄严三昧经一部三卷(三十六纸)
右隋开皇年耶舍于长安大兴善寺译。出内典录 大集譬喻王经一部二卷(三十二纸)
右隋开皇年阇那崛多于兴善寺译。出内典录 莲华面经一部二卷(二十三纸)
右隋开皇年那连提耶舍译。出内典录 发觉净心经一部二卷(二十七纸)
右隋开皇十五年阇那崛多于兴善寺译。出内典录 出生菩提心经一卷(十一纸)
右隋开皇十五年阇那崛多译。出内典录 商主天子问经一卷(十六纸)
右隋开皇十五年阇那崛多译。出长房录 诸法最上王经一卷(二十二纸)
右隋开皇十五年阇那崛多于兴善寺译。出内典录 宝星陀罗尼经一部十卷(一百四十纸)
右大唐贞观初年三藏波罗颇蜜多于胜光寺译。出内典录 占察经一部二卷
右外国沙门菩提登译。天册万岁元年十月二十四日奉敕编行 清净观世音普贤陀罗尼经一卷(五纸)
右大唐永徽四年五月十一日西京总持寺大德僧智通译。天册万岁元年十月二十四日奉敕编行 陀罗尼集经一部十二卷(合三百五十纸)
右大唐永徽五年四月十五日中天竺国三藏阿地瞿多(此云无极高)于西京慧日寺译。天册万岁元年十月二十四日奉敕编行 八曼荼罗经一卷(一名师子慧菩萨所问经)
右大唐龙朔二年北天竺国三藏那提于西京慈恩寺译 离垢慧菩萨所问礼佛法经一卷(五纸)
右大唐龙朔三年北天竺国三藏那提译 千转陀罗尼咒经一卷 六字陀罗尼咒经一卷 七俱胝佛所咒经一卷 随一切如来意神咒经一卷 观自在菩萨随心咒经一卷 如来示教胜军王经一卷(或云胜军王经十纸) 甚希有经一卷(五纸) 最无比经一卷(二纸) 诸佛心陀罗尼经一卷(二纸) 受持七佛名号所生功德经一卷(五纸) 佛临涅盘记法住经一卷(五纸) 称赞大乘功德经一卷(五纸) 佛地经一卷(十纸) 显无边佛土功德经一卷(二纸) 胜幢臂印陀罗尼经一卷(二纸) 拔济苦难陀罗尼经一卷(二纸) 八名普密陀罗尼经一卷(二纸) 持世陀罗尼经一卷(七纸) 缘起圣道经一卷(五纸) 六门陀罗尼经一卷(二纸) 般若多心经一卷(一纸) 天请问经一卷(三纸) 十二缘起经一卷(二纸) 寂照神变三摩地经一卷
右并大唐玄奘译 大乘四法经一卷(一纸) 造塔功德经一卷(二纸) 大方广师子吼经一卷(六纸)
右并大唐永隆元年地婆诃罗于东太原寺译 大乘百福相经一卷(八纸)
右大唐永淳二年地婆诃罗于西京西太原寺归宁院译 大乘密严经一部三卷(六十三纸)
右大唐三藏地婆诃罗译 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一卷(四纸)
右大唐垂拱元年地婆诃罗于西京西太原寺译 方广大庄严经一部十二卷(二百四十六纸)
右大唐垂拱元年三藏地婆诃罗于西京西太原寺归宁院译 智炬陀罗尼经一卷(四纸) 诸佛集会陀罗尼经一卷(四纸)
右二本经大周天授二年于阗三藏提云般若于大周东寺译 随求所得自在陀罗尼经一卷
右大周长寿二年天竺三藏宝思惟于天宫寺译 护命法门神咒经一卷(十三纸)
右大周长寿二年菩提留志于佛授记寺译 大乘金刚髻珠菩萨修行分经一卷(二十一纸) 有德女所问大乘经一卷(五纸)
右二经大周长寿二年南天竺国三藏菩提留志于大周东寺译 文殊师利所说不思议佛境界经一部二卷(或一卷二十七纸)
右大周长寿二年三藏法师菩提留志于大周东寺译 菩萨道地经一卷(安公云出方等部) 摩诃遮曷旋经一卷 摩诃厥弥难问经一卷(或云大厥弥经) 菩萨等行经一卷 菩萨十沤和经一卷 菩萨本行经一卷 摩诃干陀惟卫罗尽信比丘等度经一卷(旧录云尽信比丘经) 大本藏经一卷
以前八经僧佑录云古异经 陀罗尼集一部十卷(一百八十七纸一名杂咒经) 首楞三昧经一部二卷 出生菩提经一卷 毗罗三昧经一部二卷
右宋代沙门释智严译 决定罪福经一卷
右北凉代沙门昙无谶译 法杜经一部二卷
右西晋代沙门竺法护译
