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类别:其他 作者:佚名字数:727更新时间:23/03/24 11:46:16
人之所以不肯依著本分,而只认为钻营求取,就会得到益处;却没有想过:人生的富贵贫贱,都是命里注定,怎么可以分外的去营求呢?而妄心贪念徼幸的希求,不但是毫无益处,而且恐怕会因此而折福呢!何不认真的体会孟子所说的:‘求之有道,得之有命’,和六祖慧能大师说的:‘一切福田,不离方寸’的意思呢? 故事一: 唐朝长庆初年,负责管理新平县治安监狱的官员裴璞死了之后,他的外兄华元,当时正在陇右做客,在路上遇到了一位武官,跟随在他后面的随从很多;再仔细的一看,这位武官原来就是斐璞啊!华元又惊又喜的说:‘您不是已经过世了吗?怎么又担任武官的职务呢?’斐璞说:‘我现在的职务是西川刷掠使,专门负责管理世间财务的盈缩增减;要晓得世人的一饮一啄,都是命里注定的,更何况是钱财啊!阴司都有登记,所以一个人获得的钱财,也都有一定的限制;若是超过了限制,就会被刷掠掉;或是被自己消耗浪费掉,或是遭遇横祸,或是做生意投资亏掉,或是疾病消散,都是由我这个刷掠使所掌管;世间的农人,勤苦的耕种求获粮食,商人勤奋的经营获得的利润,读书人苦读得到的官禄,都只是得到了本分中所有的钱财,并没有增加些许本分外所没有的钱财;若是不勤劳,则连本分中所有的都会失去啊!你遇到了我,这也是前定;你应得到白金二斤,若是给你超过了二斤,则超出的部分还是会被刷掠掉,所以我也不敢多给你啊!’斐璞说完之后就不见了。 故事二: 刘颃的文章写得颇好,而且自认为可以早些取得功名。当时正逢诩圣真君在终南山降言,刘颃因此就向真君叩问自己功名的事情。真君说:‘你的文章虽好,但是命太薄了;你若是能够安分退守不营求,还可以保有余年;若是过分的营求,必定会折损你的寿命!’刘颃未能听从真君的劝告,最后竟然因考不取功名,过分营求而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