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中 目(四十九)

类别:其他 作者:朱丹溪字数:992更新时间:23/03/24 10:23:57
因风热、血少、神劳 肾虚。 病在腑,则为表,除风散热。在脏则为里,宜养血安神。 如暴失明,昏涩,翳膜,眵泪,班入眼,皆表也,宜发表以去之。 如昏弱不欲视物,内障见黑花,瞳散,皆虚也,血少、神劳、肾虚也,宜养血、补水、安神。 【拨云汤】 羌活 防风(钱半) 本 川芎 荆芥(一钱) 葛根 细辛 柴胡 升麻(五分) 川归 知母 黄柏 黄 甘草(一钱) 内障是虚火盛,加四君子汤、五味、茯苓。 湿热加黄芩、黄连、生地。 睛痛加四物汤。 胸中不利加槐子。 水翳加羚羊角,大府秘加大黄。 凡目暴赤肿,以防风、黄芩为君以泻火,黄连、当归为佐以养血,使以羌活、升麻、柴胡、白芷、甘草。白睛红加白豆蔻少许。 凡目久病昏暗,以熟地、川归为君,以羌活、防风、干菊之类为佐。 【退云丸】 治一切翳晕、内外障昏无睛,屡效。 川归(酒洗) 川芎(两半) 犀角 楮实 蝉蜕 黄连 薄荷(各五钱) 干地黄(酒浸一两) 栝蒌根(一两) 羌活(一两) 川木贼(一两半童便浸一宿去节火干用之) 上炼蜜丸,米饮下,妇人川归汤下,有气木香汤下。 【泻青丸】 治风热。 【熟地黄丸】 治血少。 【驻景丸】 补肾水。 车前子(三两) 熟地(三两) 菟丝子(五两) 【槐子散】 治体肥气盛,风热上行,目昏涩。 槐子 黄芩 木贼 苍术 末之,茶点服之。 【桔梗丸】 治太阳卫虚血盛,瞳人肿痛,眼黑肝风盛。 桔梗(一斤) 牵牛(头末三两) 蜜丸水下。 【羊肝丸】 治一切目病,不问盲障。 白乳羊肝(一具以竹刀去膜) 黄连(一两) 川归 干菊 防风 薄荷 荆芥 羌活 川芎(三钱) 上为末,羊肝捣丸,浆水下。 【地芝丸】 治不能远视,能近视,此除风热。 地黄 天门冬(四两) 枳壳(炒) 干菊(二两) 上蜜丸,茶酒任下。 【定志丸】 治不能近视,能远视。 人参 远志 菖蒲 茯苓 蜜为丸下。 【治瞳子散大】 此辛热之为也。 黄芩 黄连(除风热) 归身 地黄(养血凉血) 地骨皮 五味(收散) 天门冬(泻热补气) 【点方 百点膏】 黄连(二钱 水大碗以火熬至一半) 加川归(六分) 防风(三分) 蕤仁(去皮尖三分) 上熬水中不散,加蜜少许点之。蔓荆子、椒根、地黄、甘草、荆芥、麻黄、升麻,随所长加之。 【金丝膏 七宝膏】 真珠 珊瑚 芦干石(二味俱 七次以连水浸七次) 辰砂 脑 麝 蕤仁(去壳) 上研末点。 【眼稍赤】 白矾(飞过三钱) 铜绿(五分) 蜜陀僧(一钱) 轻粉少许末贴之。 【豆后上翳】谷精草 蛇壳 绿豆粉 天花粉 上等分,粟米泔浸煮蜜服。 【烂翳】 茜藤灰 灯草 点须臾,大痛,百节草刮去。柿干为度食之。 【春雪膏】 朴硝,置豆腐上蒸,待流下,用瓦器承之,点赤眼。 又黄丹、白矾点赤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