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卷二 西山经

类别:其他 作者:佚名字数:15514更新时间:23/03/24 11:55:06
【注释】①洗石:古人说是一种在洗澡时用来擦去身上污垢的瓦石。②腊:皮肤皴皱。 【译文】西方第一列山系华山山系之首座山,叫做钱来山,山上有许多 松树,山下有很多洗石。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普通的羊却长着马的尾巴, 名称是羬羊,羬羊的油脂可以护理治疗干裂的皮肤。 ② 【注释】①铜:这里指可以提炼为精铜的天然铜矿石。以下同此。②■:皮肤皱起。 【译文】从钱来山往西四十五里,是座松果山。濩水从这座山发源,向 北流入渭水,其中多产铜。山中有一种禽鸟,名称是■渠,形状像一般的野 鸡,黑色的身子和红色的爪子,可以用来治疗皮肤干皱。 【注释】①太华之山:就是现在陕西省境内的西岳华山。 ②仞:古时八尺为一仞。 【译文】再往西六十里,是座太华山,山崖陡峭像刀削而呈现四方形, 高五千仞,宽十里,禽鸟野兽无法栖身。山中有一种蛇,名称是肥遗,长着 六只脚和四只翅膀,一出现就会天下大旱。 【注释】①■牛:据古人讲,在小华山生长着许多山牛,体重都在一千斤左右,这就是■牛。 ②磐石:是一种可以制造乐器的石头。古人用它制成的打击乐器叫做磬,一般是挂在架子上进行演奏。 ③■琈:古时传说中的一种玉,具体的形状质料不清楚。④赤鷩:属于野鸡一类的禽鸟,胸部腹部都 是红色,冠子是金黄色,头是黄的,尾巴是绿的,间杂着红色羽毛,色彩鲜明。⑤御火:御在这里是 屏除、辟开的意思。御火就是辟火,意思是火不能烧及人的身子。⑥萆荔:古时传说中的一种香草。 【译文】再往西八十里,是座小华山,山上的树木大多是牡荆树和枸杞 树,山中的野兽大多是■牛,山北阴面盛产磬石,山南阳面盛产■琈玉。山 中有许多赤鷩鸟,饲养它就可以辟火。山中还有一种叫做萆荔的草,形状像 乌韭,但生长在石头上面,也攀缘树木而生长,人吃了它就能治愈心痛病。 【注释】①铁:这里指能够提炼成铁的天然铁矿石。以下同此。②葵:即冬葵,也叫冬寒菜, 是古代重要蔬菜之一。③葱聋:古人说是野山羊的一种。④翠:指翠鸟,又叫翡翠鸟,大小近似于燕 子,头大而身体小,嘴强硬而直,额部、枕部、背部的羽毛以苍翠,暗绿色为主,耳部的羽毛是棕黄 色,颊部、喉部的羽毛是白色,翅膀上的羽毛主要是黑褐色,胸下的羽毛是栗棕色。喙:鸟鲁的嘴。 【译文】再往西八十里,是座符禺山,山南阳面盛产铜,山北阴面盛产 铁。山上有一种树木,名称是文茎,结的果实像枣子,可以用来治疗耳聋。 山中生长的草大多是条草,形状与葵菜相似,但开的是红色花朵而结的是黄 色果实,果实的样子像婴儿的舌头,吃了它就可使人不迷惑。符禺水从这座 山发源,然后向北流入渭水。山中的野兽大多是葱聋,形状像普通的羊却长 有红色的鬣毛。山中的禽鸟大多是■鸟,形状像一般的翠鸟却是红色的嘴 巴,饲养它可以辟火。 【注释】①条:这里讲的条草和上文所说的条草,名称虽相同,但形状不同,实际上是两种 草。②流、赭:流即硫黄,是一种天然的矿物质,中医入药,有杀虫作用;赭即赭黄,是一种天然生 成的褐铁矿,可做黄色颜料。 【译文】再往西六十里,是座石脆山,山上的树大多是棕树和楠木树, 而草大多是条草,形状与韭菜相似,但是开的是白色花朵而结的是黑色果 实,人吃了这种果实就可以治愈疥疮。山南面盛产■琈玉,而山北面盛产铜。 灌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北流入禺水。这条水里有硫黄和赭黄,将这种水 涂洒在牛马的身上就能使牛马健壮不生病。 【注释】①杻:杻树,长得近似于棣树,叶子细长,可以用来喂牛,木材能造车辋。橿:橿 树,木质坚硬,古人常用来制做车子。②箭■:一种节长、皮厚、根深的竹子,冬天可以从地下挖出 它的笋来吃。③鹑:即“鹌鹑”的简称,是一种鸟,体形像小鸡,头小尾短,羽毛赤褐色,有黄白色 条纹。雄性的鹌鹑好斗。④肥遗:这里讲的肥遗是一种鸟,而上文所说的肥遗是一种蛇,名称虽相同, 实际上却是两种动物。⑤疠:癞病,即麻疯。 【译文】再往西七十里,是座英山,山上到处是杻树和橿树,山北阴面 盛产铁,而山南阳面盛产黄金。禺水从这座山发源,向北流入招水,水中有 很多■鱼,形状像一般的鳖,发出的声音如同羊叫。山南面还生长有很多箭 竹和■竹,野兽大多是■牛、羬羊。山中有一种禽鸟,形状像一般的鹌鹑鸟, 是黄身子而红嘴巴,名称是肥遗,人吃了它的肉就能治愈麻疯病,还能杀死 体内寄生虫。 【注释】①樗:即臭椿树,长得很高大,树皮灰色而不裂,小枝粗壮,羽状复叶,夏季开白 绿色花。②赭:赭石,就是现在所说的赤铁矿,即古人使用的一种黄棕色的矿物染料。③笄:即簪子, 是古人用来插住挽起的头发或连住头发上的冠帽的一种长针。④豪彘:即豪猪,俗称箭猪。 【译文】再往西五十二里,是座竹山,山上到处是高大的树木,山北面 盛产铁。山中有一种草,名称是黄雚,形状像樗树,但叶子像麻叶,开白色 的花朵而结红色的果实,果实外表的颜色像赭色,用它洗浴就可治愈疥疮, 又可以治疗浮肿病。竹水从这座山发源,向北流入渭水,竹水的北岸有很多 的小竹丛,还有许多青色的玉石。