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胎前诸证门 胎前总括

类别:其他 作者:清·吴谦字数:4841更新时间:23/03/24 10:44:14
妊娠胎前病恶阻,胞阻肿满气烦悬,痫嗽转胞与子淋,激经胎漏胎不安,小产死胎胎不长,子喑脏躁鬼胎连,余病当参杂症治,须知刻刻顾胎原。 【注】此言妊娠胎前,有恶阻、胞阻、子肿、子满、子烦、子悬、子痫、子嗽、转胞、子淋、激经、胎漏、胎动不安、小产堕胎、子死腹中、胎萎不长、子喑、脏燥、鬼胎等证,皆当一一详辨熟记。其余胎前伤寒、伤食、疟痢、霍乱、泄泻,当于杂证门中参考治之。但须时刻保护胎原,不致误犯为要也。 卷三 胎前诸证门 恶阻总括 恶心呕吐名恶阻,择食任意过期安,重者须药主胃弱,更分胎逆痰热寒。 【注】妇人受孕月余之后,时时呕吐者,名曰恶阻。若无他病择食者,须随其意而与之。轻者过期自然勿药而愈,重者须以药治之。当以胃弱为主,更审其或因胎气阻逆,或痰饮阻逆,与夫兼热、兼寒而分治之。 卷三 胎前诸证门 恶阻证治 【保生汤】 胎气阻逆惟呕吐,无他兼症保生汤,砂术香附乌陈草,量加参枳引生姜。 【注】恶阻,有因胎气阻逆者,乃受胎后胞门闭塞,脏气内阻,挟胎气上逆于胃,故令恶心呕吐也。若平素胃虚所致,虽无痰饮,寒热相兼,而亦有恶阻证者,宜用保生汤,即砂仁、白术、香附、乌药、陈皮、甘草也。引用生姜者,以止其呕也。若气弱者,量加人参;气实者,量加枳壳。 【加味六君汤】 痰饮恶阻吐痰水,烦眩加味六君汤,枇杷藿香旋缩枳,热秘芩军寒桂姜。 【注】恶阻因于痰饮者,其吐必多痰水,且心烦头目眩晕,必其人平素胃虚,中停痰饮也。宜用加味六君汤,于六君汤内加枇杷叶、藿香、旋复花、缩砂、枳壳。若胃热便秘,加黄芩、大黄以利之;胃寒喜热,加肉桂、干姜以温之。 【六君汤】(方见首卷) 【加味温胆汤】 热阻恶食喜凉浆,心烦愦闷温胆汤,橘半茯甘与枳术。更加芩连芦麦姜。 【注】恶阻因于胃热者,必呕吐,心中热烦,愦闷喜饮凉浆也。宜用加味温胆汤,其方即陈皮、半夏、茯苓、甘草、枳实、竹茹(名温胆汤),更加黄芩、黄连、芦根、麦门冬,引生姜也。 卷三 胎前诸证门 胞阻总括 妊娠腹痛名胞阻,须审心腹少腹间,伤食心胃胎腰腹,少腹胞寒水尿难。 【注】孕妇腹痛,名为胞阻。须审其痛,或上在心腹之间者,多属食滞作痛;或下在腰腹之间者,多属胎气不安作痛;若在少腹之间者,则必因胞血受寒,或停水尿难作痛也。 卷三 胎前诸证门 胞阻证治 【加味平胃散 延胡四物汤】 心胃痛多伤食滞,苍朴陈甘果枳曲,便秘加军倍甘草,胎动延胡四物宜。 【注】孕妇心胃作痛者,多因伤食停滞。宜平胃散,即陈皮、浓朴、苍术、甘草也,加草果、枳壳、神曲以消之。若更大便秘结,日久则加硝、黄以攻之,然必倍甘草以缓其峻性,庶不伤胎。若腰腹作痛,胎动下血,则当用四物汤,君以延胡,以定痛而保胎也。 【四物汤】(方见首卷) 【加味胶艾四物汤 蜜硝汤】 腹腰痛甚防胎堕,胶艾四物杜酒葱,外邪宜加羌独活,内热便秘蜜硝攻。 【注】胞蒂系于腰。凡腹腰痛者,须防胎堕。