大周刊定众经目录 第二卷
天后敕佛授记寺沙门明佺等撰
大乘重译经目卷之一(一百八十部一千三百九十卷) 大方广佛花严经一部六十卷(或五十卷一千八十七纸)
右东晋义熙十四年沙门佛陀跋陀罗于杨州道场寺译。出长房录 兜沙经一卷(五纸)
右后汉中平年支谶于洛阳译。出长房录 菩萨本业经一卷(一名本业经十三纸)
右吴黄武年优婆塞支谦译。是华严经净行品无偈。出长房录 净行品经一卷(一名菩萨本业经)
右吴代支谦译。出长房录 渐备一切智功德经一部五卷(一百二十二纸)
右西晋元康七年沙门竺法护译。是华严经十地品。出长房录 大方广十地经一卷(一名菩萨十地经亦云十地经七纸)
右西晋代竺法护译。是华严十住品。出长房录 大方广菩萨十地经一卷
右西晋惠帝代河内沙门白法祖译。出长房录 佛说金刚藏问菩萨行经一卷
右西晋代竺法护于长安译。出长房录 度世品经一部六卷(一百一十九纸)
右西晋元康元年沙门竺法护译。是华严经离世间品。出长房录 菩萨十住经一卷(五纸)
右西晋沙门竺法护译。是华严经十住品。出长房录 如来兴显经一部四卷(一名兴显如幻经七十七纸)
右西晋元康年沙门竺法护译。是华严经性起品。出长房录 诸菩萨求佛本业经一卷(是华严经净行品十一纸)
右西晋惠帝太康年清信士聂道真译。出长房录 十住经一部十二卷
右西晋惠帝太康年聂道真译。出长房录 大方广菩萨十地经一卷
右西晋惠帝太康年清信士聂道真译。与法护译大同小异。出长房录 菩萨十住经一卷(第三出)
右东晋安帝世北天竺国三藏禅师佛驮跋陀罗译。出长房录 菩萨本业经一卷(是净行品重翻长房录云本业经)
右东晋佛陀跋陀罗译。出静泰录 菩萨十法住经一卷
右东晋世沙门佛陀跋陀罗译。是华严十住品。长房录云。晋惠帝太康年清信士聂道真译 十地经一卷
右东晋祇多密译。出长房录 菩萨十住经一卷(第二出)
右东晋代祇多蜜译。出长房录 十住经一部四卷(或五卷九十七纸)
右后秦弘始年沙门罗什共佛陀耶舍译。出长房录 庄严菩提心经一卷(第二译与晋法护出菩萨十地品大同小异)
右后秦弘始年沙门罗什译。出长房录 罗摩伽经一部三卷(或四卷七十四纸)
右西秦沙门坚公译。又云曹魏安法贤译。是华严经入法界品。出内典录 罗摩伽经一卷(与魏代安法贤译者广略为异)
右北凉代昙无谶译。出长房录 大方广菩萨十地经一卷(第二出与晋法护所出菩萨十地经小异)
右元魏代延兴年沙门吉迦夜于北台译。是华严十住品前出长房录 信力入印法门经一部五卷(九十三纸)
右元魏正始年沙门昙摩流支于洛阳译。是华严经。出内典录 佛华严入如来不思议境界经一卷(或二卷二十八纸)
右隋开皇年沙门阇那崛多共笈多于西京兴善寺译。出长房录 大方广佛华严经续入法界品一卷(十一纸)
右大唐垂拱元年沙门地婆诃罗于西京西太原寺译。新编入录 大方广佛华严经不思议佛境界分一卷(或二卷十三纸)
右大唐永昌元年于阗沙门提云般若于神都魏国东寺译。新编入录 大方广佛华严经修慈分一卷(九纸)
右大周天授二年于阗沙门提云般若于神都大周东寺译。新编入录 大方广如来性起经一部二卷(一名大方广如来性微密藏经五十一纸) 华严经十种生法经一卷 佛名经一卷 菩萨名经一卷 抄华严经一卷 十地经一部四卷(是十地品) 渐备经一卷
以前三十六经并华严经枝派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一部六百卷(一万二千纸)
右大唐显庆四年三藏玄奘于方州玉华宫译。此一部经具单重合译 道行般若经一部十卷(一百九十四纸)
右后汉光和二年沙门支楼迦谶于洛阳译。出长房录。是小品经 古品曰遗日说般若经一卷(一名佛遗日摩尼宝经一名摩诃衍宝严经一名大宝积经二十五纸正)
右后汉桓帝建初年沙门支楼迦谶于洛阳译。出长房录 道行经一卷