丹水也发源于这座山,向东南流入洛水, 水中多出产水晶石,又有很多人鱼。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小猪却长着白 色的毛,毛如簪子粗细而尖端呈黑色,名称是豪彘。 又西百二十里,曰浮山,多盼木,枳(zh!)叶而无伤①,木虫居之。 【注释】①枳:枳树,也叫做“枸橘”、“臭橘”,叶子上有粗刺。复叶,小叶三片,有透 明腺点。无伤:指没有能刺伤人的尖刺。②臭:气味。蘼芜:一种香草,闻起来像兰花的气味。 【译文】再往西一百二十里,是座浮山,到处是盼木,长着枳树一样的 叶子却没有刺,树木上的虫子寄生于此。山中有一种草,名称是熏草,叶子 像麻叶却长着方方的茎干,开红色的花朵而结黑色的果实,气味像蘼芜,把 它插在身上就可以治疗麻疯病。 【注释】①棫:棫树,长得很小,枝条上有刺,结的果子像耳珰,红紫色,可以吃。②赤铜: 即黄铜。这里指未经提炼过的天然铜矿石。以下同此。③婴垣:一种玉石,主要可用来制做挂在脖子 上的装饰品。④嚻:一种野兽,古人说它就是猕猴,形貌与人相似。⑤蛰:动物冬眠时潜伏在土中或 洞穴中不食不动的状态。 【译文】再往西七十里,是座羭次山。漆水发源于此,向北流入渭水。 山上有茂密的棫树和橿树,山下有茂密的小竹丛,山北阴面有丰富的赤铜, 而山南阳面有丰富的婴垣玉。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猿猴而双臂很长,擅 长投掷,名称是嚻。山中还有一种禽鸟,形状像一般的猫头鹰,长着人一样 的面孔而只有一只脚,叫做橐■,常常是冬天出现而夏天蛰伏,把它的羽毛 插在身上就使人不怕打雷。 又西百五十里,曰时山,无草木。逐水出焉,北流注于渭,其中多水玉。 【译文】再往西一百五十里,是座时山,没有花草树木。逐水从这座山 发源,向北流入渭水。水中有很多水晶石。 又西百七十里,曰南山,上多丹粟。丹水出焉,北流注于渭。兽多猛豹 ①,鸟多尸鸠(ji&)。② 【注释】①猛豹:传说中的一种野兽,形体与熊相似而小些,浅色的毛皮有光泽,吃蛇,还 能吃铜铁。②尸鸠:即布谷鸟。 【译文】再往西一百七十里,是座南山,到处是粟粒大小的丹沙。丹水 从这座山发源,向北流入渭水。山中的野兽大多是猛豹,而禽鸟大多是布谷 鸟。 【注释】①柞:古人说就是栎树。它的木材可供建筑、器具、薪炭等用。 【译文】再往西一百八十里,是座大时山,山上有很多构树和栎树,山 下有很多杻树和僵树,山北面多出产银,而山南面有丰富的白色玉石。涔水 从这座山发源,向北流入渭水。清水也从这座山发源,却向南流入汉水。 【注释】①桃枝:一种竹子,它每隔四寸为一节。鉤端:属于桃枝竹之类的竹子。②罴:熊 的一种。③白翰:一种鸟,就是白雉,又叫白鹇,雄性白雉鸟的上体和两翼白色,尾长,中央尾羽纯 白。这种鸟常栖高山竹林间。④蕙:蕙草,是一种香草,属于兰草之类。⑤桔梗:橘树的茎干。 【译文】再往西三百二十里,是座嶓冢山,汉水发源于此,然后向东南 流入沔水;嚻水也发源于此,向北流入汤水。山上到处是葱茏的桃枝竹和鉤 端竹,野兽以犀牛、兕、熊、罴最多,禽鸟却以白翰和赤鷩最多。山中有一 种草,叶子长得像蕙草叶,茎干却像桔梗,开黑色花朵但不结果实,名称是 蓇蓉,吃了它就会使人不生育孩子。 【译文】再往西三百五十里,是座天帝山,山上是茂密的棕树和楠木树, 山下主要生长茅草和蕙草。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普通的狗,名称是溪边, 人坐卧时铺垫上溪边兽的皮就不会中妖邪毒气。山中又有一种禽鸟,形状像 一般的鹌鹑鸟,但长着黑色的花纹和红色的颈毛,名称是栎,人吃了它的肉 可以治愈痔疮。山中还有一种草,形状像葵菜,散发出和蘼芜一样的气味, 名称是杜衡,给马插戴上它就可以使马跑得很快,而人吃了它就可以治愈脖 子上的赘瘤病。 【注释】①礜:即礜石,一种矿物,有毒。苍白二色的礜石可以入药。如果山上有各种礜石, 草木不能生长,霜雪不能积存;如果水里有各种礜石,就会使水不结冰。②藁茇:一种香草,根茎可 以入药。 【译文】往西南三百八十里,是座皋涂山,蔷水发源于此,向西流入诸 资水;涂水也发源于此,向南流入集获水。山南面到处是粟粒大小的丹沙, 山北阴面盛产银、黄金,山上到处是桂树。山中有一种白色的石头,名称是 礜,可以用来毒死老鼠。山中又有一种草,形状像藁茇,叶子像葵菜的叶子 而背面是红色的,名称是无条,可以用来毒死老鼠。山中还有一种野兽,形 状像普通的鹿却长着白色的尾巴,马一样的脚蹄、人一样的手而又有四只 角,名称是玃如。山中还有一种禽鸟,形状像鹞鹰却长着人一样的脚,名称 是数斯,吃了它的肉就能治愈人脖子上的赘瘤病。 【注释】①鹦■:即鹦鹉,俗称鹦哥,羽毛色彩美丽,舌头肉质而柔软,经反复训练,能模 仿人说话的声音。有许多的种类。 【译文】再往西一百八十里,是座黄山,没有花草树木,到处是郁郁葱 葱的竹丛。盼水从这座山发源,向西流入赤水,水中有很多玉石。山中有一 种野兽,形状像普通的牛,却长着苍黑色的皮毛大大的眼睛,名称是■。山 中又有一种禽鸟,形状像一般的猫头鹰,却长着青色的羽毛和红色的嘴,像 人一样的舌头能学人说话,名称是鹦■。 【注释】①旄牛:即牦牛。