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类别:其他 作者:蒋士铨字数:3012更新时间:23/03/24 11:53:22
  (1) 出——出身。南昌——旧府名,府治在今江西南昌市。(2) 归——古代女子出嫁叫“归”。先府君——指作者已去世的父亲,名坚,字适园。(3) 时——那时(指蒋士铨的母亲嫁给他父亲的时候)。(4) 任侠——以扶助别人为己任。(5) 乐——喜欢。施与——送钱物给别人。(6) 散——花掉了。(7) 囊箧萧然——把钱物都用空了。囊,荷包,口袋。箧,箱子。蕭然,蕭索的样子,这里是空无所有的意思。(8) 宾人(纵zòng)——宾客和仆从。辄——常常。(9) 脱——取下来(变卖)。簪(zān)头上的揷戴。珥(耳ěr)——耳环之类的饰物。(10) 治——置办。酒浆——酒食。(11) 盘罍(雷 léi)间未尝有俭色——在待客的酒饭上从没有露出小气样子。盘,盛置食物的器皿。罍,酒樽。(12) 越二载——过了两年。(13) 家益落——家境更加衰落了。(14) 历困苦穷乏、人所不能堪者——经历了一般人不能忍受的困难穷乏的处境。(15) 怡然——心情舒畅的样子。愁(促cù)状——愁眉苦脸的样子。蹵,同“蹴”字,不安的样子。(16) 戚[尚阝]党(dǎng)人争贤之——那些亲戚和乡邻都交口赞美她。党,古“党”字,古代以五家为邻,五邻为里,五里为族,五族为党。(17) 计——计画,打算。燕、赵间——指现在的河北和山西一带。燕、赵,本是战国时两个国名,这里借称其地。(18) 而归吾母及铨食外祖家——把母亲和我送到外祖父家去抚养。(19) 四龄——四岁。(20) 日授——每天教。“四子书”——《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合称),因为内容多记载孔子、孟子、曾子、子思等人的言行,故又称“四子书”。(21) 苦——苦于,碍于。(22) 鏤——刻,这里是削的意思。(23) 诘(节jié)屈——弯曲,屈折。作波磔(哲zhé)点画——作成一撇、一捺、一点、一画的形状。波,书写中的左撇。磔,书定中的向右下方捺笔。(24) 训——教。(25) 这句说:第二天,叫蒋士铨合竹丝再合成前一天所学的字,合得没错方才罢休。乃已,才止。(26) 素——向来。不润——不富裕。(27) 历年饥大凶——经历了大灾荒的年头。历,经过。(28) 窘乏——穷困。(29) 工——精于。纂(缵zuǎn)绣组织——刺绣编织等事情。(30) 女红——即女工,指妇女所作的纺织、刺绣、缝纫等事。这里指织绣出来的杨品。(31) 以是——因此。(32) 褴(兰吕lán-lǚ)——衣服破烂。(33) 髯(然rān)——胡须。(34) 疵(cī)——缺点。(35) 满引——觥(gōng)——斟满一杯酒喝了。引,受。觥,古代用年角制成的酒器。(36) 陶然——快活的样子。捋(lǚ)——觴(商shāng)——古代的酒杯。(37) 阿丈——我老头儿(这里是蒋士铨的外祖父自称)。(38) 即而——然后,随又。(39) 尔——你。他日——将来。(40) 涔(岑cén)涔——形容眼泪不断地流下。(41) 簷风几烛——屋簷外的风,吹着几上烛火。(42) 愀(巧qiǎo)然——忧愁变容的样子。(43) 毕陈——全都放在。(44) 手任操作——手里干着活儿。(45) 口授句读(豆dòu)——嘴里教(我)唸书。句读,断句和停顿的地方,常用来泛指书文。(46) 吚唔(衣吾yī-wū)——读书的声调。(47) 轧(札zhā)轧——纺绩的机声。相间(见jiàn)——互相应和的意思。(48) 怠(代dǎi)——松懈。(49) 夏(贾jiǎ)楚——本是古代老师责打学生的工具。这里是责打的意思。(50) 旋——随后。(51) 及此——现在,眼前。(52) 汝——你。(53) 夜分——半夜。(54) 俄而——没多久。(55) 少间——过了一会儿。(56) 乃尔——这样。这句说:妹妹,你只有这一个孩子,何必督促得这样严呢!(57) 这句说:孩子多,倒还罢了;只有这一个,如果不成器,叫我还有什么指望呢?不肖,没有出息。(58) 庚戌(需xū)——古代人常以干支纪年、月、日,这里指的是雍正八年(1730)。(59) 病且笃——病势垂危。(60) 濒危——临终。(61) 瘁(脆cuì)——辛苦。(62) 憊(倍bèi)——疲乏。