右后汉嘉平年沙门竺佛朔译。出后汉朱士行录 大明度经一部四卷(或六卷或名大明度无极经一百六纸)
右吴黄武年优婆塞支谦于凉州译。出长房录 摩诃般若波罗蜜咒经一卷
右吴建兴年优婆塞支谦译。出长房录 吴品经一部五卷(亦名大智度无极经即是小品般若)
右魏齐王世吴赤乌年沙门康僧会译。出僧佑及长房二录 佛遗日摩尼宝经一卷(十九纸)
右西晋竺法护译。出长房录 新道行经一部十卷(或七卷第二出亦名小品出光赞般若一百八十五纸)
右西晋太始年沙门竺法护于洛阳及江左译。出长房录 仁王般若经一部二卷(或一卷三十一纸)
右西晋永嘉年沙门竺法护译。出晋世杂录 小品经一部七卷(第二译)
右西晋太始四年竺法护于洛阳译。出长房录。与汉世竺佛朔译。旧道行全异 光赞般若经一部十五卷(或十卷二百五十一纸)
右西晋太康七年沙门竺法护于长安译。出长房录 大智度无极经一部四卷(义善寺录云出大品)
右道安云晋代竺法护译。出僧佑录 放光般若经一部三十卷(或二十卷五百三十纸)
右西晋元康元年沙门无罗叉等于陈留仓垣译。出内典录 摩诃般若波罗蜜道行经一部二卷(或直云道行)
右西晋惠帝代优婆塞卫士度译。出宝唱录 大智度经一部四卷(义善寺录云出大品)
右东晋沙门祇多蜜译。出长房录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钞长安品五卷(一名须菩提品一名长安品经八十三纸)
右前秦建元年沙门昙摩蜱共竺佛念译。出内典录 放光般若波罗蜜经一部二十卷(第二译)
右后秦弘始年鸠摩罗什于长安逍遥园译。出长房录 仁王般若经一部二卷(第二出与法护出者文少异)
右秦弘始三年沙门鸠摩罗什于长安逍遥园译。出长房录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舍卫十三纸)
右后秦弘始三年沙门罗什于长安逍遥园译。出长房录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一部三十卷(或四十卷或二十七卷六百一十九纸)
右后秦弘始五年沙门鸠摩罗什于长安逍遥园译。出长房录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一部十卷(或七卷或八卷菩提经同本异出一百五十四纸)
右后秦弘始十年沙门罗什于长安逍遥园译。出长房录 大明度经一部四卷(一百六纸)
右北凉沙门道龚于西源译。出长房录 金刚般若经一卷(婆伽婆十六纸)
右后魏永平二年沙门菩提留支于洛都译。出内典录 文殊般若波罗蜜经一卷(或二卷又加说字二十四纸)
右梁天监年沙门曼陀罗于杨州译。出长房录 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经一卷
右经第二译。少胜前曼陀罗所出二卷者。梁天监年扶南沙门僧伽婆罗译。出长房录 仁王般若经一卷
右梁武帝世大同三年优禅尼国沙门真谛于宝月寺译。出长房录。与晋世法护译者少异 胜天王般若经一部七卷(一百二十四纸)
右陈世天嘉六年月支国王子月婆首那于江州兴业寺译。又弘福等录云杨州译。出长房录 金刚般若经一卷(祇树林十四纸)
右陈朝永定年沙门真谛于广州制旨王园二寺译。出长房录 宝积经一部三卷
右周武帝代三藏禅师阇那耶舍于长安四天王寺译。出长房录 能断金刚般若经一卷(二十一纸)
右唐永徽年沙门玄奘于西京大慈恩寺译。出内典录 实相般若经一卷(九纸)
右大周长寿二年沙门菩提留志于神都大周东寺译 摩诃衍宝严经一卷(二十纸)
右长房录云晋代译 大宝积经一卷(一名大宝经一名宝经一名摩尼宝经二十纸)
右内典录云与支谶佛遗日宝及摩诃衍宝严经同本异译 般若波罗蜜神咒经一卷(出大品经) 总摄无尽义经一部二卷(出大品经)