麢:即羚羊,形状像羊而大一些,角圆锐,喜好在山崖间活动。 麢,同“羚”。麝:一种动物,也叫香獐,前肢短,后肢长,蹄子小,耳朵大,体毛棕色,雌性和雄 性都没有角。雄性麝的脐与生殖孔之间有麝腺,分泌的麝香可作药用和香料用。 【译文】再往西二百里,是座翠山,山上是茂密的棕树和楠木树,山下 到处是竹丛,山南面盛产黄金、玉,山北面有很多牦牛、羚羊、麝。山中的 禽鸟大多是鸓鸟,形状像一般的喜鹊,却长着红黑色羽毛和两个脑袋、四只 脚,人养着它可以辟火。 【注释】①錞:依附。这里是座落、高踞的意思。②采石:据古人说是一种彩色石头,就像 雌黄之类的矿物。 【译文】再往西二百五十里,是座騩山,它座落在西海边上,这里没有 花草树木,却有很多玉石。淒水从这座山发源,向西流入大海,水中有许多 采石、黄金,还有很多粟粒大小的丹沙。 烛者,百草之未灰,白席采等纯之。 【注释】①太牢:古人进行祭祀活动时,祭品所用牛、羊、猪三牲全备为太牢。②斋:古人 在祭祀前或举行典礼前清洁身体以示庄敬。牺:古代祭祀时用的纯色的牲。牲是供祭祀用的整体的家 畜。③瑜:美玉。④汤:通“烫”。⑤婴:据学者研究,婴是用玉器祭祀神的专称。珪:同“圭”, 一种玉器,长条形,上端作三角状,是古时朝聘、祭祀、丧葬所用的礼器之一。⑥毛■:指祀神所用 毛物牲畜是整体全具的。 【译文】总计西方第一列山系之首尾,自钱来山起到騩山止,一共十九 座山,途经二千九百五十七里。华山神是诸山神的宗主,祭祀华山山神的典 礼:用猪、牛、羊齐全的三牲作祭品。羭山神是神奇威灵的,祭祀羭山山神 用烛火,斋戒一百天后用一百只毛色纯正的牲畜,随一百块瑜埋入地下,再 烫上一百樽美酒,祀神的玉器用一百块玉珪和一百块玉璧。祭祀其余十七座 山山神的典礼相同,都是用一只完整的羊作祭品。所谓的烛,就是用百草制 作的火把但未烧成灰的时候,而祀神的席是用各种颜色等差有序地将边缘装 饰起来的白茅草席。 【译文】西方第二列山系之首座山,叫做钤山,山上盛产铜,山下盛产 玉,山中的树大多是杻树和橿树。 西二百里,曰泰冒之山,其阳多金,其阴多铁。(浴)[洛]水出焉,东 流注于河①,其中多藻玉②。多白蛇。 【注释】①河:古人单称“河”或“河水”而不贯以名者,则大多是专指黄河,这里即指黄 河。但本书记述山川水流的方位走向都不甚确实,所述黄河也不例外,再加上黄河在古时屡次改道, 所以,和今天所看到的黄河不尽一致。现在译“河”或“河水”为“黄河”,只是为了使译文醒目而 有别于其它河流。以下同此。②藻玉:带有色彩纹理的美玉。 【译文】向西二百里,是座泰冒山,山南面多出产金,山北面多出产铁。 洛水从这座山发源,向东流入黄河,水中有很多藻玉,还有很多白色的水蛇。 【译文】再往西一百七十里,是座数历山,山上盛产黄金,山下盛产银, 山中的树木大多是杻树和橿树,而禽鸟大多是鹦■。楚水从这座山发源,然 后向南流入渭水,水中有很多白色的珍珠。 【注释】①青碧:青绿色的美玉。雄黄:也叫鸡冠石,是一种矿物,古人常用作解毒、杀虫 的药物。②竹:这里指低矮而丛生的小竹子,所以被当作草。 【译文】再往西北五十里,是座高山,山上有丰富的白银,山下到处是 青碧、雄黄,山中的树木大多是棕树,而草大多是小竹丛。泾水从这座山发 源,然后向东流入渭水,水中有很多磬石、青碧。 【注释】①石涅:据古人讲,就是石墨,古时用作黑色染料,也可以画眉和写字。②翟:一 种有很长尾巴的野鸡,形体也比一般的野鸡要大些。③鸾鸟:传说中的一种鸟,属于凤凰一类。 【译文】往西南三百里,是座女床山,山南面多出产黄铜,山北面多出 产石涅,山中的野兽以老虎、豹子、犀牛和兕居多。山里还有一种禽鸟,形 状像野鸡却长着色彩斑斓的羽毛,名称是鸾鸟,一出现天下就会安宁。 又西二百里,曰龙首之山,其阳多黄金,其阴多铁。苕水出焉,东南流 注于泾水,其中多美玉。 【译文】再往西二百里,是座龙首山,山南面盛产黄金,山北面盛产铁。 苕水从这座山发源,向东南流入泾水,水中有很多美玉。 【注释】①白豪:长着白毛的豪猪。②兵:军事,战斗。 【译文】 再往西二百里,是座鹿台山,山上多出产白玉,山下多出产 银,山中的野兽以■牛、羬羊、白豪居多。山中有一种禽鸟,形状像普通的 雄鸡却长着人一样的脸面,名称是凫徯,它的叫声就是自身名称的读音,一 出现则天下就会有战争。 【注释】①檀:檀树,木材极香,可作器具。楮:即构树,长得很高大,皮可以制做桑皮纸。 ②女床:据古人说是女肠草。 【译文】往西南二百里,是座鸟危山,山南面多出产磬石,山北面到处 是檀树和构树,山中生长着很多女肠草。鸟危水从这座山发源,向西流入赤 水,水中有许多粟粒大小的丹沙。 【译文】再往西四百里,是座小次山,山上盛产白玉,山下盛产黄铜。 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普通的猿猴,但头是白色的、脚是红色的,名称是 朱厌,一出现就会大起战事。 【注释】①垩:能用作涂饰粉刷墙壁的泥土,有白、红、青、黄等多种颜色。 【译文】再往西三百里,是座大次山,山南面多出产垩土,山北面多出 产碧玉,山中的野兽以■牛、羚羊居多。 又西四百里,曰熏吴之山,无草木,多金玉。 【译文】再往西四百里,是座熏吴山,山上没有花草树木,而有丰富的 金属矿物和玉石。 【注释】①■:即水松,有刺,木头纹理很细。