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类别:
其他
作者:
佚名字数:718更新时间:23/03/24 11:45:03
父母生下了我们的身体,必须要靠先生的教导,才能成就我们的学问;所以对先生、老师,要和对君王和父母亲一样的尊敬。现在的人请老师教育自己的孩子,往往只是虚有其表,吝啬钱财而且还于礼有亏;甚至还出言不逊,态度反常,有心的轻视老师,这则是和禽兽相差无几啊!至于做先生的,目的就是在开启后生小辈的智慧,使他们把人做好,甚至成圣成贤,这种春风化雨的阴德,实在是最大的了!怎么可以接受人家的束修供养,却放纵人家的子弟,不去严管勤教,致使子弟有不能成材的危险;甚至有先生还代替子弟作功课,来欺瞒他的父兄;为了贪图钱财而用钱贿买功名,这种罪过的报应,实在不知道有多么严重啊!
故事一:
宋朝的游酢、杨时,两人一同拜在程颐的门下做学生;有一天,两人一齐去拜见老师,程颐偶然闭目瞑坐,游酢、杨时就站在老师身旁,恭敬的等候,而且等了很久;程颐醒了之后,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深了。而两人的脸上,则毫无一点的倦容,对老师的执礼,更是愈加的恭敬谨慎。后来两人都得到老师学问的真传,共同将濂洛之学弘扬于天下。
故事二:
宋朝的岳飞,他的老师周同,能够拉三百斤的大弓;周同死了以后,岳飞每到初一十五的时候,必定准备好了祭品,在老师的墓前跪拜哭泣;并且将老师送给他的弓,射了三箭之后,才返回家中。
故事三:
从前有户农家,生了一个儿子,这位农人想请老师教他孩子把书读好的心,非常的殷切;但是他对待孩子的老师,则是太过份了,不懂得尊敬老师的道理;给老师吃的不好,尽是些不营养的食物;学费也给的很低,老师虽然非常尽心尽力的教这孩子,而且教的时间也很久;然而这孩子阅读他人所做文章的能力还不错,可是自己做起文章来,则是一无是处,这也是真奇怪啊!后来这孩子还是跟他父亲一样做农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