以前三十六经并般若枝分 新合大集经六十卷
右招提寺沙门释僧就。开皇六年新合。长房录云。就少出家专宝坊学。依如梵本。此大集经凡十万偈。若具足出可三百卷。见今译经崛多三藏口每说云。于阗东南二千余里。有遮拘迦国。彼王纯信敬重大乘。诸国名僧入其境者并皆试练。若小乘学即遣不留。摩诃衍人请停供养。王宫自有摩诃般若大集华严三部大经。并十万偈。然去圣将远。凡识渐昏不能总持。随分撮写。致来梵本部甲弗全。略五略翻。广来广译。缘是前哲支昙所翻。及罗什出。或二十七。或复三十。或三十一卷。轴匪定就。既宣杨每恒笑叹。及耶舍高齐之世。出月藏经一十二卷。至今开皇复属耶舍译日藏经一十五卷。既并大集本旧品内。诚欣诚跃。即依合之成六十轴 舍利弗问宝女经一卷(出第二卷)
右后汉世安高译。出长房录 申越长者悔过供佛经一卷(亦名由起长者悔过经)
右后汉代安世高译。出长房录 舍利弗叹宝女说不思议经一卷(一名叹宝女经)
右后汉代安世高译。出长房录 八光经一卷
右后汉代安世高译。出长房录 大方等大集经一部二十七卷
右后汉建和年月支国沙门支娄迦谶于洛阳初译。出长房录 阿差末经一部四卷(初译一名阿差末菩萨经)
右吴黄武三年天竺沙门维祇难于武昌译。出长房录 大慈无减经一卷
右吴代支谦译。出长房录 小阿差末经一部二卷
右吴黄武年优婆塞支谦译。出长房录 阿差末经一部四卷(第二译与维耆难所译本小异)
右吴黄武年优婆塞支谦译。出长房录 宝女问三十二相经一卷(一云宝女问经一名三十二事经一名门经)
右吴代优婆塞支谦译。出长房录 魔女闻佛说法得男身经一卷(出大集)
右吴黄武年优婆塞支谦译。出长房录 魔女问得男身经一卷
右吴赤乌年康僧会异译。宝幢分往古品末。出宝唱录 菩萨净行经一部二卷
右吴赤乌年沙门康僧会于建邺译。是大集宝髻品。出竺道祖录 魔王入苦宅经一卷
右道安云。晋代竺法护译(出僧佑录) 波斯匿王蒙佛神力到宝坊经一卷
右道安云。晋代竺法护译(出僧佑录) 十八不共品经一卷
右道安云。晋代竺法护译(出僧佑录) 明星天子问慈经一卷
右道安云。晋代竺法护译(出僧佑录) 梵王变身经一卷
右西晋竺法护译。出长房录 四自在神通经一卷
右西晋竺法护译。出长房录 大哀经一部八卷(或七卷或六卷一百二十七纸)
右西晋元康年沙门竺法护于长安译。是大集自在王陀罗尼品。出长房录 宝结菩萨所问经一部二卷(一名菩萨净行经四十八纸)
右西晋太熙年沙门竺法护译。是大集宝髻品。出长房录 无尽意经一部四卷(或五卷第二出与阿差末同本别译八十六纸)
右西晋太始年沙门竺法护于长安译。出长房录 宝女问慧经一卷(第二译与吴世支谦出者同出四卷宝女经)
右西晋竺法护译。出长房录 无言菩萨经一部二卷(或名无言童子经四十一纸)
右西晋沙门竺法护译。是大集经无言品。出聂道真录 宝女问慧经一部四卷(或三卷或名实女经亦名宝女三昧经六十三纸)
右晋太康八年沙门竺法护于长安译。是大集经宝髻菩萨品出聂道真录 阿差末经一部七卷(或四卷第三出或云差末菩萨经一百六纸)
右晋永嘉年沙门竺法护于长安译。是大集经无尽意品。出见长房录 光味菩萨造七宝梯经一卷
右西晋元康年惠帝代聂道真译。出长房录 无言菩萨流通法经一卷(出第十七卷)
右西晋惠帝代聂道真译。出长房录 菩萨道示行经一卷(出第三卷)
右西晋惠帝代聂道真译。出长房录 无言菩萨经一卷(或云无言童子经或二卷四十一纸)
右西晋惠帝世聂道真译。出长房录 菩萨初发心时经一卷
右西晋惠帝太康年聂道真译。出长房录 菩萨出要行无碍法门经一卷(出第十二卷)
右西晋聂道真译。出长房录 菩萨戒身自在经一卷(或云自在王菩萨问如来警戒经)
右西晋惠帝太康年聂道真译。出长房录 菩萨戒自在经一卷
