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类别:
其他
作者:
曹操字数:3343更新时间:23/03/24 11:55:50
(曹操说:能够正确了解、判断、处理敌我双方的虚实情况。)孙子说:凡是先到战场等待敌人到来的,就能得到充分休息,(曹操说:力量有余。)后到战场仓碎赴战的,就会疲劳不堪。所以,善于指挥作战的人,要能够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调动。能使敌人自己来就歼的,是用小利引诱的结果。(曹操说:用小利引诱敌人。)能使敌人想来而不能来的,是设法干扰的结果。(曹操说:攻占敌人必然要走的要道,袭击敌人必然要救援的地方。)所以,敌人休息得好,要能使它疲劳;(曹操说:用各种方法干扰敌人。)敌人粮食充足,要能使它发生饥荒;(曹操说:断绝敌人的粮道,使它发生饥荒。)敌人安稳驻扎,要能使它骚动不安。(曹操说:攻打敌人的战略要地,攻占它的交通要道,使敌人不得不去救援。)出击敌人不能救援的地方,急进到敌人意料不到的地方。(曹操说:使敌人不能去救援。)行军千里也不会减弱战斗力,是因为走在敌人没有设防的地区。(曹操说;打击敌人的弱点,避开敌人设防严密的地区,袭击敌人意料不到的地方。)进攻时一定能取胜,是因为攻的是敌人不能坚守的地方。防御时一定能牢固守住阵地,是因为守的是敌人不能攻破的地方。因此,善于进攻的人,要使敌人不知道防守哪里好;善于防守的人,要使敌人不知道进攻哪里好。(曹操说:这是真实情况没有泄露。)微妙啊微妙,以至于看不到丝毫踪迹,神奇啊神奇,以至于听不见任何声息,所以能够掌握敌人的命运。前进时敌人无法抵抗,是因为迅猛地攻击了敌人虚弱的地方;退却时敌人无法追击,是回为行动迅速敌人来不及追击。(曹操说:突然前进,攻击敌人虚弱的地方;后退又异常迅速。)我方想作战,敌人虽然阵地坚固,也不得不离开阵地同我交战,那是因为攻击了敌人必然要救援的地方。(曹操说:断绝敌人的粮道,占据敌人的归路,攻打敌人的国都。)我方不想作战,虽然简单设防,(曹操说:军队是不愿遭受烦扰的。)敌人也不能前来和我交战,这是因为我们使敌人改变了原来的企图,把它引到别的方向去了。(曹操说:乖就是违背。故意给敌人显示出与事实相反的利害,使敌人犹豫不决。)设法察明敌人的情况,而不让敌人察明我方的情况,那么,我方的兵力就可以集中,敌人的兵力却不得不分散。我方的兵力集中在一处,敌人的兵力分散在十处,这就是用我方的多数去打击敌人的少数,那么,我们就成了优势,敌人就成了劣势。能够用我方的优势去打击敌人的劣势,那么和我方作战的敌人就是弱小的。我们要进攻的地方敌人不知道,由于不知道,它所防备的地方就多;防备的地方一多,那么和我方作战的敌人的兵力就是少的。(曹操说:我方的真实情况不暴露,敌人就会迷惑不解,它就会把众多的兵力分散开防备我们。这是说,敌人弱小就容易打败。)因此,注重前边的防备就会使后边防守薄弱,注重后边的防备就会使前边防守薄弱,注重左边的防备就会使右边防守薄弱,注重右边的防备就会使左边防守薄弱,到处防备,就会到处防守薄弱。劣势,是被动地防备敌人造成的;优势,是使敌人被动地防备我们造成的。(曹操说:上边说的是荫蔽我方的真实情况,迷惑敌人,使敌人分散兵力,被动地防备我们。)所以,能预先知道作战的地点,作战的时间,就是行军千里也可以去跟敌人作战。(曹操说:通过分析、判断,掌握敌人的虚实,确定作战的时间。)如果不能预先知道作战的地点,作战的时间,就会左翼不能救援右翼,右翼不能救援左翼,前边不能救援后边,后边不能救援前边,何况远到数十里,近也有数里呢?按我的观点分析,越国的军队虽然很多,但对战争的胜负又有什么帮助呢、(曹操说:越国的军队聚集在一起,混乱又没有智谋。也有的人说,吴、越是敌对的国家。)所以说,胜利是可以造成的。因为敌人的兵力虽多,也可以使它丧失战斗力。所以,仔细研究分析敌情,就能了解敌人计谋的得失;激怒敌人使它莽撞行动,就能了解它的活动规律;设法使敌人暴露情况,就会了解敌人阵地的要害所在;用少数兵力试探敌人,就能了解它配备的虚实。(曹操说:角,就是较量。)因此,作战方法灵活到极点,就没有踪迹可寻,没有踪迹可寻,那么即使有隐藏很深的间谍,也不能侦知我们的行动计划,狡猾的敌人就不可能找到对付我们的办法。根据敌情的变化,指挥军队打了胜仗,就是把胜利摆在了一般人的面前,这些人还是不明白;(曹操说:根据敌情的变化而制定取胜的方法。)人们只看到我们战胜敌人的作战方法,却不了解我们是怎样灵活运用这种方法战胜敌人的。(曹操说:不用一种作战方法去应付各种不问的情况。也有人认为,“莫知”是不能全部了解。对于取胜的人来说,人们只知道我胜利了,却不了解我是随敌情变化而灵活运用作战方法才取胜的。)因此,高明的将帅,打胜仗的方法是不重复的,而是能根据敌人的情况变化无穷。