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类别:其他 作者:曹操字数:2543更新时间:23/03/24 11:55:47
(曹操说:指导战争要善于利用“势”)孙子说:管理大部队能象管理小部队那样从容,那是由于组织严密;(曹操说:较高的组织形式叫“分” ,基层的组织形式叫“数”。)指挥大部队作战能象指挥小部队作战那样自如,是善于组织指挥的缘故;(曹操说:用涟旗指挥部队,叫做“形”,用锣鼓传递号令,叫做“名”。)统率三军之众与敌遭遇而不溃败,那是由于“奇正”战术运用得巧妙;(曹操说:先出兵从正面进攻敌人叫“正”,后出兵袭击敌人叫“奇”。)军队向敌人进攻,如同用石头砸鸡蛋一样,那是善于运用虚虚实实的缘故,(曹操说:用最雄厚的兵力去攻击敌人最薄弱的环节。)凡是指挥军队作战,都是用一部分兵力与敌人正面交锋,然后根据情况出奇兵战胜敌人。(曹操说:正,就是从正面抵挡敌人;奇,就是出奇兵从侧翼攻敌不备。)所以,善于出奇制胜的人指挥军队,他的方法就象天地那样变化无穷,就象江河那样奔流不息。终而复始,就象日落月出一样。循环往复,就象四季交替一样。声音不过宫、商、角、徽、羽五种,但五声的变化,却可以谱出听不厌的音乐;色不过红、黄、蓝、白、黑五种,但五色的变化,却可以绘出看不够的图画;味不过酸、甜、苦、辣、咸五种,但五味的变化,却可以调制出吃不尽的美味。(曹操说:从无穷如天地以下,都是用它们来比喻“奇正”战术变化无穷的。)作战方法不过“奇正”两种,但“奇正”的变化是无穷的。“奇止”的相互转化,就同围绕圆圈运动一样,永远没有起点和终点,谁能使它穷尽呢!奔腾的洪水,能够冲动石头,这是水势迅猛造成的;猛扑下来的鹜鸟,能够捕杀小鸟,这是它掌握适当时机和距离而突然打击造成的。所以善于指挥作战的人,他所造成的态势是险峻的,(曹操说:险,就是迅速有力。)而且能在短距离上发起突然性的进攻。(曹操说:短,就是近。)这种气势就象拉满的弓、离弦的箭那样强劲有力。(曹操说:离敌人近,箭就容易射中。)在涟旗蔽日、人马奔腾的战斗中,要使组织指挥工作保持不乱;在烟土弥漫、尘土飞扬的战场上,要保持队形不散。(曹操说:看起来队伍中的战旗乱了,这是故意给敌人以假象,实际上在用锣鼓指挥部队,保持着队伍的整齐,士兵和骑兵不管在阵中如何穿插回旋也不紊乱,这是因为进退都有一定的路线来保持队伍的整齐。)混乱产生于严整,胆怯产生于勇敢,软弱产生于坚强。(曹操说:这些都是为了伪装和隐藏我们真实的军情。)队伍严整与混乱,是由组织得好坏决定的,(曹操说:将领组织指挥得好,军队就不会混乱。)勇敢与怯懦是由战争的态势决定的,坚强与软弱是由优势劣势决定的。(曹操说:军形和态势就应当这样。)所以善于调动敌人的指挥员,有时故意给敌人以假象,敌人就会被欺骗而听从调动;(曹操说:故意显露出软弱的样子。)有时给敌人以小利,敌人就会贪图便宜而来,(曹操说:用小利引诱敌人,使敌人远离他的营垒,趁机用兵攻击敌人最薄弱的地方。)总之,用小利来调动敌人。用重兵等待时机消灭它。(曹操说:用小利调动敌人。)所以善于作战的指挥员,讲究有利的态势,并且在创造和利用态势上下功夫,而不苛求部队,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军队的战斗力和利用有利的态势。(曹操说:在创造和利用态势上下功夫,主要是靠权变;不过高要求部下,就得精通权变的方法。)善于利用态势的人指挥部队作战,就象推转木头和石头那样。木头和石头的特点是,放在平坦的地方就静止,放在高陡的斜坡上就滚动,方的木石容易静止,圆的木石容易滚动。(曹操说:利用它们本身就有的力量。)所以善于作战的指挥员,所造成的态势,就应象从八百丈高的山上把圆石滚下来那样势不可挡。这就是所谓的“势”。 实虚篇 〔曹操曰:能虚实彼己也。〕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战者佚,〔曹操曰:力有余也。〕後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於人。能使敌自至者,利之也;〔曹操曰:诱之以利也。〕能使敌不得至者,害之也。〔曹操曰:出其所必趋,攻其所必救。〕故敌佚能劳之,〔曹操曰:以事烦之。〕饱能饥之者,〔曹操曰:绝其粮道。〕(安能动之)〔曹操曰:攻其所爱,出其必趋,使敌不得不救也。〕出於其所必趋也;行千里而不畏,行无人之地也。〔曹操曰:出空击虚,避其所守,击其不意。〕攻而必取,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守其所必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所守;善守者,敌不知所攻。〔曹操曰:情不泄也。〕微乎微乎,故能隐於常形;神乎神乎,故能为敌司命。进不可迎者,冲其虚也;退不可止者,远而不可及也。〔曹操曰:卒往进攻其虚懈,退又疾也。〕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曹操曰:绝其粮道,守其归路,攻其君主也。〕我不欲战,画地而守之,〔曹操曰:军不欲烦也。〕敌不得与我战者,诈其所之也。〔曹操曰:乖,戾也。戾其道,示以利害,使敌疑也。〕故善将者,形人而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而为一,敌分而为十,是以十击一也。我寡而敌众:能以寡击众,则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则敌之所备者多;所备者多,则所战者寡矣。备前者後寡,备後者前寡;备左者右寡,备右者左寡;无不备者无不寡。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曹操曰:形藏敌疑,则分离其众以备我也。〕知战之日,知战之地,千里而战;〔曹操曰:以度量知空虚会战之日。〕不知战之日,不知战之地,则前不能救後,後不能救前,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况远者数十里,近者数里乎?以吾度之,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於胜哉!〔曹操曰:越人相聚,纷然无知也。或曰:吴越,雠国也。〕故曰:胜,可擅也;敌虽众,可无斗也。故积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计之而知得失之策,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曹操曰:角,量也。〕形兵之极,至於无形;则深间弗能窥也,智者弗能谋也。因形而措胜於众,众不能知,〔曹操曰:因敌形而立胜。〕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曹操曰:不以一形胜万形。或曰:不备知也。制胜者,人皆知吾所以胜,莫知吾因敌形而制胜也。〕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於无穷。〔曹操曰:不重复动而应之也。〕夫兵形象水:水行,避高而走下;兵胜,避实而击虚。故水因地而制行,兵因敌而制胜。兵无成势,无恒形,能与敌化,之谓神。〔曹操曰:势盛必衰,形露必败,故能因敌变化,取胜若神。〕五行无恒胜,四时无常立;日有短长,月有死生。〔曹操曰:兵常无势,盈缩随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