右西晋惠帝世太康年聂道真译。出长房录 佛问四童子经一卷
右西晋惠帝世河内沙门白法祖译。出长房录 调伏王子道心经一卷
右西晋惠帝世河内沙门白法祖译。出长房录 魔女闻佛说法得男身经一卷(第二译与先译弊摩试目连经本同名异)
右西晋惠帝世沙门法炬法立译。出长房录 诸天问如来境界不可思议经一卷
右东晋孝武帝代竺昙无兰译。出长房录 见水世界经一卷
右东晋孝武帝竺昙无兰杨州谢镇西寺译。出长房录 宝女施经一卷
右东晋祇多蜜译。出长房录 过去无边光净佛土经一卷
右后秦罗什译。出长房录 佛齐化出菩萨经一卷
右后秦罗什译。出长房录 开化魔经一卷(出大集)
右后秦罗什译出长房录 大方等大集经一部三十卷(或四十卷第二译)
右后秦弘始年沙门罗什于长安逍遥园译。出长房录 佛弟子化魔子偈颂经一卷 大白魔王坚信经一卷 过魔法界经一卷 佛謦咳彻十方经一卷
右四卷并后秦罗什于长安逍遥园译。出长房录 自在王经一部二卷(四十一纸)
右秦弘始九年鸠摩罗什于长安译。是大集经陀罗尼自在王菩萨品。出僧睿二秦录 魔业经一卷(出大集第十一卷)
右后秦罗什译。出长房录 佛说菩萨如意神通经一卷
右后秦罗什译。出长房录 虚空藏菩萨经一卷(宝唱云一名虚空经)
右后秦佛陀耶舍译。出长房录 虚空藏菩萨所问经一部八卷(或六卷一名方等主虚空藏经与法贤所译罗摩伽经本同异文第二出一百八纸)
右西秦乞伏国仁世沙门圣坚于河南译。是大集经虚空藏品。出长房录 大方广十轮经一部八卷(或七卷一百二十四纸)
右北凉沙门昙无谶于姑臧译。出长房录 虚空藏经一部五卷(第二出)
右北凉沙门昙无谶于姑臧译。出长房录 大方等大集经一部三十卷(或三十二卷二十九卷第三译六百四纸)
右北凉玄始年沙门昙无谶于姑臧译。出长房录 奋迅王问经一部二卷(四十二纸第二译)
右后魏沙门菩提留支于洛都译。出内典录 无尽意经一部六卷(八十六纸)
右宋文帝元嘉年沙门智严于杨州枳园寺译。出长房录 调伏众生业经一卷(出第三卷)
右宋文帝代元嘉四年沙门释智严译。出长房录 虚空藏菩萨经一卷
右宋文帝代沙门求那跋陀罗译。出长房录 虚空藏菩萨神咒经一卷
右宋文帝元嘉年昙摩蜜多于杨州译。出长房录 观虚空藏菩萨经一卷(一名虚空藏经亦名虚空藏观经二纸)
右宋元嘉年昙摩蜜多于杨州译。出静泰录 无尽意经一部十卷
右宋明帝世沙门法眷于广州译。出内典录 大方等月藏经一部十卷(或十五卷二百一十四纸)
右北齐天统二年沙门那连提耶舍共法智于天平寺译。出长房录 须弥藏经一部二卷(三十八纸)
右高齐沙门耶舍于天平寺译。出长房录 定意天子所问经一部五卷(出大集)
右周武帝代摩伽陀国三藏禅师阇那耶舍。周言藏称。共二弟子耶舍崛多阇那崛多等。为大冡宰晋荡公宇文护。于长安旧城四天王寺译。出长房录 大方等日藏经一部十卷(或十五卷二百四纸)
右隋开皇四年沙门那连提耶舍于西京大兴善寺译。出长房录 大集贤护经一部五卷(或六卷九十三纸)
右隋开皇十四年沙门阇那崛多及笈多于长安大兴善寺译。出长房录 虚空孕菩萨经一部二卷
右隋开皇七年阇那崛多译。出内典录云。四重译 大方等大集地藏菩萨十轮经一部十卷
右大唐永徽年三藏玄奘于京师大慈恩寺译。出内典录 大方等大集经一部八卷(一百二十八纸) 法心咒经一卷 宝幢咒经一卷 不与婆罗门等争讼经一卷 佛入三昧以一毛放大光明经一卷 佛说菩萨璎珞庄严经一卷 功德庄严王八万四千岁请佛经一卷
以上七十八经大集经枝派 大般涅盘经一部四十卷(或三十六卷八百四十七纸)
右北凉玄始三年沙门昙无谶于西凉译。出竺道祖录 胡般泥洹经一部二卷
右后汉桓帝建和年沙门支楼迦谶译。出僧佑录 大般涅盘经一部二卷
右曹魏外国安法贤略前品为二卷。长房录云。出竺道祖录 泥洹经一部二卷(四十八纸第二出)