(曹操说:不重复同一种作战方法,而是根据各种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作战方法。)作战的规律象水流动的规律一样,水是避开高处向低处流,作战是避开敌人坚实的地方而去打击薄弱的地方;水是根据地形决定流动的方向,作战是根据敌情决定取胜的方法。所以作战没有固定的方法,就象水没有固定的形态一样。能够根据敌情变化而取胜的,就叫做用兵如神。(曹操说:过盛的战斗意志很难长期保持,军情完全暴露一定会失败。所以指挥作战能够随敌情变化而变化,就会取胜如神。)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没有哪一个能永远占据首位;春、夏、秋、冬相接相替,没有哪一个能常存不逝,白天有长短,月亮有圆缺。(曹操说:作战没有固定的方法,要随敌情的变化而变化。)
军争篇
〔曹操曰:两军争胜。〕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於君,合军聚众,〔曹操曰:聚国人,结行伍,选部曲,起营陈也。〕交和而舍,〔曹操曰:军门为和门,左右门为旗门,以车为营曰辕门,以人为营曰人门,两军相对为交和。〕莫难於军争。〔曹操曰:从始受命,至於交和,军争为难也。〕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曹操曰:示以远,迩其道里,先敌至也。〕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後人发,先人至者:知迂直之计者也。〔曹操曰:迂其途者,示之远也。後人发,先人至者,明於度数,先知远近之计也。〕军争为利,军争为危。〔曹操曰:善者则以利,不善者则以危。〕举军而争利,则不及;〔曹操曰:迟不及也。〕委军而争利,则辎重捐。〔曹操曰:置辎重,则恐捐弃也。〕是故,絭甲而趋利,则日夜不处,〔曹操曰:不得休息。〕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上将;劲者先,疲者後,则十一以至。〔曹操曰:百里争利,非也;三将军皆以为擒。〕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法以半至。〔曹操曰:蹶,犹挫也。〕三十里而争利,则三分之二至。〔曹操曰:道近至者多,故无死败也。〕是故,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曹操曰:无此三者,亡之道也。〕是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预交;〔曹操曰:不知敌情者,不能结交也。〕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曹操曰:高而崇者为山,众树所聚者为林,坑堑者为险,一高一下者为阻,水草渐洳者为沮,众水所归而不流者为泽。不先知军之所据及山川之形者,则不能行师也。〕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变者也。〔曹操曰:兵一分一合,以敌为变也。〕故其疾如风,〔曹操曰:击空虚也。〕其徐如林;〔曹操曰:不见利也。〕侵掠如火,〔曹操曰:疾也。〕不动如山;〔曹操曰:守也。〕难知如阴,动如雷霆;指向分众,〔曹操曰:因敌而制胜也。〕廓地分利;〔曹操曰:广地以分敌利也。〕悬权而动,〔曹操曰:量敌而动也。〕先知迂直之道者胜:此军争之法也。是故,《军政》曰:「言不相闻,故为鼓金;视不相见,故为旌旗。」是故,昼战多旌旗,夜战多鼓金。鼓金旌旗者,所以一民之耳目也。民既已专,则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此用众之法也。三军可夺气,〔曹操曰:左氏言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溃。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溃,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譁,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整整之旗,无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曹操曰:正正,整齐也;堂堂,大也。〕故用兵:高陵勿向,饵兵勿食,穷寇勿迫,锐卒勿攻;背丘勿迎,佯北勿从,围师遗阙,〔曹操曰:《司马法》曰:「围其三面,阙其一面,所以示生路也。」〕归师勿遏,此用众之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