豫章:古人说就是樟树,也叫香樟,常绿乔 木,有樟脑香气。古代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二树在幼小时不可辨知而被人看作一种树木,其实,豫就 是枕木,章就是樟木,生长到七年以后,枕、章才能分别。②犳:据古人讲是一种身上有豹子斑纹的 野兽。 【译文】再往西四百里,是座厎阳山,山中的树木大多是水松树、楠木 树、樟树,而野兽大多是犀牛、兕、老虎、犳、■牛。 【译文】再往西二百五十里,是座众兽山,山上遍布■琈玉,山下到处 是檀树和构树,有丰富的黄金,山中的野兽以犀牛、兕居多。 又西五百里,曰皇人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雄黄①。皇水出焉, 西流注于赤水,其中多丹粟。 【注释】①青:这里指石青,是一种矿物,可以制做蓝色染料。 【译文】再往西五百里,是座皇人山,山上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 山下有丰富的石青、雄黄。皇水从这座山发源,向西流入赤水,水中有很多 粟粒大小的丹沙。 【注释】①棠:这里指棠梨树,结的果实似梨而小点,可以吃,味道甜酸。 【译文】再往西三百里,是座中皇山,山上多出产黄金,山下长满了蕙 草、棠梨树。 又西三百五十里,曰西皇之山,其阳多金,其阴多铁,其兽多麋(m@)、 鹿、麋(zu¥)牛①。 【注释】①麋:即麋鹿,毛色淡褐,背部较浓,腹部较浅,而雄性有角。因它的角像鹿角又 不像,头像马头又不像,身子像驴身又不像,蹄子像牛蹄又不像,所以古人又称作“四不像”。 【译文】再往西三百五十里,是座西皇山,山南面多出产金,山北面多 出产铁,山中的野兽以麋、鹿、麋牛居多。 【译文】再往西三百五十里,是座莱山,山中的树木大多是檀树和构树, 而禽鸟大多是罗罗鸟,是能吃人的。 【注释】①毛:指毛物,就是祭神所用的猪、鸡、狗、羊、牛等畜禽。少牢:古代称祭祀用 的猪和羊。 【译文】总计西方第二列山系之首尾,自钤山起到莱山止,一共十七座 山,途经四千一百四十里。其中十座山的山神,都是人的面孔而马的身子。 还有七座山的山神都是人的面孔而牛的身子,四只脚和一条臂,扶着拐杖行 走,这就是所谓的飞兽之神,祭祀这七位山神,在毛物中用猪、羊作祭品, 将其放在白茅草席上。另外那十位山神,祭祀的典礼,在毛物中用一只公鸡, 祭祀神时不用米作祭品;毛物的颜色要杂而不必纯一。 【注释】①员:通“圆”。柎:花萼。是由若干萼片组成,处在花的外轮,起保护花芽的作 用。 【译文】西方第三列山系之首座山,叫做崇吾山,它雄居于黄河的南岸, 在山上向北可以望见冢遂山,向南可以望见■泽,向西可以望见天帝的搏兽 山,向东可以望见■渊。山中有一种树木,圆圆的叶子白色的花萼,红色的 花朵上有黑色的纹理,结的果实与枳实相似,吃了它就能使人多子多孙。山 中又有一种野兽,形状像猿猴而臂上却有斑纹,有豹子一样的尾巴而擅长投 掷,名称是举父。山中还有一种禽鸟,形状像一般的野鸭子,却只长了一只 翅膀和一只眼睛,要两只鸟合起来才能飞翔,名称是蛮蛮,一出现而天下就 会发生水灾。  【译文】往西北三百里,是座长沙山。泚水从这里发源,向北流入泑水, 山上没有花草树木,多的是石青、雄黄。  【注释】①不周之山:即不周山。据古人讲,因为这座山的形状有缺而不周全的地方,所以 叫不周山。山的西北部不周全,风从这里刮出,称为不周风。传说山形有缺而不周全的原因,是共工 与颛顼争帝位时发怒触撞造成的。②原:“源”的本字。水源。浑浑泡泡:形容水喷涌的声音。  【译文】再往北三百七十里,是座不周山。在山上向北可以望见诸■山, 高高的居于岳崇山之上,向东可以望见泑泽,是黄河源头所潜在的地方,那 源头之水喷涌而发出浑浑泡泡的响声。这里有一种特别珍贵的果树,结出的 果实与桃子很相似,叶子却很像枣树叶,开着黄色的花朵而花萼却是红红 的,吃了它就能使人解除烦恼忧愁。  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曰峚(m@)山,其上多丹木,员叶而赤茎,黄华而 赤实,其味如饴(y0),食之不饥。丹水出焉,西流注于稷泽,其中多白玉。 是多奇鸟、怪兽、奇鱼,皆异物焉。  【注释】 ①沸沸汤汤:水腾涌的样子。②飨:通“享”。享受。③馨:芳香。④玉荣:玉 华。⑤瑾:美玉。⑥栗:坚。  【译文】再往西北四百二十里,是座峚山,山上到处是丹木,红红的茎 干上长着圆圆的叶子,开黄色的花朵而结红色的果实,味道是甜的,人吃了 它就不感觉饥饿。丹水从这座山发源,向西流入稷泽,水中有很多白色玉石。 这里有玉膏,玉膏之源涌出时一片沸沸腾腾的景象,黄帝常常服食享用这种 玉膏。这里还出产一种黑色玉石。用这涌出的玉膏,去浇灌丹木,丹木再经 过五年的生长,便会开出光艳美丽的五色花朵,结下味道香甜的五色果实。 黄帝于是就采撷峚山中玉石的精华,而投种在钟山向阳的南面。后来便生出 瑾和瑜这类美玉,坚硬而精密,润厚而有光泽。五种颜色的符彩一同散发出 来相互辉映,那就有刚有柔而非常和美。无论是天神还是地鬼,都来服食享 用;君子佩带它,能抵御妖邪不祥之气的侵袭。从峚山到钟山,长四百六十 里,其间全部是水泽。