右吴黄武年外国优婆塞支谦译。序品哀叹品为二卷。长房录云。出竺道祖吴录 般泥洹经一部二卷(亦名大般涅盘经亦名方等泥洹经五十纸)
右西晋太始五年沙门竺法护译。出长房录 大般泥洹经一部六卷(或十卷一百六十四纸)
右东晋义熙十三年沙门法显于杨都道场寺译。上帙为六卷。出竺道祖晋世杂录 大般泥洹经一卷
右东晋义熙十三年。于谢司空玄谢石道场寺出。旧录云。觉贤是佛陀跋陀罗出。宝云笔受。是大本前分十卷大众问品。见道祖录。或十卷 泥洹经一部二十卷
右宋元嘉年中沙门智猛于西凉州译。出竺慧宋齐录 般泥洹经一卷(第二出与吴世支谦译者少异见僧佑及宝唱录)
右宋文帝孝建元年沙门求那跋陀罗于荆州新寺译。出长房录 大悲经一部五卷(一百纸)
右齐天保九年耶舍于相州译。出长房录 四童子经三卷(一加三昧字四十二纸)
右隋开皇年崛多笈多译。出内典录 大般涅盘经荼毗分二卷(一名阇维分)
右唐麟德年中南天竺僧。若那跋陀。共唐国僧会宁。于日南波陵国译。仪凤年初交州都督梁难敌附经入京。至三年大慈恩寺主僧灵会。于东宫三司受启所陈闻请乞施行。三司牒报逐利益行用。长安西太原寺僧慧立作序。至天册万岁元年十月二十四日。奉 敕编行 名字功德品经一卷 哀泣经一部二卷(与方等泥洹经同本异译三十五纸)
以前十四经并涅盘枝分 妙法莲华经一部八卷(此一部经具单重合译一百八十九纸)
右隋仁寿二年沙门笈多于兴善寺译。出内典录 法华三昧经一部六卷(一本有正字)
右前魏甘露元年沙门支强良楼在交州城译。释道声笔受。出长房录 佛以三车唤子经一卷
右魏代支谦译。出长房录 光世音经一卷(出正法华)
右西晋永嘉二年竺法护译。出长房录 普门品经一卷
右西晋代沙门竺法护译。出长房录 萨芸芬陀利经一部六卷
右西晋太始元年月支国沙门竺法护译。出竺道祖录 正法华经一部十卷(二百二十一纸)
右西晋太康七年沙门竺法护于长安译。出内典录 方等法华经一部五卷
右东晋成帝咸康元年支道根译。出竺道祖录。萧梁代宝唱录云。法华罗什妙法莲华三昧芬陀利方等法华同本别译 普门品经一卷(第二出与法护出者大同)
右东晋代沙门祇多蜜译。出道祖录及三藏记第二译。与晋法护正法华经同本异出。相去垂百年 妙法莲华经一部七卷(一百七十五纸)
右后秦弘始七年沙门罗什于长安逍遥园译。出长房录 观世音经一卷(出妙法莲华经)
右后秦鸠摩罗什于长安逍遥园译。出长房录 观世音观经一卷
右宋代安阳侯京声于高昌译。出长房录 法华三昧经一卷(十二纸)
右宋文帝元嘉四年智严于杨州枳园寺译。出长房录 妙法莲华经提婆达多品(第十二出)
右萧齐永明年。沙门法献于阗国得梵本来。请法献于杨州瓦官寺译。出长房录 妙法莲华经普门重诵偈
右梁武帝代北天竺干闼国沙门阇那崛多在益州龙泉寺共梁谯王宇文译 法华经药王菩萨等咒六首
右大唐永徽年三藏玄奘译出靖迈译经图
以前十六经。六是全本十是从生合十六译
大周刊定众经目录 第三卷
大唐天后敕佛授记寺沙门明佺等撰
大乘重译经目卷之二(一百六十八部三百三十八卷) 合维摩经一部五卷
右西晋支敏度合支谦竺法护竺叔兰三本。共合为部。出长房录 古维摩诘经一部二卷(初出)
右汉灵帝代临淮清信士严佛调在洛阳译。出长房录 维摩诘所说不思议法门经一部三卷(或二卷一名佛法普入道门三昧经)
右吴黄武年优婆塞支谦译。与后汉代严佛调译小异。出长房录 毗摩罗鞊经一部二卷(五十二纸)
右吴黄武年优婆塞支谦于武昌译。出长房录 维摩诘说不思议法门称经一部二卷(或一卷一名普入道门经)
右西晋太安二年沙门竺法护译。第三出。与汉世严佛调吴世支谦译大同小异。出长房录 删维摩鞊经一卷
右西晋代竺法护译。出僧佑录 异维摩诘经一部三卷(第五译或二卷或作思维摩经)
右西晋惠帝元康六年沙门竺叔兰于洛阳译。出长房录 维摩诘经一部四卷(第三出)