宜用胶艾四物汤,加杜仲、大豆淋酒、葱白以定痛而保胎。若因外感风寒之邪,则加羌活、独活以散之;若内热、大小便闭者,则用蜂蜜、芒硝煎汤以攻之。经曰“有故无陨”是也。 【胶艾四物汤】(方见首卷) 【加味芎归饮 导赤散 五苓散】 胞血受寒少腹疼,参吴胶艾草归芎。尿涩热甚导赤散,木通生地甘草灵。水盛阳虚五苓效,术泽肉桂茯猪苓。 【注】少腹作痛者,乃胞中之血受寒也。宜加味芎归饮温之,其方即人参、吴茱萸、阿胶、蕲艾、炙甘草、当归、川芎也。若因尿涩而痛,则是膀胱水病热甚,则以导赤散清利之,其方即生地、木通、甘草也。若水盛相虚不化,则以五苓散渗利之,其方即茯苓、白术、泽泻、猪苓、肉桂也。 卷三 胎前诸证门 子肿、子气、子满、脆脚、皱脚总括 头面四肢肿子肿,自膝至足子气名,肿胀喘满曰子满,但脚肿者脆皱称。 【注】头面遍身浮肿,小水短少者,属水气为病,故名曰子肿。自膝至足肿,小水长者,属湿气为病,故名曰子气。遍身俱肿,腹胀而喘,在六七个月时者,名曰子满。但两脚肿而肤浓者,属湿,名曰皱脚。皮薄者,属水,名曰脆脚。大凡水之为病多喘促,气之为病多胀满。喘促属肺,胀满属脾也。以其人素有水气湿邪,故受孕有肿满之证。儿未成形,被水浸渍,其胎每致损坏。成形尚可调治,故在五六月后有是证者,多有生育者也。 卷三 胎前诸证门 子肿、子气、子满、脆脚、皱脚证治 【茯苓导水汤】 妊娠肿满与子气,水气湿邪脾肺间,水气浸胎喘难卧,湿气伤胎胀难堪,均宜茯苓导水治,香瓜槟腹四苓攒,桑砂苏陈胀加枳,腿脚防己喘葶添。 【注】妊娠水肿胀满、子气、皱脚、脆脚等证,皆由水气湿邪,伤于脾肺为病也。若水气盛而浸胎,则必喘而难卧;若湿气盛而伤胎,则胀满难堪。皆宜用茯苓导水汤治之,方用木香、木瓜、槟榔、大腹皮、白术、茯苓、猪苓、泽泻、桑皮、砂仁、苏叶、陈皮,以和脾肺而利水湿。胀甚者,加枳壳以破结;腿脚肿者,加防己以利下;湿喘者,加苦葶苈以泄上水也。 卷三 胎前诸证门 子烦证治 【知母饮】 孕妇时烦名子烦,胎热乘心知母痊,子芩知麦苓 草,犀热参虚膏渴煎。 【注】孕妇别无他证,惟时时心烦者,名曰子烦,由胎中郁热上乘于心也。宜用知母饮,即子芩、知母、麦冬、茯苓、黄 、甘草。热甚者加犀角,气虚加人参,口渴加石膏煎服。 卷三 胎前诸证门 子悬胎上逼心证治 【紫苏饮】 胸膈胀满子悬名,喘甚由胎上逼心,紫苏饮用归芎芍,陈腹苏甘虚入参。 【注】孕妇胸膈胀满,名曰子悬。更加喘甚者,名曰胎上逼心。俱宜紫苏饮,即当归、川芎、白芍、陈皮、大腹皮、苏梗叶、甘草。虚者加人参煎服。 卷三 胎前诸证门 子痫证治 【羚羊角散 钩藤汤】 暴仆抽搐不识人,须臾自醒子痫名,羚羊角散防独杏,五加枣草薏苡仁,茯苓木香羚羊角;抽搐钩藤汤寄生,人参茯神归桔梗,口 肢废中风成。 【注】孕妇忽然颠仆抽搐,不省人事,须臾自醒,少顷复如好人,谓之子痫。乃肝、心二经风热所致,宜用羚羊角散,即防风、独活、杏仁、酸枣仁、五加皮、甘草、薏苡仁、茯苓、木香、羚羊角也。抽搐甚者用钩藤汤,乃钩藤、桑寄生、人参、茯神、当归、桔梗也。若口眼 斜,半身不遂,则已成中风废证,当参风门治之。 