在这里生长着许许多多奇怪的禽鸟、怪异的野兽、神 奇的鱼类,都是些罕见的怪物。 【注释】①鹗:也叫鱼鹰,头顶和颈后羽毛白色,有暗褐色纵纹,头后羽毛延长成矛状。趾 具锐爪,趾底遍生细齿,外趾能前后转动,适于捕鱼。②晨鹄:鹗鹰之类的鸟。③鹄:也叫鸿鹄,即 天鹅,脖颈很长,羽毛白色,鸣叫的声音宏亮。④邑:这里泛指有人聚居的地方。 【译文】再往西北四百二十里,是座钟山。钟山山神的儿子叫做鼓,鼓 的形貌是人的脸面而龙的身子,他曾和钦■神联手在昆仑山南面杀死天神葆 江,天帝因此将鼓与钦■诛杀在钟山东面一个叫■崖的地方。钦■化为一只 大鹗,形状像普通的雕鹰却长有黑色的斑纹和白色的脑袋,红色的嘴巴和老 虎一样的爪子,发出的声音如同晨鹄鸣叫,一出现就有大的战争;鼓也化为 鵕鸟,形状像一般的鹞鹰,但长着红色的脚和直直的嘴,身上是黄色的斑纹 而头却是白色的,发出的声音与鸿鹄的鸣叫很相似,在哪个地方出现那里就 会有旱灾。 【注释】①鸾鸡:传说中的一种鸟。②穰:庄稼丰熟。 【译文】再往西一百八十里,是座泰器山,观水从这里发源,向西流入 流沙。这观水中有很多文鳐鱼,形状像普通的鲤鱼,长着鱼一样的身子和鸟 一样的翅膀,浑身是苍色的斑纹却是白脑袋和红嘴巴,常常在西海行走,在 东海畅游,在夜间飞行。它发出的声音如同鸾鸡鸟啼叫,而肉味是酸中带甜, 人吃了它的肉就可治好癫狂病,一出现而天下就会五谷丰登。 【注释】①琅玕:像玉一样的石头。②■:同“抽”。引出,提取。③大泽:后稷所葬的地 方。传说后稷出生以后,就很灵慧而且先知,到他死时,便化形而遁于大泽成为神。④后稷:周人的 先祖。相传他在虞舜时任农官,善于种庄稼。⑤■木:特别高大的树木。若:即若木,神话传说中的 树,具有奇异而神灵的特性。⑥鸇:鹞鹰一类的鸟。⑦抟:把散碎的东西捏聚成团。⑧淫水:洪水。 这里指水从山上流下时广阔而四溢的样子。⑨洛洛:形容水流声。 【译文】再往西三百二十里,是座槐江山。丘时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 向北流入泑水。水中有很多■螺,山上蕴藏着丰富的石青、雄黄,还有很多 的琅玕、黄金、玉石,山南面到处是粟粒大小的丹沙,而山北阴面多产带符 彩的黄金白银。这槐江山确实可以说是天帝悬在半空的园圃,由天神英招主 管着,而天神英招的形状是马的身子而人的面孔,身上长有老虎的斑纹和禽 鸟的翅膀,巡行四海而传布天帝的旨命,发出的声音如同用辘轳抽水。在山 上向南可以望见昆仑山,那里火光熊熊,气势恢宏。向西可以望见大泽,那 里是后稷死后埋葬之地。大泽中有很多玉石,大泽的南面有许多榣木,而在 它上面又有若木。向北可以望见诸■山,是叫做槐鬼离仑的神仙所居住的地 方,也是鹰鸇等飞禽的栖息地。向东可以望见那四重高的桓山,有穷鬼居住 在那里,各自分类聚集于一起。这里有大水下泻,清清冷冷而汩汩流淌。有 个天神住在山中,他的形状像普通的牛,但却长着八只脚、两个脑袋并拖着 一条马的尾巴,啼叫声如同人在吹奏乐器时薄膜发出的声音,在哪个地方出 现那里就有战争。 【注释】①昆仑之丘:即昆仑山,神话传说中天帝居住的地方。②九部:据古人解释是九域 的部界。囿:古代帝王畜养禽兽的园林。③蠚:毒虫类咬刺。④鹑鸟:传说中的凤凰之类的鸟,和上 文所说的鹑鸟即鹌鹑不同。 【译文】往西南四百里,是座昆仑山,这里确实是天帝在下界的都邑, 天神陆吾主管它。这位天神的形貌是老虎的身子却有九条尾巴,一副人的面 孔可长着老虎的爪子;这个神,主管天上的九部和天帝苑圃的时节。山中有 一种野兽,形状像普通的羊却长着四只角,名称是土蝼,是能吃人的。山中 有一种禽鸟,形状像一般的蜜蜂,大小与鸳鸯差不多,名称是钦原,这种钦 原鸟刺螫其它鸟兽就会使它们死去,刺螫树木就会使树木枯死。山中还有另 一种禽鸟,名称是鹑鸟,它主管天帝日常生活中各种器用服饰。山中又有一 种树木,形状像普通的棠梨树,却开着黄色的花朵并结出红色的果实,味道 像李子却没有核,名称是沙棠,可以用来辟水,人吃了它就能漂浮不沉。山 中还有一种草,名称是■草,形状很像葵菜,但味道与葱相似,吃了它就能 使人解除烦恼忧愁。黄河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南流而东转注入无达山。 赤水也发源于这座山,然后向东南流入汜天水。洋水也发源于这座山,然后 向西南流入丑涂水。黑水也发源于这座山,然后向西流到大杆山。这座山中 有许多奇怪的鸟兽。 又西三百七十里,曰乐游之山。桃水出焉,西流注于稷泽,是多白玉, 其中多■(hu2)鱼,其状如蛇而四足,是食鱼。 【译文】再往西三百七十里,是坐乐游山。桃水从这座山发源,向西流 入稷泽,这里到处有白色玉石,水中还有很多■鱼,形状像普通的蛇却长着 四只脚,是能吃鱼类的。 西水行四百里,曰流沙,二百里至于蠃(lu¥)母之山,神长乘司之, 是天之九德也。其神状如人而犳(gu#)尾①。其上多玉,其下多青石而无 水。 【注释】①犳:一种类似于豹子的野兽。 【译文】往西行四百里水路,就是流沙,再行二百里便到蠃母山,天神 长乘主管这里,他是天的九德之气所生。这个天神的形貌像人却长着犳的尾 巴。山上到处是玉石,山下到处是青石而没有水。 【注释】①玉山:据古人讲,这座山遍布着玉石,所以叫做玉山。②啸:兽类长声吼叫。