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类别:其他 作者:曹操字数:2926更新时间:23/03/24 11:55:51
(曹操说:灵活地掌握一般的用兵法则,就会有很多作战方法可供使用。)孙子说:作战的一般法则是,将帅接受了国君的命令后,就征集民众,组织军队。在难于行走的地区,不要驻扎;(曹操说:在这种地带扎营没有依靠。被水冲坏的地带叫“纪地”。)处在几国交界的地区,要和诸侯结交;(曹操说:要结交诸侯。)处在无粮草、无人烟的地区,不可久留;(曹操说:不要长久停留。)进入地势险恶易被敌人包围的地区,就要用计谋脱险;(曹操说:要采用巧妙的计谋。)陷入非拼死作战不能脱险的地区,就要坚决奋战。(曹操说:要拼死战斗。)有的道路不能经过,(曹操说:狭窄难行的道路不应当走;如果不得不走时,要根据情况随时变化。)有的敌人不能攻击,(曹操说:有的敌人虽然可以攻击,由于地形险要难以久留,停留下来就会失去继续前进所能得到的利益,即使获胜,战果也不会大,因为敌人被围困得无路可走,必然会拼死反抗。)有的城池不能攻打,(曹操说:城池虽小却很坚固,粮草储备又充足,就不能攻打。我所以放弃华、费两县不打,而长驱直入攻打徐州,结果得了14 个县,就是这个道理。)有的地方不能争夺,(曹操说:对于那些得到也没有多大好处,得到不久又容易失掉的地方,就不要去争夺。)国君的命令有的可以不接受。(曹操说:如果对于作战有利,行动就不必受国君命令的限制。)将帅懂得灵活多变地运用各种战术的好处,是会用兵的表现。将帅不懂得这些,虽然了解地形,也不能得到它所能带来的好处。指挥军队不懂得如何灵活地用兵,虽然知道上面所说的“五利”,也不能充分发挥出部队的战斗力。(曹操说:说的是“有的道路不能经过”以下的五件事。九变,有人说是五变。)所以,有智谋的将帅考虑问题,一定要全面考虑有利和不利的因素。(曹操说:对自己有利时,要考虑到不利的一面,对自己不利时,要考虑到有利的一面,应当不草率地使用这种计谋。)充分考虑到有利的条件,就可以增强胜利的信心,(曹操说:估计敌情时,不能只是单纯地把“五地”看成对我有害,对敌人同样有害,这样胜利的信心就可以增强。)充分考虑到不利的因素,就能使灾难得以避免。(曹操说:既考虑到有利的方面,又考虑到有害的方面,虽然有灾难,也可以得到解除。)用打击的手段使敌人屈服,(曹操说:打击敌人最怕打击的地方。)用各种事情干扰敌人使它疲劳,(曹操说:业,就是事情。使敌人精疲力尽,就象采取敌来我走,敌走我来的方法那样。)用小利引诱敌人使它被动地奔走。(曹操说:设法使敌人自己来就歼。)所以在战争中,不能存有敌人不来的侥幸心理,而要依靠自己有对付敌人的充分准备;不抱有敌人不来进攻的幻想,而要依靠自己能使敌人不敢贸然进攻。(曹操说:要安不忘危,经常戒备。)所以,将帅有五种弱点是危险的:只会拼命作战,会被杀死;(曹操说:勇敢而无计谋,只知道一味死拼的将帅,不容易使他屈服,要设伏兵捉住他。)贪生怕死的,会被俘虏;(曹操说:因为怕死,即使遇到有利战机也不敢前进。)脾气暴躁容易发怒的,会因别人的轻视怠慢而发怒上当;(曹操说:对性情急躁、容易发怒的将帅,可以采用轻视怠慢的手段激他发火上当。)廉洁自尊的,会因别人的侮辱而上当;(曹操说:重视个人名誉的将帅,可以用各种手段去侮辱他,使他中计。)怜爱百姓的,会固保护百姓的利益而使军队疲劳。(曹操说:出兵攻打他必然会救护的地方,怜爱百姓的将帅,必然率领军队日夜兼程来营救,那么他的军队就乡,疲劳。)这五样是将帅的致命弱点,是导致战争失败的灾难。全军覆灭,将领被杀,都是这五种情况造成的,因此,不能不认真地对待它。 行军篇 〔曹操曰:择便利而行也。〕孙子曰:凡处军相敌:绝山依谷,〔曹操曰:近水草,便利也。〕视生处高,〔曹操曰:生者,阳也。〕战降无登:〔曹操曰:无迎高也。