右东晋沙门祇多蜜译。出长房录 维摩诘所说经一部三卷(七十纸)
右后秦弘始八年沙门鸠摩罗什于长安译。出长房录 说无垢称经一部六卷(一百一十纸)
右大唐贞观年沙门玄奘于大慈恩寺译
上件十经本同译。别理合不殊 大方等顶王经一卷(亦名善思童子经亦名维摩诘子问经亦名顶王经初出二十一纸)
右西晋永嘉二年沙门竺法护译。出长房录 大方等顶王经一卷(第二出与法护译大顶王经文少异)
右后秦弘始年鸠摩罗什于长安逍遥园译。出长房录 大乘顶王经一卷
右梁武帝代优禅尼国王子月婆首那译。出长房录
上三经同本别出维摩气分 佛语经一卷(三纸)
右后魏菩提留支译。出长房录 佛语经一卷
右周武帝代三藏法师阇那崛多译。出长房录
上二经同本别译 观普贤菩萨经一卷
右后秦鸠摩罗什于长安逍遥园译。出长房录 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一卷(或云出深功德经亦云普贤观经十七纸)
右宋元嘉年昙摩蜜多于杨州道场寺译。出长房录
上二经同本别译 药王药上菩萨观经一卷
右后汉安世高译。出长房录 观药王药上菩萨经一卷(二十一纸)
右宋元嘉年畺良耶舍于道林寺译。出长房录
上二经同本别译 金色王经一卷(八纸)
右后魏昙摩留支于洛都译。出长房录 金色王经一卷
右元魏瞿昙般若留支译。出长房录
上二经同本别译 频毗娑罗王诣佛供养经一卷(五纸)
右西晋惠帝代法炬法立译。出长房录 频婆娑罗王问佛供养经一卷
右元魏兴和二年月婆首那邺城译。出长房录
上二经同本别译 菩萨呵色欲经一卷(二纸)
右后秦弘始年罗什于长安译。出内典录 菩萨呵色欲经一卷(似异罗什译者第二译)
右宋文帝求那跋陀罗译。出长房录
上二经同本别译 长者音悦经一卷(亦名音悦经亦云长者音悦不兰迦叶经五纸)
右吴代支谦译 长者音悦经一卷
右宋孝武代沮渠京声译。出长房录
上二经同本别译 胜鬘经一卷(亦云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经)
右晋安帝世三藏法师昙摩译。出长房录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经一卷(二十二纸)
右宋元嘉年求那跋陀罗于杨都译。出内典录
上二经同本别译 不思议光菩萨所说经一卷(一名无思议光孩童菩萨经十四纸)
右西晋竺法护译。出长房录 不思议功德经一部四卷(或二卷三十七纸)
右魏齐王世译。一云功德经。出长房录 无思议光孩童菩萨经一卷(亦云不思议光菩萨所问经)
右后秦弘始年鸠摩罗什于逍遥园译。出长房录
以前三经同本别译 惟明二十偈经一卷
右吴支谦译。出长房录 惟明二十偈经一卷(与吴支谦译者大同小异)
右晋代竺法护译。出长房录
以上二经同本别译 须摩提经一卷(一名须摩提菩萨经)
右西晋竺法护译。出长房录 须摩提菩萨经一卷
右后秦弘始年鸠摩罗什于逍遥园译。出长房录
以前二经同本别译 大方便报恩经七卷
右汉代支谶译。出长房录 大方便报恩经一部七卷
明二智。前五卷说住行令报恩。第六卷说佛为眷属生年日月寿命修短。又出不受三归五戒不得人身。出竺道祖录
萨婆多记上卷。出宝唱录
上二经同本别译 楞伽经一部四卷
右晋安帝代北凉沙门昙无谶译。出长房录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一部四卷(一百四纸)
右宋元嘉年沙门求那跋陀罗至杨州道场寺译。出长房录 入楞伽经一部十卷(二百三纸)
右后魏延昌二年沙门菩提留支于洛及邺译。出长房录
以前三经同本别译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一部六卷(第三出一百一十八纸)