③ 胜:指玉胜,古时用玉制做的一种首饰。 【译文】再往西三百五十里,是座玉山,这是西王母居住的地方。西王 母的形貌与人一样,却长着豹子一样的尾巴和老虎一样的牙齿而且喜好啸 叫,蓬松的头发上戴着玉胜,是主管上天灾厉和五刑残杀之气的。山中有一 种野兽,形状像普通的狗却长着豹子的斑纹,头上的角与牛角相似,名称是 狡,发出的声音如同狗叫,在哪个国家出现就会使那个国家五谷丰登。山中 还有一种禽鸟,形状像野鸡却通身是红色,名称是胜遇,是能吃鱼类的,发 出的声音如同鹿在鸣叫,在哪个国家出现就会使那个国家发生水灾。 又西四百八十里,曰轩辕之丘①,无草木。洵水出焉,南流注于黑水, 其中多丹粟,多青、雄黄。 【注释】①轩辕之丘:即轩辕丘,传说上古帝王黄帝居住在这里,娶西陵氏女为妻,因此也 号称轩辕氏。 【译文】再往西四百八十里,是座轩辕丘,这里没有花草树木。洵水从 轩辕丘发源,向南流入黑水,水中有很多粟粒大小的丹沙,还有很多石青、 雄黄。 又西三百里,曰积石之山,其下有石门,河水冒以西[南]流。是山也, 万物无不有焉。 【译文】再往西三百里,是座积石山,山下有一个石门,黄河水漫过石 门向西南流去。这座积石山,是万物俱全的。 【注释】①白帝少昊:即少昊金天氏,传说中上古帝王帝挚的称号。②磈氏:即白帝少昊。 ③神:指少昊。④景:通“影”。 【译文】再往西二百里,是座长留山,天神白帝少昊居住在这里。山中 的野兽都是花尾巴,而禽鸟都是花脑袋。山上盛产彩色花纹的玉石。它实是 员神磈氏的宫殿。这个神,主要掌管太阳落下西山时光线射向东方的反影。 又西二百八十里,曰章莪(6)之山,无草木,多瑶、碧。所为甚怪。 【注释】①毕方:传说是树木的精灵,形貌与鸟相似,青色羽毛,只长着一只脚,不吃五谷。 又传说是老父神,形状像鸟,两只脚,一只翅膀,常常衔着火到人家里去制造火灾。②讹火:怪火, 像野火那样莫名其妙地烧起来。 【译文】再往西二百八十里,是座章莪山,山上没有花草树木,到处是 瑶、碧一类的美玉。山里常常出现十分怪异的物象。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 像赤豹,长着五条尾巴和一只角,发出的声音如同敲击石头的响声,名称是 狰。山中还有一种禽鸟,形状像一般的鹤,但只有一只脚,红色的斑纹和青 色的身子而有一张白嘴巴,名称是毕方,它鸣叫的声音就是自身名称的读 音,在哪个地方出现那里就会发生怪火。 又西三百里,曰阴山。浊浴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蕃泽,其中多文贝。 有兽焉。其状如狸而白首,名曰天狗,其音如(榴榴)[猫猫],可以御凶。 【译文】再往西三百里,是座阴山。浊浴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南流 入蕃泽,水中有很多五彩斑斓的贝壳。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野猫却是白 脑袋,名称是天狗,它发出的叫声与“猫猫”的读音相似,人饲养它可以辟 凶邪之气。 神江疑居之。是山也,多怪雨,风云之所出也。 【译文】再往西二百里,是座符惕山,山上到处是棕树和楠木树,山下 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一个叫江疑的神居住于此。这座符惕山,常常落 下怪异之雨,风和云也从这里兴起。 【注释】①三青鸟:神话传说中的鸟,专为西王母取送食物。②豪:豪猪身上的刺。这里指 长而刚硬的毛。蓑:遮雨用的草衣。③■:与雕鹰相似的鸟,黑色斑纹,红色脖颈。 【译文】再往西二百二十里,是座三危山,三青鸟栖息在这里。这座三 危山,方圆百里。山上有一种野兽,形状像普通的牛,却长着白色的身子和 四只角,身上的硬毛又长又密好像披着蓑衣,名称是■秵,是能吃人的。山 中还有一种禽鸟,长着一个脑袋却有三个身子,形状与■鸟很相似,名称是 鸱。 【注释】①耆童:即老童,传说是上古帝王颛顼的儿子。②磬:古代一种乐器,用美石或玉 石雕制而成。悬挂于架上,用硬物敲击它而发出音响,悦耳动听。 【译文】再往西一百九十里,是座騩山,山上遍布美玉而没有石头。天 神耆童居住在这里,他发出的声音常常像是敲钟击磬的响声。山下到处是一 堆一堆的蛇。 【注释】①囊:袋子,口袋。②浑敦:用“浑沌”,没有具体的形状。③帝江:即帝鸿氏, 据神话传说也就是黄帝。 【译文】再往西三百五十里,是座天山,山上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 也出产石青、雄黄。英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西南流入汤谷。山里住着一 个神,形貌像黄色口袋,发出的精光红如火,长着六只脚和四只翅膀,浑浑 沌沌没有面目,他却知道唱歌跳舞,原本是帝江。 又西二百九十里,曰泑(y#u)山,神蓐(r))收居之①。其上多婴短 之玉②,其阳多瑾、瑜之玉,其阴多青、雄黄。是山也,西望日之所入,其 气员,神红光之所司也③。 【注释】①蓐收:据古人解说就是金神,长着人面,虎爪子,白色毛皮,拿着■,管理太阳 的降落。