(63) 其——表示希望或命令的助词。善诱之——好好地教导他(指蒋士铨)。(64) 语讫(气qì)——这句话完后。卒——死了。(65) 哀毁——指悲伤哀伤哀痛得毁坏了身体。骨立——形容人消瘦到极点。(66) 闾(驴lǘ)[尙阝]——邻里和乡党。闾,本是古代居民的组织单位,二十五家为一闾。姻亚——亲亲眷眷的意思。亚,同“娅”,本是两婿之间的相称。(67) 咸以“孝女”称——都称(我母亲)为孝女。(68) 弗袬——歇(继续这样称呼好)。(69) 《礼记》、《周易》、《毛诗》——都是儒家的重要经典。(70) 成诵(71) 能够背诵。(72) 吟哦(俄é(声——读诗的声调。(73) 不痊(全quán)——病体略微好转些。(74) 凄楚——伤心。(75) 斯解也——这就能消除我的忧愁了。(76) 琅(郞láng)琅然——形容读书声的清晰响亮。(77) 争药鼎(顶dǐng)沸——(读书声)与罐里煎药的滚沸声争响。鼎,古代的一种炊具。(78) 差(chài)——同“瘥”,病愈。(79) 偕游燕、秦、赵、魏、齐、梁、吴、楚间——一起游历了河北(燕)、陕西(秦)、山西(赵)、河南(魏、梁)、山东(齐)、江苏(吴)、湖南、湖北(楚)一带地区。(80) 苟——假如。过——过失。(81) 规——劝告。(82) 或怒不听——有时父亲生气不听劝告。(83) 屏(丙bǐng)息——屏住气不出声。(84) 俟(四sì)——等待。(85) 决大狱——审理重要案件(指有关人命的案件)。(86) 席前——座前。(87) 幸以此儿为念——千万为这孩子着想(意思是不要冤枉人,做缺德的事情)。(88) 数(朔shuò)颔(汗hān)之——频频点头称是。(89) 客邸(抵dǐ)——外地的住所。(90) 不及一言——不对(我)讲一句话。(91) 扑之——责打他(士铨自指)。(92) 荒于嬉——因玩乐而荒废学业。(93) 卜居——就是“择居”的意思。鄱(婆pó)阳——今江西波阳。(94) 女视之——把她(皀张氏)当作女儿看待。(95) 絍(认rèn)——同“紝”字,织布帛的丝缕,这里和前三字连用,就是纺织的意思。(96) 以应童子试——由于要应考秀才。(97) 铅山——今属江西。是蒋士铨原籍。(考秀才必须要在原籍。)(98) 补弟子员——考中了秀才。(99) 丁卯——指乾隆十二年(1747)(100) 食廩餼(凛细lǐn-xì)——秀才参加科考,成绩优良的补为“廪善生”,可以得到膳费津帖。廪餼,公家发给的膳食津贴。(101) 荐于乡——中举人。(102) 依膝下——在父母跟前。(103) 北行——指到京城(北京)去参加会试(考进士)。(104) 每念儿,辄有诗——(母亲)每当想念我的时候,就作诗。(105) 未一寄也——一首也没有寄(到北方来)。(106) 落第——没有考上。(107) 即世——去世。(108) 哭而濒死——哭得死去活来。濒,几乎,接近。(109) 凡——总计。(110) 无——无论,不分。(111) 己巳(四sì)——指乾隆十四年(1749)。(112) 番(婆pó)阳——即鄱阳。延——邀请。(113) 位置景物——安排画中的背景物。位置,这里用作动词。(114) 呜呼——感叹词。(115) 不及奉舅姑母匜(移yí)——赶不上侍候公婆(指嫁过去时公婆已死了)。盘匜,洗滌的器具(用来泛指日常生活用具)。(116) 未亡人——古代寡妇的自称。(117) 何乐为——还有什么可乐的啊!(118) 虽然——尽管如此。(119) 志有乐、得未致者——理想中的乐趣而一直没能享受到的。(120) 请寄斯图也——请把它寄托在这幅画中。(121) 新妇——媳妇。鸣机——织布时机声(指纺车)鸣响。课夜——督促(小辈)夜里做功课。(122) 乐何有焉——此外还有什么可乐的呢!(123) 厂——同“敞”。(124) 熒(迎yíng)熒——灯光明亮的样子。(125) 凭——靠着。画栏——雕花的栏杆。(126) 砌花盘兰——(127) 阶边的花和盆里的兰。(128) 砌,阶沿石。盘,花盆。(129) 婀娜(阿挪ē-nuó)——柔长弯曲的样子。(130) 促织——蟋蟀的别名。(131) 为之略——写出个大概。(132) 立言——著书立说。这句的意思是说:我只是把母亲生平勤劳的概况记下来,为的是进而请求那些著书立说并乐于鼓励人们为善的大人先生为此写出正式的文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