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类别:其他 作者:佚名字数:880更新时间:23/03/24 11:44:44
这一节,一直到当立三百善,则是太上列举行善招福的大纲,先教人众善奉行,即可以招来福报。道就好像是大路一样,顺天理,合人心,坦平正直,即是道;而逆天理,拂人心,荆刺险阻,即非道。本篇中从‘不履邪径’,一直到‘与人不追悔’,都是道,也就是行善。从‘非义而动’,到‘杀龟打蛇’,都是非道,也就是作恶。而‘是道则进,非道则退’的这两个‘则’字,最是吃紧著力;因为是非只在当念的分辨,而进退则必须要即时的决定;在这个紧要的关键处,一定要下斩钉截铁的手段,不能够有一丝毫犹豫不决的心念啊!如果念头一转,就会再堕入了魔关;所以必须要时时的省察,事事都得要谨慎小心;例如家人不顺自己的意思,会生烦恼吗?过著安居饱暖的生活,会生淫欲心吗?家中的收入不多,会想法子去赚钱吗?一同修行的伴侣离开了,会生昏沉退惰吗?诸如此类都是,都足以退失道心,而入于非理,所以不可以轻忽啊! 而此处所谓的‘道’,也就是中庸上面所讲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的‘道’。在我们的日用生活中,或是说话、或是沉默、或动、或静,都无处不是道啊!只要真正的深入的了解其中的道理,行起来就会十分的勇猛精进了。古德说:‘大道不离目前,要且目前难睹;欲识大道真体,不离声色言语。’道德经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内观经说:‘知道易,信道难;信道易,行道难。’华严经说:‘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断除疑网出爱河,开示涅槃无上道。’因为道的本体,人人本来就具足了;虽然是沉溺在万种的物欲之中,若是肯一念回光反照,那么其中的真是真非,自然就丝毫的也瞒昧不住啊!这就是所谓的‘天理不息的本体’;如果能够扩大而使它充满,那么纵然经过了一万劫、一千生,也不会堕落了;所以人若是能够知行合一,就是超凡入圣,也是不难啊!这是真话! 故事一: 从前有位农夫曾经被老虎咬伤过,有人谈起老虎伤人的事情,大家听了都感到非常的震惊;惟独这位农夫的脸色大变,和其他的人都不一样。老虎会伤人,这是每个人都知道的事情,然而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听到了老虎伤人,所以只是一惊而已。而这位农夫亲身受到了被老虎咬伤过的痛苦,所以才会脸色大变心有余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