②婴短之玉:就是上文羭次山一节中所记述的婴垣之玉。据今人考证,“垣”、“短”可能 都是“脰”之误。而婴脰之玉,就是可制做脖胫饰品的玉石。婴:环绕。脰:颈项。③红光:就是蓐 收。 【译文】再往西二百九十里,是座泑山,天神蓐收居住在这里。山上盛 产一种可用作颈饰的玉石,山南面到处是瑾、瑜一类美玉,而山北面到处是 石青、雄黄。站在这座山上,向西可以望见太阳落山的情景,那种气象浑圆, 由天神红光所主管。 【注释】①夺:竞取,争取。这里是超出,压倒的意思。②瘅:通“疸”,即黄疸病。中医 将此病症分为谷疸、酒疸、黑疸、女劳疸、黄汗五种,认为是由湿热造成的。③厌:通“魇”,梦中 遇可怕的事而呻吟、惊叫。 【译文】往西行一百里水路,便到了翼望山,山上没有花草树木,到处 是金属矿物和玉石。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一般的野猫,只长着一只眼睛 却是三条尾巴,名称是讙,发出的声音好像能赛过一百种动物的鸣叫,饲养 它可以辟凶邪之气,人吃了它的肉就能治好黄疸病。山中还有一种禽鸟,形 状像普通的乌鸦,却长着三个脑袋、六条尾巴并且喜欢嘻笑,名称是鵸■, 吃了它的肉就能使人不做恶梦,还可以辟凶邪之气。 凡西次三(经)[山]之首,[自]崇吾之山至于翼望之山,凡二十三山, 六千七百四十四里。其神状皆羊身人面。其祠之礼,用一吉玉瘗(y@)①, 糈(x()用稷(j@)米②。 【注释】①吉玉:带有符彩的玉。②稷:即古代主要食用作物之一的粟,俗称谷子。 【译文】总计西方第三列山系之首尾,从崇吾山起到翼望山止,一共二 十三座山,途经六千七百四十四里。诸山山神的形貌都是羊的身子人的面 孔。祭祀山神的典礼,是把祀神的一块吉玉埋入地下,祀神的米用稷米。 【注释】①茆:即莼菜,又叫凫葵,多年生水生草本,叶椭圆形,浮生在水面,夏季开花。 嫩叶可供食用。藩:即薠草,像莎草而大一些,生长在江湖水边,大雁吃它。 【译文】西方第四列山系之首座山,叫做阴山,山上生长着茂密的构树, 但没有石头,这里的草以莼菜、蕃草居多。阴水从这座山发源,向西流入洛 水。 北五十里,曰劳山,多茈(z!)草①。弱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洛。 【注释】①茈草:即紫草,可以染紫色。 【译文】往北五十里,是座劳山,这里有茂盛的紫草。弱水从这座山发 源,然后向西流入洛水。 西五十里,曰罢(父)[谷]之山,洱(7r)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洛,其 中多茈(z!)、碧①。 【注释】①茈:紫色。这里指紫色的美石。碧:青绿色。这里指青绿色的玉石。 【译文】往西五十里,是座罢谷山,洱水从这里发源,然后向西流入洛 水,水中多出产紫色美石、碧色玉石。 【译文】往北一百七十里,是座申山,山上是茂密的构树和柞树,山下 是茂密的杻树和僵树,山南面还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区水从这座山发 源,然后向东流入黄河。 【译文】往北二百里,是座鸟山,山上到处是桑树,山下到处是构树, 山北面盛产铁,而山南面盛产玉石。辱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流入黄河。 【注释】①硌:石头很大的样子。②榛:落叶灌木,结的果实叫榛子,近球形,果皮坚硬。 木材可做器物。楛:一种树木,形似荆而赤茎似蓍。木材可以做箭。③雉:俗称野鸡。雄性雉鸟的羽 毛华丽,颈下有一显著白色环纹。雌性雉鸟全身砂褐色,体形较小,尾也较短。善于行走,但不能长 时间飞行。肉可以食用,而尾羽可做装饰品。④髯:脖子咽喉下的须毛。⑤眴目:即瞬目,眨闪眼睛。 【译文】再往北二十里,是座上申山,山上没有花草树木,但到处是大 石头,山上是茂密的榛树和楛树,野兽以白鹿居多。山里最多的禽鸟是当扈 鸟,形状像普通的野鸡,却用髯毛当翅膀来奋起高飞,吃了它的肉就能使人 不眨眼睛。汤水从这座山发源,向东流入黄河。 又北八十里,曰诸次之山,诸次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是山也,多 木无草,鸟兽莫居,是多众蛇。 【译文】再往北八十里,是座诸次山,诸次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 流入黄河。这座诸次山,到处生长着树木却不生长花草,也没有禽鸟野兽栖 居,但有许多蛇聚集在山中。 【注释】①漆:这里指漆树,落叶乔木,从树干中流出的汁液可作涂料用。②药:白芷的别 名,是一种香草,根称白芷,叶子称药,统称为白芷。虈:一种香草。芎:一种香草。生长在四川 地区的叶做川芎,在茎叶还细嫩时称作蘼芜,当叶子长得宽大时称作江蓠。③汵石:一种石质柔软如 泥的石头。 【译文】再往北一百八十里,是座号山,山里的树木大多是漆树、棕树, 而草以白芷草、虈草、芎草居多。山中还盛产汵石。端水从这座山发源, 然后向东流入黄河。 又北二百二十里,曰盂山,其阴多铁,其阳多铜,其兽多白狼白虎,其 鸟多白雉(zh@)白(翟)[翠]。