卷三 胎前诸证门 子嗽证治 【枳桔二陈汤 桔梗汤】 妊娠咳嗽名子嗽,阴虚痰饮感风寒。痰饮二陈加枳桔;风寒桔梗汤可安,紫苏桔梗麻桑杏,赤苓天冬合贝前。久嗽阴虚宜清润,麦味地黄汤自痊。 【注】妊娠咳嗽,谓之子嗽,嗽久每致伤胎。有阴虚火动痰饮上逆,有感冒风寒之不同。因痰饮者,用二陈汤加枳壳、桔梗治之;因感冒风寒者,用桔梗汤,即紫苏叶、桔梗、麻黄、桑白皮、杏仁、赤茯苓、天冬、百合、川贝母、前胡也。若久嗽,属阴虚,宜滋阴润肺以清润之,用麦味地黄汤治之。 【六味地黄汤】(方见首卷) 卷三 胎前诸证门 转胞证治 饮食如常烦不卧,不得小便转胞称。举胎救急丹溪法,四物升麻参术陈。服后探吐吐再服,不应阿胶入五苓。 【注】妊娠胎压,胞系了戾不得小便,饮食如常,心烦不得卧者,名曰转胞。宜用丹溪举胎法:令稳婆香油涂手举胎起,则尿自出,以暂救其急。然后以四物汤加升麻、人参、白术、陈皮煎服。服后以指探吐,吐后再服再吐,如此三四次,则胎举而小便利矣。 如不应,则是有饮,用五苓散加阿胶以清利之。 【四物汤】(方见首卷) 卷三 胎前诸证门 子淋证治 【加味五淋散】 子淋频浊窘涩疼,五淋栀苓归芍芩,甘草再加生地泽,车前滑石木通寻。 【注】孕妇小便频数窘涩,点滴疼痛,名曰子淋。宜五淋散,即黑栀、赤茯苓、当归、白芍、黄芩、甘草,加生地、泽泻、车前子、滑石、木通,以清热而利水,则小便自通矣。 卷三 胎前诸证门 激经、胎漏、尿血总括 妊娠经来名激经,胎漏下血腹不疼,若是伤胎腹必痛,尿血漏血要分明。 【注】妇人受孕之后,仍复行经者,名曰激经,为血有余。若孕妇无故下血,或下黄汁豆汁而腹不痛者,谓之胎漏。若其胎已伤而下血者,其腹必疼。孕妇又有尿血一证,腹亦不痛,然与胎漏之证又不同。盖尿血出于溺孔,漏血出自人门,三者俱下血而各不同治者,不可不详辨也。 卷三 胎前诸证门 激经、胎漏、尿血证治 【阿胶汤 黄 汤 银苎酒 加味四物汤】 激经无病不须治,子大能食经自停。胎漏下血多因热,四物阿胶栀侧芩;或下黄汁豆汁样,黄糯米苎根银;若是尿血膀胱热,四物血余共茅根。 【注】激经无他证相兼者,不须用药,其胎壮子大能食其血而经自停。若胎漏下血,多属血热,宜阿胶汤清之。其方即四物汤加阿胶、黑栀、侧柏叶、黄芩也。或漏下黄汁,或如豆汁甚多者,其胎干枯必倚而堕,宜用黄 汤,即黄 二两,糯米一合煎服;或银苎酒,即芒麻根,纹银煎酒服。若尿血,则是膀胱血热,宜四物汤加血余、白茅根以凉之。 【四物汤】(方见首卷) 卷三 胎前诸证门 胎不安、小产、堕胎总括 气血充实胎自安,冲任虚弱损胎元。暴怒房劳伤肝肾,疾病相干跌扑颠。五月成形名小产,未成形象堕胎言。无故至期数小产,须慎胎为欲火煎。 【注】孕妇气血充足,形体壮实,则胎气安固。若冲、任二经虚损,则胎不成实。或因暴怒伤肝,房劳伤肾,则胎气不固,易致不安;或受孕之后,患生他疾,干犯胎气,致胎不安者亦有之;或因跌扑筑磕,从高坠下,以致伤胎、堕胎者亦有之。然小产、堕胎,亦自有别:五、七月已成形象者,名为小产;三月未成形象者,谓之堕胎。以上小产、堕胎皆出有因。