〕此处山之军也。敌若绝水,必远水;〔曹操曰:引敌使渡。〕客绝水而来,勿迎之於水汭,令半渡而击之,利。〔曹操曰:半渡,势不可并,故可败。〕欲战,无附水而迎客;〔曹操曰:附,近也。〕视生处高,〔曹操曰:水上当处其高,前向水、後当依高而处。〕无迎水流:〔曹操曰:恐溉我也。〕此处水上之军也。绝斥泽,唯亟去无留;交军斥泽之中,依水草而背众树:〔曹操曰:不得已与敌会於斥泽之中。〕此处斥泽之军也。平陆处易,〔曹操曰:车骑之利也。〕而右背高,前死後生:〔曹操曰:战便也。〕此处陆上之军也。凡四军之利,黄帝之所以胜四帝也。〔曹操曰:黄帝始立,四方诸侯亦称帝,以此四地胜之也。〕凡军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养生处实,〔曹操曰:恃满实也。养生,向水草,可放牧养畜乘。实,犹高也。〕〔一曰:恃实满,向水草放牧也。〕是谓必胜,军无百疾。陵丘堤防,处其阳,而右背之:此兵之利,地之助也。上雨水,水流至;止涉,待其定也。〔曹操曰:恐半渡而水遽涨也。〕绝涧遇: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必亟去之,勿近也。〔曹操曰:山深水大者为绝涧,四方高、中央下者为天井,深山所过若蒙笼者为天牢,可以罗绝人者为天罗,地形陷者为天陷,涧道迫狭、深数丈者为天隙。〕吾远之,敌近之;吾迎之,敌背之。〔曹操曰:用兵常远六害,令敌近背之,则我利敌凶。〕军旁有险阻、草莽、葭苇、小林、翳浍,可伏匿者,谨复索之,奸之所处也。〔曹操曰:险者,一高一下之地;阻者,多水也。潢者,池也;井者,下也。葭苇(蒹葭)者,众草所聚也;林木者,众木所居也。蘙荟者,可屏蔽之处也。此以上论地形,以下相敌情也。〕敌近而静者,恃其险也;敌远而挑战,欲人之进者,其所居者易、利也。〔曹操曰:所居利也。〕众树动者,来也;〔曹操曰:斩伐树木,除道也。〕众草多障者,疑也。〔曹操曰:结草为障,欲使我疑也。〕鸟起者,伏也;〔曹操曰:鸟起其上,下有伏兵。〕兽骇者,覆也。〔曹操曰:敌广陈张翼,来覆我也。〕尘高而锐者,车来也;卑而广者,徒来也;散而条达者,采樵者也;少而往来者,营军者也。辞卑而备益者,进也;〔曹操曰:其使来辞卑,使间视之,敌人增备也。〕辞强而进驱者,退也。〔曹操曰:诡诈也。〕轻车先出居侧者,阵也;〔曹操曰:陈兵欲战也。〕无约而请和者,谋也。奔走阵兵者,期也;半进者,诱也。杖而立者,饥也;汲役先饮者,渴也;见利而不进者,劳也;〔曹操曰:士卒疲劳也。〕鸟集者,虚也。夜呼者,恐也;〔曹操曰:军士夜呼,将不勇也。〕军扰者,将不重也;旗动者,乱也;吏怒者,倦也。杀马肉食者,军无粮也;军无悬甀者、不返其舍者,穷寇也。谆谆翕翕,徐言人者,失其众者也;〔曹操曰:谆谆,语貌;翕翕,失志貌。〕数赏者,窘也;数罚者,困也。先暴而後畏其众者,不精之至也。〔曹操曰:先轻敌,後闻其众,则心恶之也。〕来委谢者,欲休息也。兵怒而相近,久而不合,又不相去,必谨察之。〔曹操曰:备奇伏也。〕兵非多益,〔曹操曰:权力均也。一云:兵非贵益多。〕无武进,〔曹操曰:未见便也。〕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曹操曰:厮养足也。〕夫唯无虑而易敌者,必擒於人。卒未专亲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也;卒已专亲而罚不行,则不可用也。〔曹操曰:恩信已洽,若无刑罚,则骄惰难用也。〕故合之以文,齐之以武,〔曹操曰:文,仁也;武,法也。〕是谓必取。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素不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