右后魏天平三年沙门菩提留支于洛及邺译。与晋代法护六卷持心经。秦世罗什四卷思益同本异出。见内典录 持心梵天所问经一部四卷(或名等御诸法经或名持心梵天经或名庄严佛法经或名持心经一百四纸)
右西晋太康七年沙门法护译。出长房录 思益梵天所问经一部四卷(第二出与法护所出胜思惟经本同出异九十四纸)
右后秦弘始四年沙门罗什于长安逍遥园译。出长房录
上三经同本别译 不退转法轮经一部四卷(七十一纸)
右后秦弘始年沙门鸠摩罗什于长安逍遥园译。见内典录 广博严净不退转法轮经一部四卷(或六卷或名广博严净亦云不退转法轮经七十八纸)
右宋元嘉年沙门智严共沙门宝云于杨都枳园寺译。见长房录
上二经同本别译 深密解脱经一部五卷(八十三纸)
右后魏延昌三年沙门菩提留支于洛阳译。见长房录 解节经一卷(见解深密经第四一品十纸)
右陈永定元年优禅尼国沙门真谛于广州制旨王园二寺译。见长房录 解脱了义经一部二卷(或一卷是深密解脱经前二品二十一纸)
右宋文帝元嘉十二年沙门求那跋陀罗于杨州东安寺译。见长房录 解深密经一部五卷(七十三纸)
右大唐贞观年沙门玄奘于京师慈恩寺译。见内典录
上四经同本别译 大云密藏菩萨问大海三昧经一卷
右西晋惠帝代聂道真译。出长房录 大方等无相经一部五卷(或四卷一名大云经)
右后秦晋孝武帝凉州沙门竺佛念于长安译。出长房录 方等大云经一部六卷(或五卷一名大方等无相大云经一名大云无相经一名大云密藏经九十三纸)
右宝唱录云。沙门昙无谶于凉都内苑寺译。出长房录 大云轮经请雨品第一百一卷
右周武帝代天和五年三藏禅师阇那耶舍。于长安旧城四天王寺译。出长房录 大云请雨经一卷(二十一纸)
右后周沙门阇那共笈多崛多于长安译。见内典录 大云轮请雨经一部二卷(是大云经一百品二十八纸)
右隋开皇五年沙门那连提耶舍译。出长房录 大方等大云请雨经一卷(九纸)
右隋开皇年沙门阇那崛多及笈多于西京兴善寺译。出内典录 大云密藏菩萨请雨经一卷
以上八经同本别译 新合金光明经八卷
右一部八卷。而金光明见有三本。初昙无谶译四卷。其次崛多译为五卷。又真谛译复为七卷。其序略云。昙无谶法师称金光明经篇品阙漏。每寻文揣义。谓此说有征。而酬校无指永怀寤寐。梁武帝大同年中敕遣直后张记等。屈西天竺优禅尼国三藏法师波罗末陀梁言真谛。并赍经论恭膺帝旨。太清元年译诸经目。果阙三身分别业障灭陀罗尼最净地依空满愿等四品。今别成为七卷。依新来经二百六十部内。其间复有银主陀罗尼品及嘱累品。法师译出。沙门彦琮重复校勘。合为八卷。品部究足始自乎斯 金光明经一部四卷(五十六纸)
右北凉玄始年沙门昙无谶于姑臧译。见长房录 金光明经一部七卷(或八卷或六卷一百一十五纸)
右梁世承圣元年沙门真谛于正观寺及杨雄宅译。见长房录 金光明经更广寿量大辩陀罗尼经一部五卷(第二出)
右周武帝代优婆国沙门耶舍崛多于归圣寺译。见长房录 金光明经嘱累品银主品合一卷(凉昙无谶译四卷)
梁真谛译六卷。周崛多译五卷。并无此两品。今故复出之
右隋开皇年阇那崛多共达摩笈多于长安兴善寺译。出长房录
以前五经同本别译 般舟三昧经一部二卷(或三卷五十七纸)
右后汉灵帝光和二年沙门支谶于洛阳译。见长房录 般舟三昧经一卷(是后十品重翻)
右后汉代支谶别译出静泰法师录 般舟三昧经二卷(旧录云大般舟三昧经或一卷第二出)
右汉灵帝天竺沙门佛朔于洛阳译。出长房录 般舟三昧经一部二卷(四十七纸道安云出般舟三昧经)
右西晋沙门竺法护译。见长房录 般舟三昧念佛章经一卷(是般舟经行品)
右汉代译。出真寂寺录 跋陀菩萨经一卷(是般舟初四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