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析】

类别:其他 作者:佚名字数:2474更新时间:23/03/24 11:46:51
要知道没有行善就不会有福,没有造恶就不会有祸,这是天道永恒不变的真理。然而善恶的报应,有的是报在本人的身上;有的则报在子孙的身上;有的现世是恶人,而他过去生中所修的福因缘成熟了,这一生应该受祸而却转而受福;有的现世是善人,因为他过去生中所造的罪业成熟了,这一生应该受福而却转而受祸;等到前世的祸福受过之后,则今生所造善恶的报应,方才会一一的现前受报;这也只是迟早先后的问题而已,并不是说善恶的报应有了误失啊!所以说:‘阳宪速而可逃,阴宪迟而不漏;阳网疏而易漏,阴网密而难逃。’ 现在的人,偶而做了一件的善事,就想要获得善报;稍稍有些不如意,就说:‘天道难知。’怎么会知道:人只要不饥不寒,无灾无害,读书人有书可念,农人有田可耕,工人有工作可做,商人有生意可做,时时开口而笑,日日少皱眉头,难道这些不是平安的福报吗?不然的话,世人的愿求没有穷尽,世界也充满了缺陷,怎么可能人人都是富贵发达呢?世人惟有尊敬相信感应篇的道理,认真的随事奉行,自然就会福禄无量,子孙荣显昌盛;遵行了一年,万罪就能消灭;遵行了四年,百福就能到来;遵行了七年,子孙就能考取功名;遵行了十年,寿命就能够延长;遵行了十五年,万事就会如意;遵行了二十三十年,就能够名列仙籍;遵行了五十年,天神就会恭敬,而且能够位列上界。这些都是太上真实不欺的话,只怕世人不能够认真的去实践啊! 大抵立志心向大道的人,在开始发愿的时候,就一定要自度度人,而自度度人,要在能够福慧双修;而修慧必定要在于明了修行的宗旨而见到了本性,修福必定要在于遵守做人的五伦,而在日常生活中历事练心;而且二者要互相的协调,才能够相辅相成;如此,则上帝必定以天诏等待他,诸佛一定以净土来摄受他;不只是超生上界而已,实际上则是顿然证得了无生法忍,达到了不生不灭的境界;然后可以入世度化众生,了却这一个大事的因缘;若只是区区的冀望得到长生、仅修性命而已;如果未能了脱生死,福报享尽了,还是要堕落下来的啊!即使是生到了天界最高的非非想天,寿命能够活到了八万四千大劫(一大劫相当于十三亿四千四百万年),究竟还是会堕下来,而沦落在六道当中,依旧不能够超出三界啊!而在六道轮回当中的众生,都是因为不能了悟自己妙明的真心;因为积聚了妄念而虚妄的感招了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在这中间虚妄的随著七趣而沉溺(六道加上仙界叫做七趣);因为业力的招感引导,而各自的随著所造的业力受生于不同的道中。只要是彻底的觉悟了本具的觉性,那么就会明了这些虚妄的因缘,本来就是一无所有;而他普遍利益众生善行的力量,又能够圆满的持之以恒;所以才能够了却这个大事因缘,必然要归诸于福慧双修,到达了圆满的境界啊! 故事一: 栖云真人王志,盘山语录说:善恶:有人问道,如何才能够出得罪福的因果呢?师父回答说:‘罪福的因果,属于阴阳之壳;若是你能够出得阴阳之壳的话,则就没有罪福的报应了!’那么如何是阴阳善恶之壳呢?只要是心上有一丝毫的私欲自私的念头,便是属于阴壳;有一丝毫喜欢行善的念头,便是属于阳壳。在阴则会有恶报,在阳则会有善报;若是能够炼到了心体虚空,无善无恶,没有丝毫的挂碍,自己作得了主;则祸福就缚他不得,因果也缠他不得,这样便是一个出离阴阳之壳的真人啊! 故事二: 宋朝的朱子晦庵,非常严谨的力行遵守规矩,而造成了后来学习的人感到很不方便;那里知道当理学尚未透澈明白的时候,如果轻易放弃了规矩的话,就很难进入理学的堂奥了;若不是朱子坚持的力挽狂澜努力的撑持,则理学早就溃裂失传很久了!因为在当时的社会风潮正在禁止道学,将理学归属于伪学,并且指责理学为邪道;在那时群起而闹的人,有韩侂胄的优人,有林栗之的伐异,有王淮陈贾的修怨;六经孔孟为当世的大禁,正心诚意,为在上位的人所讨厌听闻;因此正人君子,都屏气伏息不敢有所作为;而那些趋炎附势的小人,则都改变原本所学,而冒充作旁门左道的老师;惟有朱熹却能够独自的担负道统的使命,不忧不惧;在进退之间,则一步都不敢苟且;遭受到谗谤,则百折不挠依然的自如;努力的教导后学,则许多的贤人竞相而出;严于律己,则颜子的四勿一点都不敢违背;因此儒学与理学,当时能够如日中天的兴起,就是因为朱子力行的效果啊! 故事三: 宋朝的范俨是仁和地方的人,在壮年的时候就考取了进士,担任郡县的地方官,后来升到了卿佐的官位;他每天都必定会想到,要如何才能够忠于君王?怎样才能够福泽百姓?自己的言行举止一点都不敢苟且;虽然是在闇室屋漏没人见到独处的时候,也都保持著战战兢兢自我惕励的景象。等到儿子长大之后,他便辞官归隐,布衣蔬食,不再涉入世缘,静心入道;每天都念诵法华经金刚经等大乘经典,并且依教奉行;有空的时候,则禅定观想,一切世俗的杂事,丝毫都不沾染,本身修行的道业,也都是顺乎自然。到了大观年间,已经九十多岁;忽然就开悟了,于是便嘱咐身旁的侍者说道:‘人生在这个世界上,就像是一场戏剧一样;当锣鼓响起的时候,剧中的生旦丑末各种角色,各自表现各人的演技;可是等到了蜡烛烧尽灯火熄灭的时候,又有什么乐趣呢?就像我来到这世间,一幌眼就已经九十年了;实在就像作梦一样的幻化,有如朝露和闪电一样的迅速啊!’幸而我悟得了这个佛性,这个佛性没有边际,也没有方圆大小,也不是赤白青黄,也没有长短上下,没有嗔、没有喜、没有是、没有非、没有善、没有恶;所谓一物都没有,但却万象都包罗啊!这就是最真最上无往无来奥妙的真理啊!而它的关键,只在人能不能够至诚精进、心心相续、念念不间断罢了。三世诸佛都是从这里而出现的,这种的道理,也就是金刚经所说的真实而不虚妄的道理,你们每个人都应该要勉而行之啊!’说完之后,他就静坐合掌而化了。一时之间,异香充满室内,祥云□满空中,种种的光明,照耀著世界,这些的瑞相好几天都不散去;附近的百姓听到之后,都前来瞻仰他往生的瑞相。 上面所列举‘勉励而行之’的各条公案,乃是分别的力行儒释道三教的道理,由下学而至于上达,同是归于穷理尽性,而达到了本性的最高境界!把这些公案录在这里,以为三教行者最好学习的范例;有志学习的人,应当要认真的效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