若怀胎三、五、七月,无故而胎自堕,至下次受孕亦复如是,数数堕胎,则谓之滑胎。多因房劳太过,欲火煎熬,其胎因而不安,不可不慎者也。 卷三 胎前诸证门 胎不安、小产、堕胎证治 【加味圣愈汤 加味佛手散 十圣散 加味芎 汤 益母丸】 胎伤腹痛血未下,圣愈汤加杜续砂。下血腹痛佛手散,胶艾杜续术芩加。十全续缩减苓桂,因病伤胎十圣夸,跌扑芎 调益母,怒劳逍遥地黄佳。 【注】妊娠胎伤,若腹痛不下血者,宜用圣愈汤加杜仲、续断、砂仁安之。若下血腹痛者,宜用佛手散加阿胶、蕲艾、杜仲、续断、白术、条芩安之。若因母病,以致伤胎欲堕者,宜十圣散,即十全大补汤减茯苓、肉桂,加续断、砂仁。若因跌扑筑磕,伤胎欲堕者,宜芎 汤调益母丸服之(芎 汤即川芎、当归也)。若暴怒、房劳伤肝肾,以致胎动不安者,宜逍遥散、地黄汤治之。 【圣愈汤 佛手散 逍遥散 地黄汤】(方俱见首卷) 卷三 胎前诸证门 堕胎下血不止、血瘀不出证治 【独参汤 回生丹】 堕胎暴下血不止,面黄唇白独参汤。恶血不出凝胀痛,回生益母酌相当。 【注】妊娠胎堕后血暴下不止,面黄唇白者,名脱荣。宜用独参汤峻补其气,以生其血,所谓无形能生有形也。若恶血瘀滞不行,腹胁胀痛者,宜于回生丹、益母丸,酌其虚实缓急相当而用之。 卷三 胎前诸证门 子死腹中总括 子死腹中须急下,舌青腹痛冷如冰,时久口中秽气出,寒热峻缓详斟平。 【注】凡一应伤胎,子死腹中者,须当急下,勿使上奔心胸。然必验其舌青面赤,肚腹胀大,腹冷如冰,久之口中有秽气出者,方可议下。然犹必审其人之虚实寒热,或宜寒下、热下、峻下、缓下,随其宜而施之。 卷三 胎前诸证门 子死腹中证治 【佛手散 平胃散加芒硝方】 下胎缓剂佛手散,峻剂平胃加芒硝。宜热宜寒须细审,产妇虚实莫溷淆。 【注】孕妇子死腹中宜下者,缓下用佛手散,峻下用平胃散加芒硝。或宜寒下,或宜热下,须细细详审而投之。盖以产母之虚实,或缓或峻,不可溷淆轻率以致误也。 【佛手散】(方见首卷) 卷三 胎前诸证门 辨子母存亡 妊娠一切垂危候,母子存亡可预推,面赤舌青必子死,面青舌赤母命危,面舌俱青口吐沫,子母俱亡二命亏。 【注】凡妊娠一切凶危之候,欲知母子存亡者,当于孕妇面、舌之色定之。若面赤舌青,则其子必死;面青舌赤,则其母必亡;若面舌二者俱见青色,口角两边流涎沫者,则子母二命俱不能保也。 卷三 胎前诸证门 胎兼瘕 妊娠有病当攻下,衰其大半而止之,经云有故而无殒,与病适当又何疑。 【注】凡孕妇素有 瘕旧疾,或有新病应攻下者,但攻其大半,余俟其自消,不可尽攻。经云:有故无殒。言药虽峻,有病则病受之,不能伤胎也。攻其大半,与病相当,又何疑于有妊必不可攻之说耶? 卷三 胎前诸证门 胎不长证治 【八珍汤 六君子汤】 胎萎不长失滋养,气血不足宜八珍,脾虚胃弱六君子,谷化精微气血生。 【注】妊娠五六个月,胎萎不长,由于妊母禀赋虚弱。若属气血两虚者,宜用八珍汤; 若脾虚胃弱者,宜用六君子汤。但使饮食强壮,俾水谷运化精微,则气血日生而胎自长矣! 【八珍汤 六君子汤】(方俱见首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