生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 【译文】再往北二百二十里,是座盂山,山北面盛产铁,山南面盛产铜, 山中的野兽大多是白色的狼和白色的虎,禽鸟也大多是白色的野鸡和白色的 翠鸟。生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流入黄河。 【译文】往西二百五十里,是座白於山,山上是茂密的松树和柏树,山 下是茂密的栎树和檀树,山中的野兽大多是■牛、羬羊,而禽鸟以猫头鹰之 类的居多。洛水发源于这座山的南面,然后向东流入渭水;夹水发源于这座 山的北面,向东流入生水。 西北三百里,曰(申)[由]首之山,无草木,冬夏有雪。申水出于其上, 潜于其下,是多白玉。 【译文】往西北三百里,是座由首山,没有花草树木,而冬季夏季都有 积雪。申水从这座山上发源,潜流到山下,水中有很多白色玉石。 又西五十五里,曰泾谷之山。泾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渭,是多白金白玉。 【译文】再往西五十五里,是座泾谷山。泾水从这座山发源,向东南流 入渭水,这里多出产白银和白玉。 又西百二十里,曰刚山,多柒木①,多■(y()琈之玉。刚水出焉,北 流注于渭。是多神■(ku0)②,其状人面兽身,一足一手,其音如钦③。 【注释】①柒木:漆树。“柒”即“漆”字。②神■:就是魑魅一类的东西,而魑魅是传说 中山泽的鬼怪。③钦:“吟”字的假借音,用呻吟之意。 【译文】再往西一百二十里,是座刚山,到处是茂密的漆树,多出产■ 琈玉。刚水从这座山发源,向北流入渭水。这里有很多神■,形状是人的面 孔野兽的身子,长着一只脚一只手,发出的声音像人呻吟。 又西二百里,至刚山之尾。洛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其中多蛮蛮①, 其状鼠身而鳖首,其音如吠(f6i)犬。 【注释】①蛮蛮:属于水獭之类的动物,与上文的蛮蛮鸟同名而异物。 【译文】再往西二百里,便到了刚山的尾端。洛水就发源于此,然后向 北流入黄河。这里有很多的蛮蛮兽,形状像普通的老鼠却长着甲鱼的脑袋, 发出的声音如同狗叫。 又西三百五十里,曰英鞮(d9)之山,上多漆木,下多金玉,鸟兽尽白。 【注释】①眯:梦魇。 【译文】再往西三百五十里,是座英鞮山,山上生长着茂密的漆树,山 下蕴藏着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禽鸟野兽都是白色的。涴水从这座山发 源,然后向北流入陵羊泽。水里有很多冉遗鱼,长着鱼的身子蛇的头和六只 脚,眼睛长长的像马耳朵,吃了它的肉就能使人睡觉不做恶梦,也可以辟凶 邪之气。 又西三百里,曰中曲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雄黄、白玉及金。有兽焉, 其状如马而白身黑尾,一角,虎牙爪,音如鼓音,其名曰駮(b¥),是食虎 豹,可以御兵。有木焉,其状如棠,而员叶赤实,实大如木瓜①,名曰櫰(gu9) 木,食之多力。 【注释】 ①木瓜:木瓜树所结的果子。这种果树也叫楙(m4o)树,落叶灌木或乔木,果实 在秋季成熟,椭圆形,有香气,可以吃,也可入药。 【译文】 再往西三百里,是座中曲山,山南阳面盛产玉石,山北阴面 盛产雄黄、白玉和金属矿物。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普通的马却长着白身 子和黑尾巴,一只角,老虎的牙齿和爪子,发出的声音如同击鼓的响声,名 称是駮,是能吃老虎和豹子的,饲养它可以辟兵器。山中还有一种树木,形 状像棠梨,但叶子是圆的并结红色的果实,果实像木瓜大小,名称是櫰木, 人吃了它就能增添气力。 【注释】①嗥:野兽吼叫。②黄贝:据古人说是一种甲虫,肉如蝌蚪,但有头也有尾巴。 【译文】再往西二百六十里,是座邽山。山上有一种野兽,形状像一般 的牛,但全身长着刺猬毛,名称是穷奇,发出的声音如同狗叫,是能吃人的。 濛水从这座山发源,向南流入洋水,水中有很多黄贝;还有一种蠃鱼,长着 鱼的身子却有鸟的翅膀,发出的声音像鸳鸯鸟鸣叫,在哪个地方出现那里就 会有水灾。 【注释】①鸟鼠同穴山:据古人讲,这座山上有一种叫做■的鸟,长得像燕子,而羽毛是黄 色的;又有一种叫做鼵的鼠,和一般的家鼠相似,但尾巴较短。它们穿地几尺深,鼠在洞穴里住,鸟 在洞穴外住,和平相处。 ②鳣鱼:一种形体较大的鱼,大的有二、三丈长,嘴长在颔下,身体上面 有甲,无鳞,肉是黄色的。③铫:即吊子,一种有把柄有流嘴的小型烹器。 【译文】再往西二百二十里,是座鸟鼠同穴山,山上有很多白色的虎、 洁白的玉。渭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流入黄河,水中生长着许多鳋鱼, 形状像一般的鳣鱼,在哪个地方出没那里就会有大战发生。滥水从鸟鼠同穴 山的西面发源,向西流入汉水,水中有很多■魮鱼,形状像反转过来的铫, 但长着鸟的脑袋而鱼一样的鳍和尾巴,叫声就像敲击磬石发出的响声,是能 吐出珠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